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水回用处理方式
中水因用途不同有三种处理方式:一种是将其处理到饮用水的标准直接回用到日常生活中,适用于水资源极度缺乏的地区;另一种是处理到非饮用水标准,主要用于不与人体直接接触的用水,如绿化浇洒、消防等;工业上可以利用中水回用技术将工业污水再处理,达到软化水水平进行工业循环再利用,节约资源与环境。
中水处理工艺分为三类:物理处理法、物理化学法与生物处理法。物理处理法如膜滤法,适用于水质变化大的情况,具有装置紧凑、操作简单、负荷变动影响小的特点;物理化学法包括砂滤、活性炭吸附等,适用于污水水质变化较大,采用中空纤维超滤器处理,技术先进,结构紧凑,占地少,系统间歇运行,管理简单;生物处理法适用于有机物含量较高的污水,如活性污泥法、接触氧化法等,具有适应水力负荷变动能力强、产生污泥量少、维护管理容易等优点。
中水概念源自于一些国家和地区在过度开发水资源的同时,环境保护意识较差,地表水和地下水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限制了新鲜水供应。中水是指将生活和生产中用过的优质杂排水、杂排水以及生活污(废)水经集流再生处理后回用,用于地面清洁、浇花、洗车、空调冷却、冲洗便器、消防等不与人体直接接触的杂用水。因其水质指标低于城市给水中饮用水水质标准,但又高于污水允许排入地面水体排放标准,故称为“中水”。中水回用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应用与发展。
在中国,中水开发与回用技术受到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重视,开展了大量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许多城市如深圳、北京、青岛、天津、太原等地已运行中水工程并取得了显著效果。国有工业企业和部分民营企业,如污染严重和水资源利用较多的企业,都已建成了中水回用项目,为实现低碳生产和节能减排做出了贡献。
“中水”一词是相对于上水〔给水〕、下水〔排水〕而言的。中水回用技术系指将小区居民生活废〔污〕水(沐浴、盥洗、洗衣、厨房、厕所)集中处理后,达到一定的标准回用于小区的绿化浇灌、车辆冲洗、道路冲洗、家庭坐便器冲洗等,从而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