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帮忙找篇反分裂反渗透作文!不是演讲稿哦
刚刚走出校门的我,经历了激烈的公务员考录拼搏与竞争,体验了新关员初任培训的新鲜与收获,感受了海关工作的光荣与使命。此时此刻,站在讲台,面对关徽,耳畔仿佛又响起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铮铮誓言,令我无比骄傲;身着关服,作为一名海关关员的使命感和荣誉感油然而生,让我倍感自豪。
美国之父本杰明·富兰克林说过:“如果说,生命力使人们前途光明,团体使人们宽容,脚踏实地使人们现实,那么,深厚的忠诚感就会使人生正直而有意义”。考入海关,有人不无羡慕地对我说,“进了海关,工作条件好,待遇高,这辈子就可以衣食不愁,高枕无忧了”;有人戏言,“是不是看了《浮华背后》也想进海关腐败吧”。面对这些,我时常问自己到底追求什么?到底选择什么,是否还可以在这充满诱惑的现实面前保持平和的心态呢?但内心深处的感动让我坚定了忠于海关事业,维护人民利益作为自己的信念。
进入海关前,一位普通邮递员的精神曾深深感动了我,2005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的王顺友,是四川木里藏族自治县邮政局的邮递员,被誉为“高原马班信使”, 19岁他从父亲手中接过了马缰绳, 20年行走在高山峡谷、人烟稀少、气候恶劣的马班邮路,困了就睡在简易的帐篷,饿了就啃几口糌粑面,渴了只能喝几口山泉水或冰块。多次与死神擦肩而过。他说:“做人就要做个好人,做事就要认真,要对自己的工作负责。做人就要实在、诚恳、厚道”。平白的语言,真情的流淌,却呈现出一名普通邮递员在自己平凡而艰苦的岗位上坚守20多年的不平凡,以赤诚折射出人格的伟大和人性的光辉!
进入海关后,一位上海大都市的普通青年关员和一座深处荒凉、偏僻的塞外边关更直接、更真实的震撼了我。相当的年龄,相同的工作,相似的爱好,却有着不同的人生选择。
彭非,一名普通的青年关员,面对跨国公司的高薪聘请,他没有动摇作为海关关员的信念;面对纷繁复杂的审单业务,他没有忽视业务知识的缺漏和疑惑,泡图书馆,上网查信息,虚心求教专家教授,深入企业和现场掌握第一手资料。面对层出不穷的走私新招,他潜心钻研,总结方法,不放过任何的蛛丝马迹。他来自于平凡,却没有安于平凡,经历了艰辛,融合了付出,在平凡岗位上闪光,在海关事业中建功,使得他成为海关青年中“知识型关员,智能型把关,专家型发展”的典型缩影。
红其拉甫海关,地处被称之为“生命禁区”的帕米尔高原,在“氧气吃不饱、风刮石头跑、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的恶劣环境中,担负着反走私、反分裂、反渗透、反恐怖的艰巨任务,29年来,他们扎根雪域高原、为国镇守边关,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着青春年华。“艰苦不怕吃苦,缺氧不缺精神”“苦干不苦熬,苦中有作为”“抗得住诱惑,管得住自己”,他们用忠诚和信念为祖国铸就了一道雪域雄关。
一个青年,因为忠诚,所以勤奋进取,精益求精,用手中圣洁的金钥匙把守国门,在平凡的岗位上实现人生理想;一个集体,因为忠诚,所以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以实际行动在生命禁区奏响了赤胆忠心、为国把关的雄伟乐章!
有人说,信仰是浩瀚海洋中指路的明灯,是漫漫黑夜里渴望的黎明,是勇敢者一生一世的追求,是舍生忘死者至死不渝的壮烈。忠诚也是一种信仰,也是将人类带进无畏、高尚与幸福的领航。
屈原的赤诚将社稷、苍生化作汨罗江边的千古绝唱,岳飞把“精忠报国”的信念刻进历史的肩膀。鲁迅、刘胡兰、杨靖宇的忠诚是匕首投枪的攻击、是孱弱身体里坚毅的鲜血,是身处逆境顽强的抗争,是对共产主义事业的无尽忠诚!牛玉儒、任长霞、周正他们以忠诚为根,以敬业为本,呕心沥血,无私奉献,始终践行着忠于祖国、忠于人民的庄严承诺。
我,虽然普通,但是作为一个年轻的生命,是多么地渴望沐浴云海淋漓的光明,任才情,任诗兴如旭日喷薄;我虽然平凡,但是作为誓志立足海关事业的青年关员,又是多么地渴望头顶关徽,迎着朝阳,用丹心映照万里雄关,用青春照亮神圣国门。亲爱的朋友们,让我们带着信念,带着执着,带着热忱出发吧,让我们永远牢记:我们是守护国家利益的钢铁长城,我们是党和人民忠诚的国门卫士!
Ⅱ 教师筑牢教育阵地反思课堂是教师的阵地教师如何坚守
Ⅲ 抵衘宗教极端思想观后感
加强意识形态领域反分裂斗争,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抵御民族分裂主义和宗教极端思想渗透,最根本的目的就是教育引导群众,争取凝聚人心。要始终按照“到人、管用、有效”的要求,坚持以现代文化为引领,紧紧围绕“去极端化”这个紧迫任务,牢牢把握现代文化的实质和内涵,大力加强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最大限度地凝聚力量,激发活力,为全县发展提供坚实思想基础和强大精神动力。
坚决在“去极端化”宣传教育上主动进攻。要坚持以爱国主义为主题、法治教育为主线,深入推进“去极端化”宣传教育工作,围绕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强化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坚持不懈加强群众性思想教育。要用“草根化”语言、“滴灌式”宣传方式,健全完善大宣教“十大工程”体系,将全面教育和重点教育结合起来,在面上做到全覆盖,在点上更加突出受宗教极端思想侵蚀的重点群体,有破有立,疏堵结合,切实提高群众对宗教极端思想的免疫力。要以自治区成立60周年为契机,在讲党恩、谈变化、推进法制教育、文明新风养成等方面做好群众工作,大张旗鼓、理直气壮地讲党的恩情、国家的支持、浙江丽水的援助,经常讲、反复讲、长期讲,真正使群众将“党的领导”、“党的恩情”、“中华民族”、“国家”、“公民”、“法治”等概念入脑入心,筑牢各族群众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的思想防线,为自治区成立60周年营造浓厚的思想文化氛围。抓好传统媒体建设和管理,高度重视互联网等新兴媒体建设,积极发挥微博、微信、手机客户端等新媒体作用,强化网络舆论引导、宣传造势,完善乡(镇)自办广播节目和编印农村“微”报纸,及时传播群众身边的正能量。加强新闻发言人和网络宣传队伍建设,积极发挥舆论宣传的引导作用,巩固和发展积极、健康、向上的主流舆论,提高舆论引导的权威性、公信力和影响力。
坚决用现代文化对冲宗教极端思想影响。要坚持以现代文化为引领,大力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城乡文化设施配套建设,大力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扩大城乡文化服务网络覆盖面,培育县域文化品牌。坚持不懈地开展小型化、常态化、草根化的文化活动,推进“种”文化工作深入实施,使文体活动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通过积极开展青年婚礼服务,扶贫帮困“微心愿”、单亲母亲之家关爱服务等活动,不断丰富各族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大力传播现代文化理念和行为方式,提倡世俗化的生活方式,引导群众在精神和情趣上向世俗化、现代化靠近。配齐配强宣传文化专职力量,加快组建各类宣讲队、文化队、演出队和服务队,培育培训乡村文化体育活动领头人,建立人才引进绿色通道,打造多赢的宣传文化队伍。着力加强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充分发挥基层文化站、农家文化大院、乡村文化大舞台等文化阵地作用,建好用好“一村一队”文化队伍,力争实现“一村一月一场”的演出目标,使宣传教育文化活动惠及到“最后一截路、最远一户人”,切实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坚决切断宗教极端思想源头和传播渠道。要在加强群众思想教育,提高免疫力的同时,高度重视源头治理,切断宗教极端思想源头和传播渠道。高度警惕宗教极端思想向文化领域、教育领域渗透的动向,按照“守土有责、守土尽责”的要求,切实加强广播电视、文化市场、各类学校的思想文化阵地建设,坚决杜绝错误思潮和言论的传播。用好农村大喇叭,深入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等重点文化惠民工程,用主流声音的正能量占领农村精神文化阵地。加强文化市场监管力度,千方百计净化声频、荧屏、舞台、图书等市场,确保文化市场安全。严格互联网管控,完善网上舆情监测研判和处置机制,坚决遏制有害信息在网上蔓延。充分发挥基层宣传文化骨干、民间艺人、文化带头人在“去极端化”中的作用,着力提高文化人才政治素质、理论学识、文化带动的能力,确保政治上靠得住、学识上有造诣、品德上能服众、关键时起作用,真正引导群众树立正信。对各类文艺界人士要加强联系沟通,着重引导在学习交流、理论研究、批评建议中坚守底线,决不允许误导群众、煽动社会。持续加强在校师生的德育和反分裂斗争教育,针锋相对揭批“三股势力”的丑恶面目,从严惩处利用讲台散布宗教极端思想和分裂主义言论的行为,切实巩固学校思想阵地,提高意识形态领域反分裂、反渗透的能力。
Ⅳ 教师如何守好教育阵地
教师来要守好教育阵地应该德育源教育和创新能力教育并重。
一方面,素质教育坚持德育为先。这是推进素质教育,落实以人为本的要求。学校教育要以养成教育为主线,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诚信,为培养素质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另一方面,素质教育要求学校要注重学生的创造性培养。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新课程改革提出以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素质为目标的素质教育,其宗旨是“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培养出创造性的人才。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是每一个学校教师都必须面对的一项重要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