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排放污水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
1) 死亡有机质:
来源举例:未经处理的城市生活污水、造纸污水、农业污水、都市垃圾。
危害:
- 消耗水中溶解的氧气,危及鱼类的生存。
- 导致水中缺氧,致使需要氧气的微生物死亡。而这些微生物能够分解有机质,维持着河流、小溪的自我净化能力。它们的死亡会导致河流和溪流发黑、变臭、毒素积累,伤害人畜。
2) 有机和无机化学药品:
来源举例:化工、药厂排放、造纸、制革废水、建筑装修、干洗行业、化学洗剂、农用杀虫剂、除草剂。
危害:
- 大部分有机化学药品有毒性,进入江河湖泊会毒害或毒死水中生物,引起生态破坏。
- 一些有机化学药品会积累在水生生物体内,致使人食用后中毒。
- 被有机化学药品污染的水难以得到净化,人类的饮水安全和健康受到威胁。
3) 磷:
来源举例:含磷洗衣粉、磷氮化肥的大量施用。
危害:
- 引起水中藻类疯长。磷是所有生物生长所需的重要元素,人类排放的含磷污水进入湖泊后,会使湖中的藻类获得丰富的营养而急剧增长(称为水体富营养化)。
- 导致湖中细菌大量繁殖。疯长的藻类在水面越长越厚,最终有一部分被压在水面之下,因难见阳光而死亡。湖底的细菌以死亡藻类作为营养,迅速增殖。
- 致使鱼类死亡,湖泊死亡。大量增殖的细菌消耗了水中的氧气,使湖水变得缺氧,依赖氧气生存的鱼类死亡,随后细菌也会因缺氧而死亡,最终是湖泊老化、死亡。
- 可对热带地区的海滨水域造成与上述情况相似的水体富营养化的威胁。
4) 石油化工洗涤剂:
来源举例:家庭和餐馆大量使用的餐具洗涤灵。
危害:
- 大多数洗涤灵都是石油化工的产品,难以降解,排入河中不仅会严重污染水体,而且会积累在水产物中,人吃后会出现中毒现象。
5) 重金属:
来源举例:采矿和冶炼过程、工业废弃物、制革废水、纺织厂废水、生活垃圾(如电池、化状品)。
危害:
- 对人、畜有直接的生理毒性。
- 用含有重金属的水来灌溉庄稼,可使作物受到重金属污染,致使农产品有毒性。
- 沉积在河底、海湾,通过水生植物进入食物链,经鱼类等水产品进入人体。
6) 酸类:
来源举例:煤矿、其他金属(铜、铅、锌等)矿山废弃物、向河流中排放酸的工厂。
危害:
- 毒害水中植物。
- 引起鱼类和其他水中生物死亡。
- 严重破坏溪流、池塘和湖泊的生态系统。
7) 悬浮物:
来源举例:土壤流失、向河流倾倒垃圾。
危害:
- 降低水质,增加净化水的难度和成本。
- 现代生活垃圾有许多难以降解的成分,如塑料类包装材料。它们进入河流后,不仅对水中生物十分有害(误食后致死),而且会阻塞河道。
8) 油类物质:
来源举例:水上机动交通运输工具、油船泄漏。
危害:
- 破坏水生生物的生态环境,使渔业减产。
- 污染水产食品,危及人的健康。
- 海洋上油船的泄漏会造成大批海洋动物(从鱼虾、海鸟至海豹、海狮等)的死亡。
㈡ 雨污混合水可以直排入河吗
雨污混合水不能直接排入河流,属于违法行为且危害环境。
当前环保法规严格禁止将未经处理的雨污混合水直接排入自然水体。若此类行为被查实,个人或单位会面临高额罚款,严重者需承担刑事责任,比如2022年浙江某工厂因偷排污水被处罚80万元并责令停工。
主要原因有三点:
1. 污染环境:混合水中含生活污水、重金属等有害物质,直接排放会导致鱼类死亡、水质发臭,甚至影响周边居民饮用水安全。例如2021年广东某河道因排污爆发蓝藻,造成上万斤鱼群翻肚。
2. 违反法律法规:根据《水污染防治法》,排污单位必须建设预处理设施,未达标的污水需缴纳超标排污费。个人乱倒污水也可能被处以200-500元罚款。
3. 治理成本更高:混合水若流入雨水管网,会加大污水处理厂负荷。部分城市如上海已要求新建小区实施雨污分流,老城区改造项目最高可获政府60%补贴。
目前国内正大力推进雨污分流工程,北京、深圳等地已实现核心城区95%分流率。未来3年计划投入1200亿元改造管网,采用智能监测井盖等新技术实时检测偷排行为。沿河居民若发现排污迹象,可通过12369环保热线举报。
㈢ 有哪些河流被污染
被污染的河流包括:
1. 长江:长江是我国的主要河流之一,但在一些地区,由于工业废水排放、农业污染等原因,导致长江水质受到污染。
2.黄河:黄河是中国的第二长河,同样面临着工业污染和农业污染的问题,部分河段水质受到严重影响。
3.珠江: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发达,但部分工厂排放的废水导致珠江水质受到污染。此外,城市垃圾和污水排放也是珠江污染的原因之一。此外还包括许多其他河流如淮河等也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河流污染的原因:
河流污染的原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工业废水排放:许多工厂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到河流中,导致水质恶化。这些废水中含有各种有害物质,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2. 农业污染:农药和化肥的过量使用是造成河流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雨水将残留物冲刷进河流,造成水质污染。同时养殖业产生的废物也影响了河流水质。
3. 城市污水和垃圾排放: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城市污水和垃圾未经妥善处理直接排入河流,严重污染水源。部分地区的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不足或管理不善也加剧了水污染问题。此外,一些河流上游地区的采矿活动也会导致水体受到重金属等物质的污染。这些污染物随着水流迁移,影响整个流域的水质安全。因此为了保护河流环境,需要加强污染防治措施并推动绿色发展理念的实施。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有效地解决河流污染问题,保护我们共有的水资源不受损害。这也是对未来世代的责任所在。
以上就是对被污染的河流及其原因的简要解释。
㈣ 污水有什么危害
污水的危害,首先体现在对注入水的水源问题上。当人们寻求稳定能量的水源时,油田注水开发初期往往选择开采浅层地下水或地表水。然而,过量抽取清水会导致局部地层水位下降,破坏生态平衡,影响环境。
其次,污水排放会污染水质。工厂、居民区、农业活动等产生的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会污染河流、湖泊、海洋等水体。这不仅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存,还会通过食物链传递给人类,引发健康问题,如癌症、神经系统疾病等。
再者,污水的排放会损害土壤。在农田、工业区等,未经处理的污水渗透入土壤,会降低土壤肥力,抑制植物生长,甚至导致土壤盐碱化,影响农作物产量。此外,污水中的有害物质还会通过根系渗透到地下水,进一步污染地下水资源。
污水还可能导致空气污染。在污水处理过程中,未被有效去除的挥发性有机物和氨气等污染物会排放到空气中,形成大气污染。这些污染物不仅对人类呼吸系统造成损害,还会加剧酸雨、臭氧层破坏等问题,影响全球气候。
污水的非法倾倒和处理不当也会对生态系统造成巨大破坏。非法倾倒污水直接破坏水域生态系统,导致生物多样性的丧失。而处理不当的污水会积累在土壤、水体中,长期影响生态平衡,破坏自然环境。
综上所述,污水的危害涉及水源安全、水质污染、土壤破坏、空气污染等多个方面,对生态环境、人类健康以及地球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因此,加强污水处理和排放管理,提高污水回用率,保护水资源和生态环境,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