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储存或处理含有有机物及硫化物废水的污水塘为什么会产生臭气,怎样消除臭气
厌氧条件下,嗜硫菌(一种厌氧菌)以硫化物为食产生H2S气体。所以储存或处理含有有机物及硫化物废水的污水塘为什么会产生臭气。
加铁盐可以有效地去除(去除率90%以上)臭气。
『贰』 如何经济的去除污水处理厂的臭气
除臭原理
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恶臭物质大多数是有机化合物,主要由碳、氮和硫元素组成,例如:低分子脂肪酸、胺类、醚类、卤代烷以及脂肪族的、芳香族的、杂环的氮或硫化物等。这些物质都带有活性基团,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特别是被氧化。当活性基团被氧化后,气味就消失。
化学除臭法:利用臭气成分与化学药液的主要成分间发生不可逆的化学反应,生成新的无臭物质以达到脱臭的目的;因臭气成分的不同需要选择相应的化学药剂。主要方法有:空气氧化法、化学氧化法、洗涤-吸附法(湿式吸收氧化法)、吸附-氧化法等
生物除臭法:利用微生物将臭味气体中的有机污染物降解或转化为无害或低害类物质的过程。主要方法有:生物过滤法、土壤法、填充塔式生物脱臭法等。
离子除臭法:空气在通过高能离子发生装置时,氧气分子受到经过发生装置发射出的高能量电子碰撞而形成分别带有正、负电荷的氧离子。这些正、负氧离子具有较强的活动性,在一系列反应后,将含C、H、S元素的化合物最终形成小分子化合物CO2、H2O、SO2,无二次污染物产生;并且还能有效地破坏空气中细菌的生存环境,降低室内空气中的细菌浓度;离子在与空气中微小固体颗粒碰撞后,使颗粒荷电并产生凝聚效应,使得传统过滤方式不能捕捉的且对人体有害的微小颗粒变成可以捕集或靠自身重力而沉降下来,达到净化空气的目的。
采用高能离子发生装置,借助通风管路系统向散发臭气的空间送入可控浓度的正、负氧离子空气,用离子空气“罩住”污染源表面(如污水池等),使离子在极短的时间内与有害气体分子发生反应,扼制其扩散并降低其浓度,保证现场的操作人员在良好的环境中工作,并且还能对仪器仪表起到减少锈蚀、延长使用寿命的作用。
特点
化学法:
1、为达到最佳的除臭效果,通常与其它方法组合使用;如活性炭吸附塔配于其后。
2、由于化学试剂对恶臭气体的去除有其局限性,若要大范围的去除多种化学成分的气体,就要使用多种化学药品;并且随着化学反应的增多,生成了许多中间化合物,不可避免的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和能耗增加;
3、化学法除臭方法是通过风道,将污染源的臭气引出,经过一系列装置,与其化学试剂发生化学反应,使气体达标排放;但对室内空气环境无改善作用;并且对除臭装置、管道及水处理设备,都有不同程度的腐蚀性;
4、系统连贯性较强,需要连续性运行较长时间;自动化要求较高;由于需要连续使用气体输送设备和化学药剂,费用取决于化学药品的消耗量,因此运行成本相对较高;
5、一次性投资较大,一旦系统建成,不易调整;投资灵活性较差;系统中管道投资比较大;维修费用较高;新建项目需考虑占地及动力、公用设施的预留;
6、系统安装周期长;调试复杂。
生物法:
1、通过气体输送系统,将污染源的臭气引出,并且臭气经过生物载体时有较大的阻力,因此动力消耗大,对室内空气环境无明显改善作用,臭气对气体输送设备及风道有腐蚀作用。
2、根据采取生物除臭方式的不同,投资差异大,投资灵活性较差;
3、占地面积大,需要新建相应的建、构筑物;
4、系统安装调试周期长,除臭效果随系统运行时间的增加,需不断定期更换生物载体,因此运行成本高,系统维护费用较高;
5、对外部环境要求严格,表现在滤料的均一性、透气性、湿度、温度和pH值等方面;
6、对外部环境污染较小,基本上无二次污染物产生。
离子法:
1、离子净化采取以人为的本主动除臭方式,在污染源处消除污染,不仅能扼制有害气体的扩散;同时能够满足人们感觉舒适时所需的负离子量,从根本上改善工作环境;处理后的气体达标并直接排入大气,一步到位地解决室内外空气污染问题。
2、初期投资小,可根据投资方资金条件,一次或多次投资;
3、无须考虑其占地面积;节约土地;无基建费用;
4、系统独立,安装、调试简单、方便、周期短;可根据需要随时随地改造,增加或取消;控制方法选择自控、手控均可;管道投资少;除除臭区域需要相对密闭外,无特殊要求;运行成本低;系统维护费用少;无须设岗;
5、对于单体设备,体积小,重量轻;安装无特殊要求;使用方便;可以根据需要随时运行或关闭;操作简单,易于掌握;
6、系统设备维修量小、时间短;在发射管寿命期内,仅需简单的定期清洁工作;一旦出现故障,可以保证在短时间内排除或更换备件、备机;
7、无二次污染物产生。
污水处理厂除臭方法的比选
目前,城市污水处理厂的除臭处理实例较少,仅有的一些实例也是依托于国外技术和使用国外的主要核心材料和设备。虽然现状如此,但污水处理厂的臭气治理问题在我国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严格执行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加强对恶臭的监测与治理是污水处理厂今后的发展要求。
在我国,采用化学法对污水厂进行除臭处理的历史较长,并有很多先例,但由于种种原因,如需要消耗大量的水、化学溶液和动力,产生二次污染物,对装备、管道腐蚀严重等,对臭气的处理效果和运行状态不甚理想,近年来,已经渐渐被新兴的生物法所取代。
与化学法相比,生物法虽然有投资小、处理废气污染少、不产生二次污染等优点,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生物法的局限性也逐渐显露出来:能耗大、占用土地、生物滤材消耗大、运行成本高等,并且室内空气品质及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仍旧没有得到有效的改善,因此许多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总结。
采用离子法净化污水处理厂的气态污染物,在国外是一种成熟并且行之有效的、在国内尚属于新兴技术的方法,最突出的特点是以人为本,在污染源处消除污染,从根本上改善了室内外空气品质及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从污水处理厂的无害化等和有效保护环境的角度出发,离子法净化污水处理厂的气态污染物,是非常有前途的。
『叁』 污水处理厂恶臭如何处理
污水处理厂的集水抄井、调节池产生的主要臭气为硫化氢,对人体和周围环境都会造成了破坏,恶臭废气处理成为大家高度重视的问题。
目前污水处理厂工程上常用恶臭废气处理法主要有生物滤池、生物滴滤塔、生物滤床活性炭吸附、高能离子除臭、化学除臭和活性氧除臭等。
泰州林森环境工程废气处理设备的特点:
1、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
2、反应速度快,停留时间短,处理效果好。
3、启动、停止十分快捷,操作简单,不受气温影响。
4、反应过程只需用电,节省药剂和填料的采购、运输、储存、管理等,可大大节省人力和运行费用。
5、适应性强,防火、防爆、防腐性能好,废气设备性能安全稳定。除定期检查维护外,无需专人管理和操作,维护和能耗成本低。
6、模块设计、灵活简便,从工程的设计、配套、安装、调试、维护等方面提供了可行性、可靠性和灵活性。
『肆』 硫化氢气体处理方法
硫化氢气体能溶于水、乙醇及甘油中,化学性质不稳定。微溶于水,形成弱酸,称为“氢硫酸”。其水溶液包含了氢硫酸根HS-(在摄氏18度、浓度为0.01-0.1摩/升的溶液里,pKa= 6.9)和硫离子S2-(pKa有争议,在12至17间)。一开始清澈的氢硫酸置放一段时间后会变得混浊,这是因为氢硫酸会和溶解在水中的氧起缓慢的反应,产生不溶于水的单质硫。
硫化氢是一种二元弱酸。在20℃时1体积水能溶解2.6体积的硫化氢,生成的水溶液称为氢硫酸,浓度为0.1mol/L[2]。硫化氢在水中的第二级电离程度相当低,以至于氢氧根浓度至少达到8mol╱L时硫离子才能用仪器检测到:
其中硫化氢是还原剂,二氧化硫是氧化剂,硫既是氧化产物也是还原产物。
『伍』 化工厂是怎样处理污水中的硫化氢的
1、密闭收集处置法
可在硫化氢集中排放位置安装密闭收集装置,并通过引风机将硫化氢收集处理。但此方法对密闭装置要求严格,不能发生泄漏,且密闭装置内的设备无法进行正常的操作、维护和维修,对于我车间污水处理场来说需要对集水井、缓冲罐、平流隔油池和涡凹气浮池进行密闭收集硫化氢气体。如果这样,不但一次性投入过高,且无法对上述单元进行日常的操作,影响污水处理系统正常运行。
即便是可以进行密闭收集,收集到的硫化氢气体无外乎以下几种处理方式:一是选择空旷处直接排入大气,这样做不仅会对大气造成污染,同时还可能导致人员中毒;二是用碱液吸收,这样还需单独上马一套碱洗装置,且碱洗装置不可能100%吸收硫化氢气体,剩余的硫化氢气体还会排入大气;三是用重金属盐进行沉淀,但费用过高,同时又会产生重金属污染;四是上马硫磺回收装置,将硫化氢氧化成硫单质,但此项投资和维护费用均过高,不适宜小型装置使用。
综上,硫化氢密闭收集处置法不适宜我公司污水处理场解决硫化氢浓度过高的问题。
2、支撑气膜法
所用的技术为支撑气膜技术或称之为透膜解吸-化学吸收技术。调节pH保持或调至5以下95%以上的的H2S在水中会以游离态的形式存在,让废水通过一个聚丙烯疏水微孔中空纤维膜组件的管程,在壳程中逆流通过稀氢氧化钠水溶液(pH大于11),这样,硫化氢通过膜被不可逆地吸收。
如果废水的pH值至始至终保持在5,甚至4以下,95%甚至99%的硫化氢可以除掉并在吸收相得到富集(几十倍至几百倍)。含碱的硫化钠水溶液从各个分散的生产地集中到一处加酸后汽提得到高浓硫化氢后用克劳斯法生产单质硫,这样还需要上马汽提装置和硫磺回收装置,一次性投资至少150-200万元,且日常维护费用也较高。
3、汽提回收法
我污水处理场硫化氢来源主要是蒸馏装置生产废水,可在装置区进行汽提和碱洗处理。
含硫污水先经过污水汽提装置进行汽提,将硫化氢从污水中汽提出来进入碱洗系统,碱洗剩余硫化氢引入加热炉燃烧,因其流量很小不会对加热炉燃烧产生影响;污水中剩余硫化氢部分可排至污水处理场,这样即可使污水处理场硫化氢浓度大幅降低。流程如下:
蒸馏装置区现有碱洗系统一套,仅需增加一套汽提系统即可完成对硫化氢回收处理。建议采用此方案。
更多污水处理技术文章参考易净水网资料库http://www.ep360.cn/qi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