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延安市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的2009年工作回顾
2009年,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市经济发展最困难的一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影响和经济发展的复杂形势,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市干部群众迎难而上、奋力拼搏,全力调结构、保增长、扩内需、惠民生、促发展,全市经济总体上保持平稳增长。预计实现生产总值660亿元以上(现价),增长12%左右(可比价);财政总收入263.14亿元,增长32.4%;地方财政收入90.47亿元,增长13%;固定资产投资557亿元,增长37%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253元,增长24.4%,农民人均纯收入4268元,增长20.2%。
(一)工业经济稳步回升。针对工业增速下滑的严峻形势,及时制定了十一条应对措施,全力以赴帮助企业渡过难关。预计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967.7亿元,增长11%以上。地产原油886万吨、加工964.7万吨,分别增长0.24%和4.6%;长庆油田生产原油628万吨,增长19.3%。煤炭产量2030万吨,净增613万吨,是历史上增加最多的一年。生产卷烟34.3万箱,增长5.1%。机械制造、制药、电力等也实现较快增长。姚店工业园区完成二、三期规划,10个县工业园区被确定为省上重点支持的工业园区,黄陵煤电煤化工循环经济园区、子长煤化工园区全面开工建设,安塞、志丹等工业园区已有部分项目入园。
(二)投资和重大项目建设成效显著。抓住中省实施扩内需、保增长的政策机遇,争取中央新增投资10.3亿元,安排项目480个,部分建成投用。市级106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310亿元,增长33.4%。资金到位、在建项目、工程进度均创历年最好水平,在建项目增长64%,新开工项目增长33.3%,竣工投产项目增长75%。延安卷烟厂技改、延安至吴起等4条二级公路、黄陵粉煤灰砖厂、黄陵矿业果蔬生态中心、陕汽专用汽车厂、2.4万吨乳化炸药厂、杨庄河炼化一期、吴起至延炼原油和延炼至西安成品油运输管线等建成投用,姚店至延长等3条二级公路实现当年开工当年路基贯通,黄陵和子长煤焦化、延长集团装备制造、国家油气检测中心、包西铁路复线、青兰高速延安段、延志吴高速、延安新机场、南沟门水库、750千伏和一批110千伏输变电工程等进展较快,安塞40万吨天然气液化、华能延安电厂、市中医院迁建、市实验小学、黄延高速第二通道、北高速连接线等项目开工建设。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77%,拉动经济增长9.3个百分点,不仅对保增长起到了重要作用,也为长远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三)旅游和消费增势强劲。以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纪念活动为契机,加大红色旅游宣传力度,市财政投资2000万元在央视推出了宣传广告,安塞千人腰鼓成功参加了国庆表演,与17家媒体联合举办了首届《陕北风情》音乐会,与央视联合举办了“童心如歌、花开延安”国庆献礼节目,宣传投入和举办活动是近年来最多的一年。“一号工程”全面完成,延安革命纪念馆新馆建成开放,被评为全国百项经典工程之一。黄帝陵被评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圆满完成第三次文物普查田野调查,新增文物点5600处。出台了《旅游营销奖励办法》,开通了至广州航班,增加了至西安航班,与上海、南京等地签订了旅游战略合作协议。来延游客达到1024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53.9亿元,均创历史新高。积极实施“万村千乡”、“双百市场”等工程,圣安丽景家居建材城、红化三期大型蔬菜超市建成投用;建成农家店1285个,覆盖所有乡镇。住房、汽车、餐饮等持续成为消费热点,全年新增汽车2.4万辆,增长67%。拍卖、二手车、二手房等市场趋旺。预计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9.7亿元,增长19.6%。新增外贸企业8户,外贸进出口总额2200万美元。
(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业全面丰收,粮食总产77万吨,创近十年新高。苹果面积达到280万亩,总产近200万吨;红枣40万亩,总产4.3万吨;核桃25万亩,总产5300吨。洛川在全省率先启动了百万头生猪大县建设,全市生猪饲养量143万头,净增30万头,为近年来增加最多的一年。肉、蛋、奶总产分别增长15%、7%和16%。新建高标准大棚6090座,累计达到8.9万座。安塞与寿光合作的农业生态示范园和农产品物流园区开工建设。新增退耕还林7.2万亩,完成造林87.6万亩。新修基本农田3.5万亩,修复旧坝200座,新建沼气池1.8万口。在全省率先解决了农村安全饮水问题,结束了近百万群众吃水难的历史。建成新农村试点村101个。解决了1.5万人的温饱问题,7.1万人脱贫。节水型社会建设全面启动,被水利部确定为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市。
(五)城市化步伐明显加快。“三山两河”治理进展顺利,搬迁宝塔山、凤凰山居民500多户,完成了“三山”绿化、河堤加固、棉土沟滑坡治理,建成了凤凰山公园,市区水景工程开工建设。延大新校区、方塔新区、黄蒿洼新区、南寨砭小区、城东新区建设加快。建成西环线、西过境、长青路,裕丰桥、杜甫川桥,西沟、南门坡过街天桥,完成中心街、南关街人行道改造和火车站广场二期工程,中心街旧城改造、西北川公园等项目加快进行。建成红庄供水复线工程,城区燃气普及率达到93%,集中供热面积达到320万平方米。市区所有公厕免费向公众开放。启动了城区周边10万亩绿色长廊建设,在城市主干道移栽大树1万余株,被省政府命名为省级园林城市。大力缓解城区交通拥堵,集中开展了交通秩序综合整治。城市建设投入和市政项目为近年来最多的一年。完成了所有县城和建制镇规划,各县县城和重点镇建设加快,面貌发生很大变化。
(六)改革开放和金融融资工作取得新突破。国有企业改革稳步推进,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全面完成,政府机构改革方案获省上批准,省管县财政体制改革和农村综合改革试点深入开展,黄龙、黄陵、甘泉、安塞完成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任务,医药卫生体制、文化管理体制改革有序推进。在上海、南京、重庆、深圳等地开展大规模招商引资活动,签订项目148个,合同引资231.6亿元,到位75.5亿元,招商成果和项目落实都是近年最好的。与延长集团、长庆油田、陕煤、陕汽、陕西有色、上海绿地、上海复星、香港华润、中广核等大企业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一批项目落地建设。制定了扶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意见,大力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预计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100亿元以上,增长17%。融资规模不断扩大,搭建了三个层次融资平台,与10多家金融机构签订了合作协议,成立6家小额贷款公司、1家农村合作银行、1家证券营业部,2家村镇银行已获审批,城投公司债券发行前期工作基本完成,地方商业银行筹建工作正式启动。全市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302亿元,增长23.2%,较年初增加74.8亿元,增长1.9倍。融资总额突破300亿元,新增76亿元,到位22.4亿元,均为历年最多,有效破解了建设资金短缺和资本金注入难题。
(七)民生工程和社会事业全面推进。坚持把改善民生作为公共财政支持的重点,不断优化支出结构,完成民生八大工程投资33亿元,净增5亿元。一是关系群众利益的一些问题得到有效解决。购买公益性岗位2000个,新增城镇就业1.5万人,再就业安置5300多人,基本消除零就业家庭。率先实施了中小学蛋奶工程,并将范围扩大到非义务教育阶段所有寄宿学生,19.1万学生受益。推行了农村计生家庭奖励、孕产妇免费住院分娩、育龄妇女健康检查治疗政策,并增加了育龄妇女健康检查科目。实施了55个乡镇卫生院改造,建成1890个规范化村卫生室。市财政投入1000多万元用于甲型H1N1流感防治。8个县区中心敬老院主体完工,甘泉县建成投用。建成经济适用房、廉租房36.4万平方米、农村安居工程4600多间,解决了1.3万城镇居民和1700多户农民住房困难。新修和改造农村公路2144公里,投放通村客运车辆120辆。解决了10个县的1014户远离电源农户照明问题。二是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大学生全部纳入城镇居民医保,全市参保人数达到32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标准由80元提高到100元,实现医保全覆盖。启动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完善了城乡低保、贫困学生救助和医疗救助等制度,城市低保补助标准由每月180元提高到210元,农村低保由每年785元提高到1196元,21万城乡居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实现应保尽保。三是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教育“两免一补”实现全覆盖,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全面启动,吴起县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经验在全省推广,“双高普九”达标县区占到全省一半。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延园中学投入使用。子长县平价医院建设得到中省肯定,成为卫生部和省上试点县。推出了《挂红灯》、《兰花花》、《九月枣儿红》等一批优秀剧目,《山丹丹》在国家大剧院上演;举办“陕北民歌大舞台”90多场次,正在摄制电视剧《苹果红了》、《腰鼓魂》和专题片《延安史诗》。承办了省第九届中学生运动会,荣获省十四届运动会年度比赛金牌第一。四是节能减排取得新成效。完成了市污水处理厂二期改造,第二垃圾场建设加快,各县垃圾场、污水厂建设全面铺开,安塞、志丹、吴起3县建成投运。建成了吴起采油厂、长庆采油三厂等8个石油废水联合站和延炼动力锅炉脱硫回收工程,关闭了子长热电厂。
(八)政府自身建设得到加强。坚持依法行政、民主决策,在重点项目、环境保护、融资等15个方面专题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了工作。召开了第六次市政府与市政协领导联席会议。高度重视人大、政协组织的各项视察活动,对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出的意见、建议,明确主管领导和责任部门进行逐项研究落实。办理人大代表建议94件,政协委员提案345件,办复率均为100%。定期向老干部、民主党派和各界人士通报工作,主动听取意见,自觉接受监督。进一步转变作风,严肃纪律,强化考核,组织了9次专项督查,对93个重点项目实行“三问”,成立了四个重点工作专项推进小组,一月一分析,一季度一研判,有力促进了工作落实。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廉洁自律各项规定,强化监察、审计监督,行政效能不断提高。 (下转第二版)(上接第一版)坚持开展市县领导大接访活动,有效解决了一批信访突出问题,实现了“一控双降”目标。深入开展“打黑除恶”等专项整治斗争,荣获“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市”,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居全省第三。认真开展“百日安全”创建活动,加强对道路交通、煤矿、石化等重点领域安全监管,社会大局保持稳定。
国土、人事、司法、科技、广电、税务、工商、人防、气象、烟草、助残、老龄、盐务、方志、档案、食品药品监管、质量技术监督、国家安全、国防动员、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妇女儿童等工作都取得了新成绩。
总体看,去年我市除生产总值未能达到预期目标外,其它各项指标均完成或超额完成。生产总值没有达到预期,主要原因是受金融危机影响,地产原油微量增长,结算价格大幅下降,导致石油工业实现增加值比上年减少108亿元。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面对诸多困难和不利因素,我市经济社会继续保持平稳发展,这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强化监督、有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市上下同心同德、奋力拼搏、狠抓落实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奋战在全市各条战线的广大干部群众、驻延部队指战员、武警官兵和公安干警致以崇高的敬意!向大力支持政府工作的各位代表、各位委员、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㈡ 延安市黄陵县污水排放执行什么标准
工业单位的污水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造纸,造船,海上石油,纺织,肉类,氨,钢铁,航空航天,武器,磷肥,烧碱行业除外。
排入GB3838Ⅲ类水域(划定的保护区和游泳区以外),执行标准(水域III:主要适用于两个保护区的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的来源,鱼和虾冬天场,洄游通道,水产养殖面积?渔业水域及游泳区);
两个标准GB3838 VIⅤ类(第六类水域主要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和人体没有直接排入水域接触娱乐用水区,Ⅴ类水主要适用于面积?农业用水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
出院的设置二级污水处理厂,城市污水排水系统,实施三标准。
市政污水处理厂的污水实施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
等级标准分为A和B标准的标准,城市污水处理厂出水排入国家全省已确定重点流域,湖泊,水库,以及其他封闭或半封闭的水域,执行标准A标准GB3838地表水Ⅲ类功能水域
排入执行一个标准的B标准。
二级标准的水排入GB3838 VI执行Ⅴ类水域;
三个标准的非重点控制流域和水源保护区的城镇污水处理厂,根据当地经济条件和水污染控制要求,采用强化一级处理工业执行。然而,二级处理设施的位置,必须预留阶段的二级标准。
㈢ 陕西的污水处理厂有哪些
宝鸡市十里铺污水处理厂
宝鸡市区沿渭河川道带状分布,渭河是宝鸡市的主要纳污水体,近年来渭河水质严重污染,两岸地下水资源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侵害。在渭河下游十里铺建设一座日处理污水 12万m3的污水处理厂,将解决福临堡、八里桥、市中心、上马营、十里铺等五个片区的污水处理问题。新建污水处理厂服务区域面积19.5km2,占市区总面积50%,服务区域现况人口约35万人,占市区总人口60%。
宝鸡市十里铺污水处理厂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经省计委陕计投资(2001)275号文批复立项,项目《初步设计》经陕计项目(2001)907号文批复。项目由宝鸡市城建局主管,宝鸡市十里铺污水处理厂筹建处负责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批准概算总投资1.43亿元。资金来源为国债、贷款和自筹。设计规模为日处理污水12万m 3,其中,一期(本期)日处理污水9万m3 。二期扩建到每日12万m3,工程占地89.9亩。工程采用先进的改良型SBR二级生化污水处理工艺,处理后的污水达到一级排放标准,其中每日有1万m 3再深度处理,达到回用水标准。工程2002年9月开工,计划工期两年,预计2004年6月可提前竣工。
十里铺污水处理厂工程进展顺利。至目前已完Ⅰ #、Ⅱ#、Ⅲ#(单池容积30000m 3)SBR生物池的土建施工;总进水井、进水渠道、提升泵房、旋流沉砂池和砂水分离间的土建工程;污泥处理区完成了污泥浓缩池、污泥脱水机房和污泥储运间主体工程;附属工程完成了总、分变配电室的土建工程。成套设备和主要材料已陆续到场验收和安装。管道、线缆安装工程也在同期进行。截止目前工程累计完成投资8379万元。
现污水处理厂建设已进入收尾阶段,土建施工和设备安装已完成主要工作。收集的城市污水已于2004年3月陆续进池,开始生物菌种和活性污泥的培养,道路、围墙、绿化、综合楼等后续工程的建设施工;成套设备的联合试运转;SBR处理工艺的调试和投运等将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合理压缩工期,加快施工进度,争取在2004年6月全面竣工,确保6月底三个系列生物池SBR污水处理工艺顺利运行,达到设计排放标准。
公司地址:宝鸡市新建路西段13号
邮 编:721000
联系电话:0917-3230206
汉中市城市污水处理厂
1、污水处理厂概况:
汉中市城市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顺利通过环保验收并投入正式运行。汉中市城市污水处理厂是汉江沿线陕西段第一家建成投运的城市污水处理厂,它的建成缓解了汉江的水污染状况,切实保障了作为南水北调工程中线水源的汉江水质。
该污水处理厂设计规模为日处理城市污水10万吨,一期工程日处理城市污水5万吨/年。该项目是利用国债、政府投资、银行贷款及丹麦政府设备贷款兴建的对城市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集中净化处理的一项重要城市基础设施项目,采用DE氧化沟工艺的二级生化污水处理厂。经过一年的试运行,其出水、出泥各项指标均按照国家标准严格控制,稳定达标,具备了正式运行的条件。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可处理汉中市城区50%—60%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包括汉江制药厂、氮肥厂等十几家企业的生产废水和城东居民的全部生活污水。该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建成后,其服务范围可覆盖汉中市的大部分城区,同时将开发中水回用工程,在减轻汉江水污染的同时又能有效的节约水资源。
2.工艺流程及说明
(1)一期采用性污泥处理工艺,即吸附生物降解法。
其工艺流程如下图:
污水→ 厂外泵站→ 粗格栅→ 厂内提升泵房→ 细格栅¬→ 曝气池沉淀池→ 选择池 →氧化沟 →终沉池 → 接触池→汉江(见笔记)
污水进入工厂后先要通过粗格栅隔去大件的垃圾,像胶袋、树叶等等。垃圾出来后会由环卫部门处理。由于由管道进厂的水水位很低(厂区比水平线还高),为了工作方便,提升泵房就起了很大作用。这里采用的是6台3000立方米/小时的潜水提升泵,水泵扬程为17米,这样后面的工序就可在地面进行了。 细格栅是去小件的垃圾。
曝气沉砂池是用于去除污水中细小的无机颗粒(如泥砂,煤渣等)以及表层的油。
接下来的是除污的关键之处。分为两个部分,曝气池和沉淀池。先在曝气池的水中混入活性污泥(一种由微生物、细菌等组成的菌胶团),池底微孔不停冒出的氧气促进其新陈代谢,活性污泥吸附和降解有机物;然后水进入沉淀池中,沉淀池用于去除悬浮物质,如SS,同时去除部分BOD5。在进行完活性污泥沉淀,分离之后,再回流进曝气池降解下一池的水。
此外曝气沉砂池有三个系统,供气系统,回流系统和剩余污泥排放系统(微生物的量也不可超标,若过多就要排出)。两段工序结合在一起,出来的水已去除绝大部分的有机物,已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可以直接排入汉江了。
汉江本来靠着丰富的生物链就可以实现自净,只是由于生活污水的强烈污染,本来长的生物链变短,短的生物链变得几乎消失,这样水质才会每况愈下,而污水厂只是利用微生物加强其自净功能,去除生活污水带来的过量氮、磷有机物,改善其富营养化现象。(另外因为处理的不是工业污水,不需要特别进行金属污染处理。)
(2)二期正在规划中。
一期设计污水的进水水质:BOD5:150mg/l; SS:180mg/l; T-N:35mg/l; T-P:5mg/l。
出水质标准: BOD5≤25mg/l; SS≤25mg/l; NH3—N≤10mg/l; T-P≤3.5mg/l。
出水质标准: BOD5≤20mg/l; SS≤20mg/l; NH3-N≤10mg/l; CODcr : ≤60 mg/l, 磷酸盐: ≤0.5 mg/l。
对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一期工程采用生物泥直接脱水的方式,脱水后的污泥将得到进一步深化处理,同时实现资源的再生利用。污泥处置近期为外运填埋,远期将实现资源的再生利用。
3.工艺存在的优点及存在问题
(1)优点:
1) 把生物反应池、沉淀池、回流泵房设计一个整体方池,比分离圆形幅流池、分离式回流泵房等常规做法节约用地近40%。
2) 脱水后的干污泥,成功运用大容量高压螺杆泵,远距离管道输送至珠江边直接装船。使得污泥运输得到很好的坏境条件,比项属国内首创,国外也属容量最大,输送距离最远。
3) 污水的沉淀出水采用不锈钢潜水穿孔管,效果好,国内领先。
4) 把生物过滤除臭用于去除沉沙池产生的臭气。在国内城市污水处理方面尚属领先。
(2)存在问题:
1) 本工程原按1998年以前的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执行。自1998年1月1日以后实行的新标准,对除磷要求有所提高。今后可对一期工艺的的生物反应池略作改造调整,提高除磷效果,使得一期出水与日后建成的二期出水相当。
铜川市污水处理厂
铜川市污水处理厂是企业单位,实行事业化管理机制,主要职能是收集、处理铜川市老市区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全厂现有职工62名,其中大专以上学历24人,高、中级职称6人,人员素质较高。厂内现设置办公室、生产技术科、计财科等科室,党、政、工、团组织健全。
工程项目总投资6892万元,属省市重点建设项目,2003年12月建成,厂区共有6座SBR池和其他污水处理设施,拥有全长3公里的自用供电专线,厂外铺设污水收集主、支干管网17KM,设置倒虹吸10处,加压提升泵站2座,完成污水接入口110个,采用国内较先进的SBR生化处理工艺处理污水,污水处理设计规模为3.5万吨/日,服务区域为铜川市王益区和印台区。
工程于2005年6月9日启动试运行,8月2日实现正式运行,经有关部门监测,出厂水COD、BOD5、SS等主要指标达到国家二级排放水标准。12月6日,铜川市污水处理工程顺利通过了省级竣工验收,正式宣告了铜川市污水零处理历史的终结。目前,日处理污水量1.7万立方米,污水处理设施、设备运行状态良好,工艺稳定。铜川市污水处理厂的正式运行在治理铜川城市污水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保护铜川水资源,改善铜川境内漆水河水体污染,保护下游渭河水系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铜川市污水处理厂于2000年10月开工建设,2003年12月竣工,设计污水处理能力3.5万吨/日,处理级别为Ⅱ级,采用SBR处理工艺,出水去向为该市渭河的二级支流漆水河,2005年6月9日正式运行。该厂污水处理设施运转正常,主要污染物进水浓度:COD:471.8mg/L;BOD:208.2mg/L;总氮:51.5mg/L;总磷:4.1mg/L,主要污染物的出水浓度COD:70.8mg/L; BOD:13.7mg/L;总氮:26.04mg/L;总磷:0.84mg/L,达到排放标准。污泥通过浓缩池干化后,压缩成型送垃圾场填埋。
渭南市污水处理厂
渭南市市区污水处理厂位于渭南市张庄东,占地10037亩,近期设计规模6万吨/日,远期10万吨/日。出水执行《GB8978—1996》中一级标隹。
工程开始筹建于1999年,一期工程竣工干2004年,是渭南市建设的第一座污水处理厂。 期工程总投资约115亿人民币,其中利用丹麦政府贷款469万美元。
污水处理工艺采用序批式活性污泥处理工艺(SBR工艺),处理后的污水部分作为回用水厂水源,其余部分排入尤河•污泥处理工艺采用污泥浓缩脱水体机直接脱水工艺,处理后的污泥用于绿化用肥或卫生填埋。
渭南市市区污水处理厂由于采用了先进的处理工艺,因此具有流程短、占地省、节能、污水处理水质标;隹高的特点。目前,该工程的后续工程,日处理量4万吨规模的凰用水厂工程正在建没中。
西安市北石桥污水净化中心
西安北石桥污水净化中心采用具有脱氮除磷的DE型氧化沟系统(前加厌氧池),一期工程处理能力为15万立方米/天,对各阶段处理效果实测结果表明,DE型氧化沟处理城市污水效果显著。COD、TN、TP的总去除效率分别达到87.5%-91.6%,63.6%-66.9%,85.0%-93.4%,出水TN为9.0-10.1mg/l,TP为0.42-0.45mg/l,出水水质优于国家二级出水排放标准。
邮编:710086
区号:029
法人:曹宇 电话:84297981
地址:西尧头
主要产品:污水处理
西安市污水处理厂
西安市污水处理厂改造工程建成后,每天可提供6×104m3 /d 回用水,用于西郊地区工业用水及市政杂用水,为缺水的西安市开辟了第二水源。另外6×104m3 /d二级处理程度比现状也有提高,依据本工程设计进出水水质,该项目改建成后,每年将减少向皂河排放污染物BOD5=9782吨,SS=14563.5吨,COD =18060.2吨。 由于减少进入皂河的污染物质,因此皂河水环境状况将会大为改观。
西安市污水处理厂是西安市最早的一座城市污水处理厂。它始建于1956年,1958年投产,日处理能力4×104 m32/d;1963年进行第一次扩建,日处理能力提高到6×104 m32/d,污水为一级机械处理,污泥进行中温消化,自然干化脱水;1976年进行第二次扩建,处理能力达到12×104 m32/d, 污水为二级生物处理,污泥经中温消化后进行机械脱水。
该厂虽经过两次扩建,但限于当时的条件,许多设备为非污水处理工程专用设备,经过多年的运行,设备性能下降,能耗高,处理效率降低,工艺落后,无法维持正常的生产运转,处理水质难以保证。为此,该厂进行全面的技术改造和适当的扩建,更新设备,以达到稳定的处理效果,提高处理能力,节能降耗,保证水质,并实现部分污水回用。
该工程总投资约1.1亿元(含396万美元丹麦政府贷款),主要设备和技术从丹麦krüger公司引进,目前改造工程正在实施,土建工程预计今年5月底完成,机械、电气设备正在安装,计划2001年底通水试车。
工艺简介
西安市污水处理厂主要处理西安市西郊地区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占总处理量的70%,生活污水占30%。目前该厂处理能力为12×104m3/d二级生物处理,改扩建完成后将达到16×104m3/d,其中4×104m3/d一级处理后经地下暗涵排入皂河,6×104m3/d经中负荷生物处理后排放,另外6×104m3/d经A 2/o+絮凝过滤工艺处理后回用,作为市政杂用水和工业冷却水。
进水水质为: COD=450mg/l TN=40mg/l
BOD5=220mg/l TP=8.5mg/l
SS=300mg/l NH3-N=26mg/l
PH=6.5~8.5 水温T=13-25℃
这次改造主要是对污水处理工艺及设备进行改造,提高处理效率及水质,A2/O曝气池是在原有普通推流式曝气池的基础上加以改造,其剩余活性污泥浓缩后直接进行机械脱水。中负荷系统采用传统活性污泥法,其污泥采用污泥浓缩加中温消化后直接进行机械脱水,脱水污泥含固率为20%左右。
改造后,预计出水水质可达到如下指标:
中负荷系统: COD≤100mg/l
BOD5≤30mg/l
SS≤30mg/l
PH=6.5~8.5
A2/O系统砂滤出水: COD≤50mg/l TN≤15mg/l
BOD5≤10mg/l TP≤1mg/l
SS≤5mg/l NH3-N≤5mg/l
PH=6.5~8.5
西安市污水处理厂改造工程建成后,每天可提供6×104m3 /d 回用水,用于西郊地区工业用水及市政杂用水,为缺水的西安市开辟了第二水源。另外6×104m3 /d二级处理程度比现状也有提高,依据本工程设计进出水水质,该项目改建成后,每年将减少向皂河排放污染物BOD5=9782吨,SS=14563.5吨,COD =18060.2吨。 由于减少进入皂河的污染物质,因此皂河水环境状况将会大为改观。
延安市污水处理厂
延安市污水处理厂位于延安市桥沟镇,厂区占地面积115亩,于2001年12月21日在延安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记注册,注册资金5000万人民币,主营污水处理、污水肥料加工,
延安市污水处理工程总投资18888万元,包括污水处理厂及城市污水收集管网系统两大部分,全部由污水处理厂管辖。工程于2003年3月完工进水调试,出水水质基本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二级)标准要求,污水处理厂配套四条日处理1.25万立方米的奥佰尔氧化沟(Orbar Ditch)。其中两条已完成配套生产设备,形成了日处理2.5万立方米的能力。另外两条氧化沟厂内土建工程已完工。目前,从污水收集量和经济效益出发,投入了一条氧化沟试运行。据统计,2004年1----7月共处理污水285.84万立方米,日均处理量为1.36万立方米,已达到并超过设计水平。预测近期处理量2.5万立方米/日,远期处理量5万立方米/日。
地 址:桥儿沟东十里铺
邮 编:716000
电 话:228
注册日期:10/16/1998
行政区号:612601
职工人数:62
法 人:徐亚平
经营范围:负责城区污水处理、排放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