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污水生化处理 环境类影响因素有哪些
污水处理效率受很多因素影响,主要分外界因素和内部因素。外部因素主要指环境因素,环境类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天气温度、进水温度、酸碱度。其中主要影响因素就是气温温度。
2. 影响污水出水COD指标的因素有哪些啊还有为什么会影响求求各位帮助下
夏天温度高,溶解氧低,才导致你现在的出水大于你们的指标,这是很正常的现象,你最好测定一下好氧池中DO的浓度,控制在3-5之间
3. 对污水处理系统造成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对污水处理系统造成影响的因素有以下几点:
污水管网设计的影响
与传统的工业污水处理方式不同,它主要采用的是工业污水管网处理的方式进行工业污水 的收集和输送,然后将污水处理厂与污水生产源之间进行有效的连接,这样做的主要目的就是 便于集中管理和处理。但需要注 意的是,在一些降水量大,尤其是在雨季相对较多的地区,因雨水造成的污染,导致污水处理 厂的处水量很大,对此要对污水处理厂的工艺流程,设计参数等要素进行全面的分析与整理, 以适应污水处理的需要,保证其及时有效的进行工艺处理,避免其不必要的损失的出现。
垃圾渗滤液对污水处理厂的影响。 在我国一些中小城市,特别是乡镇地区,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着垃圾管制不利,乱丢废弃的 现象。如果垃圾处理不当,堆弃的垃圾数量远远超过了它的所承受范围,那么就很容易导致对 水资源造成严重的污染,有的垃圾渗滤液还会影响到污水处理厂。
4. 影响污水处理效果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污水处理效果的因素有1、水温但水温太低时微生物活性差,当水温太高时微生物失去活性。。2营养比例,比例失调微生物生长不良 3、PH值偏低时容易丝状菌膨胀。4运行管理,运营人员要根据水量水质来调节运行参数5,溶解氧高时微生物容易自身氧化,溶解氧低分解不完全,易厌氧
5. 废水生物处理方法的影响因素有哪些如何对其行控制
影响污水生物处理的因素有哪些
1、负荷:生物处理反应器的负荷要控制在合理的范回围内;
2、温度:好氧答微生物在15~30℃之间活动旺盛;厌氧微生物的最佳温度是35℃左右和55℃左右;
3、pH值:好氧微生物生长活动的最佳pH值在6.5~8.5之间,而厌氧微生物的活动要求的最佳pH值在6.8~7.2之间;
4、氧含量:空气曝气池出口混合液中溶解氧浓度应保持在2mg/L(纯氧曝气法要保持在4mg/L)左右,A/0工艺的A段溶解氧浓度要保持在0.5mg/L以下,而厌氧微生物必须在含氧量极低、甚至绝对无氧的环境下才能生存;
5、营养平衡:废水中的各种营养物质不平衡,就会影响微生物的活性,进而影响处理效果;
6、有毒物质:废水中的有毒物质含量超过限度,就会影响微生物的活性,进而影响处理效果。
6. 造成水质污染的因素有哪些
造成水污染的原因:
造成水体污染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向水体排放未经妥善处理的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施用化肥、农药及城市地面的污染物被水冲刷而进入水体;随大气扩散的有毒物质通过重力沉降或降水过程而进入水体等。
危害:在正常情况下,氧在水中有一定溶解度。溶解氧不仅是水生生物得以生存的条件,而且氧参加水中的各种氧化反应,促进污染物转化降解,是天然水体具有自净能力的重要原因。含有大量氮、磷、钾的生活污水的排放。
大量有机物在水中降解放出营养元素,促进水中藻类丛生,植物疯长,使水体通气不良,溶解氧下降,甚至出现无氧层。
河道污染:
以北运河水系主要干支流2011年1~12月23项指标的监测数据为依据,采用水质类别法和平均综合污染指数法,对水质污染特征进行综合评价,运用主成分分析和系统聚类分析法,对水质指标主成分以及水质差异进行分类。
并进一步对不同干支流污染来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北运河水系由于排污量大,地表水污染严重,除城市中心区部分河流水质为Ⅲ~Ⅳ类外,城市排水河流、远郊河流水质均为劣Ⅴ类,水质由3个主成分组成。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水质污染
7. 污水量标准的含义受哪些因素影响
污水量标准:表示街坊每人每天所产生的平均污水量。
影响因素:设计地区室内卫生设备的情况、当地气候、生活水平、 生活习惯及排水系统的普及程度。规划时根据当地的用水定额,结合 建筑内部给水排水设施水平和排水系统的普及程度等因素确定。 一般 按当地用水定额的 80%-90%采用。
8. 归纳影响环境监测结果的因素有哪些
你好,有以下几个方面
1、环境因素 监测期间大气压稳定度、气温、湿度、风向、风速是否在监测技术规范允许范围之内
2、设备因素 监测用的设备仪器是否稳定(有的需预热)、校准程度、检定合格程度、量程范围
3、人员因素 监测设备仪器操作人员操作手法娴熟程度、准确度、是否存在误操作、操作误差大小
操作流程是否正确
4、技术因素 操作技术规范、监测技术是否先进、监测上下限设定是否准确、监测方法的针对性
5、监测对象工况 是否达到技术规范要求的工况负荷、运行稳定程度
6、数据汇总因素 对数据进行核算过程中可能出现漏项、错项
7、其他因素
9. 影响污水处理微生物活性的因素有哪些
在污水生化处理过程中,影响微生物活性的因素可分为基质类和环境类两大类。
基质类包括营养物质,如以碳元素为主的有机化合物即碳源物质、氮源、磷源等营养物质、以及铁、锌、锰等微量元素;另外,还包括一些有毒有害化学物质如酚类、苯类等化合物、也包括一些重金属离子如铜、镉、铅离子等。
环境类影响因素主要有:
(1)温度。温度对微生物的影响是很广泛的,尽管在高温环境(50℃~70℃)和低温环境(-5~0℃)中也活跃着某些类的细菌,但污水处理中绝大部分微生物最适宜生长的温度范围是20-30℃。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微生物的生理活动旺盛,其活性随温度的增高而增强,处理效果也越好。超出此范围,微生物的活性变差,生物反应过程就会受影响。一般的,控制反应进程的最高和最低限值分别为35℃和10℃。
(2)PH值。活性污泥系统微生物最适宜的PH值范围是6.5-8.5,酸性或碱性过强的环境均不利于微生物的生存和生长,严重时会使污泥絮体遭到破坏,菌胶团解体,处理效果急剧恶化。
(3)溶解氧。对好氧生物反应来说,保持混合液中一定浓度的溶解氧至关重要。当环境中的溶解氧高于0.3mg/l时,兼性菌和好氧菌都进行好氧呼吸;当溶解氧低于0.2-0.3mg/l接近于零时,兼性菌则转入厌氧呼吸,绝大部分好氧菌基本停止呼吸,而有部分好氧菌(多数为丝状菌)还可能生长良好,在系统中占据优势后常导致污泥膨胀。一般的,曝气池出口处的溶解氧以保持2mg/l左右为宜,过高则增加能耗,经济上不合算。
在所有影响因素中,基质类因素和PH值决定于进水水质,对这些因素的控制,主要靠日常的监测和有关条例、法规的严格执行。对一般城市污水而言,这些因素大都不会构成太大的影响,各参数基本能维持在适当范围内。温度的变化与气候有关,对于万吨级的城市污水处理厂,特别是采用活性污泥工艺时,对温度的控制难以实施,在经济上和工程上都不是十分可行的。因此,一般是通过设计参数的适当选取来满足不同温度变化的处理要求,以达到处理目标。因此,工艺控制的主要目标就落在活性污泥本身以及可通过调控手段来改变的环境因素上,控制的主要任务就是采取合适的措施,克服外界因素对活性污泥系统的影响,使其能持续稳定地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