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对食品工厂的污水进行控制及
食品加工厂想要长久的立足,就需要对加工废水进行处理。一般处理方法为:
1、污水沉淀净化法:一般屠宰污水由于悬浮固体较高,而污水中的毛、粪便、饲料等沉降性好,经过撇油、捞毛、格栅、过筛等措施,再通过沉淀池净化处理,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2、活性污泥法:污水经格栅或筛网到曝气池,曝气头设在水下约0.8m处,用鼓风机连续不断地向曝气池充氧,使污水中的微生物有充足的氧气,氧化污水中的有机物。活性污泥与污水充分混合,利用污泥中的微生物凝聚、吸附、氧化、分解等作用,达到净化的目的。
3、生物转盘:主要靠固定在水平轴上一组圆形转盘和一个同它配合的半圆形水槽,生物膜生长在转盘上,转盘下半部浸入污水中,上半部暴露在空气中。工作时,电动机带动转盘转动,生物膜与污水和空气交替接触,当圆盘浸入污水时,生物膜吸附污水中有机物作为养料,转出水面,生物膜又从空气中吸收氧气,往复循环,达到净化污水的目的。
⑵ 食品工业污水排放标准解析:如何达到标准并保护环境
随着我国食品工业的快速发展,食品工业污水排放问题也日益凸显。为了保护环境,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的食品工业污水排放标准,以规范企业的排放行为。本文将对食品工业污水排放标准进行解析,帮助企业了解如何达到标准并保护环境。
食品工业污水排放标准的概述
食品工业污水排放标准是指针对食品工业企业排放的废水所制定的一系列标准。我国食品工业污水排放标准主要包括(GB 13457-92)、(GB 8978-1996)等。这些标准主要规定了食品工业企业废水排放的各项指标,如COD、BOD、SS、NH3-N、TP等。
食品工业污水排放标准的指标解析
1、COD
COD是指化学需氧量,是衡量废水中有机物含量的指标。食品工业废水中COD的含量较高,主要来自于食品加工过程中使用的化学药剂、食品残渣等。食品工业企业COD的排放标准为≤100mg/L。
2、BOD
BOD是指生化需氧量,是衡量废水中有机物生物降解能力的指标。食品工业废水中BOD的含量也较高,主要来自于食品加工过程中的有机废弃物。食品工业企业BOD的排放标准为≤300mg/L。
3、SS
SS是指悬浮物,是衡量废水中悬浮物含量的指标。食品工业废水中SS的含量较高,主要来自于食品加工过程中的固体废弃物。食品工业企业SS的排放标准为≤100mg/L。
4、NH3-N
NH3-N是指氨氮,是衡量废水中氨氮含量的指标。食品工业废水中NH3-N的含量较高,主要来自于食品加工过程中的氨气排放。食品工业企业NH3-N的排放标准为≤15mg/L。
5、TP
TP是指总磷,是衡量废水中总磷含量的指标。食品工业废水中TP的含量较高,主要来自于食品加工过程中使用的磷酸盐添加剂。食品工业企业TP的排放标准为≤2mg/L。
如何达到食品工业污水排放标准
为了达到食品工业污水排放标准,企业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污水处理措施。具体措施如下:
1、建立完善的污水处理系统,包括预处理、生化处理、深度处理等环节。
2、采用先进的污水处理技术,如生物膜法、MBR等技术。
3、加强污水处理设备的维护和管理,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4、严格控制原材料的使用量,减少废水的产生。
5、加强废水的回用,减少废水的排放。
食品工业污水排放标准的制定,是为了保护环境,促进食品工业的可持续发展。企业应该积极采取污水处理措施,达到标准并保护环境。同时,政府也应该加强监管,确保企业的排放行为符合标准,共同建设美丽中国。
⑶ 食品加工废水如何有效处理
食品、饮抄料等生产车间废袭水主要含有蛋白质、脂肪、乳糖、碳水化合物等营养物质。主要污染因子:PH、SS、COD、NH3-N。如果排放会导致水体会导致水体有机污染物增加,水体富营养化,如不能及时补充氧气,则会发生厌氧而导致水体变脏变臭。
废水中主要含有一定的有机物质,需要进行物化预处理后再进行生化处理后达标排放。
废水从车间排放先经过格栅去除大颗粒悬浮物质后进入调节池,调节水质水量,然后由提升泵打入混凝池,通过投加药剂进行混凝反应,然后进入絮凝池,投加絮凝剂进行絮凝反应,后进入斜板沉淀池进行固液分离,上清液进入中间水池,然后进入水解酸化和好氧生物处理,后进入二沉池进行固液分离,上清液进入排放水池,然后经计量排放槽计量排放。
斜板沉淀池的污泥及二沉池的剩余污泥定期打入污泥浓缩池,然后由污泥泵打入压滤机进行污泥脱水,脱水后的干泥定期委外处理。
⑷ 酸性食品废水的pH值怎么调节
能中和用的物料看,应该是无机酸吧,建议还是使用片碱(NaOH)毕竟你那是回污水处理站,理论上答片碱是带入异常元素(Na+到处都有)最少的药品了,而且你酸性太低一般弱碱性物质反应效果很慢的,至于你说的成本过高我估计是你的使用量上有较大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