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试述颗粒介质过滤池滤料分布,选择原则
以三抄层滤料过滤器为例,袭其滤床也称反粒度滤床,一般由无烟煤、石英砂和磁铁矿/石榴石组成。大粒径小比重的滤料分布在上层,中粒径中比重的滤料分布在中间,小粒径大比重的滤料分布在下层。即三种滤料的平均粒径由上而下,逐渐变小,可使滤床的截污能力得到充分发挥,所以过滤周期长,又由于最下部的一层滤料粒径很小,因而对于高浊度或浊度波动大入水水源适应性加强。
滤料的选择
选择三层滤床的材料时,除了满足单层滤料所提出的的基本要求外,另须着重注意以下两点:
三种滤料要具有足够的比重差,以便和适当的粒径相结合,方可防止反冲洗后滤料间的混层;
同一种滤料的比重应基本相同,要充分去除滤料中的不纯杂质,以防不同滤料之间的混掺。
大比重滤料:可选作大比重滤料的有RZG石榴石、磁铁矿、钛矿或重晶石等。
中比重中粒径滤料:选用石英砂。由于人工破碎的石英砂有棱角,因此比天然石英砂的过滤效果好。
小比重大粒径滤料:选用无烟煤。这种无烟煤应具有机械强度高、化学稳定性好、比重在1.4~1.6等特性,其颗粒形状以多面体为好
⑵ 一般过滤器装在水泵进水前面还是出水后面呢
一般过滤器装在水泵进水前面,以便过滤砂石等。
过滤器待处理的水由入水口进入机体,水中的杂质沉积在不锈钢滤网上,由此产生压差。通过压差开关监测进出水口压差变化,当压差达到设定值时,电控器给水力控制阀,驱动电机信号。
设备安装后,由技术人员进行调试,设定过滤时间和清洗转换时间,待处理的水由入水口进入机体,过滤器开始正常工作,当达到预设清洗时间时,电控器给水力控制阀、驱动电机信号,引发下列动作。
电动机带动刷子旋转,对滤芯进行清洗,同时控制阀打开进行排污,整个清洗过程只需持续数十秒钟,当清洗结束时,关闭控制阀,电机停止转动,系统恢复至其初始状态,开始进入下一个过滤工序。过滤器的壳体内部主要由粗滤网、细滤网、吸污管,不锈钢刷或不锈钢吸嘴、密封圈、防腐涂层、转动轴等组成。
(2)颗粒介质过滤池扩展阅读
液体通过滤渣层和过滤介质必须克服阻力,因此在过滤介质的两侧必须有压力差,这是实现过滤的推动力。增大压力差可以加速过滤,但受压后变形的颗粒在大压力差时易堵塞过滤介质孔隙,过滤反而减慢。
悬浮液过滤有滤渣层过滤、深层过滤和筛滤 3种方式。
①滤渣层过滤:过滤初期过滤介质只能截留大的固体颗粒,小颗粒随滤液穿过过滤介质。在形成初始滤渣层后,滤渣层对过滤起主要作用,这时大、小颗粒均被截留,例如板框压滤机的过滤。
②深层过滤:过滤介质较厚,悬浮液中含固体颗粒较少,且颗粒小于过滤介质的孔道。过滤时,颗粒进入后被吸附在孔道内,例如多孔塑料管过滤器、砂滤器的过滤。
③筛滤:过滤截留的固体颗粒都大于过滤介质的孔隙,过滤介质内部不吸附固体颗粒,例如转筒式过滤筛滤去污水中的粗粒杂质。在实际的过滤过程中,三种方式常常是同时或相继出现。
⑶ 洗多介质过滤器时顺序分别用到哪几个
你好
空气擦洗在多介质过滤器反洗中是不必须配备的。
多介质过滤器是必不内可少的预处理设备容,其作用是滤除原水中细小颗粒、悬浮物、胶本等杂质.目前在国内常用的过滤设备是让水经过一定大小、形状的颗粒,水中的悬浮物、胶体等杂质被这些颗粒物质截留下来,再通过反洗将颗粒上的杂质冲洗带出过滤器以恢复工作能力。
空气洗:是在空气洗机器中导入一定温度湿度压力的气体,同时有一定的机械力的作用下,使纤维充分伸展回复纤维的弹力,使面料手感柔软有弹性,有需要的情况下还可以加入适当助剂可以提高手感的爽滑度,颜色的保鲜度,同时不会出现一般水洗出现的颜色不均匀和擦伤。通常与碳素磨毛配套使用。是目前比较新的面料后处理方法,适用于全棉,化纤棉交织类的高档后整理。
⑷ 过滤介质
凡能使悬浮液中的液体通过又将其中固体颗粒截留,以达到固液分离目的的多孔物统称为过滤介质。它是各种过滤机的关键组成部分,过滤介质的选用直接影响过滤机的生产能力及过滤精度。如果选用不当,结构再先进的过滤机也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在非金属矿产加工生产中一般采用以各种天然及合成纤维为原料织造的各种滤布作为过滤介质。
一、纤维性能
纤维性能是指纤维的物理、化学及机械性质。见表6-3。
二、滤布的织法及精整
天然及合成纤维滤布织法基本有三种:平纹、斜纹和缎纹,当然,还有许多其它的织法花纹如链纹等,但都是属于上述基本型式的变种。
平纹织法价格最低、孔隙率最小,颗粒的保持性最大,但滤孔易被固体颗粒堵塞;斜纹织法具有中等的颗粒保持性,能提供高的过滤速度并具有较好的耐磨性;缎纹织法颗粒保持性差,但滤孔不易堵塞,滤渣卸除容易;链纹织法比平纹织法抗拉强度低,颗粒的保持性较差但滤孔不易堵塞。
表6-3各种纤维的性质
①g·d-1——每袋克数(袋:9000m单根连续细股的纱重,以克表示)。
为了改善织造滤布的过滤性能,可以采取若干精整技术。应用最广的是砑光、起绒和热处理等。砑光是使滤布通过一对高压的热滚筒,把滤布压薄,同时使其表面变得光滑,从而改善其卸渣能力,但降低其孔隙率,并使其强度降低。起绒是使滤布通过一个细的钢梳使其表面形成软的绒毛(一面或两面),改善滤布对细颗粒的保持性。热处理有时用于合成纤维,其目的是为了稳定纤维,同时能使其适用于较高的温度。
三、滤布的选择
(一)选择依据
首先要明确过滤操作的目的,是回收固体弃去液体或是回收澄清的液体,弃去固体等。然后,根据滤浆中固体颗粒特性(颗粒的大小、粒度分布范围、颗粒形状及固体比重),液体的特性(粘度、比重、pH值及温度),滤浆特性(粘度、浓度以及颗粒的分散状态),过滤时形成滤饼的特性(滤饼的形成速度、可压缩性、滤饼对流体的阻力等),过滤机的结构、容量及操作条件(重力、真空、压力、离心力或渗透)等等,选择适当的滤布,以达到生产率高,使用寿命长,密封性能好,固体回收率大,滤液高度澄清,易于卸除滤渣及不易堵塞等目的。
(二)选择考虑的因素
1.各种滤布的机械、物理及化学性能比较列于表6-4。
表6-4织物的机械、物理及化学性能的比较(按性能下降次序排列)
2.滤布的结构如纱型、绒密、加捻程度以及织法花纹直接影响其过滤性能。不同结构的滤布的过滤性能比较列于表6-5。
表6-5各种不同织物结构过滤性能的比较(按性能下降次序排列)
上述滤布选择因素较多,常常是通过实验和经验决定,一般是首先考虑使用条件即耐热性、化学稳定性以后,再着重考虑适合过滤操作的需要。例如板框压滤机的滤布要求耐磨性、密封性好、卸渣快、尺寸稳定等。
表6-6列出了常用的几种涤纶及维尼龙滤布性能数据。
表6-6涤纶及维尼龙滤布性能数据
⑸ 典型过滤的操作步骤有哪些使用的过滤介质有哪几种
类型:
①粒状介质:如焦炭,石砾,细砂,锯屑,活性炭,玻璃渣,酸性白土等;常用于过滤固回相含量较答少的悬浮液,如水的过滤和糖的脱色等。
②织物状介质:包括不锈钢丝、铜丝或镍丝等各种金属滤布及非金属织物(天然纤维布和合成纤维布),常用于含固量较大的悬浮液的过滤如淀粉糖浆、酱油、糖液、酒类等的过滤。
③多孔固体介质:多孔陶瓷,多孔玻璃,多孔塑料,不锈钢粉末冶金等;常用于过滤含有少量微粒的憨虎封臼莩铰凤歇脯忙悬浮液;如白酒、糖液、水的过滤。工业上常见介质:刚性多孔烧结金属板;多孔陶瓷;金属丝编织物;多孔塑料薄膜;天然纤维滤布和合成纤维滤布;松散粉粒;超滤膜。
⑹ 影响过滤速率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影响过滤速率的主要因素有:滤饼的性质,如滤饼颗粒大小,滤饼的压缩性,滤饼的厚度;滤液的黏度;过滤压力。
⑺ 用作过滤介质的颗粒状陶瓷材料注册商标属于哪一类
用作过滤介质的颗粒状陶瓷材料属于商标分类第1类0104群组,小项号为:010621;
经路标网统计,注册用作过滤介质的颗粒状陶瓷材料的商标达2848件。
●注册时怎样选择其他小项类:
1.选择注册(气体净化剂,群组号:0104,小项号:010275)类别的商标有1318件,注册占比率达46.28%
2.选择注册(过滤材料(矿物质),群组号:0104,小项号:无)类别的商标有1114件,注册占比率达39.12%
3.选择注册(活性炭,群组号:0104,小项号:010025)类别的商标有1029件,注册占比率达36.13%
4.选择注册(过滤材料(化学制剂),群组号:0104,小项号:无)类别的商标有958件,注册占比率达33.64%
5.选择注册(水净化用化学品,群组号:0104,小项号:010608)类别的商标有926件,注册占比率达32.51%
6.选择注册(过滤用碳,群组号:0104,小项号:010166)类别的商标有911件,注册占比率达31.99%
7.选择注册(过滤材料(矿物质),群组号:0104,小项号:010612)类别的商标有770件,注册占比率达27.04%
8.选择注册(过滤材料(植物质),群组号:0104,小项号:无)类别的商标有743件,注册占比率达26.09%
9.选择注册(过滤材料(化学制剂),群组号:0104,小项号:010611)类别的商标有738件,注册占比率达25.91%
10.选择注册(过滤材料(植物质),群组号:0104,小项号:010613)类别的商标有535件,注册占比率达18.79%
⑻ 过滤前可否取消絮凝沉淀的过程
只需要用孔径小于沉淀直径的过滤设备就可以了。
过滤是在推动力或者其他外力作用下悬浮液(或含固体颗粒发热气体)中的液体(或气体)透过介质,固体颗粒及其他物质被过滤介质截留,从而使固体及其他物质与液体(或气体)分离的操作。
过滤介质即为使流体通过而颗粒被截留的多孔介质。无论采用何种过滤方式,过滤介质总是必须的,因此过程介质是过滤操作的要素之一。
多过滤介质的共性要求是多孔、理化性质稳定、耐用和可反复利用等。可用作过滤介质的材料很多,主要可以分为:
⑴织物介质
织物是非常常用的过滤介质。工业上称为滤布(网),由天然纤维、玻璃纤维、合成纤维或者金属丝组织而成。可截留的最小颗粒视网孔大小而定,一般在几到几十微米的范围。
⑵多孔材料
制成片、板或管的各种多孔性固体材料,如素瓷、烧结金属和玻璃、多孔性塑料以及过滤和压紧的毡与棉等。此类介质较厚,孔道细,能截留1~3μm的微小颗粒。
⑶固体颗粒床层
由沙、木炭之类的固体颗粒堆积而成的床层,称为滤床。用做过滤介质使含少量悬浮物的液体澄清。
⑷多孔膜
由特殊工艺合成的聚合物薄膜,最常见的是醋酸纤维膜与聚酰胺膜。膜过滤属精密过滤,可分离5nm的微粒。
2.滤饼过滤与深层过滤
根据过滤过程的机理有滤饼过滤和深层过滤之分。滤饼过滤又称为表面过滤。使用织物、多孔材料或膜等作为过滤介质。过滤介质的孔径不一定要小于最小颗粒的粒径。过滤开始时,部分小颗粒可以进入甚至穿过介质的小孔。但很快由颗粒的架桥作用使介质的孔径缩小形成有效的阻挡。被截留在介质表面的颗粒形成称为滤饼的滤渣层,透过滤饼层的则是被净化了的滤液。随着滤饼的形成真正起过滤介质作用的是滤饼本身,因此称为滤饼过滤。滤饼过滤主要适用于含固量较大(>1%)的场合。
深层过滤一般应用介质层较厚的滤床类(如沙层、硅藻土等)作为过滤介质。颗粒小于介质空隙进入到介质内部,而长而曲折的孔道中被截留并附着于介质之上。深层过滤无滤饼形成,主要用于净化含固量很少(<0.1%)的流体,如水的净化、烟气除尘等。
3.过滤的操作方式
根据使用的过滤设备、过滤介质及所处理的物系的性质和产品收集的要求,过滤操作分为间歇式和连续式两种主要方式。
根据提供过滤推动力的方式,又有重力过滤、加压过滤、真空过滤和离心过滤之分,其目的都是克服过滤阻力。
过滤是使水通过滤料时去除水中悬浮物和微生物等的净水过程。滤池通常设在沉淀池或澄清池之后。目的是使滤后水的浊度达到水质标准的要求。水经过滤后,残留的细菌、病毒失去了悬浮物的保护作用,从而为过滤后消毒创造了条件。所以,在以地面水为水源的饮用水净化中,有时可省去沉淀或澄清,但过滤是不可缺少的。
过滤的净水原理:
①筛除作用:水通过滤料时,比滤层孔隙大的颗粒被截留;随后,滤层孔隙逐渐变小,较小的颗粒也被截留。
②接触凝聚作用:未被沉淀去除的细小絮凝体或脱稳颗粒,因与滤料接触而被吸附;滤料吸附絮凝体后,其吸附作用进一步增强。
⑼ 为什么过滤器前后放压力表
过滤器前后放压力表,能了解系统中具体压力的大小及压差的大小。水泵出口有压力表,如果压力不在正常范围内,对水泵和过滤器进行常规检查。
过滤器工作时,待过滤的水由水口进入,流经滤网,通过出口进入用户所须的管道进行工艺循环,水中的颗粒杂质被截留在滤网内部。如此不断的循环,被截留下来的颗粒越来越多,过滤速度越来越慢,而进口的污水仍源源不断地进入,滤孔会越来越小,由此在进、出口之间产生压力差。
当大度差达到设定值时,差压变送器将电信号传送到控制器,控制系统启动驱动马达通过传动组件带动轴转动,同时排污口打开,由排污口排出,当滤网清洗完毕后,压差降到最小值,系统返回到初始过滤状,系统正常运行。过滤器由壳体、多元滤芯、反冲洗机构、和差压控制器等部分组成。
(9)颗粒介质过滤池扩展阅读
过滤器悬浮液过滤有滤渣层过滤、深层过滤和筛滤3种方式。
①滤渣层过滤:过滤初期过滤介质只能截留大的固体颗粒,小颗粒随滤液穿过过滤介质。在形成初始滤渣层后,滤渣层对过滤起主要作用,这时大、小颗粒均被截留,例如板框压滤机的过滤。
②深层过滤:过滤介质较厚,悬浮液中含固体颗粒较少,且颗粒小于过滤介质的孔道。过滤时,颗粒进入后被吸附在孔道内,例如多孔塑料管过滤器、砂滤器的过滤。
③筛滤:过滤截留的固体颗粒都大于过滤介质的孔隙,过滤介质内部不吸附固体颗粒,例如转筒式过滤筛滤去污水中的粗粒杂质。在实际的过滤过程中,三种方式常常是同时或相继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