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废水污水 > 冀南新区污水处理厂在哪里

冀南新区污水处理厂在哪里

发布时间:2023-02-09 11:16:57

A. 因北京二机场周边高速路建设固安需要拆迁的村庄有几个最新消息

中共河北省委办公厅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城镇建设三年上水平工作的实施意见冀办发〔2010〕36号(2010年12月24日)--------------------------------------------------------------------------------为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省委、省政府决定在城镇面貌三年大变样基础上,从2011年起,在全省开展城镇建设三年上水平工作。经省委、省政府同意,现提出以下实施意见。一、总体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建设繁荣舒适的现代化城市,坚持以人为本、改善民生、绿色低碳、生态宜居基本理念,全面加快城市建设方式转型和创新,着力推动城市的环境质量、聚集能力、承载功能、居住条件、风貌特色、管理服务六个方面上水平,增强城市聚集优质要素、辐射周边地区和城乡统筹的能力,提高人民群众对城市建设的满意度和幸福指数,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经过三年努力,全省城市现代化建设迈出重大步伐,设区市主要设施指标和环境指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部分指标达到或接近国内先进水平,县级市和县城主要设施指标和环境指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创建一批中国人居环境奖城市和国家园林城市,努力建设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力的宜居城市。二、基本目标任务(一)城市环境质量上水平。坚持把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放在首位,着力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可持续发展城市,从总体上改善城市人居环境质量。空气与水环境。强力推进城镇污染减排工程,城市中心区重污染企业限期完成搬迁改造。市、县(市)空气质量稳定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好于一级标准天数明显增加。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全部达标,建成区内河流水质达到水环境功能区划要求,跨界河流断面水质达到环保目标考核要求。污水和废物处理。城镇污水处理厂全部完成升级改造任务,并实现联网在线监控。设区市污水处理率、回用率分别达到90%、30%以上;推行垃圾处理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设区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0%,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安全处置率达到1OO%。县(市)污水处理率达到85%,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0%。省级重点镇和现状人口1万人以上的镇建成污水处理厂。县级市、环首都和沿海县、50%的其他县建立"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的城乡一体垃圾处理体系。园林绿化。大幅度增加中心城区绿量,设区市中心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6平方米以上,每个设区市建成3个以上省级精品公园,重点部位绿化养护管理达到省一级标准,达到3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公园绿地服务标准。秦皇岛、唐山、廊坊市力争进入国家生态园林城市行列,其他设区市达到国家园林城市标准,县级市全部建成省级园林城市,60%的县城建成省级园林县城。建筑节能。设区市新建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执行率达到100%,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完成3000万平方米,四个生态示范新城(新区)建设主要指标位居全国前列,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比率达到38%,每个设区市建成3个以上、每个县级市建成1个以上绿色建筑示范小区,开展绿色建筑星级评价标识工作。新技术推广。以示范城市和示范项目为载体,推广绿色建筑、可再生能源应用、节水与水资源开发利用、沿海滩涂园林绿化、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新民居建设集成、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等新技术,每个设区市建成2个省级以上科技示范工程。制定实施《河北省绿色建筑标准》、《河北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等地方标准。(二)城市聚集能力上水平。坚持把聚集优质要素作为城市改造建设的主攻方向,加快高端人流、物流、资金流、技术流、信息流向城市汇集,提高城市核心竞争力。产业聚集区。推动产业与城市融合发展,加强产业聚集区规划建设和管理,做大做强一批国家级和省级开发区,将一批省级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开发区,新增一批出口加工区和保税区,创建一批工业聚集区、新兴产业示范区,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现代服务业和传统优势产业等聚集步伐,形成"产城一体、互动发展''的格局。商贸物流设施。修订完善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合理布局各类商业设施,建设一批集购物、餐饮、娱乐、休闲于一体的商业综合体项目,优化升级商贸流通业结构。培育总部经济,吸引国内外知名企业总部入驻,打造高品位中央商务区。推进大型综合性和专业性物流园区、大型文化产业和创意产业园区建设。发展社区商业,推进标准化菜市场、早快餐、家政服务体系建设。会展旅游设施。建设一批高标准星级宾馆等接待设施,加快建设石家庄、唐山、邯郸、秦皇岛等会展中心城市,提高承办国际及全国性会展活动能力。加强风景名胜区综合治理,新创建2-3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省级风景名胜区达到50个,以环首都风景名胜区为重点培育高品质旅游带。人才家园。环首都县(市、区)各建设1个高层次人才创业园区和1个以公共租赁房为主体的人才家园。(三)城市承载功能上水平。坚持功能配套和结构优化,推进城市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和网络化发展,预防和治理"城市病",全面提升城市综合功能和区域板块影响力。。道路交通。加快城市机场、高速公路等跨区域基础设施建设,构建中心城区与周边地区快速交通网络。推进道路交通设施立体化、网络化,每个设区市都要建成1个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设区市建成区人均道路面积达到17平方米,道路网密度达到6公里/平方公里。实施公交优先战略,双向六车道以上道路全部设置公交专用道,石家庄、唐山公交出行分担率达到30%以上,其他设区市达到25%以上。发展大运量快速公交系统,石家庄、唐山开工建设轨道交通。自行车道设置全部达到国家标准。实施城市畅通工程,加强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建设,增加停车供给,各设区市努力进位升级,石家庄、唐山、邯郸创建城市交通模范管理城市。市政设施。加快各类市政设施配套建设,建立功能齐全、运转高效的市政设施体系。实施架空线路入地改造,主要新建道路采用地下管线共同沟模式,对街道路面及其附属设施进行全面达标改造、规范设置和美化。设区市市政设施完好率达到90%以上;集中供热普及率达到80%以上,供热计量收费面积达到30%以上;燃气普及率达到99%以上,其中管道燃气比重达到80%以上。县(市)燃气普及率达到70%以上,市政设施完好率达到80%以上。公共设施。高标准建设文化、教育、科技、体育:医疗、养老、儿童活动等大型公共服务设施项目,各设区市博物馆、展览馆、图书馆达到国家基本要求,建成综合性文化体育中心。设区市中小学幼儿园教育设施水平全部达到国家建设标准。统筹安排社区行政管理、商业服务、文化体育、医疗卫生、社区服务等配套服务设施,建立完善的社区公共服务和物业管理体系。结合人防工程,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城市防灾。编制市政公共设施防灾减灾规划,建立地质灾害预警、防治和应急体系,加强城市防内涝系统和抢险救援装备建设,按照国家标准设置消防车通道。(四)城市居住条件上水平。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优先,加强保障性住房和便民服务设施建设,大幅度提高城市居住质量。|保障性住房。实施住房保障安居工程,扩大住房保障范围,建立以公共租赁住房、廉租住房为主的保障体系,对人均住房建筑面积15平方米以下且家庭住房建筑面积50平方米以下的城市低收入家庭应保尽保,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群体的住房条件明显改善。各市每年建设的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和限价商品住房套数达到当地上年度城镇家庭户数的2%以上,其中设区市市区不低于2.5%、县(市)不低于1%。政府拥有产权的住房达到当年新增保障性住房的1/3以上。集中建设向农民工出租的公共租赁住房、集体宿舍。推行商品住宅装修一次到位。棚户区改造。设区市3000平方米以上集中成片棚户区(含城市、工矿、煤矿、林业、垦区棚户区)基本完成改造任务。城中村改造。设区市2008年初建成区范围内80%的城中村基本完成改造任务,已完成改造的城中村全部实现土地性质转为国有、村民身份转为城镇居民、集体经济资产转为规范的公司运营,村民委员会按程序转为居委会。设区市2010年初建成区范围内所有城中村完成房屋拆迁、村民安置和土地收储。旧住宅区改造。设区市2000年以前建成的、未列入旧城改造计划的、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以上的旧住宅小区,完成房屋整修、环境整治、违章拆除、设施补建和规范管理等改造任务。搞好居住小区配套设施规划建设,严格小区配套设施验收管理。旧商贸区改造。推行成片区、立体化改造模式,打造一批集休闲、娱乐、商务、旅游、文化等功能为一体的商贸街区,设区市改造建设2个以上综合商业街区,便民市场按照合理服务半径实现全覆盖。便民服务设施。以"贴近群众、方便百姓"为主题,以街道和社区为主战场,高标准整治建设小街巷、小游园、过街天桥(地下通道)、小型停车场、小型体育设施、早(夜)市、社区卫生站、街巷地名标志及道路指引牌、无障碍通道、公厕。发展社区多媒体便民综合服务站,提供各类缴费、信息咨询等服务。(五)城市风貌特色上水平。坚持精心设计、匠心雕琢,充分挖掘和提炼城市自然景观和历史文脉,塑造富有地域特色的品综合交通、城市水系、景观风貌以及城市有形文化、防灾减灾等重点专项规划,中心城市统筹管理区域内规划建设用地实现控详规全覆盖,所有县城总体规划重新进行修编。推行规划方案比选和重要建筑方案设计国际招标,强化"五线''管理,严格执行规划委员会、专家论证和公众参与制度。采取多种形式建设规划展馆,所有设市城市、环首都经济圈的县城,以及"十二五"末人口规模达到20万人的县城都要建成规划展馆。城市设计。围绕塑造风貌特色开展城市设计,重点搞好行政中心、商业商务中心、文化体育中心、综合交通枢纽、滨水地区、高层建筑集中区、历史街区等重点区域城市设计。制订《河北省城市设计导则》,各设区市制订城市风貌特色管理规定,对城市色彩、建筑、街道、绿化、水体、照明和城市家具等,作出规划控制要求和导引范例,对历史文化街区、传统特色风貌区进行保护性改造,彰显城市历史文化内涵。景观建设。对主次干道两侧和城市广场、公园、重要公共建筑周边景观要素进行系统性改造。整治城区河湖水系,重点搞好河道生态护砌、沿岸绿化等工程建设,增添文化亭廊、休闲座椅等设施,打造都市风光带。开展城市雕塑营活动,建设一批雕塑公园或雕塑长廊。推广节能照明技术和设备,道路和景观照明集中控制率达到95%。精品工程。创建一批高品质特色街区、样板道路、风貌建筑、示范小区、文化广场和城市标志性建筑(群.),设区市2万平方米以上单体公共建筑、4万平方米以上公共建筑群都要建成精品工程。(六)城市管理服.务上水平。坚持建管并重、综合治理,以精细化、标准化为核心,以信息化为载体,建立高效的城市管理体制和运行模式。容貌整治。以治脏治乱为重点,集中整治占道经营、乱堆乱放、乱贴乱挂,清除城区道路、河道、市场、工地积存垃圾,彻底消除卫生角;全面整治各类广告牌匾和标识。设区市全面做到垃圾密闭收集运输、日产日清,清运率达到100%,'主次干道16小时保洁、重点区域24小时保洁,机械化清扫率达到50%。,综合管理。推进城市管理领域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完成城市管理重心下移,使区、街管理职能到位,并确保费随事转、人随事走。实施城市管理、设施配套、公共服务进社区工程,物业管理覆盖率达到60%。坚持文明执法、群众参与,推行柔性、亲民、和谐的城市管理。数字化管理。加快城市宽带网建设和数字广播电视网络改造,建立统筹数字规划、数字城管和数字住房三大平台为基础的现代城市管理体系,推进城市数字化管理向县(市)延伸。整合城市空间信息资源,实现专业管理系统标准统一、系统融合和数与城市管理。制定和完善市民公约,培养与现代城市相适应的基本礼仪和行为习惯,市民公共场所行为达到国家文明城市标准,交通守法率达到国家畅通工程标准。三、设区市重点项目根据区位条件、产业基础和环境容量,因地制宜确定各设区市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聚集等重点项目。石家庄市充分发挥省会优势,着力发展总部经济、文化旅游、商贸物流、生物医药、电子信息、软件、信息服务、纺织服装、精密现代服务业等优势产业,构筑主城区为核心,鹿泉、藁城、栾城和空港城为组团的大都市区,以正定新区开发、老城区改造建设、空港物流园建设、大西柏坡建设为引擎,打造十大繁华片区、十大标志性建筑(群),实施环城水系等环境工程,开展每人1盆花活动。高标准完成石家庄机场改扩建、客运专线和货运外迁等大型交通枢纽工程。唐山市充分发挥省域中心城市和沿海港口优势,着力发展精品钢铁、装备制造、循环化工、港口物流、电子信息、新型建材等优势产业,发展壮大总部经济,统筹中心城区与丰润、古冶、开平、南堡、海港、唐山湾生态城等城市组团,构筑"双核"大都市格局,开发建设南湖生态城、唐山湾生态城、凤凰新城、空港城、环城水系、唐山湾国际旅游岛,改造建设唐山西站、凤山、弯道山、大城山等城市片区。承德市发挥文化、生态等独特优势,着力发展休闲旅游、钒钛制品、现代农业、食品加工、清洁能源、装备制造、新型材料等优势产业。构建大水系、大交通、大景观、大产业、大建设格局,综合整治滦河、武烈河,恢复避暑山庄、外八庙水系,打造皇家文化、佛教文化、民俗文化景观风貌,统筹中心城区与滦平县、承德县、隆化县部分乡镇协调发展,加快山庄外庙、承德新城、上板城、空港城等片区建设,形成带状形、组团式、多中心"五区三带"国际旅游城市发展格局。张家口市充分发挥坝上草原、冰雪文化优势,着力发展旅游服务、新型能源、装备制造、现代物流、电子信息和矿产品深加工,整合中心城区、宣化区、下花园区、万全县、宣化县、崇礼县及周边建制镇资源,形成组团式大城市格局,加快综合交通、生态环境、文化旅游、民生保障、产业园区等体系建设,实施清水河等水系整治和沿岸景观风貌建设,创建国家级园林城市。建设文化艺术会展中心、历史博物馆等大型公共设施项目,搞好大境门修复改造等历史文化保护工程。秦皇岛市充分发挥生态、旅游优势,着力发展休闲旅游、装备制造、港口物流、电子信息、软件、信息服务、食品加工、总部经济、现代服务业等优势产业,整合昌黎、抚宁的沿海资源,构筑山海关区、海港区、北戴河区、北戴河新区、昌黎、抚宁的组团式空间格局,以实施''旅游立市''战略、打造五A级景区为主线,瞄准国内外一流海滨城市,全面提升城市功能、环境和品位,改造建设市区道路,研究发展城市轻轨项目,做大做强滨海城市生态环境优势,开发建设一批旅游接待综合性项目。廊坊市充分发挥环首都优势,着力发展总部经济、会展经济、电子信息、软件、信息服务、科技孵化、休闲旅游、现代农业等优势产业,整合中心城区与固安、永清、临空港产业园区等资源,加快构建生态、智能、休闲、商务型中心城市,实施京廊、京固、京燕轻轨项目,实现廊坊环京县(市、区)与北京轨道交通的对接。开发建设万庄新城、廊坊科技谷、空港新城、安次新兴产业示范区、广阳新兴产业示范区等新城区。保定市充分发挥历史文化优势,着力发展文化旅游、新能源、汽车制造、纺织服装、现代中药、现代物流等优势产业,以中心城区为核心,统筹清苑、满城、徐水和安新,构建"一城三星一淀"都市区发展格局,立足建设大城市、完善大交通、深化大水系,精心打造文化名城、山水保定、低碳城市三张名片,建设北部电谷新城、东部高铁客站新城、东湖文化中心片区、西湖体育新城和市民中心5大新区,完成府河、西大园、清真寺三大片区整体拆迁改造。沧州市充分发挥沿海临港优势,着力发展石油化工、装备制造、冶金建材、临港物流、滨海旅游等优势产业,整合青县、沧县空间资源,做大做优中心城区,加快建设黄骅生态新城。实施新城开发、旧城提升、运河整治等重大战略,加快开发沧州新城,基本建成起步区,建设市民服务中心、文化教育中心、体育中心、金融商业中心等重大服务设施。衡水市充分发挥衡水湖资源优势,着力发展休闲旅游、高新技术、现代物流、工程橡胶、食品加工、现代农业等优势产业。整合中心城区和冀州城区资源,构建"一湖两城,,空间发展格局。完成河东老城区主体改造,改善提升旧城区,衡水湖生态城打造成为成熟的旅游度假区,加快开发建设南部滨湖新城,创建省级园林城市,打造以市区为中心的半小时交通圈。邢台市充分发挥紧邻太行山的资源优势,着力发展新能源、煤盐化工、装备制造、纺织服装、休闲旅游等优势产业,以中心城区为核心,整合邢台县、南和县、任县、内丘县、沙河市等周.边地区,构建组团式大城市空间格局,实施"一城五星,,和"五大区域"开发战略,加大高新技术开发区和七里河新区开发建设力度,加快邢台新区、滨水生态区和石武高铁站周边综合商务区开发建设,全面启动邢台新区起步区建设。邯郸市充分发挥省际区位、历史文化资源优势,着力发展精品钢铁、装备制造、现代物流、煤炭、化工、高新技术、文化旅游等优势产业,整合峰峰、磁县、成安、肥乡、广府、永年空间资源,构建大都市区空间格局,培育冀南新区等五大产业集聚区,开发建设东部新城等六大新城、中央商务区等四大功能区、文化艺术中心等四大公共设施,整治建设南湖、滏阳河等"四湖六河'',开展"森林邯郸"、"每人一棵树”活动。各设区市要积极推动县城扩容升级,制定所属县(市)城镇建设三年上水平工作实施方案,努力打造一批高标准小城市,促进县域经济加快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开展城乡总体规划试点,推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加大对农村新民居建设和危旧房改造的政策指导和支持力度。四、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把城镇建设三年上水平工作放在战略位置,党政一把手要亲自谋划和组织推动。有关部门要发挥职能作用,形成协调联动、合力推进的工作机制。完善重点工作调度、督查、通报制度,适时组织观摩交流活动。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开展分层次、大规模培训,大胆培养和选拔使用各类人才。各地要明确城镇建设三年上水平工作机构,配足配强适应工作需要的工作力量,提供经费保障。(二)推进改革创新。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提升理念,坚持扩大开放、打开城门搞建设,引进战略合作者搞顶层规划、顶层设计、顶层开发。'深化城市规划、城建投融资、住房保障、城市管理等领域的改革,改革户籍管理制度,鼓励农民进城落户;推行城建投融资公司运作模式,加强资本注入和资产整合;建立以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为主的保障性住房体系;对污水和垃圾处理项目建设实行以奖代补政策;进一步下放审批权限,特别是对于重点发展地区,能下放的权限全部下放。鼓励创环境奖和十佳绿色建筑、十佳绿色小区、十佳公园、十佳公共建筑、十佳景观大道、十佳特色街区等评选活动,各市也要相应开展评选活动。开展群众满意度调查。(四)强化项目支撑。把项目建设作为主抓手,切实将任务落实到项目、责任落实到干部。每个市都要建设一批重大项目,实行"领导+指挥部+融资平台"的项目推进机制,各市都要组建领导挂帅的重大项目指挥班子,实施投融资、招投标、工程建设、项目廉政等全过程负责。(五)完善制度标准。大力推行科学民主决策,建立重大事项方案论证、听证和公示、公布制度。加强制度与标准化建设,建立起省市县全覆盖,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规范性文件、地方标准和技术导则相配套的制度体系,努力构建长效机制。开展对标活动,每个市都要确定一个国内先进城市作为追赶目标,制定与先进城市接轨的标准体系。(六)组织评估考核。省委、省政府对各设区市进行重点工作专项评估;每年组织一次考核,第三年进行汇总评比。将评估考核结果纳入干部绩效考核'对做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进行表彰和奖励。制定《城镇建设三年上水平基本目标任务指标体系》,作为评估考核依据。各设区市也要建立对县(市)的评估考核机制。(七)搞好县(市)指导。各市要按照抓两头、带整体的原则,加强对所属县(市)的工作指导和督促检查,促进县城建设朝着特色突出、设施良好、环境优美的方向发展。县级市和基础条件优越的县城要发挥领跑作用,向高标准中等城市迈进。其他县城要因地制宜、尽力而为,努力建设高标准小城市。

B. 城镇化率达到54%意味着什么

“城镇化率达到54%。”这是我省“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提出的目标。 从2010年的45%,到2015年的54%,这意味着,五年之后,全省城镇化率将达到全国平均水平。 城镇化率五年提高9个百分点,必然伴随着人口聚集、产业聚集。这将对城市空间布局、承载能力、管理方式等方方面面提出新课题。城市发展方式转型,迫在眉睫。 【现状调查】做冀中南“龙头老大”,打造京津冀第三极。 这是石家庄在“十二五”规划中,对省会的明确定位。除了目标,石家庄还提出倾力建设正定新区、东部产业新城、大西柏坡、空港工业区、南部工业区五大区域,大力实施“中部率先隆起、东部整体突破、西部加快发展”的分区发展战略。 统筹城乡、统筹工业化和城镇化,未来五年,石家庄发展的着力点放在了“统筹”二字。 作为省会城市,长期以来,石家庄对周边区域的辐射力、带动力有限。而缺乏强有力的“龙头”城市带动,中心城市不大不强,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城市群发育不足,正是我省城镇化发展的一大硬伤。 近年来,在城镇面貌三年大变样带动下,我省城镇化进程加快,城市面貌发生巨变。但是,与现代化要求相比,与先进省份相比,河北还存在相当的差距和不足。与全国相比,我省城镇化水平不仅在东部沿海省份中居于末位,而且低于全国平均水平3个多百分点,与经济大省和东部沿海省份的地位极不相称。 省住建厅城镇化和行业改革发展处处长孙燕北分析,我省城镇化的突出问题表现在,中心城市规模偏小、经济实力较弱,辐射带动作用不够明显,在全国城市网络中的等级地位不高;中小城市发育不足,全省中等城市6个,仅占城市总数的18.2%,不能发挥聚集产业和人口的中坚作用;沿海地区城市发展缓慢,缺乏中心城市带动,沿海大型港口对港城拉动作用弱,后方临港产业没有形成规模;城市建设水平有待提升,城市绿地率、人均公园绿地、污水处理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等指标明显低于沿海发达地区。 推进城镇化,还必须与提升产业层次紧密结合起来。有关专家认为,城市的发展不只是人口的聚集,更离不开产业的支撑特别是现代产业体系的引领。目前,我省城市的繁华度还不够,其主要症结在于产业优势和核心竞争力不明显。因此,亟须加快优质产业、先进生产要素、优秀人才聚集,推动产业与城市融合发展。【“十二五”行动】 统筹城乡,构建城镇化新格局 “‘十二五’期间,我省将围绕‘做大做强中心城市、壮大提升中小城市、建设一批特色重点镇’,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构建城镇化新格局。”孙燕北介绍。 其中,特别要做大做好石家庄、唐山两大省域中心城市,强化龙头地位,壮大规模,率先发展,2015年城市人口规模均达到300万人以上,成为京津冀和环渤海地区辐射带动能力强的重要增长极。同时,整合中心城区与周边地区资源,统筹城乡规划、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实现同城化发展。 推进城镇化,中心城市举足轻重,但中小城市同样不可或缺。按照规划,未来的邯郸将不再是“一城独大”,而是规划发展成“1+6”组团模式,对纳入中心城市的峰峰矿区、邯郸县、永年、成安、肥乡、磁县,进行市县一体规划、产业统筹布局、道路快速连通、体制有效衔接,力争培育几个二三十万人口的“卫星城”,与中心城市形成“半小时经济圈”。 石家庄“1+4”城市组团、邢台市“一城五星”、保定“一城三星一淀”……各市规划的放射组团式城市格局,预示着,“十二五”河北将重塑城市空间格局。 “人口城镇化,可以向城市转移,还可以向特色突出的中心镇转移。”有关专家认为,城镇化是城乡结构的深刻变革,加大对特色重点城镇的投资建设力度,促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增强城市对所在地乡村的拉动作用,推动县级和乡镇协调发展,将形成结构合理、布局协调、功能互补的城镇发展新格局。 产城互动,打造区域经济发展高地 “十二五”开局之年,邯郸市把推进城镇建设三年上水平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 咬定建设冀南重要经济增长极这一目标,邯郸市将重点构建“一核带动、一环围绕”的格局。“一核带动”,就是环路以内中心城区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等新兴产业;“一环围绕”,就是高速外环两侧着力打造以冀南新区为龙头、邯钢工业区、经济开发区、广府生态文化园区、漳河生态科技园区同步发展的五大产业聚集区,促进生产要素聚集,实现产业与城市发展的良性互动。“真正把城市打造成为区域经济发展高地,当前重点要做好两件事,一是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二是加快传统优势产业优化升级。”有关专家分析。“十二五”期间,我省设区市主城区将加速构建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结构,特别是黄金地段、金角银边,重点发展文化产业、金融保险、节庆会展、服务外包等高附加值的现代服务业;加快现代商贸流通设施建设,重点打造一批城市商业中心区和与总部经济相结合的高端商务区、特色商业街、商业示范社区和商贸综合体。而产业园区将增强聚集产业特别是新兴产业功能,城市新区着力推进产业高端化。 搭建起聚集先进生产要素平台,我省城市将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形成产业发展与城市建设良性互动的格局。其中,石家庄市、唐山市加快建设在国内具有重要影响力的高端产业聚集区,在全省产业发展中发挥领跑作用。其他区域中心城市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发展壮大优势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建管并重,实现城市和谐宜居 今后五年,承德市将新增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和公共租赁房分别为5570套、2500套和3700套,人均住房面积15平方米以下的城市低收入家庭实现应保尽保;秦皇岛市将新建廉租住房1600套、经济适用住房2300套、公共租赁住房5200套…… 在各市的“十二五”规划中,都把保障房建设放到了重要位置。 为改善住房困难群体的住房条件,“十二五”时期,我省将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今年将建设20万套保障性住房。同时,将加快城中村、旧居住区、棚户区改造,设区市现有建成区范围内城中村、棚户区基本完成改造任务,旧居住区基本完成房屋整修和环境整治等改造任务。 城市的和谐并不仅仅停留在“住有所居”。推进城镇建设上水平,打造繁荣舒适的宜居环境,还亟须完善路网等基础设施,加快城市污染治理和生态建设,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可持续发展城市。 “实施三年上水平,市政设施完好率要达到90%以上、集中供热普及率达80%以上。”孙燕北介绍,通过加大城市建设投入力度,3年后设区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0%、中水回用率达到30%以上、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0%,同步推进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向村镇延伸,促成一批重点镇污水处理厂开工建设。

C. 河北奥博水处理有限公司怎么样

河北奥博水处理有限公司是2017-06-16在河北省邯郸市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独资),注册地址位于邯郸冀南新区马头经济开发区规划纵三路西侧。

河北奥博水处理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130492MA08NQ764D,企业法人董兆祥,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河北奥博水处理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其他水的处理、利用与分配;环境污染处理专用药剂材料(不含危险化学品)制造;水污染治理;环保技术推广服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通过爱企查查看河北奥博水处理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D. 邯郸东湖新城污水处理厂位置在哪

河北省邯郸市丛台区支漳河路东100米。
邯郸东湖新城文化中心片区,是东湖新城具有重要意义的核心公共文化建筑。项目用地面积约109亩。东西354m,南北长206m。建筑总面积86300㎡。

E. 邯郸冀南新区和易物资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邯郸冀南新区和易物资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03月31日,主要经营范围为建材(不含木材)、钢材、有色金属材料(不含稀有贵金属)、塑料、橡胶制品、化工产品(不含危险化学品)、污水处理设备、电气设备、冶金材料、防腐保温材料的销售等。
法定代表人:乔波
成立时间:2014-03-31
注册资本:2000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130492000000163
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
公司地址:邯郸冀南新区城南办事处杏园营村西北

F. 河北都有哪些污水处理厂

污水处理 (sewage treatment,wastewater
treatment):为使污水达到排水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并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污水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农业,交通、能源、石化、环保、城市景观、医疗、餐饮等各个领域,也越来越多地走进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

污水处理常用产品有:石英砂滤料、无烟煤滤料、聚合氯化铝、活性炭、蜂窝斜管填料、纤维球滤料等

聚丙烯酰胺产品简介:聚丙烯酰胺(PAM)为水溶性高分子聚合物,不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具有良好的絮凝性,可以降低液体之间的磨擦阻力,按离子特性分可分为非离子、阴离子、阳离子和两性型四种类型。

现代污水处理技术,按处理程度划分,可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处理,一般根据水质状况和处理后的水的去向来确定污水处理程度。

一级处理

主要去除污水中呈悬浮状态的固体污染物质,物理处理法大部分只能完成一级处理的要求。经过一级处理的污水,BOD一般可去除30%左右,达不到排放标准。一级处理属于二级处理的预处理。

二级处理

主要去除污水中呈胶体和溶解状态的有机污染物质(BOD,COD物质),去除率可达90%以上,使有机污染物达到排放标准,悬浮物去除率达95%出水效果好。

三级处理

进一步处理难降解的有机物、氮和磷等能够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可溶性无机物等。主要方法有生物脱氮除磷法,混凝沉淀法,砂滤法,活性炭吸附法,离子交换法和电渗析法等。

整个过程为通过粗格栅的原污水经过污水提升泵提升后,经过格栅或者筛率器,之后进入沉砂池,经过砂水分离的污水进入初次沉淀池,以上为一级处理(即物理处理),初沉池的出水进入生物处理设备,有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其中活性污泥法的反应器有曝气池,氧化沟等,生物膜法包括生物滤池、生物转盘、生物接触氧化法和生物流化床),生物处理设备的出水进入二次沉淀池,二沉池的出水经过消毒排放或者进入三级处理,一级处理结束到此为二级处理,三级处理包括生物脱氮除磷法,混凝沉淀法,砂滤法,活性炭吸附法,离子交换法和电渗析法。二沉池的污泥一部分回流至初次沉淀池或者生物处理设备,一部分进入污泥浓缩池,之后进入污泥消化池,经过脱水和干燥设备后,污泥被最后利用。

G. 哪个城市的旅游综合体建设相对成熟以及相对应的项目

中共河北省委办公厅

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开展城镇建设三年上水平工作的实施意见

冀办发〔2010〕36号

(2010年12月24日)

--------------------------------------------------------------------------------

为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省委、省政府决定在城镇面貌三年大变样基础上,从2011年起,在全省开展城镇建设三年上水平工作。经省委、省政府同意,现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建设繁荣舒适的现代化城市,坚持以人为本、改善民生、绿色低碳、生态宜居基本理念,全面加快城市建设方式转型和创新,着力推动城市的环境质量、聚集能力、承载功能、居住条件、风貌特色、管理服务六个方面上水平,增强城市聚集优质要素、辐射周边地区和城乡统筹的能力,提高人民群众对城市建设的满意度和幸福指数,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经过三年努力,全省城市现代化建设迈出重大步伐,设区市主要设施指标和环境指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部分指标达到或接近国内先进水平,县级市和县城主要设施指标和环境指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创建一批中国人居环境奖城市和国家园林城市,努力建设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力的宜居城市。

二、基本目标任务

(一)城市环境质量上水平。坚持把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放在首位,着力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可持续发展城市,从总体上改善城市人居环境质量。

空气与水环境。强力推进城镇污染减排工程,城市中心区重污染企业限期完成搬迁改造。市、县(市)空气质量稳定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好于一级标准天数明显增加。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全部达标,建成区内河流水质达到水环境功能区划要求,跨界河流断面水质达到环保目标考核要求。

污水和废物处理。城镇污水处理厂全部完成升级改造任务,并实现联网在线监控。设区市污水处理率、回用率分别达到90%、30%以上;推行垃圾处理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设区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0%,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安全处置率达到1OO%。县(市)污水处理率达到85%,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0%。省级重点镇和现状人口1万人以上的镇建成污水处理厂。县级市、环首都和沿海县、50%的其他县建立"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的城乡一体垃圾处理体系。

园林绿化。大幅度增加中心城区绿量,设区市中心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6平方米以上,每个设区市建成3个以上省级精品公园,重点部位绿化养护管理达到省一级标准,达到3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公园绿地服务标准。秦皇岛、唐山、廊坊市力争进入国家生态园林城市行列,其他设区市达到国家园林城市标准,县级市全部建成省级园林城市,60%的县城建成省级园林县城。

建筑节能。设区市新建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执行率达到100%,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完成3000万平方米,四个生态示范新城(新区)建设主要指标位居全国前列,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比率达到38%,每个设区市建成3个以上、每个县级市建成1个以上绿色建筑示范小区,开展绿色建筑星级评价标识工作。

新技术推广。以示范城市和示范项目为载体,推广绿色建筑、可再生能源应用、节水与水资源开发利用、沿海滩涂园林绿化、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新民居建设集成、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等新技术,每个设区市建成2个省级以上科技示范工程。制定实施《河北省绿色建筑标准》、《河北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等地方标准。

(二)城市聚集能力上水平。坚持把聚集优质要素作为城市改造建设的主攻方向,加快高端人流、物流、资金流、技术流、信息流向城市汇集,提高城市核心竞争力。

产业聚集区。推动产业与城市融合发展,加强产业聚集区规划建设和管理,做大做强一批国家级和省级开发区,将一批省级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开发区,新增一批出口加工区和保税区,创建一批工业聚集区、新兴产业示范区,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现代服务业和传统优势产业等聚集步伐,形成"产城一体、互动发展''的格局。

商贸物流设施。修订完善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合理布局各类商业设施,建设一批集购物、餐饮、娱乐、休闲于一体的商业综合体项目,优化升级商贸流通业结构。培育总部经济,吸引国内外知名企业总部入驻,打造高品位中央商务区。推进大型综合性和专业性物流园区、大型文化产业和创意产业园区建设。发展社区商业,推进标准化菜市场、早快餐、家政服务体系建设。

会展旅游设施。建设一批高标准星级宾馆等接待设施,加快建设石家庄、唐山、邯郸、秦皇岛等会展中心城市,提高承办国际及全国性会展活动能力。加强风景名胜区综合治理,新创建2-3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省级风景名胜区达到50个,以环首都风景名胜区为重点培育高品质旅游带。

人才家园。环首都县(市、区)各建设1个高层次人才创业园区和1个以公共租赁房为主体的人才家园。

(三)城市承载功能上水平。坚持功能配套和结构优化,推进城市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和网络化发展,预防和治理"城市病",全面提升城市综合功能和区域板块影响力。。

道路交通。加快城市机场、高速公路等跨区域基础设施建设,构建中心城区与周边地区快速交通网络。推进道路交通设施立体化、网络化,每个设区市都要建成1个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设区市建成区人均道路面积达到17平方米,道路网密度达到6公里/平方公里。实施公交优先战略,双向六车道以上道路全部设置公交专用道,石家庄、唐山公交出行分担率达到30%以上,其他设区市达到25%以上。发展大运量快速公交系统,石家庄、唐山开工建设轨道交通。自行车道设置全部达到国家标准。实施城市畅通工程,加强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建设,增加停车供给,各设区市努力进位升级,石家庄、唐山、邯郸创建城市交通模范管理城市。

市政设施。加快各类市政设施配套建设,建立功能齐全、运转高效的市政设施体系。实施架空线路入地改造,主要新建道路采用地下管线共同沟模式,对街道路面及其附属设施进行全面达标改造、规范设置和美化。设区市市政设施完好率达到90%以上;集中供热普及率达到80%以上,供热计量收费面积达到30%以上;燃气普及率达到99%以上,其中管道燃气比重达到80%以上。县(市)燃气普及率达到70%以上,市政设施完好率达到80%以上。

公共设施。高标准建设文化、教育、科技、体育:医疗、养老、儿童活动等大型公共服务设施项目,各设区市博物馆、展览馆、图书馆达到国家基本要求,建成综合性文化体育中心。设区市中小学幼儿园教育设施水平全部达到国家建设标准。统筹安排社区行政管理、商业服务、文化体育、医疗卫生、社区服务等配套服务设施,建立完善的社区公共服务和物业管理体系。结合人防工程,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

城市防灾。编制市政公共设施防灾减灾规划,建立地质灾害预警、防治和应急体系,加强城市防内涝系统和抢险救援装备建设,按照国家标准设置消防车通道。

(四)城市居住条件上水平。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优先,加强保障性住房和便民服务设施建设,大幅度提高城市居住质量。

|

保障性住房。实施住房保障安居工程,扩大住房保障范围,建立以公共租赁住房、廉租住房为主的保障体系,对人均住房建筑面积15平方米以下且家庭住房建筑面积50平方米以下的城市低收入家庭应保尽保,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群体的住房条件明显改善。各市每年建设的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和限价商品住房套数达到当地上年度城镇家庭户数的2%以上,其中设区市市区不低于2.5%、县(市)不低于1%。政府拥有产权的住房达到当年新增保障性住房的1/3以上。集中建设向农民工出租的公共租赁住房、集体宿舍。推行商品住宅装修一次到位。

棚户区改造。设区市3000平方米以上集中成片棚户区(含城市、工矿、煤矿、林业、垦区棚户区)基本完成改造任务。

城中村改造。设区市2008年初建成区范围内80%的城中村基本完成改造任务,已完成改造的城中村全部实现土地性质转为国有、村民身份转为城镇居民、集体经济资产转为规范的公司运营,村民委员会按程序转为居委会。设区市2010年初建成区范围内所有城中村完成房屋拆迁、村民安置和土地收储。

旧住宅区改造。设区市2000年以前建成的、未列入旧城改造计划的、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以上的旧住宅小区,完成房屋整修、环境整治、违章拆除、设施补建和规范管理等改造任务。搞好居住小区配套设施规划建设,严格小区配套设施验收管理。

旧商贸区改造。推行成片区、立体化改造模式,打造一批集休闲、娱乐、商务、旅游、文化等功能为一体的商贸街区,设区市改造建设2个以上综合商业街区,便民市场按照合理服务半径实现全覆盖。

便民服务设施。以"贴近群众、方便百姓"为主题,以街道和社区为主战场,高标准整治建设小街巷、小游园、过街天桥(地下通道)、小型停车场、小型体育设施、早(夜)市、社区卫生站、街巷地名标志及道路指引牌、无障碍通道、公厕。发展社区多媒体便民综合服务站,提供各类缴费、信息咨询等服务。

(五)城市风貌特色上水平。坚持精心设计、匠心雕琢,充分挖掘和提炼城市自然景观和历史文脉,塑造富有地域特色的品综合交通、城市水系、景观风貌以及城市有形文化、防灾减灾等重点专项规划,中心城市统筹管理区域内规划建设用地实现控详规全覆盖,所有县城总体规划重新进行修编。推行规划方案比选和重要建筑方案设计国际招标,强化"五线''管理,严格执行规划委员会、专家论证和公众参与制度。采取多种形式建设规划展馆,所有设市城市、环首都经济圈的县城,以及"十二五"末人口规模达到20万人的县城都要建成规划展馆。

城市设计。围绕塑造风貌特色开展城市设计,重点搞好行政中心、商业商务中心、文化体育中心、综合交通枢纽、滨水地区、高层建筑集中区、历史街区等重点区域城市设计。制订《河北省城市设计导则》,各设区市制订城市风貌特色管理规定,对城市色彩、建筑、街道、绿化、水体、照明和城市家具等,作出规划控制要求和导引范例,对历史文化街区、传统特色风貌区进行保护性改造,彰显城市历史文化内涵。

景观建设。对主次干道两侧和城市广场、公园、重要公共建筑周边景观要素进行系统性改造。整治城区河湖水系,重点搞好河道生态护砌、沿岸绿化等工程建设,增添文化亭廊、休闲座椅等设施,打造都市风光带。开展城市雕塑营活动,建设一批雕塑公园或雕塑长廊。推广节能照明技术和设备,道路和景观照明集中控制率达到95%。

精品工程。创建一批高品质特色街区、样板道路、风貌建筑、示范小区、文化广场和城市标志性建筑(群.),设区市2万平方米以上单体公共建筑、4万平方米以上公共建筑群都要建成精品工程。

(六)城市管理服.务上水平。坚持建管并重、综合治理,以精细化、标准化为核心,以信息化为载体,建立高效的城市管理体制和运行模式。

容貌整治。以治脏治乱为重点,集中整治占道经营、乱堆乱放、乱贴乱挂,清除城区道路、河道、市场、工地积存垃圾,彻底消除卫生死角;全面整治各类广告牌匾和标识。设区市全面做到垃圾密闭收集运输、日产日清,清运率达到100%,'主次干道16小时保洁、重点区域24小时保洁,机械化清扫率达到50%。,综合管理。推进城市管理领域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完成城市管理重心下移,使区、街管理职能到位,并确保费随事转、人随事走。实施城市管理、设施配套、公共服务进社区工程,物业管理覆盖率达到60%。坚持文明执法、群众参与,推行柔性、亲民、和谐的城市管理。

数字化管理。加快城市宽带网建设和数字广播电视网络改造,建立统筹数字规划、数字城管和数字住房三大平台为基础的现代城市管理体系,推进城市数字化管理向县(市)延伸。整合城市空间信息资源,实现专业管理系统标准统一、系统融合和数与城市管理。制定和完善市民公约,培养与现代城市相适应的基本礼仪和行为习惯,市民公共场所行为达到国家文明城市标准,交通守法率达到国家畅通工程标准。

三、设区市重点项目

根据区位条件、产业基础和环境容量,因地制宜确定各设区市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聚集等重点项目。

石家庄市充分发挥省会优势,着力发展总部经济、文化旅游、商贸物流、生物医药、电子信息、软件、信息服务、纺织服装、精密现代服务业等优势产业,构筑主城区为核心,鹿泉、藁城、栾城和空港城为组团的大都市区,以正定新区开发、老城区改造建设、空港物流园建设、大西柏坡建设为引擎,打造十大繁华片区、十大标志性建筑(群),实施环城水系等环境工程,开展每人1盆花活动。高标准完成石家庄机场改扩建、客运专线和货运外迁等大型交通枢纽工程。

唐山市充分发挥省域中心城市和沿海港口优势,着力发展精品钢铁、装备制造、循环化工、港口物流、电子信息、新型建材等优势产业,发展壮大总部经济,统筹中心城区与丰润、古冶、开平、南堡、海港、唐山湾生态城等城市组团,构筑"双核"大都市格局,开发建设南湖生态城、唐山湾生态城、凤凰新城、空港城、环城水系、唐山湾国际旅游岛,改造建设唐山西站、凤山、弯道山、大城山等城市片区。

承德市发挥文化、生态等独特优势,着力发展休闲旅游、钒钛制品、现代农业、食品加工、清洁能源、装备制造、新型材料等优势产业。构建大水系、大交通、大景观、大产业、大建设格局,综合整治滦河、武烈河,恢复避暑山庄、外八庙水系,打造皇家文化、佛教文化、民俗文化景观风貌,统筹中心城区与滦平县、承德县、隆化县部分乡镇协调发展,加快山庄外庙、承德新城、上板城、空港城等片区建设,形成带状形、组团式、多中心"五区三带"国际旅游城市发展格局。

张家口市充分发挥坝上草原、冰雪文化优势,着力发展旅游服务、新型能源、装备制造、现代物流、电子信息和矿产品深加工,整合中心城区、宣化区、下花园区、万全县、宣化县、崇礼县及周边建制镇资源,形成组团式大城市格局,加快综合交通、生态环境、文化旅游、民生保障、产业园区等体系建设,实施清水河等水系整治和沿岸景观风貌建设,创建国家级园林城市。建设文化艺术会展中心、历史博物馆等大型公共设施项目,搞好大境门修复改造等历史文化保护工程。

秦皇岛市充分发挥生态、旅游优势,着力发展休闲旅游、装备制造、港口物流、电子信息、软件、信息服务、食品加工、总部经济、现代服务业等优势产业,整合昌黎、抚宁的沿海资源,构筑山海关区、海港区、北戴河区、北戴河新区、昌黎、抚宁的组团式空间格局,以实施''旅游立市''战略、打造五A级景区为主线,瞄准国内外一流海滨城市,全面提升城市功能、环境和品位,改造建设市区道路,研究发展城市轻轨项目,做大做强滨海城市生态环境优势,开发建设一批旅游接待综合性项目。

廊坊市充分发挥环首都优势,着力发展总部经济、会展经济、电子信息、软件、信息服务、科技孵化、休闲旅游、现代农业等优势产业,整合中心城区与固安、永清、临空港产业园区等资源,加快构建生态、智能、休闲、商务型中心城市,实施京廊、京固、京燕轻轨项目,实现廊坊环京县(市、区)与北京轨道交通的对接。开发建设万庄新城、廊坊科技谷、空港新城、安次新兴产业示范区、广阳新兴产业示范区等新城区。

保定市充分发挥历史文化优势,着力发展文化旅游、新能源、汽车制造、纺织服装、现代中药、现代物流等优势产业,以中心城区为核心,统筹清苑、满城、徐水和安新,构建"一城三星一淀"都市区发展格局,立足建设大城市、完善大交通、深化大水系,精心打造文化名城、山水保定、低碳城市三张名片,建设北部电谷新城、东部高铁客站新城、东湖文化中心片区、西湖体育新城和市民中心5大新区,完成府河、西大园、清真寺三大片区整体拆迁改造。

沧州市充分发挥沿海临港优势,着力发展石油化工、装备制造、冶金建材、临港物流、滨海旅游等优势产业,整合青县、沧县空间资源,做大做优中心城区,加快建设黄骅生态新城。实施新城开发、旧城提升、运河整治等重大战略,加快开发沧州新城,基本建成起步区,建设市民服务中心、文化教育中心、体育中心、金融商业中心等重大服务设施。

衡水市充分发挥衡水湖资源优势,着力发展休闲旅游、高新技术、现代物流、工程橡胶、食品加工、现代农业等优势产业。整合中心城区和冀州城区资源,构建"一湖两城,,空间发展格局。完成河东老城区主体改造,改善提升旧城区,衡水湖生态城打造成为成熟的旅游度假区,加快开发建设南部滨湖新城,创建省级园林城市,打造以市区为中心的半小时交通圈。

邢台市充分发挥紧邻太行山的资源优势,着力发展新能源、煤盐化工、装备制造、纺织服装、休闲旅游等优势产业,以中心城区为核心,整合邢台县、南和县、任县、内丘县、沙河市等周.边地区,构建组团式大城市空间格局,实施"一城五星,,和"五大区域"开发战略,加大高新技术开发区和七里河新区开发建设力度,加快邢台新区、滨水生态区和石武高铁站周边综合商务区开发建设,全面启动邢台新区起步区建设。

邯郸市充分发挥省际区位、历史文化资源优势,着力发展精品钢铁、装备制造、现代物流、煤炭、化工、高新技术、文化旅游等优势产业,整合峰峰、磁县、成安、肥乡、广府、永年空间资源,构建大都市区空间格局,培育冀南新区等五大产业集聚区,开发建设东部新城等六大新城、中央商务区等四大功能区、文化艺术中心等四大公共设施,整治建设南湖、滏阳河等"四湖六河'',开展"森林邯郸"、"每人一棵树”活动。

各设区市要积极推动县城扩容升级,制定所属县(市)城镇建设三年上水平工作实施方案,努力打造一批高标准小城市,促进县域经济加快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开展城乡总体规划试点,推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加大对农村新民居建设和危旧房改造的政策指导和支持力度。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把城镇建设三年上水平工作放在战略位置,党政一把手要亲自谋划和组织推动。有关部门要发挥职能作用,形成协调联动、合力推进的工作机制。完善重点工作调度、督查、通报制度,适时组织观摩交流活动。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开展分层次、大规模培训,大胆培养和选拔使用各类人才。各地要明确城镇建设三年上水平工作机构,配足配强适应工作需要的工作力量,提供经费保障。

(二)推进改革创新。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提升理念,坚持扩大开放、打开城门搞建设,引进战略合作者搞顶层规划、顶层设计、顶层开发。'深化城市规划、城建投融资、住房保障、城市管理等领域的改革,改革户籍管理制度,鼓励农民进城落户;推行城建投融资公司运作模式,加强资本注入和资产整合;建立以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为主的保障性住房体系;对污水和垃圾处理项目建设实行以奖代补政策;进一步下放审批权限,特别是对于重点发展地区,能下放的权限全部下放。鼓励创环境奖和十佳绿色建筑、十佳绿色小区、十佳公园、十佳公共建筑、十佳景观大道、十佳特色街区等评选活动,各市也要相应开展评选活动。开展群众满意度调查。

(四)强化项目支撑。把项目建设作为主抓手,切实将任务落实到项目、责任落实到干部。每个市都要建设一批重大项目,实行"领导+指挥部+融资平台"的项目推进机制,各市都要组建领导挂帅的重大项目指挥班子,实施投融资、招投标、工程建设、项目廉政等全过程负责。

(五)完善制度标准。大力推行科学民主决策,建立重大事项方案论证、听证和公示、公布制度。加强制度与标准化建设,建立起省市县全覆盖,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规范性文件、地方标准和技术导则相配套的制度体系,努力构建长效机制。开展对标活动,每个市都要确定一个国内先进城市作为追赶目标,制定与先进城市接轨的标准体系。

(六)组织评估考核。省委、省政府对各设区市进行重点工作专项评估;每年组织一次考核,第三年进行汇总评比。将评估考核结果纳入干部绩效考核'对做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进行表彰和奖励。制定《城镇建设三年上水平基本目标任务指标体系》,作为评估考核依据。各设区市也要建立对县(市)的评估考核机制。

(七)搞好县(市)指导。各市要按照抓两头、带整体的原则,加强对所属县(市)的工作指导和督促检查,促进县城建设朝着特色突出、设施良好、环境优美的方向发展。县级市和基础条件优越的县城要发挥领跑作用,向高标准中等城市迈进。其他县城要因地制宜、尽力而为,努力建设高标准小城市。

H. 河北三年上水平与三年大变样的区别

中共河北省委办公厅

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开展城镇建设三年上水平工作的实施意见

冀办发〔2010〕36号

(2010年12月24日)

--------------------------------------------------------------------------------

为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省委、省政府决定在城镇面貌三年大变样基础上,从2011年起,在全省开展城镇建设三年上水平工作。经省委、省政府同意,现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建设繁荣舒适的现代化城市,坚持以人为本、改善民生、绿色低碳、生态宜居基本理念,全面加快城市建设方式转型和创新,着力推动城市的环境质量、聚集能力、承载功能、居住条件、风貌特色、管理服务六个方面上水平,增强城市聚集优质要素、辐射周边地区和城乡统筹的能力,提高人民群众对城市建设的满意度和幸福指数,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经过三年努力,全省城市现代化建设迈出重大步伐,设区市主要设施指标和环境指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部分指标达到或接近国内先进水平,县级市和县城主要设施指标和环境指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创建一批中国人居环境奖城市和国家园林城市,努力建设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力的宜居城市。

二、基本目标任务

(一)城市环境质量上水平。坚持把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放在首位,着力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可持续发展城市,从总体上改善城市人居环境质量。

空气与水环境。强力推进城镇污染减排工程,城市中心区重污染企业限期完成搬迁改造。市、县(市)空气质量稳定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好于一级标准天数明显增加。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全部达标,建成区内河流水质达到水环境功能区划要求,跨界河流断面水质达到环保目标考核要求。

污水和废物处理。城镇污水处理厂全部完成升级改造任务,并实现联网在线监控。设区市污水处理率、回用率分别达到90%、30%以上;推行垃圾处理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设区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0%,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安全处置率达到1OO%。县(市)污水处理率达到85%,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0%。省级重点镇和现状人口1万人以上的镇建成污水处理厂。县级市、环首都和沿海县、50%的其他县建立"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的城乡一体垃圾处理体系。

园林绿化。大幅度增加中心城区绿量,设区市中心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6平方米以上,每个设区市建成3个以上省级精品公园,重点部位绿化养护管理达到省一级标准,达到3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公园绿地服务标准。秦皇岛、唐山、廊坊市力争进入国家生态园林城市行列,其他设区市达到国家园林城市标准,县级市全部建成省级园林城市,60%的县城建成省级园林县城。

建筑节能。设区市新建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执行率达到100%,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完成3000万平方米,四个生态示范新城(新区)建设主要指标位居全国前列,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比率达到38%,每个设区市建成3个以上、每个县级市建成1个以上绿色建筑示范小区,开展绿色建筑星级评价标识工作。

新技术推广。以示范城市和示范项目为载体,推广绿色建筑、可再生能源应用、节水与水资源开发利用、沿海滩涂园林绿化、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新民居建设集成、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等新技术,每个设区市建成2个省级以上科技示范工程。制定实施《河北省绿色建筑标准》、《河北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等地方标准。

(二)城市聚集能力上水平。坚持把聚集优质要素作为城市改造建设的主攻方向,加快高端人流、物流、资金流、技术流、信息流向城市汇集,提高城市核心竞争力。

产业聚集区。推动产业与城市融合发展,加强产业聚集区规划建设和管理,做大做强一批国家级和省级开发区,将一批省级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开发区,新增一批出口加工区和保税区,创建一批工业聚集区、新兴产业示范区,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现代服务业和传统优势产业等聚集步伐,形成"产城一体、互动发展''的格局。

商贸物流设施。修订完善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合理布局各类商业设施,建设一批集购物、餐饮、娱乐、休闲于一体的商业综合体项目,优化升级商贸流通业结构。培育总部经济,吸引国内外知名企业总部入驻,打造高品位中央商务区。推进大型综合性和专业性物流园区、大型文化产业和创意产业园区建设。发展社区商业,推进标准化菜市场、早快餐、家政服务体系建设。

会展旅游设施。建设一批高标准星级宾馆等接待设施,加快建设石家庄、唐山、邯郸、秦皇岛等会展中心城市,提高承办国际及全国性会展活动能力。加强风景名胜区综合治理,新创建2-3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省级风景名胜区达到50个,以环首都风景名胜区为重点培育高品质旅游带。

人才家园。环首都县(市、区)各建设1个高层次人才创业园区和1个以公共租赁房为主体的人才家园。

(三)城市承载功能上水平。坚持功能配套和结构优化,推进城市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和网络化发展,预防和治理"城市病",全面提升城市综合功能和区域板块影响力。。

道路交通。加快城市机场、高速公路等跨区域基础设施建设,构建中心城区与周边地区快速交通网络。推进道路交通设施立体化、网络化,每个设区市都要建成1个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设区市建成区人均道路面积达到17平方米,道路网密度达到6公里/平方公里。实施公交优先战略,双向六车道以上道路全部设置公交专用道,石家庄、唐山公交出行分担率达到30%以上,其他设区市达到25%以上。发展大运量快速公交系统,石家庄、唐山开工建设轨道交通。自行车道设置全部达到国家标准。实施城市畅通工程,加强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建设,增加停车供给,各设区市努力进位升级,石家庄、唐山、邯郸创建城市交通模范管理城市。

市政设施。加快各类市政设施配套建设,建立功能齐全、运转高效的市政设施体系。实施架空线路入地改造,主要新建道路采用地下管线共同沟模式,对街道路面及其附属设施进行全面达标改造、规范设置和美化。设区市市政设施完好率达到90%以上;集中供热普及率达到80%以上,供热计量收费面积达到30%以上;燃气普及率达到99%以上,其中管道燃气比重达到80%以上。县(市)燃气普及率达到70%以上,市政设施完好率达到80%以上。

公共设施。高标准建设文化、教育、科技、体育:医疗、养老、儿童活动等大型公共服务设施项目,各设区市博物馆、展览馆、图书馆达到国家基本要求,建成综合性文化体育中心。设区市中小学幼儿园教育设施水平全部达到国家建设标准。统筹安排社区行政管理、商业服务、文化体育、医疗卫生、社区服务等配套服务设施,建立完善的社区公共服务和物业管理体系。结合人防工程,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

城市防灾。编制市政公共设施防灾减灾规划,建立地质灾害预警、防治和应急体系,加强城市防内涝系统和抢险救援装备建设,按照国家标准设置消防车通道。

(四)城市居住条件上水平。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优先,加强保障性住房和便民服务设施建设,大幅度提高城市居住质量。

|

保障性住房。实施住房保障安居工程,扩大住房保障范围,建立以公共租赁住房、廉租住房为主的保障体系,对人均住房建筑面积15平方米以下且家庭住房建筑面积50平方米以下的城市低收入家庭应保尽保,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群体的住房条件明显改善。各市每年建设的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和限价商品住房套数达到当地上年度城镇家庭户数的2%以上,其中设区市市区不低于2.5%、县(市)不低于1%。政府拥有产权的住房达到当年新增保障性住房的1/3以上。集中建设向农民工出租的公共租赁住房、集体宿舍。推行商品住宅装修一次到位。

棚户区改造。设区市3000平方米以上集中成片棚户区(含城市、工矿、煤矿、林业、垦区棚户区)基本完成改造任务。

城中村改造。设区市2008年初建成区范围内80%的城中村基本完成改造任务,已完成改造的城中村全部实现土地性质转为国有、村民身份转为城镇居民、集体经济资产转为规范的公司运营,村民委员会按程序转为居委会。设区市2010年初建成区范围内所有城中村完成房屋拆迁、村民安置和土地收储。

旧住宅区改造。设区市2000年以前建成的、未列入旧城改造计划的、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以上的旧住宅小区,完成房屋整修、环境整治、违章拆除、设施补建和规范管理等改造任务。搞好居住小区配套设施规划建设,严格小区配套设施验收管理。

旧商贸区改造。推行成片区、立体化改造模式,打造一批集休闲、娱乐、商务、旅游、文化等功能为一体的商贸街区,设区市改造建设2个以上综合商业街区,便民市场按照合理服务半径实现全覆盖。

便民服务设施。以"贴近群众、方便百姓"为主题,以街道和社区为主战场,高标准整治建设小街巷、小游园、过街天桥(地下通道)、小型停车场、小型体育设施、早(夜)市、社区卫生站、街巷地名标志及道路指引牌、无障碍通道、公厕。发展社区多媒体便民综合服务站,提供各类缴费、信息咨询等服务。

(五)城市风貌特色上水平。坚持精心设计、匠心雕琢,充分挖掘和提炼城市自然景观和历史文脉,塑造富有地域特色的品综合交通、城市水系、景观风貌以及城市有形文化、防灾减灾等重点专项规划,中心城市统筹管理区域内规划建设用地实现控详规全覆盖,所有县城总体规划重新进行修编。推行规划方案比选和重要建筑方案设计国际招标,强化"五线''管理,严格执行规划委员会、专家论证和公众参与制度。采取多种形式建设规划展馆,所有设市城市、环首都经济圈的县城,以及"十二五"末人口规模达到20万人的县城都要建成规划展馆。

城市设计。围绕塑造风貌特色开展城市设计,重点搞好行政中心、商业商务中心、文化体育中心、综合交通枢纽、滨水地区、高层建筑集中区、历史街区等重点区域城市设计。制订《河北省城市设计导则》,各设区市制订城市风貌特色管理规定,对城市色彩、建筑、街道、绿化、水体、照明和城市家具等,作出规划控制要求和导引范例,对历史文化街区、传统特色风貌区进行保护性改造,彰显城市历史文化内涵。

景观建设。对主次干道两侧和城市广场、公园、重要公共建筑周边景观要素进行系统性改造。整治城区河湖水系,重点搞好河道生态护砌、沿岸绿化等工程建设,增添文化亭廊、休闲座椅等设施,打造都市风光带。开展城市雕塑营活动,建设一批雕塑公园或雕塑长廊。推广节能照明技术和设备,道路和景观照明集中控制率达到95%。

精品工程。创建一批高品质特色街区、样板道路、风貌建筑、示范小区、文化广场和城市标志性建筑(群.),设区市2万平方米以上单体公共建筑、4万平方米以上公共建筑群都要建成精品工程。

(六)城市管理服.务上水平。坚持建管并重、综合治理,以精细化、标准化为核心,以信息化为载体,建立高效的城市管理体制和运行模式。

容貌整治。以治脏治乱为重点,集中整治占道经营、乱堆乱放、乱贴乱挂,清除城区道路、河道、市场、工地积存垃圾,彻底消除卫生死角;全面整治各类广告牌匾和标识。设区市全面做到垃圾密闭收集运输、日产日清,清运率达到100%,'主次干道16小时保洁、重点区域24小时保洁,机械化清扫率达到50%。,综合管理。推进城市管理领域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完成城市管理重心下移,使区、街管理职能到位,并确保费随事转、人随事走。实施城市管理、设施配套、公共服务进社区工程,物业管理覆盖率达到60%。坚持文明执法、群众参与,推行柔性、亲民、和谐的城市管理。

数字化管理。加快城市宽带网建设和数字广播电视网络改造,建立统筹数字规划、数字城管和数字住房三大平台为基础的现代城市管理体系,推进城市数字化管理向县(市)延伸。整合城市空间信息资源,实现专业管理系统标准统一、系统融合和数与城市管理。制定和完善市民公约,培养与现代城市相适应的基本礼仪和行为习惯,市民公共场所行为达到国家文明城市标准,交通守法率达到国家畅通工程标准。

三、设区市重点项目

根据区位条件、产业基础和环境容量,因地制宜确定各设区市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聚集等重点项目。

石家庄市充分发挥省会优势,着力发展总部经济、文化旅游、商贸物流、生物医药、电子信息、软件、信息服务、纺织服装、精密现代服务业等优势产业,构筑主城区为核心,鹿泉、藁城、栾城和空港城为组团的大都市区,以正定新区开发、老城区改造建设、空港物流园建设、大西柏坡建设为引擎,打造十大繁华片区、十大标志性建筑(群),实施环城水系等环境工程,开展每人1盆花活动。高标准完成石家庄机场改扩建、客运专线和货运外迁等大型交通枢纽工程。

唐山市充分发挥省域中心城市和沿海港口优势,着力发展精品钢铁、装备制造、循环化工、港口物流、电子信息、新型建材等优势产业,发展壮大总部经济,统筹中心城区与丰润、古冶、开平、南堡、海港、唐山湾生态城等城市组团,构筑"双核"大都市格局,开发建设南湖生态城、唐山湾生态城、凤凰新城、空港城、环城水系、唐山湾国际旅游岛,改造建设唐山西站、凤山、弯道山、大城山等城市片区。

承德市发挥文化、生态等独特优势,着力发展休闲旅游、钒钛制品、现代农业、食品加工、清洁能源、装备制造、新型材料等优势产业。构建大水系、大交通、大景观、大产业、大建设格局,综合整治滦河、武烈河,恢复避暑山庄、外八庙水系,打造皇家文化、佛教文化、民俗文化景观风貌,统筹中心城区与滦平县、承德县、隆化县部分乡镇协调发展,加快山庄外庙、承德新城、上板城、空港城等片区建设,形成带状形、组团式、多中心"五区三带"国际旅游城市发展格局。

张家口市充分发挥坝上草原、冰雪文化优势,着力发展旅游服务、新型能源、装备制造、现代物流、电子信息和矿产品深加工,整合中心城区、宣化区、下花园区、万全县、宣化县、崇礼县及周边建制镇资源,形成组团式大城市格局,加快综合交通、生态环境、文化旅游、民生保障、产业园区等体系建设,实施清水河等水系整治和沿岸景观风貌建设,创建国家级园林城市。建设文化艺术会展中心、历史博物馆等大型公共设施项目,搞好大境门修复改造等历史文化保护工程。

秦皇岛市充分发挥生态、旅游优势,着力发展休闲旅游、装备制造、港口物流、电子信息、软件、信息服务、食品加工、总部经济、现代服务业等优势产业,整合昌黎、抚宁的沿海资源,构筑山海关区、海港区、北戴河区、北戴河新区、昌黎、抚宁的组团式空间格局,以实施''旅游立市''战略、打造五A级景区为主线,瞄准国内外一流海滨城市,全面提升城市功能、环境和品位,改造建设市区道路,研究发展城市轻轨项目,做大做强滨海城市生态环境优势,开发建设一批旅游接待综合性项目。

廊坊市充分发挥环首都优势,着力发展总部经济、会展经济、电子信息、软件、信息服务、科技孵化、休闲旅游、现代农业等优势产业,整合中心城区与固安、永清、临空港产业园区等资源,加快构建生态、智能、休闲、商务型中心城市,实施京廊、京固、京燕轻轨项目,实现廊坊环京县(市、区)与北京轨道交通的对接。开发建设万庄新城、廊坊科技谷、空港新城、安次新兴产业示范区、广阳新兴产业示范区等新城区。

保定市充分发挥历史文化优势,着力发展文化旅游、新能源、汽车制造、纺织服装、现代中药、现代物流等优势产业,以中心城区为核心,统筹清苑、满城、徐水和安新,构建"一城三星一淀"都市区发展格局,立足建设大城市、完善大交通、深化大水系,精心打造文化名城、山水保定、低碳城市三张名片,建设北部电谷新城、东部高铁客站新城、东湖文化中心片区、西湖体育新城和市民中心5大新区,完成府河、西大园、清真寺三大片区整体拆迁改造。

沧州市充分发挥沿海临港优势,着力发展石油化工、装备制造、冶金建材、临港物流、滨海旅游等优势产业,整合青县、沧县空间资源,做大做优中心城区,加快建设黄骅生态新城。实施新城开发、旧城提升、运河整治等重大战略,加快开发沧州新城,基本建成起步区,建设市民服务中心、文化教育中心、体育中心、金融商业中心等重大服务设施。

衡水市充分发挥衡水湖资源优势,着力发展休闲旅游、高新技术、现代物流、工程橡胶、食品加工、现代农业等优势产业。整合中心城区和冀州城区资源,构建"一湖两城,,空间发展格局。完成河东老城区主体改造,改善提升旧城区,衡水湖生态城打造成为成熟的旅游度假区,加快开发建设南部滨湖新城,创建省级园林城市,打造以市区为中心的半小时交通圈。

邢台市充分发挥紧邻太行山的资源优势,着力发展新能源、煤盐化工、装备制造、纺织服装、休闲旅游等优势产业,以中心城区为核心,整合邢台县、南和县、任县、内丘县、沙河市等周.边地区,构建组团式大城市空间格局,实施"一城五星,,和"五大区域"开发战略,加大高新技术开发区和七里河新区开发建设力度,加快邢台新区、滨水生态区和石武高铁站周边综合商务区开发建设,全面启动邢台新区起步区建设。

邯郸市充分发挥省际区位、历史文化资源优势,着力发展精品钢铁、装备制造、现代物流、煤炭、化工、高新技术、文化旅游等优势产业,整合峰峰、磁县、成安、肥乡、广府、永年空间资源,构建大都市区空间格局,培育冀南新区等五大产业集聚区,开发建设东部新城等六大新城、中央商务区等四大功能区、文化艺术中心等四大公共设施,整治建设南湖、滏阳河等"四湖六河'',开展"森林邯郸"、"每人一棵树”活动。

各设区市要积极推动县城扩容升级,制定所属县(市)城镇建设三年上水平工作实施方案,努力打造一批高标准小城市,促进县域经济加快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开展城乡总体规划试点,推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加大对农村新民居建设和危旧房改造的政策指导和支持力度。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把城镇建设三年上水平工作放在战略位置,党政一把手要亲自谋划和组织推动。有关部门要发挥职能作用,形成协调联动、合力推进的工作机制。完善重点工作调度、督查、通报制度,适时组织观摩交流活动。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开展分层次、大规模培训,大胆培养和选拔使用各类人才。各地要明确城镇建设三年上水平工作机构,配足配强适应工作需要的工作力量,提供经费保障。

(二)推进改革创新。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提升理念,坚持扩大开放、打开城门搞建设,引进战略合作者搞顶层规划、顶层设计、顶层开发。'深化城市规划、城建投融资、住房保障、城市管理等领域的改革,改革户籍管理制度,鼓励农民进城落户;推行城建投融资公司运作模式,加强资本注入和资产整合;建立以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为主的保障性住房体系;对污水和垃圾处理项目建设实行以奖代补政策;进一步下放审批权限,特别是对于重点发展地区,能下放的权限全部下放。鼓励创环境奖和十佳绿色建筑、十佳绿色小区、十佳公园、十佳公共建筑、十佳景观大道、十佳特色街区等评选活动,各市也要相应开展评选活动。开展群众满意度调查。

(四)强化项目支撑。把项目建设作为主抓手,切实将任务落实到项目、责任落实到干部。每个市都要建设一批重大项目,实行"领导+指挥部+融资平台"的项目推进机制,各市都要组建领导挂帅的重大项目指挥班子,实施投融资、招投标、工程建设、项目廉政等全过程负责。

(五)完善制度标准。大力推行科学民主决策,建立重大事项方案论证、听证和公示、公布制度。加强制度与标准化建设,建立起省市县全覆盖,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规范性文件、地方标准和技术导则相配套的制度体系,努力构建长效机制。开展对标活动,每个市都要确定一个国内先进城市作为追赶目标,制定与先进城市接轨的标准体系。

(六)组织评估考核。省委、省政府对各设区市进行重点工作专项评估;每年组织一次考核,第三年进行汇总评比。将评估考核结果纳入干部绩效考核'对做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进行表彰和奖励。制定《城镇建设三年上水平基本目标任务指标体系》,作为评估考核依据。各设区市也要建立对县(市)的评估考核机制。

(七)搞好县(市)指导。各市要按照抓两头、带整体的原则,加强对所属县(市)的工作指导和督促检查,促进县城建设朝着特色突出、设施良好、环境优美的方向发展。县级市和基础条件优越的县城要发挥领跑作用,向高标准中等城市迈进。其他县城要因地制宜、尽力而为,努力建设高标准小城市。

I. 成都市第一、二、三、四、五、六、七、八污水处理厂地址分别是哪

成都市第一污水处理厂和成都第二污水处理厂位于金融总部商务区,

成都市回第三污水处答理厂位于成都市南部新区,高新区三瓦窑桂溪乡境内,在武侯大道南侧约200m,距市中心约8km。

成都市第四污水处理厂位于成都市高新区桂溪石墙村。

成都市第五污水处理厂位于中心城区。

成都市第六污水处理厂位于成都市成华区龙潭街道办高洪社区。
成都市三环路龙潭立交外侧,先到龙潭片区,再到高洪社区。

成都市第七污水处理厂位于成都市清白江区。

成都市第八污水处理厂青羊区。

J. 裕安区平桥污水处理站地址在哪里

裕安区平桥污水处理站地址: 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区城南镇振东大道一号。
该污水管网处理站、管径、规模等方面的设计,是依据产业园区的总体规划,综合考虑区域内工业废水和生活废水产生的量,并充分利用地形而确定的。平桥科技产业园污水管网建设是分批开展的,管网向东铺设与六安市城区污水管网并网,最终通过位于新安镇兴隆村境内的六安市城市河西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后再排放。

阅读全文

与冀南新区污水处理厂在哪里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疫情期间广州回沈阳用隔离吗 浏览:532
为什么总是喝纯水对身体有害 浏览:359
怎么拆电动剃须刀过滤网 浏览:753
新速派空调滤芯正品哪里买 浏览:993
污水厂叫什么名字 浏览:635
桑夏净水器怎么换净水滤芯 浏览:696
纯水不导电是因为水中有什么离子 浏览:607
废水中固体污染物的指标 浏览:564
3m直饮水机水管怎么和龙头连接 浏览:763
万州卫生间漏水处理 浏览:756
江苏省污水处理工培训 浏览:480
格力kfr23gw怎么拆过滤网 浏览:561
布鲁艾尔净化器换滤网后怎么重置 浏览:337
深圳市宝安区空气净化器多少钱 浏览:717
小电容滤芯高频是什么原因 浏览:37
长安plus机油滤芯跟什么车的一样 浏览:620
家用饮水机高多少 浏览:673
中水处理的工艺流程 浏览:355
水族箱过滤棉一天一换 浏览:18
不结水垢的加湿器 浏览: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