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什么是格栅结构
格栅结构是一种简单的过滤设备,由一组或多组平行的金属栅条制成的框架,斜置于废水流经的渠道中。以下是关于格栅结构的详细解释:
作用:
- 格栅主要用于截留废水中粗大的悬浮物或漂浮物,防止这些物质堵塞后续处理构筑物的管道阀门或水泵。
分类:
- 按形状:可分为平面格栅和曲面格栅两种。平面格栅的栅条平面布置,而曲面格栅的栅条则呈曲面布置。
- 按栅条净间隙:可分为粗格栅、中格栅、细格栅三种。不同间隙的格栅适用于截留不同大小的悬浮物。
- 按清渣方式:可分为人工清除格栅和机械清除格栅两种。人工清除格栅需要人工定期清理栅条上的悬浮物,而机械清除格栅则通过机械设备自动清理。
应用场景:
- 格栅通常设于污水处理厂所有处理构筑物之前,或设在泵站前,作为废水处理的第一道工序,确保后续处理设备的正常运行。
Ⅱ 格栅的进水渠道宽度怎样计算的
有关系。
先确定格栅间隙数,得出你应该选用几台格栅, 再确定栅前水深(一般0.4左右)以及栅前流速(取0.9),根据最大设计流量Qmax=0.4*0.9*B1算出进水渠道宽度。再用所得的B1除以格栅数量。就是每座格栅的进水渠道宽度。

介绍
格栅是污水泵站中最主要的辅助设备。格栅一般由一组平行的栅条组成,斜置于泵站集水池的进口处。其倾斜角度为60°~80°。格栅后应设置工作台,工作台一般应高于格栅上游最高水位0.5m。
对于人工清渣的格栅,其工作台沿水流方向的长度不小于1.2m,机械清渣的格栅,其长度不小于1.5m,两侧过道宽度不小于0.7m。
Ⅲ 格栅设计要求有哪些
格栅设计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栅条间隙的确定:
- 水泵前格栅栅条间隙应根据水泵要求确定。
- 污水处理系统前格栅栅条间隙一般为:人工清除25—40mm;机械清除16—25mm;最大间隙不超过40mm。也可设置粗细两道格栅,粗格栅栅条间隙50—150mm。
格栅设置的必要性:
- 如水泵前格栅间隙不大于25mm,污水处理系统前可不再设置格栅。
栅渣量的考虑:
- 栅渣量与地区特点、格栅间隙大小、污水流量及下水道系统类型有关。
- 可根据格栅间隙大小及污水流量估算栅渣量,以便合理设计栅渣处理设施。
机械格栅的配置:
- 在大型污水处理厂或泵站前的大型格栅,每日栅渣量大于一定量时,机械格栅不宜少于2台。
- 如只有1台机械格栅,应设置人工清除格栅备用。
工作区域的设计:
- 格栅间工作台两侧过道宽度不应小于0.7m。
- 工作台正面过道宽度:人工清除不小于1.2m;机械清除不小于1.5m。
动力装置的保护:
- 机械格栅的动力装置一般宜设在室内,或采取其他保护设备的措施,以防受潮、受损。
通风设施的设置:
- 设置格栅装置的构筑物,必须考虑设有良好的通风设施,以保证工作人员的安全及设备的正常运行。
吊运设备的安装:
- 格栅间内应安设吊运设备,以便进行格栅及其他设备的检修和栅渣的日常清除。
这些设计要求旨在确保格栅能够有效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漂浮物等杂质,同时保证格栅自身的正常运行及工作人员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