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宋庆龄多少岁
宋庆, 4月5日出生,中国内地男演员,盛夏星空影视传媒旗下艺人。
2003年参演犯罪题材剧《警察抓小偷》,自此开始演艺事业。2006年参演革命历史剧《八月桂花遍地开》。2010年出演剿匪题材剧《瑶山大剿匪》。2011年参演古装侦探剧《刑名师爷》。2014年出演战地爱情传奇剧《我叫刘传说》。2015年领衔主演都市情感电影《爱谁谁之所谓相爱》。2016年,主演的革命剧《信者无敌》 。2017年,主演战争剧《誓盟》。
中文名
宋庆
国籍
中国
民族
汉族
出生日期
4月5日
职业
演员
老伍宋庆个人资料彭泊睿李颖嘉许新宇孙征宇周芮伊王朋利畅洋迅播影院
演艺经历
2003年在张国庆执导的犯罪题材剧《警察抓小偷》中饰演扒手黄鼠狼,自此开始演艺事业。
宋庆
2004年出演孙铁执导的系列电视电影《刑警张玉贵》的第四部《忠孝两全》 。同年在张国庆执导的农村乡土剧《凤凰起舞》中饰演喜欢着女主角李欣欣的郎永禄。
2006年参演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的革命历史题材片《八月桂花遍地开》。同年与于震、肖毅峰共同主演历史抗战剧《沁源围困战》,该剧是根据郭天仰、高平长篇小说《铁血战魂》改编而成。
2007年在张国庆执导的家庭生活剧《秋去秋来》中饰演老校工胡大伯的儿子胡胜海。
2008年参演以生态保护与开矿破坏生态为主要冲突矛盾的电视剧《家园》 。同年在赵文瑄,丁军主演的战争剧《海峡往事》中饰演月娥的旧时恋人季旺乡 。
2009年参演谷锦云执导的革命战争剧《陕北汉子》 。
2010年出演英壮执导的抗日喜剧《二号交通站》 。之后出演赵青、于震共同执导的抗战历史剧《烈火》。同年在张国庆执导的广西剿匪剧《瑶山大剿匪》中饰演土匪头子黄骨朵 。
宋庆
2011年在张国庆执导的“英雄无敌"系列电视剧的第四部《正者无敌》中饰演六十六师政训处成员钟卫兵。之后再次与张国庆导演合作,出演了谍战革命剧《强者风范》中黄板牙一角 。同年在谷锦云执导的革命战争剧《尖刀队》中饰演击国民党杀手“鹰眼”。同年在吴奇隆、霍建华主演的古装侦探剧《刑名师爷》中饰演擅长制作烟花爆竹的魏明 。
2012年在徐僧、袁志博主演的近代抗战剧《神枪之出生入死》中饰演身怀绝技,混迹江湖多年的铁手神偷耗子刘 。同年在张国庆执导的军旅励志剧《火蓝刀锋》中饰演原东南亚某国退役蛙人,后成为海盗头目的托马斯 。同年在乔鹏樾、李卓霖主演的“梦舟战争三部曲”第三部《雳剑》中饰演国名党士官范侯临 。
宋庆
2013年参演吴斌执导的革命战争剧《燃烧》 。之后在张国庆执导的民国剿匪剧《剿匪英雄》中饰演国民党军统特务营派到剿匪小分队中的卧底闫德全 。
2014年4月与陈宝国、冯远征合作主演农民史诗剧《老农民》,饰演菜包子一角 。5月与葛天合作出演年代抗战传奇剧《来势凶猛》,饰演革命义士莫大棒子 。8月出演近代革命剧《猎风行动》,饰演反派角色冯由一角 。10月31日在横店与钱泳辰、斓曦合作出演战地爱情传奇剧《我叫刘传说》,他在剧中饰演见多识广、具有民族责任感和爱国主义精神的“神算子”贾半仙 。
2015年1月领衔主演现代都市情感新媒体电影《爱谁谁之所谓相爱》,在片中饰演没工作在家炒股的愤青鲁四 。5月参演陈皓威执导的战争悬疑剧《怒江之战》 。9月何润东、李纯合作出演电影《藏地密码》,在片中化身捕猎能手索瑞斯 。
2016年,在蒋家骏执导的金庸武侠剧《射雕英雄传》中饰演丐帮长老鲁有脚 。
2017年,主演的战争剧《誓盟》在横店杀青,在剧中饰演热血勇士许老坎 。
编辑于 2021-02-08
TA的回答是否帮助到你了?
能够帮助到你是知道答主们最快乐的事啦!
有帮助,为TA点赞
无帮助,看其他答案
查看全部7个回答
宠物生病不用慌,阿闻互联网宠物医院免费宠物问诊
值得一看的狗狗相关信息推荐
阿闻好兽医互联网宠物医院超5000名宠物医生线值班,可通过图文/视频/电话免费问诊!
新瑞鹏宠物医疗集团有限公司广告
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多少钱?这家污水处理设备价格便宜!吕梁专享
污水处理设备广告
更多专家
宋庆年龄的年龄多大?
专家1对1在线解答问题
5分钟内响应 | 万名专业答主
马上提问
最美的花火 咨询一个教育问题,并发表了好评
lanqiuwangzi 咨询一个教育问题,并发表了好评
garlic 咨询一个教育问题,并发表了好评
188****8493 咨询一个教育问题,并发表了好评
篮球大图 咨询一个教育问题,并发表了好评
动物乐园 咨询一个教育问题,并发表了好评
AKA 咨询一个教育问题,并发表了好评
— 你看完啦,以下内容更有趣 —
「阿里巴巴」加工,限量好货每日更新!
「阿里巴巴」加工,大厂直供,直击成本价!想淘货源就用1688,必采清单轻松GET!「阿里巴巴」精选优质厂商,进货更省心!
广告2022-04-24
宋庆年龄的年龄是多少?
82岁。 宋庆(1820年—1902年),字祝三,山东蓬莱人,清末名将。参与镇压太平天国、捻军以及平定陕甘回乱、甲午战争、庚子之变等。获赐“毅勇巴图鲁””格洪额巴图鲁“是勇号,累官至湖南提督,加封太子少保。 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病逝于军中,以尚书衔赐恤,封三等男爵,入祀贤良祠,谥号忠勤,归葬于蓬莱城东南龙山之阳。 行伍出身 宋庆幼年家境贫寒,1853年(咸丰三年),时年33岁的宋庆赴防安徽投靠同乡亳州知州宫国勋,助其镇压捻军有功,擢为参将。 1861年(咸丰十一年)宋庆因同太平军和捻军作战有功,晋升记名总兵,赐“毅勇巴图鲁”勇号。 1862年(同治元年),安徽巡抚唐训方裁整淮军,以三营归记名总兵宋庆所统。因宋庆勇号毅勇巴图鲁,故称毅军。 毅军成立后仍立功频频,1864年(同治三年),宋庆协助僧格林沁击灭苗沛霖,擢为南阳镇总兵。 1865(同治四年)至1868年(同治七年)间纵横于豫、皖、直(冀)、鄂、鲁五省,专剿捻军。其间宋庆实授了南阳镇总兵,毅军自此也成为由河南协饷的军队。平捻之后,勇营大量裁撤,毅军因战功得以保留,并发展至十营左右,成为河南的两大留防勇营之一。 1867年(同治六年),敕赐黄袍马褂,更勇号为“格洪额巴图鲁”。 1868年(同治七年)。随李鸿章战于直隶,赏二等轻车都尉,授湖南提督。 1869年(同治八年),陕甘回乱,宋庆随左宗棠西征,连战皆捷。 1872年(同治十一年),赏戴双眼花翎,移授四川提督。 1875年(光绪元年),奉诏会办奉天军务,驻锦州、营口。
22浏览2021-06-05
瘫痪老人卧床病人纸尿裤老年用的尿不湿专用L40片厚防侧漏XL30片
¥97.92 元
益百年成人纸尿裤老人尿不湿老人用尿裤大号加大码男女老年尿布湿
¥100 元
益百年成人纸尿裤XL老年人尿不湿裤男女加大码特大码纸布裤加厚冬
¥66.99 元
m.taobao.com广告
100片经济装成人纸尿片 50X22cm老人用尿不湿男女老人尿片纸尿裤
¥93.8 元¥93.8 元
购买
淘宝热卖广告
正在加载
评论
② 山西的污染对北京的影响
北京举办2008年奥运会,对环境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仅要解决北京市本身的环境问题,也要解决对北京环境有重大影响的周边地区的环境污染问题。
山西省地处北京地区上风向及水源地上游,是我国环境污染最严重的省份之一,全省主要城市空气质量全部超过国家三级标准,全国污染最严重的30个城市中,山西省占了13个;全省26条河流104个监测断面中,有73%的断面水质超过国家地面水五类水质标准,失去了使用功能,由于水污染造成的跨界污染纠纷日益增多,地下水的污染也在加剧;生态环境破坏日益突出,水土流失、土地退化严重,矿产资源开发造成的地质灾害面积达6000平方公里,地下采空区达1300平方公里,塌陷区520平方公里,
由于山西所处的地理位置及气候条件,它的环境问题不仅仅制约了山西的社会及经济的发展,影响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社会安定,而且对北京市的环境也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对北京官厅水库的影响。山西省海河流域桑干河、南洋河均处于北京市官厅水库水源地上游,境内地水土流失、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对官厅水库的水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而官厅水库正是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水源地之一。
2、大气污染源的影响。山西省与北京地理接近,且同属于大陆季风气候区,为北京的上风向,境内大气污染物向下风向的扩散飘移,必然会对北京的大气环境造成影响。
3、生态环境破坏的影响。一方面是上游水土流失、水源衰竭对官厅水库的影响;另一方面是山西省北部桑干河、南洋河流域位于风沙侵蚀区,土地沙化、风蚀现象严重,是北京近年来沙尘暴来源地之一。
4、对北京人文环境的影响。2008年北京奥运,不仅是“绿色奥运”,而且也是“人文奥运”。将充分体现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其影响不仅仅局限于北京,山西省作为北京周边的一个文物大省,也是北京“人文奥运”的重要部分之一。其环境形象,不仅仅关系到山西,也关系到北京。
为遏制山西的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为北京奥运创造一个良好的周边环境,“十五”其间,山西省计划安排大气、废水及生态保护等环保项目227个,总投资190亿元,约占山西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1.5%。由于山西是一个经济穷省,且历年环境欠帐严重,除山西省进一步挖掘潜力,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外,还需国家给以大力支持。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1、黄河、海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投资。共安排治理项目98个,总投资41. 44亿元,包括城市污水处理和工业废水治理两方面。
2、大所污染防治投资。共安排治理项目61个,总投资75.02亿元,包括城市供热、供气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工业废气治理等方面。
3、固体废物治理投资。共安排工业固体废物和垃圾处理工程17项,需投资13.96亿元。
4、生态保护投资。共安排生态保护项目89项,需投资52.47亿元,主要包括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资源开发生态恢复、生态示范县和自然保护区管理等项目。
5、能力建设投资。山西省环境监督能力建设薄弱,共安排能力建设计划项目7项,总投资4.65亿元,主要包括执法装备和环境监测仪器设备、城市空气和河流自动监测等。
6、环保产业投资。共安排5个环保产业项目,需投资 2.84亿元。
7、按隶属关系,对全省现有电厂进行脱硫改造。华北电管局所属电厂,由国家出资建设脱硫设施,地方电厂由山西出资建设脱硫设施,以加快山西电厂脱硫改造,减少SO2排放。
1、加大我省SO2排放。
2、加大我省SO2排污费征收范围,提高征收标准。目前山西SO2排污费征收范围仅限于“两控区”,征收标准为0.20元/公斤,每年只能征收3000万元,远远不能满足治理需要。因此,请国家批准山西参照北京、河北等地的办法执行,将征收范围扩大到全省,征收标准提高到0.60元/公斤。同时,为减轻电厂负担,将山西上风电价适当提高,每度电增加0。010~0.015元。这样,以全省火电厂年燃煤4000万吨,含硫量 1.2%计,每年可征收SO2排污费约2.8亿元,10年可筹集资金28亿元,将此资金专项用于脱硫改造,将大大弥补资金不足。
3、请国家给山西增加焦炭出口配额。山西以煤炭为主的经济结构决定了焦化工业是
原煤转化的主要途径之一。统计资料显示,全国焦炭出口80%原产地是山西,但山西焦炭出口配额只有全国的1/3,山西生产的大部分焦炭只能通过具有出口配额而又不生产焦炭的其他省出口,把污染留在了山西,而中间的价格差价却使山西承受了巨大的损失。因此,请国家增加山西焦炭出口配额,以提高焦化行业经济效益,增加发展后劲,积累污染治理资金,提高污染治理水平。
10、请国家在城市污水回用和煤矿矿井水处理及回用方面给予山西资金支持。山西计划在“十五”期间把城市污水回用及煤矿矿井水处理及回用作为节约水资源的重要手段,计划在建成的太原河西北中部污水处理厂、大同西郊污水处理厂、临汾污水处理厂等基础上再建设污水回用工程,总回用规模60万吨/日,用于太原一电厂、汾河公园补水,临钢等企业冷却、市政绿化、农业灌溉等工程,约需投资4亿元;在西山、汾西、阳泉、大同等几大矿务局及排水量大的地方煤矿建设矿井水处理及回用工程,回用水用于煤矿生产、生活及周边工业用水和农业灌溉等用水,总建设规模为50万吨/日,总投资约需10亿元,两项合计约需14亿元。
富的代价:污染第一
除了安全隐患和职工收入,环保是车树春强调的另一个问题。
付出巨大的环保代价,从山西省开始大规模挖煤的第一天起已经注定。能源大省的地位逐渐为人所注意的同时,山西的污染也开始被外界关注。
2005年3月31日,山西省副省长牛仁亮在全省环保工作会议上告诉与会人员,前几天,当他会见前来与山西合作开发大气污染防治规划项目的挪威大使时,他问,为什么挪威会对山西的污染感兴趣?对方说,山西的污染通过大气污染能够漂流到挪威。五年前,日本友人向他说了类似的话。
在“山西省北中部大气污染物中距离输送对北京的影响”课题组完成的中期报告中显示:山西北中部区域存在着明显的向北京输送大气污染物的输送通道。
山西省的污染究竟严重到何种地步?
今年全国“两会”举行前,牛仁亮在“中部六省崛起”记者招待会上,被问及该问题。他坦率地说:“山西的污染仍然是全国第一!”
随后,来自山西的全国政协委员崔智宏在“两会”上提出,希望国家给予山西“环境保护重点省”的待遇。
虽然情况比以前好了,但山西还是全国污染最严重的省份,牛仁亮并不讳言这个事实。
2004年发布的全国污染防治重点城市中,山西省有五个城市“入榜”。临汾、阳泉和大同是所有被“点名”城市中污染最严重的。牛仁亮说,山西省另外六个地级市之所以未列入这个污染排行榜,是因当地没有大气监测系统。
4月14日,山西环保局网站公布了山西在《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中的排名情况,山西的生存支持系统、环境支持系统、经济发展质量和环境水平都排名全国第30位。
山西省环保局助理巡视员王景龙指出,山西新上马的大型机焦炉,至今没有一个能做到污水、废气全面达标排放。
“一般认为,每生产一吨焦炭,要生产煤气400立方米左右。而一半的(机焦炉自用50%)煤气会白白排放。”山西省环保局副局长关存先说,“目前全世界在用的机焦炉,是1904年由德国完成的三段式焦炉,它最大的问题是无法彻底解决污染,强致癌物质——苯并芘排放量很大。”
2004年,山西省环境科学研究院经监测证明,苯并芘在山西已形成大范围的面污染。如果按照2003年山西省焦炭产量1亿吨计算,山西省产生的苯并芘要将近200吨。
“煤炭粗加工造成的影响是最严重的,”王景龙说,“简单来说,我们要解决的就是煤炼焦后的煤气转化问题。煤炭炼制成焦炭,要产生大量的煤气。土法炼焦是全部排出,污染社会。煤化工就是回收部分煤气,煤气中含有2000多种化学成分,但是因此造成的化学污染更大。国外对煤化工的研究基本都失败了。德国鲁尔区的解决方式是将17座焦炉关闭了16座。”
谁来作出补偿?
在山西省与挪威共同完成的大气污染防治总体规划项目中,对山西省的大气污染损失进行了测算,以2000年为基准年,山西省的大气污染损失约为80.97亿元。
“煤炭挖掘过程造成的影响也是一块重要的污染。”据王景龙介绍,2004年全省境内26条主要河流中63.2%的河流断面处于劣五类水质,山西省水土流失面积占全省国土面积的70%,由于采煤造成的地下采空区和塌陷区使地下水每年损失10多亿吨,人民群众生产和生活受到了严重影响。
本报记者在山西采访期间,绿色GDP是每个接受采访的山西人津津乐道的话题。“对于资源产地,对于生态脆弱地区,国家有关部门应当遵循国际管理施行相应的产业补偿制度和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山西省社科院副院长、全国最早的绿色GDP概念提出者之一董继斌认为,在现行市场经济体制和价格体系下,自然资源的租金尚未形成一项政策而付诸实施,自然资源产品的市场价格也不能充分地反映自然资源本身应具备的价格,致使以输出资源产品为主的地区,在未能获得自然资源租金的情况下,无力对这种资源或替代资源作补偿性的投入,而以输入资源产品为主的地区,可以不支付自然资源租金而获得额外利润。
“计算绿色GDP最大的难度在于对绿色GDP里资源价格的测算,我们是通过模糊计算法测算的。马克思经济学理论认为资源无价,只有通过劳动过滤以后,煤炭产品才是有价格的。所以挖资源存在一种价值。”董继斌说。
③ 黄河的治理方法有哪些
建国以来,特别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治黄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在下游,大力巩固了堤防,战胜了洪水、凌汛,保障了黄淮海大平原的工农业生产;中、上游地区的水土保持蓬勃发展,一些多泥沙支流治理也初见成效;三门峡水库改建工程基本完成,库区淤积有所缓和;全流域水利水电事业取得很大进展。沿黄广大人民群众在治黄斗争实践中创造了许多新经验,对黄河的情况和规律有了更多的认识。但是,黄河的洪水和泥沙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近几年来,黄河下游又出现了新情况和新问题。由于工农业用水增加等原因,河道淤积加重,河槽抬高,有些地方形成悬河中的悬河,排洪能力降低。不仅大洪水有危险,中小洪水也有顺堤行洪,冲决大堤的可能,严重威胁两岸安全。凌汛问题也未完全解决。黄河安危,事关大局。确保黄河下游防洪、防凌安全已是当务之急。
④ 黄河的资料 200字
关于黄河的资料第一个资料
黄河,中国的第二大河。发源于青海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约古宗列盆地,蜿蜒东流,穿越黄土高原及黄淮海大平原,注入渤海。干流全长5464公里(1万多里),水面落差4480米。流域总面积79.5万平方公里(含内流区面积4.2万平方公里)。
据地质演变历史的考证,黄河是一条相对年青的河流。在距今115万年前的晚早更新世,流域内还只有一些互不连通的湖盆,各自形成独立的内陆水系。此后,随着西部高原的抬升,河流侵蚀、夺袭,历经105万年的中更新世,各湖盆间逐渐连通,构成黄河水系的雏形。到距今10万至1万年间的晚更新世,黄河才逐步演变成为从河源到入海口上下贯通的大河。
关于黄河的资料第二个资料
一、世界第五长河
黄河,世界第五长河,一条5464公里长的大河,在中国北方 蜿蜒流动。从高空俯瞰,它恰似一个巨大的"几"字,又隐隐就是我 们民族那独一无二的图腾。
二、黄河的表征
它不仅仅是一条大河。黄河,黄土地,皇帝,黄皮肤,这一切黄色表征,把这条流经中华心脏地区的浊流升华为圣河。《汉书.沟洫 志》就把黄河尊为百川之首:"中国川源以百数,莫著于四渎,而河 为宗。"
三、黄土风成说
在久远的地质年代,在亚洲内陆的沙漠戈壁,遍地砂石在骤冷骤 热的严酷环境中被支解粉碎,直至形成粉末。内陆盛行的西北气流, 经年累月地把它们吹向东方,粗砂落于蒙古高原,最细腻的粉末随风 飘落到今天甘肃、陕西、山西、青海、宁夏、河南6省。千百万年的 搬运堆积,终于形成了一个北起长城,南至秦岭,西抵日月山,东达 太行山的黄土高原。
四、深厚广阔的黄土层
这是一片无与伦比的黄土,它的面积广达41万平方公里,黄土 覆盖厚度一般在100米以上。而陇东、陕西、晋西等地,黄土深达 100到200米,兰州地区更厚达300米以上。
五、六千年前的伊甸园
植物学家们研究发现,虽然黄土高原的降水不如南方丰沛,但养 分的淋溶损失也较少,非常适合杨树、桦树、栎树、油松、云杉和酸 枣、黄荆条等生长。那时繁茂的植被,涵养着一个温暖多雨的伊甸园。 今天山西、陕西、甘肃、宁夏等省份,分布着大片原始森林。地处中 原的河南省简称为"豫",显示在仓颉造字的时代,它仍是大象出没 之地。
六、历史兴盛的基础
地质学家们发现,黄土具备优良的解理性,适合开掘窑洞居住; 农学家们发现,黄土中各种矿物营养物质丰富,具有较高的天然肥力。 先民们渐渐在这片黄土地上开凿窑洞居住,种植五谷为生。5000 多年前,皇帝、炎帝的部落兴盛起来,华夏先祖的足迹踏遍了黄土地。 随后的日子里,中国第一个王朝夏兴盛于此,立国800年的周朝源 起于此,而横扫六合,一统天下的秦帝国也勃兴于此。
七、远古时代文明的启蒙
在160多万年前的山西芮城西候度人类活动遗址中,人们找到 了被火烧过的动物化石和鹿角化石,在100万年前的山西蓝田人类遗址中,人们找到了多处碳末堆积。
从那以后,蓝田人、大荔人、丁村人、河套人,都在黄河的臂湾里繁衍生息。直到6000年前,黄土地上出现了以半坡文明为代表 的母系氏族文化。
我们的祖先,就在这样一片绿野间狩猎采集,度过了华夏文明 的金色童年。
八、历史记述改造自然的功绩
这里确实最早沐浴了文明之光,这里也难免最早被受了文明之火。 上古传说,神农氏曾教民稼穑。耐人寻味的是,神农就是炎帝,也就 是火神,他所传授的实际上是焚林垦殖。
《孟子》中记载了三皇五帝烧山林的"功绩": "当尧之时...草木畅茂,禽兽繁殖,五谷不登,禽兽逼人...尧独忧之,举舜而敷治焉。舜使益掌火。益烈山泽而焚之,禽兽逃匿。"
在诗经中,我们听到了先民们砍伐时的吟唱: "侃侃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漪。""伐木叮叮, 鸟鸣嘤嘤。"
九、黄土高原植被第一次受大损
始皇帝统一六国,大量人口随之进入关中,垦殖面积大增。与此同 时,他大兴土木,建造宫殿陵寝,大肆砍伐关中山地森林,始皇三十三 年(公元前214年),蒙恬击溃匈奴,取得河套地区大片土地,随后 实行屯垦戍边,多次向鄂尔多斯高原地区移民,每次人数多达数十万, 原本一望无际的草原变成了农耕区。
十、黄土高原森林第二次受大损
西汉时期,天下大治,中国人口激增至6000万。向西北开拓移 民成为解决人口膨胀压力的主要手段,仅汉武帝时期,就向西北边塞迁 徙了70余万人口。西汉将匈奴赶到遥远的漠北,将大片林牧区变成了 农耕区。西汉在河套开发的引黄灌溉工程,是以宁夏内蒙的贺兰山森林 和陕北森林的大破坏为代价的。
十一、黄土高原森林第三次受大损
唐朝立国之初,励精图治,经济迅速恢复。由于其经济贸易外交 的中心皆偏于西北,因而西北地区的屯田垦殖搞得有声有色。黄土高 原的林牧区开辟了大片农田,垦田数十万亩。每丁耕田有二三百亩, 广种薄收,造成植被大面积破坏。
唐代定都黄土地的中心城市-长安。盛唐气象,国力达到顶峰, 都城的规模当然前无古人,耗用木材无数。仅就长安附近而言,唐代除了在宝鸡、眉县、周至、户县等邻近山中采伐外,还远到岐山、陇山和当时岚州(今岚县)、盛州(今内蒙额尔多斯高原一带)采办。
十二、黄土高原森林第四次受大损
宋代建都开封,因为洛阳附近黄河南北的山岭早被砍伐一空了, 不得不远去吕梁山采伐,当时渭河上游林区也横遭暴劫。史载北宋刚 刚立国,就在秦陇之间大肆采伐。陕西秦岭、子午岭、罗山,宁夏贺 兰山、大盘山,甘肃沼河、陇南山地,森林先后遭到破坏。宋朝官商 每年仅从陕甘间的陇山就采得大木万株以上,竟使当时开封城内良木堆积如山,私商采卖木材更是不计其数。
十三、黄土高原森林第五次受大损
明朝重得西北,重视屯田,以便以屯养军,以军隶民。当时"屯 田普天下","而西北为最"。明初驻屯雁门、偏关长城附近时,那 里因山势峭壁拔,林木茂盛,"人鲜径行,骑不能入"。到了明中叶, 北京的高官显贵,边关将士,当地居民,群起砍伐,"百家成群,千 夫为邻,逐之不可,禁之不从"。单是每年贩运到北京的林木,就不 下百万根。
十四、黄土高原森林第六次受大损
满清入关,短短几十年休养生息,人口由8000万增至两亿。 华北、江南人满为患,于是大量流民自发涌向西北。黄土高原又一次成为破坏的重灾区,祈连山、六盘山明代以前尚有巨木参天,此时完 全成了光山秃岭。
十五、六千年后的今天森林由69%降至6%
六千年后的今天森林由69%降至6%成了名副其实的一片黄土。 黄土本身土质疏松,没有任何抗冲性,完全依靠地面植被及其根系的保 护。植物的水土保持作用,森林为最,草原次之,农作物则几乎为零。 几千年来,我们一直在扫平具备保护能力的天然植被,代之以没有保护 能力的农作物。
十六、呜呼!黄河!
呜呼!千百年来,我们就这样在刀斧和战火中毁灭了黄河中下游的 天然植被。可叹伐尽林木营造的无数恢宏殿宇,而今安在哉?
黄土地是深厚的,也是脆弱的。因为它土质疏松,颗粒细腻,植被 一经破坏,水土流失就极其严重。很快我们就听到了哀婉的叹息:"俟河之清,人寿几何?"
十七、黄土高原植被破坏沟壑纵深
目前高原上长度在1公里以上的沟壑有30多万条,1公里以下的 支沟、毛沟更是不计其数。一道道沟壑最终的归宿都是黄河,它们不停 地切割着黄土高原,成为黄河泥沙的主要来源。
十八、黄土高原植被破坏,生态环境今非昔比
走在我们今天称之为黄土高原的莽原之上,满眼是嶙峋干裂、支离 破碎的黄土,没有树,甚至没有草,多少人曾深深感叹:人类的先民们, 怎能在这样恶劣的自然环境中,生发出如此灿烂的文明?
它们没有意识到的是,直到6000年前,绿色还是这里的主色调, 那时这里的森林覆盖率高达69%。
十九、一场暴雨地形巨变
随着植被覆盖率的下降,高原上河流沟壑强烈下切,在向上延伸的同 时,两侧也在拓宽,并且发展出支沟,支沟又发展成毛沟。这样的变化, 往往只需要数年、数月、数天甚至一场暴雨过后就能完成,因此黄土高原 也被称作世界上地形改变最为迅速的地区。
二十、年倾泻16亿吨泥沙90%来自黄土高原
每年倾泻16亿吨泥沙,90%来自黄土高原这些沟壑。每年流失的 16亿吨泥土,绝不仅仅是把一条河染成触目惊心的黄色。它随水而下, 淤塞了湖泊,冲决了丘陵,抬高了河床,涤荡了平原。
二十一、三年两决口,百年大改道
黄河一天天暴虐起来,"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次大改道",母亲河 终于成了"中华之忧患"。与黄河水患的搏斗,成了中原大地上生死存 亡的头等大事。
二十二、守着黄河缺水,郑州可为中游一例
郑州本来因水而兴,它依傍黄河,还有贾鲁河、熊耳河、金水河从 城中流过。但随着工农业的巨大发展,污染日趋加重,引水渠道纵横交错,三条曾经流淌不尽的河流先后枯竭。至70年代,郑州已完全依赖 黄河供水。
二十三、山东缺水,越近黄河越缺水
山东的水资源情况更加紧张,人口和耕地分别占到全国的7.2% 和7.3%,而水资源总量仅占全国的1.2%。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有300立方米,是全国人均水平的13.3%。每公顷耕地占有水量4560立方米,是全国的17.3%。是越接近黄河水资源越短缺, 到黄河一带径流深降到只有60毫米,到鲁西北的临清、冠县一带竟只 有25毫米。
凉州词
⑤ 关于黄河之忧的资料,写作文用
从1972年起黄河经常出现断流的情况。断流的原因有很多,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 全球变暖——随着近年来全球变暖情况的加剧,一方面使得河道的蒸发量大增,另一方面春夏季上游冰川的溶化大量吸收热量,造成内陆局部气温低于往常,减小了内陆和海洋之间的温差,进而造成季风减弱,缺少季风从海面带进内陆的水汽。虽然全球变暖使冰川融化加大上游水源的流量,却抵消不了蒸发量的提高和季风减弱的影响效应。造成中下游的水量逐年减少。
2. 植被破坏——黄土高原地区植被破坏严重,缺少植被涵养的土地逐步沙漠化,蒸发量变高,土地干燥地下水需要不停吸收流经河道才能补充。
3. 灌溉方式落后——黄河中上游流经的多为经济较不发达的老少边穷地区,缺少节水灌溉的技术和资金,多为大水漫灌,黄河水浪费严重。
①上游属干旱半干旱区降水率级少,中游为主要补给区但水土流失严重、季节变化大,下游流域面积小,补给少;
②流域内人口增长快,人口增长速度远远超过了粮食增长率;
③近几十年来,随着社会发展,黄河沿岸工业和城市用水量不断增加,引黄灌溉面积不断扩大;
④水库调节能力较低,水资源管理不统一;
⑤水费低廉,低水价唤不起人们的节水意识,工农业用水浪费极大;
⑥环境污染急剧降低黄河水的利用率。
悬河
由于泥沙淤积,全长5464公里的黄河的大部分河段里,河床都高于流域内的城市、农田 ,全靠大堤约束,它因而被称为“悬河”。那么黄河是从什么地方开始成为“悬河”的呢?
蒙古巴彦淖尔盟西南部的磴口县,在这里, 黄河河道比县城所在地平均高出4至6米。
黄河奔流在中条山与秦岭之间,东行经河南孟津。由这里距黄河30公里处,就是我国著名的都城洛阳。洛阳是中国八大古都之一。从东周起,先后有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炀帝)、唐(武则天)、后梁、后唐等朝代在此建都,被称为“九朝古都”。
灭殷以后,就把传国之宝九鼎迁到洛阳,有定都洛阳之意。武王死,当时辅助成王的周、召二公,大规模地营造洛邑,分别建立王城和成周城两座。在涧水东、水西间的为王城,即今河南洛阳王城公园一带;在水东,即今白马寺附近的为成周城。周平王迁都住在王城,周敬王又迁都成周城。东汉刘秀称帝后,建都洛阳。
汉魏时的洛阳城是在成周城遗址的基础上加以扩展的。史载洛阳城“南北九里七十步,东西六里十步”,因此,也被称为“九六城”。
早在五六千年前,洛阳西50里处就有“仰韶文化”,可见当时的母系氏族公社制相当发达。由此为发端,愈发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