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市政雨污水管道施工规范
1. 沟槽开挖时,应根据基底标高严格控制开挖深度,机械开挖后剩余10cm左右由人工开挖至设计标高,避免超挖。沟槽底部的标高允许偏差在0至30mm之间。在开挖过程中,需根据地下水位做好降水措施,确保槽底不被水浸泡。
2. 平基和管座施工时,必须确保混凝土振捣密实,避免出现空洞。每个100m长度内取一组试块进行砼强度试验,按照《砼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87的规定进行取样、制作、养护、试验和评定,要求合格率达到100%。垫层、平基和管座的各项偏差控制要求如下:
- 垫层:高程0至15mm,中线每侧宽度不小于设计值;
- 平基:高程0至15mm,厚度不小于设计值,中线每侧宽度0至+10mm;
- 管座:肩宽-5至+10mm,肩高±20mm,蜂窝麻面面积小于10%。
3. 安装管道时,应确保管道顺直、稳固,接缝宽度均匀,管底坡度无倒流水,管内无杂物。管道的中线位置允许偏差小于15mm,管内底高程的允许偏差为±10mm。要求合格率达到100%。
4. 抹带和接口处理时,管口处应凿毛,表面应平整、密实,无间断裂缝和空鼓现象。当管径大于500mm时,要求勾填内缝。宽度、厚度的偏差应控制在0至15mm之间。
5. 检查井的砌筑应符合规范,垫层应平整,砼基础应做到位,管壁与检查井接触处应严密,井内流槽应平顺,踏步安装应牢固、裂缝应填充,位置应准确。井筒直径的允许偏差为±20mm,井底高程的允许偏差为±10mm。
6. 沟槽回填时,两侧应同时回填夯实,以防止管道位移。井室等附属构筑物的回填土应四周同时进行。沟槽回填应按沟槽方向由高到低分层进行。井位接茬处应做成阶梯状,井圈周围回填应振捣密实。两井之间每层应检测3点,用环刀法测定密实度,并严格控制偏差。按要求回填后,方可进行道路施工,以避免地面沉降,保护路面。
2. 雨污水管道安装施工工艺如何
雨污水管道安装施工工艺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施工配合与开挖:
沟槽地基承载力测定与处理:
测量放线:
混凝土枕基施工:
管道布设与固定:
模板支设与接口施工:
总结:雨污水管道安装施工工艺是一个复杂而精细的过程,需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确保管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每一步施工都需认真细致,以确保整个管道系统的正常运行。
3. 雨水管道、污水管道交叉处怎么施工
交叉处的主要问题是高程冲突,雨水管道和污水管道交叉时,原则是雨水管道让污水管道,不允许雨水管道直接穿污水管道,破坏污水管道的整体性与密闭性,影响管道的使用寿命,造成污水、雨水泄漏,污染地下水,影响路基的稳定性和降低排水管道的过水能力。管道剑圣主要应该注意以下要求:
一、消除高程冲突
在新建排水管道与其他管线(道)交叉并有高程冲突时,应按照规范要求,在投资、工期、管顶覆土深度、工作面大小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对其他管线(道)进行迁移或改线,在排水管道的上(下)经过,消除高程冲突,满足排水管道的施工空间要求。同时,为今后市政管线建设中尽量避免高程冲突,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 设计单位应尽量掌握工程施工范围内各种管线的实际埋设情况,并据此对排水管道进行合理的设计,并在施工过程中及时调整。
2) 切实加强城市综合管线的规划工作,合理规划与分配地下空间,并严格按规划实施。
3) 从体制入手,尽快改变各类管线建设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现状。
4) 提前介入,做好施工前的协调工作。完工时,及时将竣工资料归档保存。
二、技术处理
对不能迁移的交叉管线进行必要的技术处理,特别是交叉并有高程冲突时不允许管线直接穿排水管道,否则将破坏排水管道的整体性与密闭性,影响管道的使用寿命,造成污水、雨水泄漏,污染地下水,影响路基的稳定性和降低排水管道的过水能力。
1、在对管道交叉进行必要的处理时,要尽量保证或改善排水管渠的水利条件,处理的基本原则是:
1)应遵循设计,按设计图纸及有关规范进行施工。
2)管道交叉处理要尽量满足其最小净距。
3)有压管道让无压管。
4)雨水管道让污水管道。
5)支管避让干线管。
6)小口径管避让大口径管。
7)可弯曲管道让不可弯曲管道。
8)临时管道让永久管道。
9)尽可能减少开挖工作面和填挖土方量,降低造价,保证工期。
10)应联系有关管道(线)主管部门,取得同意和协助。
2、新建排水管道与其他管道(线)交叉,高程未发生冲突的处理措施如下:
1) 新建排水管道在下,其他管道在下,通常采用槽底砌砖墩的方法对上面管线进行保护。当上面管线较多,且管径较大(如大管径的供水管,排水管)采用开槽施工填挖土方过大,且对已建管道保护有困难时,宜采用顶管法施工排水管道。
2) 新建排水管道在上,其他管线在下时。应先测算上、下管道之间间距和交叉处的槽底地基承载力,如果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上方排水管道可直接施工,否则须进行必要的处理,通常做法是将两者之间的原状土全部挖除,填充中粗砂并振动压实后再施工上面的排水管道,必要时还可以在排水管道的管基下增设保护垫层。
3、新建排水管道与其他管道(线)交叉,高程发生冲突的处理措施如下:
1) 双(多)孔法。在管底设计标高不变的情况下,可采用较小管径的双(多)孔管道代替原设计排水管道,达到降低管顶标高要求,保证其他管线从上面通过。一般情况下,替代孔数应小于四孔,管径应>300mm。根据实践经验,如果替代管材采用高密度聚乙烯双壁波纹管(HDPE波纹管)实际过水效果更好,这主要因为该管内壁粗糙系数n仅为0.009,小于粗糙系数n为0.014的水泥砼管,在实际运用中,建议采用小一型号管径替代即可。
2) 暗渠法。采用现场浇筑制作矩形钢筋混凝土暗渠的施工方式进行施工。现场可根据交叉管线侵占过水断面的尺寸和排水管道流量、流速来确定暗渠顶板高程和横断面加宽尺寸,以保证其他管线不直接穿越和排水管道的水利条件。
3) 倒虹管法。当排水管道与其他管道的高程冲突严重,不能按原高程径直通过时宜采用此法,铺设时应尽可能与障碍管线轴线垂直且上行、下行斜管与水平管的交角一般应小于30°。因该法容易引起淤塞,须建造进、出水井。进水井应设置事故排出口,其前的检查井应设沉泥槽,另外当管内设计流速不能达到0.9m/s,则建成使用后应定期对倒虹管冲洗,冲洗流速不小于1.2m/s。
4) 检查井法。当排水管道和其他管线直接相交不可避免的情况下,如果穿越管线管径较小,可采用检查井法解决。排水管道断开后用检查井连接,其他管线则加套管保护后按原高程从井内穿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