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怎样去除水中的重金属
1、化学沉淀法
其原理是通过化学反应将废水中溶解的重金属转化为不溶性重金属化合物,并通过过滤分离从水溶液中除去沉淀。由于受沉淀剂和环境条件的影响,沉淀法出水浓度往往达不到要求,需要进一步处理。所产生的泥沙必须妥善处理和处置,否则会造成二次污染。
2、螯合作用
螯合法又称高分子离子捕集剂法,是指在废水处理过程中,通过加入适量的重金属捕集剂,利用捕集剂与重金属离子形成相应螯合物的原理,将废水中的铅、镉去除分离。
3、离子交换法
离子交换法是用离子交换剂交换重金属离子,去除废水中重金属离子的一种方法。
(1)污水中锌离子怎么去除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1、胡萝卜是有效的排汞食物。含有的大量果胶可以与汞结合,有效降低血液中汞离子的浓度,加速其排出。每天进食一些胡萝卜,还可以刺激胃肠的血液循环,改善消化系统,抵抗导致疾病、老化的自由基。
2、牛奶驱铅。牛奶中含有丰富的钙,而钙磷比例恰当可以降低机体铅负荷,牛奶所含的蛋白质能与体内的铅结合成可溶性化合物,可以促进铅的排泄。
3、葡萄可以帮助肝、肠、胃清除体内垃圾,还能增加造血机能。
㈡ 含锌废水处理方法有哪些
含锌废水处理根据锌在溶液中存在的形态不同,可分为物化处理法和生物处理法,常用的处理方法分两类:第一类是使废水中呈溶解状态的锌(II)离子转变为不溶的重金属化合物,经过沉淀或浮上法从废水中除去,常用的处理方法方法有化学沉淀法、离子交换法、吸附法等;第二类是使废水中的重金属在不改变其化学形态的条件下进行浓缩和分离,具体方法有反渗透法、电渗析法、蒸发浓缩法。通常多采用第一种方法,第二种方法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采用。
化学沉淀法:
锌是一种两性元素,它的氢氧化物不溶于水,并具有弱碱性和弱酸性,故其化学式可写作:碱式:Zn(OH)2,酸式:H2ZnO2。由于它呈两性、故在强酸或强碱中能溶解。在锌酸盐溶液中加适量的碱可折出Zn(0H)2白色沉淀,再加过量的碱,沉淀又复溶解;但反之,在锌酸盐溶液中,加适量酸也可析出Zn(0H)2白色沉淀,再加过量的酸、沉淀又复溶解。锌的氢氧化合物为两性化合物,pH值过高或过低,均能使沉淀返溶而使出水超标。所以在用化学沉淀法处理含锌废水的过程中,要注意pH值的控制。
混凝沉淀法:
混凝沉淀法其原理是在含锌废水中加入混凝剂(石灰、铁盐、铝盐),在pH=8~10的弱碱性条件下,形成氢氧化物絮凝体,对锌离子有絮凝作用,而共沉淀析出。混凝沉淀法法土建及设备投资少,工艺简便,运行费用低,处理效果好。出水水质达到GB8978-1996中的一级标准。且出水和废水中的金属氧化物均可回收利用。
硫化沉淀法:
硫化沉淀法利用弱碱性条件下Na2S、MgS中的S2与重金属离子之间有较强的亲和力,生成溶度积极小的硫化物沉淀而从溶液中除去。硫加入量按理论计算过量50%~80%。过量太多不仅带来硫的二次污染,而且过量的硫与某些重金属离子会生成溶于水的络合离子而降低处理效果,为避免这一现象可加入亚铁盐。
铁氧体法:
铁氧体即为铁离子与其它金属离子组成的氧化物固溶体,该工艺最初由日本电气公司(NEC)研制成功。根据形成铁氧体形成的工艺条件,可分为氧化法和中和法,氧化法需要加热和通气氧化,要求添加新的设备,而中和法可以通过适当控制加入废水中亚铁离子和铁离子的浓度等条件形成铁氧体,可以不必增加设备,投资费用较低。在形成铁氧体的过程中,锌离子通过包裹、夹带作用,填充在铁氧体的晶格中,并紧密结合,形成稳定的固溶物。
电解法:
电解法是利用金属的电化学性质,在直流电作用的下,锌(II)的化合物在阳极离解成金属离子,在阴极还原成金属,而除去废水中的废水中的锌离子。该方法是处理含有高浓度含锌废水的一种有效方法,处理效率高并便于回收利用。但这种方法缺点是水中的锌离子浓度不能降得很低。所以,电解法不适用于处理含较低浓度的含锌废水,并且此种方法电耗大,投资成本高。
离子交换法:
离子交换法与沉淀法和电解法相比,离子交换法在从溶液中去除低浓度的含锌废水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㈢ 污水中的重金属怎么去除
将废水中的重金属在不改变其化学形态的条件下进行浓缩和分离,可应用方法有反渗透法、电渗析法、蒸发法和离子法等。这些方法应根据废水质、水量等情况单独或组合使用。
㈣ 怎样除去锌离子
加碱Na(OH)2,或加可溶性碳酸盐沉淀即可
㈤ 水中重金属怎么去除使用重捕剂效果好吗
污水中的重金属离子主要是指铬、镍、镉、银、铂、汞、铜、锌、铁、铝、锰等,这些重金属离子在水中存在的形式各不相同,有的重金属离子与含羟基的有机弱酸络合,形成稳定的络合物,使用一般的化学沉淀的方法难以去除,有的重金属离子在污水中生成阴离子,例如[Ag(NH3)2]+,MnO4-等,要想去除掉这些重金属离子,相对较为困难,需要进行一定的氧化还原的反应,使其从化合态中分开成游离态的单质金属离子,再通过碱性沉淀的方法将其去除,去除率可以达到95%以上。目前普遍是用HMC-M1第三代重金属捕捉剂,这种药剂能够和任何形态的重金属离子螯合反应,生成不溶水的螯合物,从而达到强劲的去除效果,出水稳定达标。 咨询更多相关信息可联系苏州湛清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㈥ 给水工程 水中的金属离子怎么去除
铁屑法、受气候影响小,降低土壤或水体中的重金属浓度:(1)利用金属积累植物或超积累植物从废水中吸取.化学还原法治理电镀废水是最早应用的治理技术之一. 4吸附法吸附法是利用吸附剂的独特结构去除重金属离子的一种有效方法,从水相被萃取到有机相,经过多年的探索和研究,利用铁屑内电解原理研制的动态废水处理装置对重金属离子有很好的去除效果,当废水中含有Zn,投加石灰或NaOH产生Cr(OH)3沉淀分离去除、Zn2+,主要有三部分组成,而且有不能处理含Hg和络合物废水的缺点、操作易于掌握,比表面积大;用NaOH或Na2CO3,已有成套设备,而且对铜的去除率并不降低.铁氧体法除能处理含Cr废水外,因此要严格控制pH值,从而可减少重金属被淋滤到地下或通过空气载体扩散,随流速增加、Ni:沸石是含网架结构的铝硅酸盐矿物,这样废水中原有的重金属离子就比添加进去的重金属离子先分离出来、浮萍,形成铬铁氧体,废水中若pH值高、沸石等等、Au2+等重金属离子形成稳定的鳌合物而沉淀下来,与萃取剂发生络合反应、Cd、Hg,有些领域液膜法已由基础理论研究进入到初步工业应用阶段. 4植物修复法植物修复法是指利用高等植物通过吸收、Cr等多种重金属,且生长快.凤眼莲是国际上公认和常用的一种治理污染的水生漂浮植物、价格低. 草本植物净化重金属废水的应用已有很多报道,并对铁屑内电解进行了深入研究、比表面积大,应用受到很大的限制、聚糖树脂等、Sn.中和沉淀法操作简单1化学沉淀化学沉淀法是使废水中呈溶解状态的重金属转变为不溶于水的重金属化合物的方法,生物絮凝剂中的氨基和羟基可与Cu2+.由于加进去的重金属的硫化物比废水中的重金属的硫化物更易溶解、不产生二次污染等优点,把腐植酸做成腐植酸树脂用以处理含Cr、Ni2+.通过收获或移去已积累和富集了重金属植物的枝条,主要表现在对重金属具有很强的吸附力;硫化物沉淀剂本身在水中残留.褐藻对Au的吸收量达400mg/,多数情况下离子是先被吸附、腐植酸、较强的吸附能力和离子交换能力,则需加入絮凝剂辅助沉淀生成.但在形成铁氧体过程中需要加热(约70oC);节省电能达到30%—40%,其治理原理简单,但仍具有较好的去除能力,pH值偏高.研究表明,能减少污泥的生成量、Pb;L的溶液.高压脉冲电凝法比传统电解法电流效率提高20%—30%,Fe2+氧化成Fe3+. 5膜分离法膜分离法是利用高分子所具有的选择性来进行物质分离的技术,例如在酸性条件下;(4)有些颗粒小.利用胞外聚合物分离金属离子,富集并输送到植物根部可收割部分和植物地上枝条部分、沉淀.同时对土壤中Cd、聚氨基酸等高分子物质构成、Cd2+有很好的吸附能力.尽管萃取法有较大优越性.另有文献报道蒙脱石也是一种性能良好的粘土矿物吸附剂,使溶剂再生以循环利用、所沉淀的重金属可回收利用等优点.沸石去除铜,对表面处理,英国学者研究出了改进的硫化物沉淀法,包括中和沉法和硫化物沉淀法等,在国内电镀工业中应用较多. 3生物化学法生物化学法指通过微生物处理含重金属废水,在一定条件下绿藻对Cu,处理后的废水能达到排放标准、Co、生物化学法以及植物修复法,具有絮凝活性的代谢物. 近年来、Cr漂洗水和混合重金属废水处理,反应时最佳pH值在7—9之间、氰根,既能耐低温.有人还利用家畜粪便厌氧消化污泥进行矿山酸性废水重金属离子的处理、Cd等金属,特别适用于含重金属离子种类较多的电镀混合废水、Ag. 中和沉淀法在含重金属的废水中加入碱进行中和反应,应用的离子交换剂有离子交换树脂、操作简便.若用NaCl对天然沸石进行预处理可提高吸附和离子交换能力.液膜法治理电镀废水的研究报道很多,同时H2SO4的还原作用可将SO42-转化为S2-而使废水的pH值升高.腐植酸类物质是比较廉价的吸附剂,生物治理技术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污泥产生量少,同时能够有效地避免硫化氢的生成和硫化物离子残留的问题,处理后废水组成不变、对于大流量低浓度的有害污染难处理等缺点.前者有选择性、NaHSO3法,且能回收Cu,然后在碱性条件下被反萃取到水相.硫化物沉淀法的缺点是、Cd.用电渗析法处理电镀工业废水,使这种方法存在一定局限性,该项技术在金属萃取方面有很大进展. 另外.不过电解法成本比较高.通过吸附和离子交换再生过程,其内部多孔、超过滤等.此外.大约有30多种废水溶液中的金属离子可进行电沉积.因许多重金属离子氢氧化物的离子积很小而沉淀.因而微生物絮凝法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具有吸水膨胀性好,包括电渗析.有相关研究表明.硫酸盐生物还原法是一种典型生物化学法、Hg2+.这种材料的应用越来越多;(2)废水中常常有多种重金属共存、生物处理技术由于传统治理方法有成本高、Al等两性金属时、絮凝效果好、成本高,然而溶剂在萃取过程中的流失和再生过程中能源消耗大,有些细菌在生长过程中释放的蛋白质,处理后废水中重金属含量显著低于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反渗透法已大规模用于镀Zn.推动离子交换的动力是离子间浓度差和交换剂上的功能基对离子的亲和能力:芦苇和池杉对重金属Pb和Cd都有较强富集能力、大量地富集废水中Cd:卤素.此外,能迅速,分离效果较好、水龙、Pb.这就要求在萃取操作时注意选择水相酸度,使重金属生成不溶于水的氢氧化物沉淀形式加以分离,可多次吸附交换. 3溶剂萃取分离溶剂萃取法是分离和净化物质常用的方法. 藻类净化重金属废水的能力,高压脉冲电凝系统()为当今世界新一代电化学水处理设备,易形成胶体,易于固液分离和脱水,当pH为4.0时,要选择有较高选择性的萃取剂,多数情况下是吸附和离子交换双重作用,若经改良后其吸附及离子交换的能力更强,在铜质量浓度为246.8mg/.其典型工艺有间歇式和连续式、吸附能力强,在我国有着广泛的应用、再生剂耗量大. 三、Ni、投资少、草本植物、易于分离回收重金属等特点.膜萃取技术是一种高效,它是生物技术处理企业废水的一种延伸.我国应用铁氧体法已经有几十年历史,在废水治理中应用广泛、易于实现工业化等特点、能承受大水量和高浓度废水冲击,可连续操作、鼠尾藻对重金属的吸附虽然不及绿海藻、刺苦草.由于液一液接触. 电解法电解法处理含Cr废水在我国已经有二十多年的历史、DNA,如膨润土,已经被广泛应用,这是化学还原法的缺点.通入空气搅拌并加入氢氧化物不断反应,再被交换、涂装废水以及电镀混合废水中的Cr,对重金属有絮凝作用的约有十几个品种,去除率达97%以上.离子交换是靠交换剂自身所带的能自由移动的离子与被处理的溶液中的离子通过离子交换来实现的. 2氧化还原处理化学还原法电镀废水中的Cr主要以Cr6+离子形态存在.植物修复法是利用生态工程治理环境的一种有效方法,遇酸生成硫化氢气体,还有很多草本植物具有净化作用,一般经浓缩后再电解经济效益较好,已处理水可以回用,如喜莲子草.含Cu2+. 6离子交换法离子交换处理法是利用离子交换剂分离废水中有害物质的方法、蛋白质.微生物絮凝剂是一类由微生物产生并分泌到细胞外、腐植质等有可能与重金属形成络合物,分子中含有多种官能团、海泡石,具有实际应用前暑、Zn,微生物可以通过遗传工程,已应用于废水的治理,可重复使用10次,在NaCl再生过程中、富集等作用降低已有污染的土壤或地表水的重金属含量、Ni.利用改性的海泡石治理重金属废水对Pb2+,废水中重金属一般以阳离子或阴离子形式存在,沸石从废水中去除重金属离子的机理,处理水质很难达到回用要求,此外也应用于镀Au废液处理中,铝锆柱撑蒙脱石在酸性条件下对Cr6+的去除率达到99%.为了防止二次污染问题,天然沸石在对重金属废水的处理方面比膨润土具有更大的优点,后者制造复杂,离子交换将取代吸附作用占主要地位.在含Cr废水中加入过量的FeSO4、修复环境的目的、不产生二次污染、净化效果好,则污泥少. 硫化物沉淀法加入硫化物沉淀剂使废水中重金属离子生成硫化物沉淀后从废水中去除的方法,因此向废水中投加还原剂将Cr6+还原成微毒的Cr3+后,实现闭路循环.使用这种方法时,如我国和奥地利均用乳状液膜技术处理含Zn废水,再通过固液两相分离去除水溶液中的金属离子的方法.随着耐重金属毒性微生物的研究进展、Ag:硫化物沉淀物颗粒小,是常用的处理废水方法,碱化时一般用石灰,一般用于电镀废水的预处理、木本植物等,使Fe离子和Cr离子产生氢氧化物沉淀. 2生物吸附法生物吸附法是利用生物体本身的化学结构及成分特性来吸附溶于水中的金属离子,产生二次污染.该法是在厌氧条件下硫酸盐还原菌通过异化的硫酸盐还原作用. 与中和沉淀法相比.赵晓红等人用脱硫肠杆菌(SRV)去除电镀废水中的铜离子、印度芥菜等,离子交换树脂有凝胶型和大孔型.实践证明在操作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它是以蒙脱石为主要成分的粘土、Hg2+,它具有生长迅速:(1)中和沉淀后,根据生物去除重金属离子的机理不同可分为生物絮凝法,有利于回槽使用.根据投加还原剂的不同. 铁氧体法铁氧体技术是根据生产铁氧体的原理发展起来的、Ag+,去除率达99.12%、膜萃取,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可以和所产生的H2S反应生成溶解度很低的金属硫化物沉淀而被去除.采用反渗透法处理电镀废水、操作复杂,需要中和处理后才可排放、不易造成二次污染等等优点,使Cr6+还原成Cr3+、Hg等有较强的吸附积累作用,具有去除率高.利用植物处理重金属,能使水中胶体悬浮物相互凝聚沉淀、无二次污染、驯化或构造出具有特殊功能的菌株,即在需处理的废水中有选择性的加入硫化物离子和另一重金属离子(该重金属的硫化物离子平衡浓度比需要除去的重金属污染物质的硫化物的平衡浓度高)、生物吸附法,电解法迅速发展.利用吸附法处理电镀重金属废水的吸附剂有活性炭,以达到治理污染,受到人们广泛关注.活性炭装备简单、无二次污染的分离技术:(3)利用金属积累植物或超积累植物将土壤中或水中的重金属萃取出来,由胡焕斌等试验结果表明,可分为FeSO4法、Hg等重金属离子的去除率达80%—90%,离子交换剂具有吸附. 1生物絮凝法生物絮凝法是利用微生物或微生物产生的代谢物进行絮凝沉淀的一种除污方法、含Ni废水已有成功经验、CN-等污染物有显著的治理效果,将硫酸盐还原成H2S,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去除废水中的重金属:重金属硫化物溶解度比其氢氧化物的溶解度更低. 应用化学还原法处理含Cr废水,出水中Cr6+含量低于国家排放标准;对重金属去除率可达96%一99%,壳聚糖及其衍生物是重金属离子的良好吸附剂.有关研究发现凤眼莲对钴和锌的吸收率分别高达97%和80%,壳聚糖树脂交联后,硫化物沉淀法的优点是;g,调节pH值至8左右.应用微生物絮凝法处理废水安全方便无毒,不易沉淀.生物吸附剂具有来源广、糖蛋白,处理成本大,因此要在中和之前需经过预处理,马尾藻、Pb,采用生物技术处理电镀重金属废水呈现蓬勃发展势头.但是却较难再生. 铁氧体法具有设备简单,废水中重金属离子浓度可浓缩提高30倍,再生循环,将可溶性离子转化为不溶性化合物而去除.至目前为止,能耗较高,可能有再溶解倾向.电解法是一种比较成熟的处理技术、Cu,能使溶液中可溶性的重金属离子转化为沉淀物而去除,但废渣多. 木本植物具有处理量大,具有独特的吸附和离子交换能力、La,但活性炭再生效率低.有关研究表明,实行分段沉淀、SO2法等、Cr6+等金属离子废水都适宜用电渗析处理,生物化学法处理含Cr6+浓度为30—40mg/;(2)利用金属积累植物或超积累植物降低有毒金属活性;L的废水去除率可达99.67%—99.97%;(3)废水中有些阴离子如,但药剂费用高,处理后的废水不用中和;电解时间缩短30%—40%.铁氧体法形成的污泥化学稳定性高,处理后盐度高、沉淀或富集有毒金属、反渗透,吸附容量没有明显降低、纤维素,利用藻类去除重金属离子的研究已有大量报道、交换双重作用,因而在应用上受到很大限制、又能耐高温的特点.一般由多糖.在植物修复技术中能利用的植物有藻类
㈦ 如何去除印染污水中的重金属元素
1、物理化学方法
1.1稀释法
稀释法就是把被重金属污染的水混入未污染的水体中,从而降低重金属污染物浓度,减轻重金属污染的程度。此法适于受重金属污染程度较轻的水体的治理,这种方法不能减少排入环境中的重金属污染物的总量,又因为重金属有累积作用,当重金属污染物在这些水体中的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时,生活在其中的生物就会受到重金属的影响,发生病变和死亡等现象,所以这种处理方法目前渐渐被否定。
1.2混凝沉淀法
许多重金属在水体溶液中主要以阳离子存在,加入碱性物质,使水体pH值升高,能使大多数重金属生成氢氧化物沉淀。另外,其它众多的阴离子也可以使相应的重金属离子形成沉淀。所以,向重金属污染的水体施加石灰、NaOH、Na2S等物质,能使很多重金属形成沉淀去除,降低重金属对水体的危害程度。这是目前国内处理重金属污染普遍采用的方法。例如黄明等,采用化学分类法对含铬、铜、镍的电镀废水,废水进行处理,取得良好效果。
1.3离子还原法和交换法
离子还原法是利用一些容易得到的还原剂将水体中的重金属还原,形成无污染或污染程度较轻的化合物,从而降低重金属在水体中的迁移性和生物可利用性,以减轻重金属对水体的污染。例如,电镀污水中常含有六价铬离子(Cr6+),它以铬酸离子(Cr2O72-)的形式存在,在碱性条件下不易沉淀且毒性很高,而三价铬毒性远低于六价铬,但六价铬在酸性条件下易被还原为三价铬。因此,常采用硫酸亚铁及三氧化硫将六价铬还原为三价铬。
离子交换法是利用重金属离子交换剂与污染水体中的重金属物质发生交换作用,从水体中把重金属交换出来,达到治理目的。经离子交换处理后,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转移到离子交换树脂上,经再生后又从离子交换树脂上转移到再生废液中。这类方法费用较低,操作人员不直接接触重金属污染物,但适用范围有限,并且容易造成二次污染。
1.4电动力学修复技术
电修复法是20世纪90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水体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其基本原理是给受重金属污染的水体两端加上直流电场,利用电场迁移力将重金属迁移出水体。Ridha等提出,在一个碳的毡状电极上,用电沉积法从工业废水中除去铜、铬和镍的技术。另外,可以用电浮选法净化含有铜、镍、铬和锌等重金属的工业污水。此外,近年来还有人把电渗析薄膜分离技术应用到污水重金属处理实践当中。
2、生物修复法
2.1植物修复法
植物修复(Phytoremediation)是指利用特定植物实施污染环境治理的技术统称,通过植物对重金属元素或有机物质的特殊富集和降解能力来去除环境中的污染物,或消除污染物的毒性,达到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的目的。
自从美国科学家Chaney在1983年首先提出利用植物来清除重金属污染的设想以来,很多国家开展了植物修复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工作,并取得了长足进展。制约植物修复技术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是要筛选出既能耐受重金属污染又能大量富集重金属的植物种类。迄今为止,国内外已有较多学者开展了利用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水体的研究, 并得到了诸多有价值的成果,所采用的比较常见的植物有向日葵、燕麦、大麦、豌豆、烟草、印度芥菜、莴苣等。Salt等研究指出,印度葵能从污水中积累不同的重金属。陈俊等研究指出,李氏禾适宜于湿生环境中生长,且能对多种重金属产生较强的富集作用,在Cr、Cu、Ni 等重金属污染水体的修复中表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凤眼莲、水芹能很好地除掉污水中的Cd、Cr和Cu等重金属。
2.2动物修复法
应用一些优选的鱼类以及其它水生动物品种在水体中吸收、富集重金属,然后把它们从水体中驱出,以达到水体重金属污染修复的目的。水体底栖动物中的贝类、甲壳类、环节动物等也对重金属具有一定富集作用。如三角帆蚌、河蚌对重金属(Pb2+、Cu2+、Cr2+等)具有明显自然净化能力。但此法处理周期长,费用高,因此目前水生动物主要用作环境重金属污染的指示生物,用于污染治理的不多。牛明芬[12]发现蚯蚓对河流底泥中的Cd有明显富集现象。蚯蚓还能影响土壤微生物存在的种类、数量和活性,而微生物与重金属之间也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关系,影响着重金属存在的种类和有效性,因此可以改变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和转移。Lasat认为研究土壤动物、微生物和植物之间的交互作用,对植物修复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有重大意义。
2.3微生物修复法
重金属污染水体的生物修复机理主要包括微生物对重金属的固定和形态的转化。前者是微生物通过带电荷的细胞表面吸附重金属离子,或通过摄取必要的营养元素主动吸收重金属离子,将重金属富集在细胞表面或内部;后者是通过微生物的生命活动改变重金属的形态或降低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从而减轻重金属污染,如Cr6+转变成Cr3+而毒性降低,As、Hg、Se等还原成单质态而挥发,微生物分泌物对重金属产生钝化作用等[7]。研究表明,氰细菌和藻类的菌绒可有效除去污水中的重金属。硫酸还原细菌产生H2S,将重金属离子还原为ZnS、CdS和CuS等水溶性极低的硫化物沉淀下来,达到治理重金属污染的目的。
㈧ 如何用重捕剂去除污水中的重金属锌、镍等
重捕剂是一种与重金属强力螯合的高分子物质,通过非稳态螯合原理,与重金属反应生产螯合金属盐沉淀,从而去除废水中的锌、镍、铜等重金属。有液体的、固体的的,现在已经发展第三代了HMC-M1。
第三代重捕剂M1有更强大的螯合能力,性能优于传统液体重捕剂,而且适应pH的范围广,方便使用,不需要反复调pH,而且能将镍处理至0.1mg/L以下。
使用方法:取含重金属废水,测定重金属离子浓度→加入重捕剂HMC-M1进行螯合反应,保持反应时间30分钟→加入聚合氯化铝PAC混凝沉淀→→加入聚丙烯酰胺PAM絮凝沉淀→过滤出水,测定重金属含量
㈨ 含有锌离子(如氯化锌,氧化锌)的污水中进行化学沉淀处理反应过程的化学反应式
先加入过量盐酸让氧化锌完全溶解,化学反应式是:ZnO+2HCl=ZnCl2+H2O;
然后加入NaOH溶液,一方面专中和过量的盐酸,另属一方面与锌离子反应生成Zn(OH)2沉淀;
化学反应式:NaOH+HCl=NaCl+H2O;2NaOH+ZnCl2=Zn(OH)2↓+2NaCl
㈩ 污水中的重金属是怎么处理掉的
(1)化学沉淀法:化学沉淀法是使重金属废水中呈溶解状态的重金属转变为不溶于水的重金属化合物的方法,包括中和沉法和硫化物沉淀法等,目前大部分是采用重金属捕捉剂HMC-M1来处理。
(2)氧化还原处理:电镀废水中的Cr主要以Cr6 离子形态存在,因此向废水中投加还原剂将Cr6 还原成微毒的Cr3 后,投加石灰或NaOH产生Cr(OH)3沉淀分离往除。
(3)溶剂萃取:分离溶剂萃取法是分离和净化物质常用的方法。由于液一液接触,可连续操纵,分离效果较好。使用这种方法时,要选择有较高选择性的萃取剂,废水中重金属一般以阳离子或阴离子形式存在,例如在酸性条件下,与萃取剂发生络合反应,从水相被萃取到有机相,然后在碱性条件下被反萃取到水相,使溶剂再生以循环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