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污水氨氮的超标原因有哪些
可为污水氨氮超标发生该类异常现象的污水处理厂提供参考。
1、出水氨氮异常时系统工艺数据的变化
该厂在运行稳定的情况下,出水氨氮往往能保持较低的水平,但硝化菌一旦受损,出水氨氮浓度短期内将迅速上升。出水数据监测往往受监测频次、监测速度等影响,数据结果反馈滞后。借助硝化效果短期内急剧变化的特点,分析各项表征硝化影响因素的工艺数据,以此判断系统的健康度,进而及时采取相关补救措施。
1.1 氧浓度变化判断耗氧速率快慢
在忽略细菌自身同化作用的条件下,硝化过程分两步进行:氨氮在亚硝化菌的作用下被氧化成亚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在硝化菌的作用下被氧化成硝酸盐氮。根据硝化反应公式每去除1g NH4+-N需消耗4.57g O2。利用上述结论,王建龙等人通过测量OUR表征硝化活性来了解反应器中的硝化状态。在曝气量固定,进水负荷变化不大的情况下,硝化是否完全直接影响生化池内溶解氧浓度的高低,因此发现出水氨氮异常时,操作人员需充分利用中控系统好氧池实时DO曲线的变化规律,根据氧消耗情况来判断硝化效果,短期内DO曲线呈明显上升趋势的需积极采取措施,防止系统的进一步恶化。
1.2 出水pH变化碱度消耗快慢
生物在硝化反应进行中伴随大量H+,消除水中的碱度。每1g氨被氧化需消耗7.14g碱度(以CaCO3计)。反之,随着硝化效果的减弱,碱度的消耗会有所下降。因此可以通过对出水在线pH的变化情况判断氧化沟的硝化效果。在线pH计,数据准确可靠,实时反馈,在实际运行中尤为有效。
2、常见原因
2.1 客观因素影响
上海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每年梅雨季节和汛期雨水尤为充沛。收集范围越广,短时间内污水处理厂进水水量变化系数越大,水量过度负荷,缩短了硝化停留时间。此外,温度也对硝化的影响明显,在低温条件下硝化细菌的繁殖速度降低,体内酶活力受到抑制,代谢速度较慢。一般低于15℃硝化速率降低,12~14℃下活性污泥中硝酸菌活性受到更严重的抑制。每年12月至次年2月,上海气温最低。该厂氧化沟水温最低仅12℃,因此冬季容易造成氨氮超标现象。
2.2 进水浓度过高
该厂进水包括精细化工废水,常受高浓度的废水及进水CODcr、氨氮、有机氮等高浓度的冲击。CODcr对工艺过程中硝化段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异养菌与硝化菌对氧的竞争方面。CODcr高时利于异氧菌生长,异养菌占优势,硝化菌少从而导致硝化效果不好。有机氮在经过水解酸化后可转化成氨氮,对硝化的影响等同于氨氮。氨氮负荷过高对活性污泥系统有巨大的冲击作用。此外,过高的氨氮会导致游离氨浓度的增加,游离氨对亚硝酸转化为硝酸的抑制性影响是很明显的,因为游离氨的升高导致亚硝酸氮的积累。
2.3 其它因素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因素影响着硝化作用。例如:pH值过高会影响微生物的正常生长,增加水中游离氨的浓度抑制硝化菌。硝化菌还对重金属、酚、氰化物等有毒物质特别敏感。因此,可对水样进行硝化菌毒性试验来判断废水是否对硝化菌有抑制作用。
3、发现氨氮异常情况时的控制措施:
若主体生化处理单元,若出现 NH4-N有上升态势,针对不同的原因,可选择如下应急措施防止水质的进一步恶化。
3.1 减小进水氨氮负荷
减少进水氨氮负荷,一是降低进水氨氮浓度,二是减少进水水量。由于该厂接纳部分化工废水,容易受氨氮(或有机氮)的冲击,因此在线仪显示有高浓度氨氮进入时需及时启用应急调节池,同时加大对排污企业的抽样监测力度,从源头控制进水氨氮浓度。减少进水水量是促进硝化菌恢复的强有效手段,但实际运行中,受调节池停留时间、外部管网外溢风险等制约,仅可实施几小时。平日需积累各泵站输送规律,合理调度争取减负时间。
3.2 维持硝化必须的碱度量
氨氮的氧化过程消耗碱度,pH值下降,从而影响硝化的正常进行,因此溶液中必须有充足的碱度才能保证硝化的顺利进行。实验研究表明,当ALK/N<8.85时,碱度将影响硝化过程的进行,碱度增加,硝化速率增大。但当ALK/N≥9.19(碱度过量30)以后,继续增加碱度,硝化速率增加甚微,甚至会有所下降。过高的碱度会产生较高的pH值,反而会抑制硝化的进行。故控制ALK/N在8-10较为合理。在实际工程中,可向氧化沟内投加溶解完成的碳酸钠以提高碱度。
3.3 合理控制氧浓度
氨氮氧化需要消耗溶解氧,但氧浓度并非越高越好。由氧气在水中的传质方程可知,液相主体中的DO浓度越高,氧的传质效率越低。综合考虑氧在水中的传质效率和微生物的硝化活性,调控好氧段的DO在2.5mg/L左右可以在不浪费能量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提高对氨氮的去除效率。
3.4 投加消化促进剂
硝化促进剂是利用微生物营养与生理学方法进行合理配方,根据微生物营养生理及污水处理的共代谢原理,促进硝化细菌发生作用,提高污水处理的氨氮去除效率。笔者尝试在硝化效果减弱,氨氮逐步上升阶段投加,效果显著。但系统丧失硝化能力时投加,效果不明显,且该类产品往往价格昂贵,对处理大水量的系统实用性不强。
3.5 其它工艺上的微调
①减少氧化沟排泥量。一是因为硝化菌世代周期长,较长的SRT有利于硝化菌的生长;二是硝化效果降低时,大量的硝化菌被流失,排泥会加速硝化菌的流失。
②增加氧化沟内、外回流。前者是为系统提供更长的好氧时间,有利于硝化菌的生长。后者一方面可维持生化单元相对较高的污泥浓度,提高系统的抗冲击能力;另一方面可降低进入氧化沟的氨氮浓度,进而减少高浓度氨氮或游离氨对硝化菌的抑制作用。
③加大取样化验分析频次, 检验所采取的应急措施对出水水质的改善效果, 否则应更换其他方法或多种方法联用,尽量缩短处理系统的恢复时间。
❷ 污水氨氮总超标是因为什么
1、氨氮超标的原因有非常多的情况,主要有系统中没有硝化菌的存在,停留时间不足,碱度不足,曝气量不足等。
2、硝化菌是氨氮降解的关键菌群,因此他们是否健康生长决定了你系统中的氨氮降解。
3、其次是硝化菌存在,停留时间不足,也就是溶解负荷不足造成的。
4、停留时间够,但是曝气量不足,也是不能降解氨氮,因为1个单位的氨氮需要4.5个单位的氧气,好氧量非常大。
5、硝化菌存在,停留时间也够,曝气量也充足,那就是碱度不足,碱度不足硝化反应没法启动,氨氮自然不能降解。
❸ 污水氨氮超标原因是什么
楼主您好,我来为您解答:
1、氨氮超标的原因有非常多的情况,主要有系统中没专有硝化菌的存在,属停留时间不足,碱度不足,曝气量不足等。
2、硝化菌是氨氮降解的关键菌群,因此他们是否健康生长决定了你系统中的氨氮降解。
3、其次是硝化菌存在,停留时间不足,也就是溶解负荷不足造成的。
4、停留时间够,但是曝气量不足,也是不能降解氨氮,因为1个单位的氨氮需要4.5个单位的氧气,好氧量非常大。
5、硝化菌存在,停留时间也够,曝气量也充足,那就是碱度不足,碱度不足硝化反应没法启动,氨氮自然不能降解。
总氮专家新尔特生物为您提供,希望对您有帮助,谢谢。
❹ 水体氨氮超标的原因
1、 有机物导致的氨氮超标;
在运营过程中CN比小于3的搞氨氮废水中,脱氮工艺要求CN比在4~6,投加碳源来提高反硝化的完全性,
2、 内回流导致的氨氮超标;两方面原因:内回流泵有电气故障(现场跳停仍有信号)、机械故障(叶轮脱落等)和人为原因(内回流未试正反转,现场为正或者反状态)。
3、 PH过低导致的氨氮超标;· 内回流太大或者内回流曝气开太大,导致大量氧气流入A池,破坏缺氧或者厌氧环境,反硝化细菌有氧代谢,部分有机物被有氧代谢掉,严重影响反硝化完整, · 进水的CN比不足,原因也是反硝化不完整,产生的碱度少,PH值下降。· 进水碱度降低导致PH下降。(可控制)
4、 DO(溶解氧)导致的氨氮超标;污水是一个高硬度水质,特别容易结块,运行过程中曝气头会出现各种问题,例如堵塞、损坏等,导致DO一直提不上来氨氮升高。
5、 泥龄导致的氨氮超标;
积压的污泥过多,死泥太多,导致氨氮升高。
污泥回流不均衡,两侧系统回流相差过大,导致污泥回流水的一侧氨氮升高。
6、 氨氮冲击导致的氨氮超标;
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同一个管网,导致氨氮突然升高。
硝化系统,建立完善的硝化系统,综合HNF工艺,基于旋流脱氮填料、低温脱氮菌种及高密度分离器,实现全方位脱氮。
❺ 请问氨氮废水超标的原因都有哪些呢
我个人觉得超标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进水氨氮过高或者有机氮较高等等,详细的原因自己根据实际情况判断。
❻ 废水氨氮超标是什么原因导致
氨氮是指水中以游离氨(NH3)和铵离子(NH4+)形式存在的氮。污水氨氮超标常见的原因:
1)自身生成原因:氨氮的产生是不可避免且持续性的;如污水处理厂、食品厂、化工厂、电镀厂、造纸厂、印染厂、养猪场........由于自身的生产或还原性物质等原因都会导致氨氮超标。
2)污水处理工艺缺陷:
a)生化处理(水温过低):当温度过低时,菌种的活性也跟着低,从而降低对氨氮的分解;b)废水突然(水量加大):原有的工艺处理不过来,对工艺系统造成满负荷,容易导致出水超标;
c)废水中的(浓度增高):在高浓度废水冲击下,现场处理如果没有改变,出水浓度就会容易超标。
投加您所提的硝化细菌,其功效分析:
1.高效将氨氮先氧化成亚硝酸氮再氧化成硝酸氮;
2.加速污水中的污泥沉降,增大污泥絮体颗粒,调整污泥絮体结构;
3.选择性筛选出合适的特异性强的硝化细菌,从而缩短驯化时间,增加硝化效率。
4.可与反硝化系统联动,形成共生互补作用,提高系统脱氮能力;
5.有效抑制病毒、病菌与寄生虫;
6.针对藻类过度繁殖的水体,能够大量消耗氮素营养,切断藻类氮素营养,抑制藻类繁殖,有效净化水体与良好水色;
7. 大自然中筛选出的菌种结合顶尖驯化技术,繁殖迅速,应激能力强,能因应恶劣环境自然进化;
8.在好氧及缺氧条件下均可进行硝化反应,其中缺氧硝化效果较弱。
❼ 什么是高氨氮废水
废水中氨氮的构成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氨水形成的氨氮,一种是无机氨形成的氨氮,主要是硫酸铵,氯化铵等等.
高氨氮废水的一般的形成是由于氨水和无机氨共同存在所造成的,一般上ph在中性以上的废水氨氮的主要来源是无机氨和氨水共同的作用,ph在酸性的条件
下废水中的氨氮主要由于无机氨所导致.
对于高氨氮的废水氨氮脱出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以氨水的形式回收氨氮,主要是蒸馏和吹脱两种.这时候氨氮以氨水的形式脱出.
在这个过程中,废水需要加热,需要吹风,但是最主要的前提条件是氨氮需要加入液碱或者石灰水,蒸馏法需要加入液碱,吹脱法多用石灰水.在大多数的氨氮的废水中,有氨水和无机氨共同存在,主要是ph大于中性的条件下,这样就需要加入酸,控制ph在偏酸性条件,使氨水形成的氨氮向无机氨形成的氨氮的形式转换,最后,利用多效蒸发等手段将固体结晶出来.
对于氨氮主要以氨水的形成存在的废水,用蒸馏的形式是可以很好的回收氨水的.此时不需要加入液碱等,或者加入的很少的液碱,就可以回收氨水,去除氨氮等.对于以无机氨形成的氨氮废水,此时就要考虑,是否把氨氮以氨水的形式脱出,还是以结晶的形式脱出.主要是看废水的氨氮的多少和氨氮的去除费用等等的问题了
❽ 氨氮高是什么引起的
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
有机物导致的氨氮超标
超标原因:我运营过CN比小于的高氨氮污水,因脱氮工艺要求CN比在4~6,所以需要投加碳源来提高反硝化的完全性。当时投加的碳源是甲醇,因为某些原因甲醇储罐出口阀门脱落,大量甲醇进入A池,导致曝气池泡沫很多,出水COD,氨氮飙升,系统崩溃。
原因分析:大量碳源进入A池,反硝化利用不了,进入曝气池,因为底物充足,异养菌有氧代谢,大量消耗氧气和微量元素,因为硝化细菌是自养菌,代谢能力差,氧气被争夺,形成不了优势菌种,所以硝化反应受限制,氨氮升高。
解决办法:
1、立即停止进水进行闷爆、内外回流连续开启
2、停止压泥保证污泥浓度
3、如果有机物已经引起非丝状菌膨胀可以投加PAC来增加污泥絮性、投加消泡剂来消除冲击泡沫
内回流导致的氨氮超标
超标原因:目前遇到的内回流导致的氨氮超标有两方面原因:内回流泵有电气故障(现场跳停扔有运行信号)、机械故障(叶轮脱落)和人为原因(内回流泵未试正反转,现场为反转状态)。
原因分析:内回流导致的氨氮超标也可以归到有机物冲击中,因为没有硝化液的回流,导致A池中只有少量外回流携带的硝态氮,总体成厌氧环境,碳源只会水解酸化而不会完全代谢成二氧化碳逸出。所以大量有机物进入曝气池,导致了氨氮的升高。
解决办法:
内回流的问题很好发现,可以通过数据及趋势来判断是否是内回流导致的问题:初期O池出口硝态氮升高,A池硝态氮降低直至0,PH降低等,所以解决办法分3种情况:
1、及时发现问题,检修内回流泵就可以了
2、内回流已经导致氨氮升高,检修内回流泵,停止或者减少进水进行闷爆
3、硝化系统已经崩溃,停止进水闷爆,如果有条件、情况比较紧迫可以投加相似脱氮系统的生化污泥,加快系统恢复。
PH过低导致的氨氮超标
超标原因:目前遇到的PH过低导致的氨氮超标有三种情况:
1,内回流太大或者内回流处曝气开太大,导致携带大量的氧进入A池,破坏缺氧环境,反硝化细菌有氧代谢,部分有机物被有氧代谢掉,严重影响了反硝化的完整性。
因为反硝化可以补偿硝化反应代谢掉碱度的一半,所以因为缺氧环境的破坏导致碱度产生减少,PH降低,低于硝化细菌适宜的PH之后 硝化反应受抑制,氨氮升高。这种情况可能有些同行会遇到,但是从来没从这方面找原因。
2,进水CN比不足,原因也是反硝化不完整,产生的碱度少,导致的PH下降。
3,进水碱度降低导致的PH连续下降。
原因分析:PH降低导致的氨氮超标,实际中发生的概率比较低,因为PH的连续下降是一个过程,一般运营人员在没找到问题的时候就开始加碱去调节PH了
解决办法:
1,PH过低这种问题其实很简单,就是发现PH连续下降就要开始投加碱来维持PH,然后再通过分析去查找原因。
2,如果PH过低已经导致了系统的崩溃,目前接触过PH在5.8~6的时候,硝化系统还没有崩溃的情况,但是及时将PH补充上来,首先要把系统的PH补充上来,然后闷爆或者投加同类型的污泥。
那么最后
不同情况、原因大不同,各种污水处理当中会出现有不可控的变数,选择合适自己的处理方法也很重要哦,
❾ 化工污水处理出水氨氮一直居高不下是怎么回事
可能导致氨氮超标的原因:
1、工厂偷排,导致废水超标排放、产生了高浓度氨氮
2、硝化菌受自身活性降低及氧传输浓度梯度下降
3、工艺本身的问题,曝气池单元停留时间偏小,系统的抗冲击负荷能力也就相对较弱。
解决办法
1、若发现出水氨氮接近排放标准上限时,应 加大进水及二级生化单元出水氨氮的检测频次,并应加强现场巡视,尤其是当污水收集系统中含有大量工业废水时,需加强夜间对提升泵房的巡视。若发现有明显工业废水的偷排现象,一方面要取样 化验及备查,另一方面应减少提升泵的开启台数甚 至关闭提升泵,将此部分污(废)水通过溢流管排出,以免破坏生化处理系统。若部分高浓度工业废 水已经进入初沉池,则应加大沉池的排泥量,避免其继续在系统内循环或进入后续主体生化处理单元。
2、若进入主体生化处理单元,并导致系统出水氨氮超标时,应采取如下应急措施:
❿ 废水氨氮超标有哪些原因
1、废水主要来源:原水氨氮浓度超出工艺设计值
2、外界影响:温度、营养比例、PH值都会影响菌种的活性
3、硬件系统设备:设备老化,设施建设维护更新暂停处理等
4、反应时间: 污水在生物/反应池中的停留时间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