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经济学十大定律的酒与污水
酒与污水定律是指把抄一匙酒倒进一桶污水,得到的是一桶污水;如果把一匙污水倒进一桶酒,得到的还是一桶污水。也就是说,不在于污水的多少,只要它存在,就会造成一个整体的破坏。在任何组织里,几乎都存在几个难以对付的人物,他们存在的目的似乎就是为了把事情搞糟。最糟糕的是,他们像果箱里的烂苹果,如果不及时处理,它会迅速传染,把果箱里其他苹果也弄烂。
『贰』 十大定律效应
如何把会销发扬光大,做精做细,笔者认为要在团队管理、营销技巧、服务理念上多下功夫,以下则是针对这三个方面的相关十大定律法则。
1
皮格马利翁效应
又称“罗森塔尔效应”,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格布森在小学教学上予以验证提出。据说塞浦路斯王子皮格马利翁喜爱雕塑。一天,他成功塑造了一个美女的形象,爱不释手,每天以深情的眼光观赏不止。看着看着,美女竟变活了……
皮格马利翁效应其实体现的就是心理暗示的力量,这种心理暗示是我们取得成功的第一步。 作为团队管理者对于你的队员,作为营销员工对于你的潜在顾客,在整个营销过程中一定要相信我们的团队是最有凝聚力的,我们的队员是最优秀的,我们销售的产品是最棒的!
2
蘑菇定律
是指职场新人常常会被置于阴暗的角落,不受重视,就象蘑菇培育一样还要被浇上大粪,自生自灭。蘑菇生长必须经历这样一个过程,职场新人的成长也肯定会经历这样一个过程。这就是蘑菇定律,或叫萌发定律。
很多新晋员工走出校园,加入营销团队都会抱着很高的期望,认为自己应该得到重用,应该得到丰厚的报酬,一旦得不到或者不满意,则会怨天尤人,消极怠工,这其实对企业和员工都是一个损失。
古人云:“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在营销团队中,从“蘑菇”开始做起是最好的选择,一方面可以练就扎实的基本功,全面了解企业的运作,一方面可以消除幻想,树立信心 。“蘑菇”经历犹如破茧成蝶,如果承受不起这些磨难就永远不会成为展翅的蝴蝶!
3
酒与污水定律
是指把一杯酒倒进一桶污水,得到的是一桶污水;如果把一杯污水倒进一桶酒,得到的还是一桶污水。
破坏总是比建设来得容易,一个正直能干的员工进入一个混乱的营销团队可能很快会被吞没,一个无德无才者能很快将一个高效的团队团队变成一盘散沙。 如果你的团队里有污水,你应该设法把他变成酒,如果你无力这样做,也应该先把他变成纯净水。
4
奥卡姆剃刀定律
12世纪,英国奥卡姆的威廉主张唯名论,只承认确实存在的东西,认为那些空洞无物的普遍性概念都是无用的累赘,应当被无情地“剃除”。这就是常说的“奥卡姆剃刀”。
奥卡姆剃刀定律在团队管理中可进一步演化为简单与复杂定律:把事情变复杂很简单,把事情变简单很复杂。 厚重的营销学书籍,不如整理出最重要的几条教给员工;复杂的会销流程,不如亲自给员工演练一次;冗长的行政会议,不如无话则短,言简意赅……
5
临界点法则
临界点本义就是物体由一种状态转变成另一种状态的那个条件。世上万物,都有一个由一种状态或物理量转变为另一种状态或物理量的“临界点”,如水,加热至100℃便会煮沸,变为开水(缺氧的高原地区除外);固体铁,遇1530℃以上高温就会熔化成铁水。
在我们和潜在顾客短兵相接、近身肉搏的过程中,潜在顾客的购买行为就是临界点。 在举办营销活动的酒店会场中、营销终端的专卖店里、电话行销的另一端、拜访顾客的家里,此时的临门一脚显得尤为重要,而此时潜在顾客的一个电话,旁边顾客的一句微词,顾客亲人朋友的一声劝阻,都可能使这个购买临界点化为乌有。这就要求我们的营销人员不光要有过硬的营销技巧,还要有缜密的心思和良好的心态。
6
二选一法则
最经典的故事就是:一条街上有甲乙两个小吃店,每天光顾两个小吃店的顾客都差不多,可是甲店的营业额总是卖不过乙店,甲店老板观察良久,问题出在甲店的服务员身上,甲店的服务员总是问顾客:请问您要不要加鸡蛋?而乙店的服务员总是问:请问您是要加一个鸡蛋还是两个鸡蛋?
所以在电话邀约、拜访顾客、会销现场过程中,我们都可以可以这样问:
请问您是明天上午10点有空还是下午3点有空呢?
请问您更喜欢A套产品还是B套产品呢?
7
ABC法则
营销界的“黄金法则”,也叫借力使力法则。A(Adviser),顾问,也是支持系统,是你在营销中可以借用的力量,比如领导、权威、名人、老顾客、媒体工具等;B(Bridge),桥梁,就是你自己 ;C(Customer),潜在顾客或推荐对象。
在营销过程中,并不只是凭个人的单打独斗就能成功, “ABC 法则”就是通过整合一系列有效的资源,发挥最大的能量,以达到销售或者推荐的目的。
成功运用“ABC 法则”两个重点是:
知己知彼。 双方会面前要在C前炒作A的权威,增强其可信度,让A充分了解C的状况、性格,使A的帮助工作可以有的放矢;
注重细节。 在会销现场,B一定要协调好时间地点,避免A和B一起等C出现的情况出现;座位安排上,C最好是坐在对着墙的位置,这样可以减少外界干扰,B可以坐在面对通道或大门的地方,这样可以随时注意到外界的情况;B要提前准备好相关辅助工具,可藉由辅销工具的运用,营照出更加权威规范的场面和更具说服力的证明。
听权威的话,做规范的事。推崇公司,推崇你可以借力的人、事、物,借力不费力,事半功倍,何乐不为!
8
250定律和100-1=0定律
美国著名推销员乔·吉拉德在商战中总结出了“250定律”。他认为每一位顾客背后,大约有250名亲朋好友。如果您赢得了一位顾客的好感,就意味着赢得了250 个人的好感;反之,如果你得罪了一名顾客,也就意味着得罪了250名顾客。
“100-1=0”定律最初来源于一项监狱的职责纪律:不管以前干得多好,如果在众多犯人里逃掉一个,便是永远的失职。把这个定律引入到会议营销和团队管理中就是:100个顾客中有99个顾客对服务满意,但只要有1个顾客对其持否定态度,企业的美誉度和忠诚度就立即归零。
这两个定律有力地论证了“顾客就是上帝”的真谛。由此,我们可以得到如下启示: 必须认真对待身边的每一位潜在顾客,因为每一位顾客的身后都有一个相对稳定的、数量不小的潜在消费群体。
9
青蛙法则
荣获日本日产汽车16年销售冠军宝座的奥城良治,每日访问100个潜在客户,从不惧怕客户拒绝。据说这主要得益于他童年宝贵的启示:有一次在田埂间看到一只瞪眼的青蛙,奥城良治调皮地向青蛙的眼睛撒了一泡尿,却发现青蛙的眼睛不但没有闭上,反而越睁越大!于是他想到一只青蛙都可以做到如此,我堂堂男子汉还有什么不能承受?这就是他的“青蛙法则”
古语云:隐忍以行,将以有为也! 没有超常的耐心和毅力,决不能在销售行业中出类拔萃!
10
二八法则和长尾理论
1897年,意大利经济学家维尔弗雷多·帕累托根据统计结果归纳出:20%的人口拥有80%的财富,在经济学上被称为“帕累托收入分配定律”。实际上没有这样精确的比例,但反映了一种稳定的不平衡关系,引申开来就成为俗称的二八经济法则。
在会议营销中,20%的品牌占有了80%的市场、20%的人创造了80%的业绩、20%的顾客为公司作出了80%的贡献、有80%的产品是由我们20%的顾客购买的,我们把80%的时间花在我们20%的重点顾客上……
然而,就在我们已经把二八法则奉为圭臬时,2004年10月,美国<连线>杂志主编Chris Anderson撰文提出“长尾理论”,对二八原则构成颠覆性的挑战,最有力的证据是Google目前有约一半生意来自小网站;著名网上书店亚马逊的总销量中少数畅销书约占一半,绝大多数的冷门书占另一半。
其实,这两条法则之间并不存在矛盾,与其说长尾定律是对二八法则的颠覆,还不如说是对其的创新和发展。 这就要求我们在会议营销过程中既要疏散,也要集约,既要关注20%的“头”,也要关注80%的“尾”。
『叁』 经典定律之: 酒与污水定律
以下摘抄自《世界上最神奇的60个经典定律》
如果把一勺酒倒进一桶污水中,你得到的是一桶污水;如果把一勺污水倒入一桶酒中,你得到的还是一桶污水。这就是酒与污水定律。它极类似于中国的一句谚语:一条臭鱼坏了一锅汤,或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粥。
害群之马的破坏力,实在惊人,不容小视,就像“烂苹果”,如果不及时清理的话,一箱苹果都会被它的腐败之气糟蹋掉。而“烂苹果”造成的损失不过为一箱苹果而已,如果一个组织中掺杂进了害群之马,可能就会陷入危机四伏的被动局面。
『肆』 急需运用经济学原理来分析生活中的案例
1、原理: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而放弃的东西。
案例:如考虑是否上大学的决策。收益是使知识丰富和一生拥有更好的工作机会。实际上,大学的住宿与伙食费可能还低于你自己生活时所支付的房租与食物费用。在这种情况下,住宿与伙食费的节省是上大学的收益。真正上大学最大的成本——你的时间。当你把一年的时间用于听课、读书和写文章时,你就不能把这段时间用于工作。对大多数学生而言,为上学而放弃的工资是他们受教育的最大单项成本。
2、原理:理性人考虑边际量。
案例:航空公司可以通过考虑边际量而增加利润。假设一架飞机的乘客票价是500美元,即将起飞时仍有10个空位。在登机口等退票的乘客愿意支付300美元买一张票。航空公司应该卖给他票吗?如果飞机有空位,多增加一位乘客的成本是微乎其微的。虽然一位乘客飞行的平均成本是500美元,但边际成本是这位额外的乘客将消费的一包花生米和一罐汽水的成本。只要等退票的乘客所支付的钱大于边际成本,卖给他机票就是有利可图的。
3、原理:人们会对激励作出反应。
案例:当苹果的价格上升时,人们就决定多吃梨少吃苹果,因为购买苹果的成本高了。同时,苹果园主决定雇佣更多工人并多摘苹果,因为出售苹果的收益也高了。
4、原理: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
案例:如某一个地方只有一口井。这口井的所有者对水的销售就有市场势力——他是一个垄断者。这口井的所有者并不受残酷竞争的限制,可以随意定价。在这种情况下,规定垄断者收取的价格有可能提高经济效率。另一个办法,就是政府再造一口井或多个,以竞争来制约个人的私利。
5、原理:当政府发行了过多货币时,物价上升。
案例:1921年1月,德国一份日报价格为0.3马克。不到两年之后,由于期间货币量每月增加了3倍,1922年11月,一份同样的报纸价格为7000万马克。
(4)酒与污水定律分析案例有哪些扩展阅读:
经济学部分定律分析:
1、酒与污水定律 指把一匙酒倒进一桶污水,得到的是一桶污水;如果把一匙污水倒进一桶酒,得到的还是一桶污水。也就是说,不在于污水的多少,只要它存在,就会造成一个整体的破坏。
2、水桶定律 是讲一只水桶能装多少水,这完全取决于它最短的那块木板。这就是说任何一个组织,可能面临的一个共同问题,即构成组织的各个部分往往是优劣不齐的,而劣势部分往往决定整个组织的水平。
3、零和游戏 是指一项游戏中,游戏者有输有赢,一方所赢正是另一方所输,游戏的总成绩永远为零,零和游戏原理之所以广受关注,主要是因为人们在社会的方方面面都能发现与“零和游戏”类似的局面,胜利者的光荣后面往往隐藏着失败者的辛酸和苦涩。
4、不值得定律 最直观的表述是:不值得做的事情,就不值得做好。这个定律再简单不过了,重要性却时时被人们忽视遗忘。不值得定律反映人们的一种心理,一个人如果从事的是一份自认为不值得做的事情,往往会保持冷嘲热讽,敷衍了事的态度,不仅成功率低,而且即使成功,也不觉得有多大的成就感。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经济学十大原理
『伍』 什么是酒与污水定律
酒与污水定律是指一匙酒倒进一桶污水,得到的是一桶污水;把一匙污水倒进一桶酒里,得到的还是一桶污水。污水和酒的比例并不能决定这桶东西的性质,真正起决定作用的是那一勺污水,只要有它,再多的酒都成了污水。酒与污水定律说明对于坏的组员或东西,要在其开始破坏之前及时处理掉。
酒与污水定律是指如果把一匙酒倒进一桶污水中,你得到的是一桶污水;如果把一匙污水倒进一桶酒中,你得到的还是一桶污水。几乎在任何组织里,都存在几个难弄的人物,他们存在的目的似乎就是为了把事情搞糟。他们到处搬弄是非,传播流言、破坏组织内部的和谐。最糟糕的是,他们像果箱里的烂苹果,如果你不及时处理,它会迅速传染,把果箱里其它苹果也弄烂,“烂苹果”的可怕之处在于它那惊人的破坏力。一个正直能干的人进入一个混乱的部门可能会被吞没,而一个无德无才者能很快将一个高效的部门变成一盘散沙。组织系统往往是脆弱的,是建立在相互理解、妥协和容忍的基础上的,它很容易被侵害、被毒化。破坏者能力非凡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破坏总比建设容易。一个能工巧匠花费时日精心制作的陶瓷器,一头驴子一秒钟就能毁坏掉。如果拥有再多的能工巧匠,也不会有多少像样的工作成果。如果你的组织里有这样的一头驴子,你应该马上把它清除掉;如果你无力这样做,你就应该把它拴起来。
虽然这是一条来自西方的管理定律,其实在我们中国也有同理的谚语:一块臭肉坏了满锅汤;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粥;一条臭鱼坏了一锅汤。
无论是来自西方的定律还是中国的谚语,已经把负面影响的始作俑者做了准确的定性:污水、臭肉、老鼠屎、臭鱼。这些已经定型的东西已经没有改变和改造的可能。污水总不可以成为酒吧,臭肉总不可以成为好肉吧,老鼠屎总不可以成为调料吧,臭鱼又怎么可能成为好鱼?既然如此,就要及时处置,对极坏的东西不需要再抱什么幻想。
『陆』 唐松定律的经典案例有哪些
唐松定律的经典案例有
酒与污水定律:把一匙酒倒进一桶污水,得到的是一桶污水;如果把一匙污水倒进一桶水里,得到的还是一桶污水。
古狄逊定理:一个累坏了的主管,是一个最差劲的主管。古迪逊说,我只管好两头,一个是源头,一个是结果,至于中间,那是他们自己的事情。
木桶定律:一个沿口不齐的木桶,它盛水的多少,不取决于木桶上那块最长的木板,而取决于木桶上最短的那块木板。
坠机理论:企业需要在平时的经营管理中建立一套完善的制度,避免因企业的领导人突然“坠机”进而造成企业“坠机”。依赖“英雄”不如依赖机制。
5.生态位法则:如果对“生态位”做 进一步的解释,那就是在大自然中,亲缘关系接近的、具有同样生活习性或生活方式的物种,不会在同一地方出现。如果它们在同一区域内出现,大自然将会用空间把它们各自隔开,如虎在山上行,鱼在水中游,候在树上跳,鸟在天上飞;如果它们在同一地方出现,它们必定利用不同的食物来生存,如虎吃肉,羊吃草,蛙吃虫;如果它们需要的是同一种食物,那么,它们的寻食时间必定要相互错开,如狮子是白天出来寻食,老虎是傍晚出来寻食,狼是深夜出来寻食…
『柒』 酒与污水定律的举例
在企业管理上,通常把最多的希望寄托在能审时度势又具有战略眼光的个别人才身上,毫无疑问,因为他们会做人;把那些宏伟规划形成之后剩下的辅助性事情去交给庸才做,因为他们会很本分的做事;而小人夹在这两者中间,他们是富有浓烈的传奇色彩的那类人。如果加以正确的适当的引导,他们既可做人又可做事;如果放任自流搁浅一边,那他们既败人也败事。如果你没有足够的警觉和危机感,那么剩下来的一堆烂摊子足以让你焦头烂额苦不堪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