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1米5底滤鱼缸怎样配过滤
第一层粗过滤棉第二层活性炭,三层珊瑚石,四层细菌屋,第五层火山石,第六层细过滤棉。
上部循环过滤(上滤)
这是最常见的过滤方式,大多数成品缸配套的是这种过滤方式。在鱼缸顶部靠近灯管位置有一过滤槽,在过滤槽内可以放置过滤棉、活性炭、玻璃环等,潜水泵将水抽入过滤槽,再由过滤槽底部的出水口流回到水族箱内。上部过滤器的最大优点是清洗方便,当过滤材料很脏时,可以很方便地取出进行清洗。最大的缺点是因空间所限,过滤槽的容积小,放的滤材较少,因而过滤功能较弱。上部过滤系统不适用于种植水草,水流会减少水族箱中二氧化碳的滞留时间,同时过滤器的水流还会将空气中的氧气大量带入水中,水中容氧量增加,会使喜好氧气的藻类大量生长,影响水族箱的观赏效果。
鱼缸常见的八大过滤形式_网络经验 http://jingyan..com/article/c14654136fa3f20bfcfc4cb2.html
⑵ 鱼缸底滤抽水泵大点好嘛我的底过滤,1米.40.60的缸,用多大的抽水泵合适
选大流量水泵,管道不能增大则流阻损失就大,底缸平均流速增加破坏杂物沉专淀效能,用属电量就会增加,因此流量不是越大越好。所以,若是购买的成品缸还是按原配泵流量选择(毕竟厂家是经过优化选择的),若是自制缸则按水泵每小时流量是鱼缸水体的3倍左右为好。
若回答得让你满意,请采纳。
⑶ 我是一米底过滤的鱼缸,养了7条鹦鹉,一条地图,两条银鼓,一天尖嘴鳄,四条小十间,一条虎头鲨,别的鱼
应该不是吧
⑷ 1米的水族箱,底部过滤,但是缸底的赃物就是过滤不了!有什么办法
没搞懂你的缸是复柜子里放的过制滤桶还是柜子里一个过滤的缸?不过也不要紧,过滤器的作用不是把脏东西吸出来,如果能把一米远的脏东西都吸出来了,那鱼不是也吸出来了啊过滤器的作用是培养硝化细菌,这个细菌可以分解水中的残渣粪便等,加硝化细菌种,把水养老,自然就没了如果是养的大鱼,或鱼数量比较多,硝化菌来不及分解又看着太脏,那只能用管子把缸底的脏东西吸出来了,但一定不能整缸换水,那样水只能干净一两天,而且鱼容易出现问题
⑸ 1.2米底滤鱼缸,三格过滤,滤材怎么放我是这么放的,第一格铺4cm陶瓷环上面铺三层过滤棉,第二格
第一格全部放过滤棉来,第二个放陶源瓷环和生化棉即可。
清洗时候,关闭泵,只用倒出来的原缸水,把最上层脏的过滤棉捞出来清洗,清洗好铺到第一格的最下层,然后打开泵。
这样循环着清洗,等清洗的过滤棉烂了,逐步更换即可。
⑹ 我1米5的鱼缸底过滤用多少W的潜水泵合适
我觉得那位说的底来滤和你说的底自滤不是一个概念吧。sea881说的底滤是主缸下面的溢流槽式的,45w的泵就能看出来。
首先,45w的泵配合1.2米的鱼缸,流量应该不是问题。所以,三合一潜水泵只是个可有可无的辅助吧,当然辅助的意义也是有的,可以起到冲浪制造逆流,可以吹氧,乐趣不少。要是不太苛刻的话,就选国产的吧,我用的是森森。至于功率,一般的就行,不必太大,我是根据体型决定的,因为你的底泵已经能达到流量了,功率太大让鱼很累。顺其自然吧
⑺ 1米2的底过滤鱼缸,如何才能增大吸力把鱼的便便吸走
底滤缸吸力是有限的,再大的流量,有溢流区栅格的分散下也没多大吸力了,正常的作法是用造流泵吹散并扬起便便,在流动过程中更易被吸走。
⑻ 鱼缸底滤尺寸
比如养草缸,就要适当降低水位以增加底部光照,增加厚度以区分前中后景。 所以如回果想答自制鱼缸,先确定摆放位置,再确定饲养大类(小型、中型、大型),最后分析出尺寸。 原则上能大尽量大一些,有利于水质稳定。单面观赏做60mm*35mm*45mm,双面观赏做60mm*45mm*45mm,玻璃8mm。注意要长包短,边包底。
另外,根据鱼缸的摆放位置不同,其尺寸大小也是不尽相同的。一般来说,鱼缸都会摆放在客厅或者是玄关等,若是摆放客厅,长方形的鱼缸可以适当的扩展下尺寸,选择长到一米或者是二米之间的鱼缸,若是圆形的鱼缸还要考虑后面的支撑物大小。
常见的底滤都是溢流式的方式,滤材是泡着水的。而最近我在自己的群里有鱼友上传了一段视频,就是一个底滤,但是使用三层滴流式的方式把水进行过滤。有几个要点:
(1)由于底柜的高度限制了滴流的层数。从而限制了滴流的空间。
(2)虽然是滴流式,但底缸还是要够大,放下所有的滴流盒子之外还要保证停泵后装下鱼缸多余的溢流下来的水。
(3)由于要达到滴流的效果,水泵是要处于低水位的运行,这样对水泵的扬程要求比普通水泵的要多上一米左右。
⑼ 1米4侧过滤鱼缸加热棒的最佳位置
最佳位置是在侧滤的最后一个分格里,和水泵放一起。这地方水流强,加热均匀,且不影响美观。
⑽ 一米底过滤鱼缸,有点养鱼基础,养点什么鱼呢
直接下海吧,绝对高大上。
你这缸才1米,大型鱼养不好,底滤又不适合草缸,养罗汉可以,只是一条有点单调。养发财也行,就是俗气。养三湖也行,不过既然有基础,不如下海养海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