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在污水处理中好氧池里氮,磷,钾,比例怎么加
碳氮磷的比值应该是 BOD: 氮 :磷 = 100;5:1 注意氮肥指尿素,它的含氮量46%,磷肥的含磷量82% 经过计算投加量就出来了.先将固体化成水,向打吊针一样,一点一点的滴于水中,保持均匀.
❷ 污水处理中的氮磷含量在多少合适
氨氮是:5ppm以下
除磷:4-6ppm以下
请问你目前的是多高?
❸ 污水处理好氧阶段进水COD与氨氮比值多少合适
你应该问的是:氮、磷、炭这三者的投加营养物的比例是多少吧 这三者的比值按照100:5:1 比较合适
❹ 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中主要污染物(总氮、总磷、氨氮、COD 等)的浓度
评价标准执行《地表水环境标准》(GB3838-2002)III类标准,具体见表:地表水质量评价标准
(3) 评价方法内
采用单因子指数法进容行现状评价。
①对于随浓度减小而污染程度降低的评价因子,计算公式
式中:Si——污染物单因子指数;
Ci——i污染物的浓度值,mg/L;
Csi——i污染物的评价标准值,mg/L。
②pH值单因子指数的计算公式
>7.0
式中:SpHj——pH单因子指数;
pHj——j断面pH值;
pHsd——地面水水质标准中规定的pH值下限;
pHsu——地面水水质标准中规定的pH值上限。
当被评价水质参数的标准指数>1时,表明该水质参数超过了规定的水质标准,已经不能满足该项水质使用功能的要求。
只知道这么多了,
❺ 豆制品废水氨氮和磷的含量一般是多少
一般含量是pH 3.5~5.0 温度 40~55 COD 11174~19624mg/L BOD 7432~11315mg/L SS 700~1670mg/L TKN 376~1067mg/L 氨氮 25~72mg/L 蛋白质 4000~5000mg/L 磷 8~26mg/L,仅供参考,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豆制品废水降解一般需要用到复合细菌、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等等,使用菌种根据您的污水水质指标来看。
污水处理菌种,找广州甘度、可寄样品。
❻ 污水处理 磷过多有什么影响
这就要看哪个环节了,污水处理的单元很多,对于很多物理处理单元是不受影响的,但是诸如生物污泥和其他化学污水处理环节影响很大。
污水中的BOD:氮:磷最佳比例是100:5:1的比例,如果比例失调或者污水中这几种成分含量微小,都会导致微生物不工作。
参考:http://www.nmgjlscl.com/Item/Show.asp?m=1&d=2946
如果污水中磷的含量很高,还要进行除磷处理。
生物除磷是依靠回流污泥中聚磷菌的活动进行的,聚磷菌是活性污泥在厌氧、好氧交替过程中大量繁殖的一种好氧菌,虽竞争能力很差,却能在细胞内贮存聚β经基丁酸(PHB)和聚磷酸盐(Poly-p)。
详细参考:http://www.nmgjlscl.com/Item/Show.asp?m=1&d=2905
http://www.nmgjlscl.com/Item/Show.asp?m=1&d=2890
❼ 污水处理厂出水总氮浓度
总氮为氨氮,硝态氮、亚硝态氮等无机氮,和蛋白质、氨基酸和有机胺等有机氮的总和。
2、其单位为mg/L。
硝化细菌对温度的变化也很敏感,当污水温度低于15℃时,硝化速率会明显下降,当污水温度低于5℃时,其生理活动会完全停止。
因此,冬季时污水处理厂特别是北方地区的污水处理厂出水氨氮超标的现象较为明显。
(7)污水处理氮磷含量多少合适扩展阅读:
水氮含量超标原因及控制方法
1、污泥负荷与污泥龄
生物硝化属低负荷工艺,F/M一般在0.05~0.15kgBOD/kgMLVSS?d。负荷越低,硝化进行得越充分,NH3-N向NO3--N转化的效率就越高。
与低负荷相对应,生物硝化系统的SRT一般较长,因为硝化细菌世代周期较长,若生物系统的污泥停留时间过短,污泥浓度较低时,硝化细菌就培养不起来,也就得不到硝化效果。SRT控制在多少,取决于温度等因素。对于以脱氮为主要目的生物系统,通常SRT可取11~23d。
2、 回流比与水力停留时间。生物硝化系统的回流比一般较传统活性污泥工艺大,主要是因为生物硝化系统的活性污泥混合液中已含有大量的硝酸盐,若回流比太小,活性污泥在二沉池的停留时间就较长,容易产生反硝化,导致污泥上浮。通常回流比控制在50~100%。
❽ 一般河流里面的总磷总氮含量多少范围是正常范围
一般来说总磷2毫克/升左右 氨氮25毫克/升左右
总氮35毫克/升左右
❾ 如何确定污水中的碳氮磷比
投配污水的碳氮比怎么计算
污水的碳氮磷比值=100:5:1
碳源的简单计算;
尿素的投加量计算:氮的内计容算(*0.05)磷的计算(*0.01)
尿素(0.46)
日处理水量m3
*
进入生化池cod的值*
b/c值
/1000*
碳氮磷比值
/100
/尿素的含量
较复杂的计算:
较复杂计算—简单计算的原cod的值=标准添加量(节约了成本)
❿ 废水的生化处理中营养比碳氮磷之比为100:5:1.
1 首先必须明确,生化处理中的营养比是根据污泥/生物膜中微生物需求来确定的。自然界中,各类微生物需求的碳氮比是不同的,但是对于活性污泥这个微生物群体而言有一个经验的值,好氧条件下是100:5:1,厌氧条件下是200:5:1.
2 其次,各参数的含义。碳氮磷都要以可生物吸收的量计算,因此,碳以BOD5表示;N一般指总凯氏氮(TKN),包括有机氮和氨氮,但不包括亚硝氮和硝态氮,因为除了反硝化细菌以外,大部分微生物都不能直接以亚硝氮和硝态氮作为氮源,而有机氮和氨氮则可被绝大多数微生物用做氮源;磷一般为磷酸盐。
3 最后我来解释一下这个比例的来源:
说法一:Mc Carty于1970年将细菌原生质分子式定为C5H7O2N,若包括磷为C60H87N12O23P,其中C、N、P所占的百分数分别为52.4%、12.2%、2.3%。对于好氧生物处理过程来说,在被降解的BOD5中,约有20%的物质被用于细胞物质的合成,80%被用来进行能量代谢所以进水中BOD:N:P=(52.4%/20%):12.2%;2.3%=100:5:1。
说法二:细菌C:N=4-5,真菌C:N=10,活性污泥系统中的C:N=8(介于二者之间),同时由于只有40%的碳源进入到细胞中,所以这个比例就是20,即100:5.磷的比例参照一。
4还想提点个人看法:活性污泥系统是个微生物生态系统,不仅是细菌,还存在大量真菌和其他微生物。这个比例我想不完全是细菌的组成,而是整个活性污泥微生物系统的营养需求平均值,因此我给出了说法二,个人也觉得说法二更符合具说服力。同时,对于活性污泥系统而言,这个比例在工程中也未必是一定的,生物总是有一定的适应范围的,因此,理论如此,实际操作接近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