① 肾小球滤过率降低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指导意见:
你好,肾小球有效滤过压=(肾小球毛细血管静水压囊内液胶体渗透压)-(血浆胶体渗透压肾小囊内压)!
② 肾小球滤过作用及其影响因素
1.肾小球滤过作用
实验研究表明,肾小囊内的原尿除不含大分子蛋白质外,其他成分 及其含量与血浆基本一致,渗透压和酸碱度也与血浆相近,说明原尿是血浆的滤液。
(1)滤过膜:这是肾小球滤过的结构基础。肾小球滤过膜由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内皮下基膜和肾小囊脏层足细胞的足突构成。在这三层滤过膜结构中,内皮下基膜是主要的阻挡大分子物质滤过的机械屏障。此外,各层滤过膜上都含有带负电荷的物质,其主要成分是糖蛋白,它们构成滤过膜的电学屏障,主要阻碍带负电荷的血浆蛋白(如白蛋白)的通过。对不带电分子来说,能否通过滤过膜主要决定于它的有效半径。当有效半径小于2.0nm时即可自由滤过,如葡萄糖;有效半径大于4.2nm时则不能滤过;而有效半径在2.0~4.2nm之间时,滤过量将随有效半径的增大而降低。对带电分子来说,除有效半径外,还决定于它所带电荷的性质。以有效半径相同但所带电荷不同的右旋糖酐进行实验,可发现带正电荷的右旋糖酐较易通过,而带负电荷的右旋糖酐则较难通过。有效半径约3.6nm的血浆白蛋白(分子量为 69000)很难通过肾小球滤过膜,因为白蛋白带负电荷。
(2)有效滤过压:与组织液的生成类似,有效滤过压是肾小球滤过的动力。由于肾小囊内滤液蛋白质含量极低,肾小囊内滤液的胶体渗透压可忽略不计,所以:肾小球有效滤过压=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血浆胶体渗透压+肾小囊内压)。
2.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
凡能影响肾小球滤过膜结构和功能、滤过动力和肾血浆流量 (或肾血流量)的因素都能影响肾小球滤过。
(1)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肾血流量的自身调节可维持肾小球滤过不变,但当动脉血压降到80mmHg以下时,肾血流量明显减少,肾小球滤过率也减少。高血压病晚期,入球小动脉口径由于硬化而变小,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可明显降低,致使肾血流量和肾小球滤过减少而导致少尿。
(2)肾小囊内压:正常情况下,肾小囊内压较稳定。肾盂或输尿管结石、肿瘤压迫或其他原因引起的输尿管阻塞,都可使肾盂内压力升高而导致肾小囊内压升高,结果使得有效滤过压降低,肾小球滤过减少。
(3)血浆胶体渗透压:人体正常情况下变动不大,但当肝脏病变引起血浆蛋白合成减少或肾病引起大量蛋白尿时,可使血浆蛋白含量明显降低,导致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有效滤过压增加,肾小球滤过也随之增加。
(4)肾血浆流量:正常情况下,肾小球毛细血管全段并不都有滤液形成。在血液流经肾小球毛细血管时,由于滤液的不断生成,血浆胶体渗透压迅速升高,有效滤过压也很快下降到零,即达到滤过平衡,滤过在尚未到达出球小动脉端便已停止。肾血浆流量主要影响滤过平衡的位置,肾血浆流量加大时,滤过平衡位置移向出球小动脉端,使更长或全段肾小球毛细血管都有滤液形成,从而增加肾小球滤过量。肾血浆流量减少时,则发生相反变化。
(5)滤过膜(滤过系数):滤过系数(Kf)是滤过膜的有效通透系数(k)和滤过膜的面积(s) 之乘积(Kf = k·s)。
1)通透性(有效通透系数):滤过膜病变引起通透性增大,可导致尿量增多、不同程度的蛋白尿、血尿;通透性减小,则可导致少尿。
2)滤过面积:人两肾全部肾小球毛细血管总面积在1.5m2以上,肾小球病变晚期,肾小球纤维化或玻璃样变,可使滤过面积明显减小而导致少尿。
③ 评价肾功能的指标有哪些
肾脏是我们人体的一个重要器官,我们体检的时候也会检查肾功能。那么评价肾功能的指标有哪些呢?
肾脏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其功能主要是分泌和排泄尿液、废物、毒物和药物;调节和维持体液容量和成分(水分和渗透压、电解质、酸碱度);维持机体内环境(血压、内分泌)的平衡。
每日经肾小球滤过的血浆大约有180L。变态反应、感染、肾血管病变、代谢异常、先天性疾病、全身循环和代谢性疾病、药物、毒素对肾脏的损害,均可影响肾功能,主要表现为肾功能检查指标的异常,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临床评估患者肾功能的手段,主要以尿常规和血常规为主。尿常规检查里,其中酸碱度(pH)、比重(SG)、隐血或红细胞(BLD、ERY)和蛋白质(PRO)的改变可能提示有肾功能损害。当有明显血尿时,须检查尿红细胞的形态及计数,当出现显性蛋白尿时,应及时检查24小时尿蛋白定量。
尿酸是核酸的代谢产物。尿酸也来源两个方面,一个是人体衰老细胞代谢分解,另一个是食物来源,像动物肝,肾,脑,肠,还有水产品带鱼,沙丁鱼,基围虾等。正常饮食情况下,80%以上来源于人体内自身细胞死亡后,细胞内的核酸代谢生成的尿酸。尿酸也是主要由肾脏排泄。经肾小球滤过后,再经过肾小管重吸收再分泌出去,随尿液排出体外。尿酸排泄既受肾小球滤过影响也受肾小管影响。
而血常规中常用的项目有尿素(Urea)、肌酐(Cr)、尿酸(UA)。各种严重的肾脏疾病引|起肾功能不全时全增高。上消化道出血、严重感染和饮食中蛋白质过多时,均坷使血尿素暂时升高。血肌酐浓度受饮食等因素影响比较少,明显升高时,提示预后差。
各种肾病在久治不愈后,都会导致肾功能损伤,而肾功能损伤最终的结局就是肾功能不全或尿毒症。
因此,在各种肾病中晚期,肾功能检查是必不可少的,了解肾功能检查所包括的项目,有助于自行了解肾病的发展和所处的时期。
④ 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怎么治疗
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后能不能提升?回答者:ruanyingk你好,引起肾小球滤过率减低主要是肾脏的滤过功能降低引起的,主要有肾炎、肾病综合症等。如果是免疫性的肾小球肾炎治疗的时间就比较长,但经过治疗后恢复都比较好的 肾小球滤过率80, 还能恢复正常吗?回答者:田元庆病情分析:你的情况不是大问题的,从化验的情况看不会发展成尿毒症的指导意见:希望不要过于担心,是由于性生活导致肾虚引起的症状的,只要服用壮腰健肾丸就会好一些的,平时注意多吃蛋白质类食物减少性交的次数,适当的进行身体锻炼是有好处的 肾小球滤过率低回答者:黄红远你好,肾小球滤过率低通常是提示肾脏功能有减退的现象了,需要进一步检查引起肾功损害的病因。 肾小球滤过率低回答者:申兰国你好,根据你的咨询化验肾功能看看。一般不严重不需要担心。,肾小球滤过率低会有啥结果回答者:轩存旺您好,结合你的症状确诊吧,及时的遵医嘱治疗,肾小球过滤低,就会引起水肿的症状,
⑤ 肾小球滤过率时高时低你知道吗
一般说肾小球滤过率(GFR)在90ml/min以上属正常,但由于性别、年龄、体重、身高等因素的影响,有些患者也会存在偏低或偏高的情况,如果上下波动幅度不超过10ml/min,基本上没实质性问题。
肾小球滤过率(GFR)≤90ml/min,为肾病1期,肾脏炎症反应早期;
60ml/min≤GFR≤90ml/min,为肾病2期,明显出现下降,肾小球出现一定程度的损伤,肾脏炎症反应中后期;
对抗感染的关键是提升免疫力,除了肾脏基底膜炎症,日常中一些常发的感染性疾病如呼吸道感染、泌尿感染、口腔感染等都与免疫力低有一定关系,日常要多运动,加强营养,强身健体,同时讲卫生,降低感染风险。
二、稳定血流情况,避免急性因素
除了慢性的发展之外,一些急性因素对肾功能的影响也不可能忽视。比如严重高血压引起血流缓慢,肾脏细胞血氧供应不足,造成肾功能不稳定;药物性损伤,导致肌酐等指标急剧升高,加重肾脏过滤负担,滤过率也会出现波动。
维持肾功能稳定,预防肾衰竭,也要重视这些急性因素带来的伤害。
肾小球滤过率(GFR)被认为是肾脏功能综合评价的最佳指标。由于近年来GFR作为首要标准被纳入肾脏疾病国际分类系统,其重要性明显增加。
常规评估GFR增强了慢性肾病(CKD)的鉴别诊断,但是单一的GFR评估不足以预测患者的不良后果风险。并不是所有GFR降低的人群(特别是没有白蛋白尿的人群),CKD不良后果的风险都增加。
⑥ 肾小球滤过率偏低能恢复吗应该如何治疗
肾小球滤过率降低一般分为几个阶段,相应的治疗也有所不同。当肾小球滤过率轻度降低(专60~90ml/min)时,需要属控制血压及血糖以防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也可同时应用些保护肾功能的药物。当肾小球滤过率中度降低(30~60ml/min)时,除了一般治疗外,需要针对各种并发症进行相应的对症治疗。当肾小球滤过率重度降低(15~30ml/min)甚至是尿毒症期(小于15ml/min)时,需要进行血液净化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