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分子 原子 离子 元素什么区别呀
一般的:只有当个元素(没有加号,也没有减号,右下角也没有数字的)都是指原版子如果元素后权面有加号或者减号,就是指离子了。离子符号的写法:离子的电荷数标在右上角,电荷的数值等于它对应的化合价阳离子:Na+Mg2+Al3+、H+ NH4+、Fe2+ Fe3+ Ca2+ 阴离子:O2-、OH- S2-、F- Cl- SO4 2- CO32- NO3-MnO4-PO43-MnO42- ClO3-如果元素后面的右下角有数字,没有加号减号就是指分子了。单个金属元素(单质)不可能组成分子的。遇到元素前面加数字的,就是指有几个分子、原子或离子,诸如此类。
② 化合价是什么 一价二价都是什么意思怎样区分 怎样区分原子和离子 两个分子两个原子怎样表示
化合价与原子得失电来子有关,得电子显负自价,失电子显正价,得一个电子负一价,失一个电子正一价,依次类推.
从书写的符号上不难区别原子和离子
原子和离子,看符号右上角有没有数字和正负号有的是离子没有的是原子或分子.
两个原子和两个分子就在分子式或元素符号前加上数字2.
③ 什么事元素,离子,化合式,化合价
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元素又称化学元素,指自然界中一百多种基本的金属和非金属物质,它们只由几种有共同特点的原子原子组成,其原子中的每一核子具有同样数量的质子,用一般的化学方法不能使之变得更为简单,并且单独地或组合地构成一切物质。一些常见元素的例子有氢,氮和碳。到2007年为止,总共有118种元素被发现,其中94种是存在于地球上。拥有原子序数大于82(即铋及之后的元素)都是不稳定,并会进行放射衰变。 第43和第61种元素(即锝和钷)没有稳定的同位素,会进行衰变。可是,即使是原子序数高达94,没有稳定原子核的元素都一样能在自然中找到,这就是铀和钍的自然衰变
离子:离子是原子或原子团由于得失电子而形成的带电微粒。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带正电荷,绕核运动的电子则带相反的负电荷。原子的核电荷数与核外电子数相等,因此原子显电中性。如果原子从外获得的能量超过某个壳层电子的结合能,那么这个电子就可脱离原子的束缚成为自由电子。一般最外层电子数较少的原子、或半径较大的原子,较易失去电子;反之,则较易获得电子。当原子的最外层电子轨道达到饱和状态(第一周期元素2个壳层电子、第二第三周期元素8个电子)时,性质最稳定。
分类
当原子得到一个或几个电子时,核外电子数多于核电荷数,从而带负电荷,称为阴离子。
当原子失去一个或几个电子时,核外电子数少于核电荷数,从而带正电荷,称为阳离子。
(络离子是指由某些分子、原子或阳离子通过配位键与电中性分子或阴离子形成的复杂离子,例如水合离子。络离子本身可以属于阳离子或阴离子。)
相关属性 在化合物的原子间进行电子转移而生成离子的过程称为电离,电离过程所需或放出的能量称为电离能。电离能越大,意味着原子越难失去电子。
离子化合物,即阴、阳离子间以离子键组成的化合物,如可溶于水的酸、碱、盐,当在水中溶解并电离时,恒定条件下,处于离子状态的比例和处于分子状态的比例达到动态平衡,称为离子平衡。
化合式:是不是化学式?用化学符号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化学式是实验式、分子式、结构式、示性式的统称。用化学符号表示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原子比例的化学式称为实验式,如乙炔和苯都是碳氢化合物,它们的组成都是含碳92.3%,含氢7.7%,碳和氢的原子比是1∶1,推导出来的乙炔和苯的实验式都是CH。有些无机化合物(如氯化钠)是由离子晶体组成的,晶体内部阳离子和阴离子交替地排列,现在,氯化钠晶体中到底有多少个钠离子和氯离子的问题尚未解决,只知道Na∶Cl=1∶1,所以只能用实验式NaCl代表氯化钠。用化学符号表示物质分子的组成的化学式称为分子式,它的含义是:组成该化合物的元素;各元素原子数之比;各元素原子的重量之和。用化学符号和价键表示化合物中各个原子间化学结构的方式称为结构式,它指出了分子中原子的排列顺序和连接方式,有机化合物常用结构式表示,它可以消除由于异构现象而造成的同一分子式代表不同化合物的缺点。
化合价 :元素在相互化合时,反应物原子的个数比总是一定的。比如,一个钠原子一定是和一个氯原子结合。而一个Mg原子一定是和2个氯原子结合。如果不是这个数目比,就不能使构成离子化合物的阴阳离子和构成共价化合物分子的原子的最外电子层成为稳定结构。也就不能形成稳定的化合物。又由于原子是化学反应中不可再分的最小微粒,所以元素之间相互化合形成某种化合物时,其各元素之间变化的核外电子数目之间必是一个一定的简单整数比。
化合价的概念就由此而来,那么元素的核外电子相互化合的数目,就决定了这种元素的化合价,化合价就是为了方便表示原子相互化合的数目而设置的。学习化合价时你应该了解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规定。
另外,规定单质分子里,元素的化合价为零,不论离子化合物还是共价化合物,其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均为零。
④ 初中化学问题——关于离子、原子、分子及化合价..
HOHO~专业化学老师来也~
1.首先要知道定义,带有电荷的原子或者原子团就是离子;
原子是化学反应中的最小粒子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先不讲原子团,就看简单的离子.你看,原子本来是电中性(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原子中他们刚好中和,呈电中性)的,现在让它失去一个电子,你说,是不是原子核的正电荷就好了一个对象(负电荷)和他中和,那么它的正电性就要显出来,即为正离子.如果让原子得到一个电子,那么得到的这个电子就找不到正电荷来和她中和,那么他的负电性就会显出来~即为负离子
金属离子只可能带正电,非金属离子只可能带负电(氢离子除外),稀有气体不显电性
金属的话,元素符号就是化学式了~是单原子分子
非金属的话,大多是双原子分子
稀有气体是单原子分子
2.共价化合物?貌似初中还没这个概念啊
就初中而言,大部分的物质都有一个或者几个比较常见的化合价给你的
我们知道,H在化合物中是+1价,O在化合物中是-2价.Fe有+2和+3价.......
反正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譬如说说四氧化三铁
我们知道O是-2价,四个氧就是-8,有三个铁,这三个铁就要有+8价,而我们知道 铁是只有+2和+3价.那么四氧化三铁里面就有一个2价铁,两个三价铁(当然,四氧化三铁不是共价化合物,不过其他任何化合物都是这样做~)
⑤ 原子,离子,元素,分子,有什么区别
元素是宏观的 怎么解释嘛- -元素和分子原子离子都不是同一类- -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微观
原子是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微观
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是原子得或者失去核外电子时形成的.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微观
一、、原子指化学反应中的最小微粒;元素指拥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分子是保持物体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质子是带电的原子
二、原子:
1、原子内通常存在质子、中子、电子。其数量级大约是10^-10m。因此,与常见物体相比,原子是一个极小的物体,即使把一亿个氧原子排成一排,其长度仍不足1cm,人们只能通过一些特殊的仪器才能间接观测到单个的原子。
2、原子内中子和质子的质量相近且远大于电子,原子核由质子与中子组成,因此原子的质量极小,且99.9%集中在原子核。
3、原子核外分布着电子,电子占据一组稳定的轨道。当它们吸收和放出光子的时候,电子也可以在不同能级之间跃迁,此时吸收或放出光子的能量与轨道之间的能量差相等。电子决定了一个元素的化学性质,并且对原子的磁性有着很大的影响。
三、离子:
1、离子是指原子由于自身或外界的作用而失去或得到一个或几个电子使其达到最外层电子数为8个或2个(氦原子)或没有电子(四中子)的稳定结构。这一过程称为电离。电离过程所需或放出的能量称为电离能。
2、在化学反应中,金属元素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非金属原子得到电子,从而使参加反应的原子或原子团带上电荷。带电荷的原子叫做离子,带正电荷的原子叫做阳离子,带负电荷的原子叫做阴离子。阴、阳离子由于静电作用而形成不带电性的化合物。
四、元素:
元素(element)又称化学元素,指自然界中一百多种基本的金属和非金属物质,它们只由几种有共同特点的原子组成,其原子中的每一核子具有同样数量的质子,用一般的化学方法不能使之变得更为简单,并且单独地或组合地构成一切物质。一些常见元素的例子有氢,氮和碳。到2007年为止,总共有118种元素被发现,其中94种是存在于地球上。拥有原子序数大于82(即铋Bi及之后的元素)都是不稳定,并会进行放射衰变。
五、分子:
分子是物质中能够独立存在的相对稳定并保持该物质物理化学特性的最小单元。分子由原子构成,原子通过一定的作用力,以一定的次序和排列方式结合成分子。以水分子为例,将水不断分离下去,直至不破坏水的特性,这时出现的最小单元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一个水分子(H2O)。一个水分子可用电解法或其他方法再分为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但这时它的特性已和水完全不同了。
原子分子和离子都是粒子。元素是为了描述粒子种类,是宏观的。分子由原子组成,原子由离子组成
⑥ 化合价是什么 一价二价都是什么意思怎样区分 怎样区分原子和离子 两个分子两个原子怎样表示
化合价来其实是粒子带电情源况,如+1价就是说粒子带一个正电荷,或者一对共用电子对偏离粒子。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内有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原子核外电子数等于质子数,所以原子整体呈电中性。而离子是原子的核外电子得或失形成的,就造成了核内带的正电荷多于或少于核外的负电荷,造成显电性。失一个电子,正电荷就比负电荷多一个,整体带一个正电荷,即显+1价。
⑦ 用化学符号表示:(1)五个氮气分子______;(2)三个氢氧根离子______;(3)硫酸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2M
(1)根据分子的表示方法:氮气为双原子分子,可表示为N2,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因此五个氮气分子表示为5N2;
(2)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氢氧根离子是由多个原子组成的离子,整体带1个单元位的负电荷,表示为OH-,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三个氢氧根离子表示为3OH-;
(3)元素的化合价的正确标法是在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符号的正上方标明化合价的种类和价目.故硫酸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可表示为
+2 |
Mg |
+4 |
S |
+2 |
Mg |
+4 |
S |
⑧ 怎样计算一个物质中元素的化合价
怎样计算一个物质中元素的化合价具体如下:
化合价表示原子之间互相化合时原子得失电子的数目。
化合价也是元素在形成化合物时表现出的一种性质。
元素在相互化合时,反应物原子的个数比并不是一定的,而是根据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的。比如,一个钠离子(化合价为+1,失去一个电子)一定是和一个氯离子(化合价为-1,得到一个电子)结合。而一个镁离子(化合价为+2,失去两个电子)一定是和2个 氯离子结合。如果形成的化合物的离子的化合价代数和不为零,就不能使构成离子化合物的阴阳离子和构成共价化合物分子的原子的最外电子层成为稳定结构。也就不能形成稳定的化合物。
规定单质分子里,元素的化合价为零,不论离子化合物还是共价化合物,其组成的正、负离子的化合价的代数和均为零。离子化合物,例:NaOH(钠化合价是正1价,氢氧根离子化合价是负1价,相互抵消为零价这样的化合物写法就成立)
化合价——原子形成化学键的能力。是形成稳定化合物中的彼此元素的化学性质。
⑨ 化合价是什么
化合价抄(英语:Valence)是一种元素的一袭个原子与其他元素的原子化合{即构成化合物}时表现出来的性质
化合价也是元素在形成化合物时表现出的一种性质。
元素在相互化合时,反应物原子的个数比并不是一定的,而是根据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的。比如,一个钠离子(化合价为+1,失去一个电子)一定是和一个氯离子(化合价为-1,得到一个电子)结合。
而一个镁离子(化合价为+2,失去两个电子)一定是和2个氯离子结合。如果形成的化合物的离子的化合价代数和不为零,就不能使构成离子化合物的阴阳离子和构成共价化合物分子的原子的最外电子层成为稳定结构。也就不能形成稳定的化合物。
(9)分子原子离子元素化合价的去分扩展阅读:
化合价的书写:
1,在化合物中,根据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计算指定元素化合价。
2,在元素正上方明确标出元素化合价,一律标出正负号。
3,有氧元素出现时,氧元素写在后面。
4,在由金属和非金属组成的化合物中,书写化学式时,金属元素的元素符号写在前面,非金属元素的元素符号写在后面。
⑩ 分子原子离子物质及物质中某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式
有在元素上方标注化合价的,也有元素加括号,括号里面用罗马数字表明的,比如Fe(II).如果是某元素单质离子,上标也可表示化合价,比如
Fe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