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高中化学过滤的题目
过滤,除去氢氧化铁沉淀,保留含有硫酸钠的滤液
加热浓缩,蒸发掉滤液中的大部分水分,停止加专热
冷却,让滤液冷属却到室温
滤液冷却后,硫酸钠溶解度下降,开始结晶
再次进行过滤,并对滤纸上的硫酸钠晶体进行洗涤
❷ 化学选择题在线等
A、为加快过滤速度,应用玻璃棒搅拌漏斗中的过滤液,说法错误,应让其静静地过滤,故A错误
B、蒸发溶液时,在蒸发皿下面不用垫上石棉网,因为蒸发皿可以直接加热,故B错
C对了。
❸ 关于化学的几个选择题,说出理由啊
1.选D
A,与硝酸反应生抄成水袭
B,生成氯化亚铁
C,生成硫酸钙微溶,阻止反应的近一步进行
2.选D
A,黑色固体
B,二氧化锰作催化剂,是黑色,是分解反应
C,生成二氧化锰,黑色,是分解反应
3.题目不清楚
12.选B
A二氧化碳,生成碳酸,使石蕊试液变红
C黑色氧化铜变红
D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13.题意不清,和谁比较呢??
14.反正A不对,别的怎么省略号呢?
15.
65g锌产生2克氢气
56g铁产生2克氢气
而都是6克
所以锌中的杂质要产生2克氢气所需的质量小于65g
铁中的杂质要产生2克氢气所需的质量大于56g
甚至不产生
所以选C
❹ 化学题关于过滤
因为向滤渣中滴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铁粉一定过量,所以硝酸银、硝酸铜全部与内铁粉反应生成容单质银和铜,以及溶于水的硝酸亚铁和硝酸锌;因此滤液中一定有硝酸亚铁和硝酸锌,一定没有硝酸铜和硝酸银;可能的情况就没有了!
❺ 找100道关于化学小常识的选择题~
1.吃了辣来的东西,感觉就要被源辣死了,就往嘴里放上少许盐,含一下,吐掉,漱下口,就不辣了。
2.牙齿黄,可以把花生嚼碎后含在嘴里,并刷牙三分钟,很有效。
3.若有小面积皮肤损伤或者烧伤、烫伤,抹上少许牙膏,可立即止血止痛。
4.经常装茶的杯子里面留下难看的茶渍,用牙膏洗之,非常干净。
5.仰头点眼药水时微微张嘴,这样眼睛就不会乱眨了。
6.嘴里有溃疡,就用维生素C贴在溃疡处,等它溶化后溃疡基本就好了。
7.眼睛进了小灰尘,闭上眼睛用力咳嗽几下,灰尘就会自己出来。
8.洗完脸后,用手指沾些细盐在鼻头两侧轻轻按摩,然后再用清水冲洗,黑头和粉刺就会清除干净,毛细孔也会变小。
9.刚刚被蚊子咬完时,涂上肥皂就不会痒了。
10.如果嗓子、牙龈发炎了,在晚上把西瓜切成小块,沾着盐吃,记得一定要是晚上,当时症状就会减轻,第二天就好了。
❻ 一道化学题,关于过滤的实验题。急.....
1.2只杯子(烧复杯),筷子制(起到玻璃棒的作用),铁架台(这个可以写成架子或者支架吧……实际日常生活中没有),漏斗
2.纱布折叠(类似过滤中的滤纸折叠方法),铺到漏斗中,(可以仿照过滤操作有三层纱布什么的),将漏斗安装到支架上,下用杯子承接,漏斗口紧贴杯子内壁。
3.首先,将橘子剥皮,橘子瓣放到绞肉机中打碎;
然后,将绞肉机中的“初级”橘子汁倒入杯子里,使用筷子引流,在装好的过滤器上过滤;
最后,“初级”橘子汁流经漏斗,经过纱布过滤,固状杂质留在漏斗中,成品橘子汁则流入下面承接的杯子中。
OK !
❼ 化学选择题!
2、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C )
A、井水 B、5%的过氧化氢溶液
C、含铁元素70%的三氧化二铁 D、洁净的空气
3、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C)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并放出热量
B、电解水实验中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管内产生的气体体积小,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C、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产生蓝色沉淀
D、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5、在日常生活中陆续出现了一些有益于人体健康的食品、饮料或调味品,如加碘盐,铁强化酱油,高钙奶等,这里的碘、铁、钙应理解为 (C)
A、分子 B、单质 C、元素 D、原子
8、美国和日本的三位科学家以导电有机高分子材料的研究成果,获得了2000年度诺贝尔化学奖。在其相关技术中,用碘来掺杂聚合物,使其导电能力增加107倍,具有金属般的导电能力,碘(I2)属于 (A )
A、非金属单质 B、混合物 C、化合物 D、金属单质
9、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热胀冷缩现象时,从化学角度分析,主要是由于 (D )
A、分子很小 B、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
C、分子由原子构成 D、分子在不断运动
10、欲采用燃烧法除去空气中的氧气且不混入其他杂质,适合选用的试剂是 (C )
A、木炭 B、蜡烛 C、红磷 D、细铁丝
12、雅典奥运会开幕式举行的“主火炬点燃仪式”,令人耳目一新,火炬的燃料是丁烷(化学式为C4H10),它燃烧时,火苗高且亮,在白天,200米以外也能清晰可见,下列关于丁烷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①丁烷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 ②丁烷由丁烷分子构成
③丁烷分子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 ④丁烷由4个碳原子和10个氢原子组成
⑤丁烷分子由碳原子和氢原子构成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⑤
14、生活中降低水的硬度最常用的方法是 (D )
A、加明矾 B、加肥皂水 C、加食盐水 D、煮沸
1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D)
A、为了节约药品,实验结束后将剩余药品倒回试剂瓶
B、过滤时为了加快液体滤过速率,可用玻璃棒搅拌
C、检查装置气密性时,先将双手紧握试管外壁,再把导管的一端浸入水中
D、易潮解的药品,必须放在玻璃器皿里称量
16、鉴别氢气、氧气、二氧化碳、空气四瓶气体,可选用 (D )
A、澄清石灰水 B、燃着的木条
C、带火星的木条 D、以上方法都不可以
17、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 (B )
A、氧化镁 MgO2 B、氧化亚铁 FeO C、氖气Ne2 D、碳酸钠NaCO3
18、某物质经测定只含一种元素,该物质不可能是 (D )
A、混合物 B、纯净物 C、单质 D、化合物
19、质量相等的下列物质中,所含分子数最多的是 (A)
A、H2S B、H2SO4 C、SO3 D、SO2
❽ 一道高中化学题(有关净水),选择题一道,求部分选项详解。
胶体,又称胶状分散体是一种均匀混合物,在胶体中含有两种不同状态的物质,一种专分散,另一种连续。分散的一部属分是由微小的粒子或液滴所组成,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nm—100nm之间的分散系;胶体是一种分散质粒子直径介于粗分散体系和溶液之间的一类分散体系,这是一种高度分散的多相不均匀体系。
主要性质
胶体能发生丁达尔现象,产生聚沉,电泳现象,渗析作用,吸附性等性质。
胶体为分散系,是一些具有相同或相似结构的一个集合,存在有数个粒子组成一个胶粒,所以一般1mol的物质形成胶体时,胶粒数(胶体粒子数)小于1mol。胶体为混合物。
介稳性
胶体的稳定性介于溶液和浊液之间,在一定条件下能稳定存在,属于介稳体系.
胶体具有介稳性的两个原因:
原因一 胶体粒子可以通过吸附而带有电荷,同种胶粒带同种电荷,而同种电荷会相互排斥(要使胶体聚沉,就要克服排斥力,消除胶粒所带电荷 )。
原因二 胶体粒子在不停地做布朗运动,与重力作用相同时便形成沉降平衡的状态。
根据以上的说明,可知答案是:
答案B与胶体无关。那是由于分子运动加快二形成的结果。
❾ 一道化学题(过滤水的)
胶体带正电荷,会和带负电荷的胶体发生聚沉,而不是吸附较小的离子
❿ 关于3道化学选择题
1B,萃取的目的是为了使溶质和原溶剂分离开来。因为萃取就是利用萃取剂对某种溶质的溶版解能力(可理解为权吸引力)大于原溶剂的溶解能力,从而才能把溶质从原溶剂中溶解过来(可理解为萃取剂的分子与溶质分子之间的分子间作用力大于原溶剂分子与溶质分子的吸引力,从而使溶质被源源不断地吸引到萃取剂一侧,直到萃取过程完成。显然,这个过程要完成,就必须使萃取剂与原溶剂有明显的界面,即不互溶,然后还要满足萃取剂对溶质的溶解能力大于原溶剂;最后为了使萃取过来的物质保持原来成分,还有满足萃取剂不与溶质发生化学反应,故选B。
2C,酒精和水混合后互溶,合为一体,不符合1中我所提到的萃取的条件,故是错误的。你想,酒精和水混合后你还分得清酒精和水吗?这时候存在的是酒精溶液,而碘溶于酒精溶液中,这样显然没有达到萃取分离的目的。
3B,原因和2题一样。A粗盐含有不溶于水的杂质,用过滤可达到目的,故正确。B,水和酒精互溶故不正确。C,盐(氯化钠)溶于水,故要蒸发可是盐析出,正确。D,由于酒精和水的沸点有较大差异,可以用蒸馏方法分离,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