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废水知识 > 对污水处理站污泥的规范要求

对污水处理站污泥的规范要求

发布时间:2025-07-16 05:28:15

1.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总则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总则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政策目的:旨在提升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水平,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2. 法律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

  3. 污泥定义:明确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是在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半固态或固态物质,不包括栅渣、浮渣和沉砂。

  4. 适用范围:适用于污泥从产生、储存、处理、运输到最终处置全过程的管理和技术选择。

  5. 处理原则:污泥处理处置应遵循源头削减和全过程控制的原则,根据污泥最终的安全处置要求和特性,合理选择污水与污泥处理工艺,并实施全面的管理。

  6. 处理目标:实现污泥的减量化、稳定化和无害化处理,鼓励回收与利用污泥中的能源和资源。

  7. 政府责任:地方人民政府作为污泥处理处置设施规划与建设的责任主体,负责设施的安全运营与处理,优先采购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污泥衍生产品。

  8. 技术鼓励:鼓励采用节能减排的污泥处理处置技术,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处理处置污泥;鼓励创新技术、工艺和设备的研发,以适应我国国情和地区特点。同时,国家政策积极支持节能减排的污泥处理处置技术的推广,促进污泥处理处置技术创新与科技进步。

2.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执行什么标准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的处理和处置是一个复杂且重要的环境问题。为了指导和规范污泥处理处置技术,国家发布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技术指南》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试行)》。这些技术指南和政策为城镇污水处理厂提供了污泥处理和处置的技术路径,确保了污水处理过程中的环保要求。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技术指南》详细规定了污泥处理处置的技术要求、工艺流程、操作规范及质量控制等。它涵盖了污泥的预处理、稳定化、脱水、干化、焚烧以及最终处置等多个环节,旨在通过科学合理的处理技术,减少污泥的体积,降低其对环境的影响,提高污泥的资源化利用效率。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试行)》则从更宏观的角度出发,提出了污泥处理处置的总体原则和目标。它强调了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过程中应遵循的环保法规和标准,明确了污染防治的具体要求,确保污泥处理处置过程中不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该政策还鼓励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推动污泥处理处置技术的进步。

通过以上两项技术指南和政策的实施,城镇污水处理厂能够更加科学合理地处理和处置污泥,不仅有助于保护环境,还能促进资源的循环利用。这对于推动我国城镇污水处理行业的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 生活污水处理厂污泥是可以进生活垃圾填埋场吗

按《GB16889-2008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规定:生活污水处理厂污泥经处理后含水率小于内60%,可以进入生活垃容圾填埋场填埋处置。

按《GB50869-2013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技术规范》规定:

4. 污水处理厂污泥含水率要求

含水率不同状况下污泥形态:
⑴含水率在85%以上时,污泥呈流态;
⑵65%~85%时呈塑态;
⑶低于60%时则呈固态。
环保部要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后达到含水率80%以下,如果进行填埋,则含水率不能超过50%。而质检部们也提出了污泥脱水标准,处理后含水率40%,含固量60%,WL-70污泥含水率检测仪排除人为、环境和湿度的影响,缩短检测时间周期,提高检测速度、效率,提升企业产量。整个操作时间不超过只需几分钟即可,环保、无耗材。

5. 卫生院污水处理污泥监测规范要求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卫生院污水处理污泥监测规范要求供参考:
1. 污泥样品采集:确保在污泥采集过程中遵循正确的采样方法和技术,采集代表性的样品。采样的时间、频率和位置应符合相应的监测计划或要求。

2. 污泥性质分析:对污泥样品进行化学分析,包括测定其含水率、有机物质含量、重金属含量、氮和磷等营养物质含量。

3. 污泥稳定性和处理效果评估:评估污泥的稳定性和处理效果,包括COD(化学需氧量)和BOD(生化需氧量)等指标的测定,以及污泥体积收缩率和干燥后重量的变化等。

4. 污泥处理后的终端处理:如果污泥经过进一步处理后排放或处置,需要监测处理后的污泥的质量和特性,以确保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5. 污泥中的致病菌和病原体监测:对污泥样品进行微生物监测,检测是否存在潜在的致病菌和病原体,并确保处理后的污泥不会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构成威胁。

6. 监测数据记录和报告:准确记录监测过程中的数据、方法和结果,并根据要求编制监测报告,包括监测结果、评估和结论等。

请注意,这只是一些常见的规范要求示例,具体的污泥监测规范要求可能根据所在地区的环境法规和相关标准而有所不同。建议卫生院参考当地环境保护部门或规范性文件要求,或咨询卓学环境客服获取更准确的信息。

6. 污泥处理的要求

4.5.1.1污泥自身环境问题
污泥是污水处理厂和污水污水站污水处理的必然产物。未经恰当处理处置的污泥进入环境后,直接给水体和大气带来二次污染,不但降低了污水处理系统的有效处理能力,而且对生态环境和人类的活动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如下 :
(1)污泥含水率高。未脱水污泥含水率大于90%,初步脱水污泥含水率也高达80%,造成运输成本高、堆放面积大,挤压垃圾填埋场库容,堵塞垃圾渗滤液管等问题;
(2)细菌滋生。不仅造成视觉污染,而且为其他有害生物的滋生提供了场所;
(3)大气污染。污泥堆放在露天散发出臭气和异味,日晒风刮,污染物颗粒会造成大气污染;
(4)污染水体。经水浸泡、溶解,污染物伴随污水流入河道,会污染地表水,进入地下水;
(5)含有重金属。如不加以控制,则可能污染土地。
目前,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普遍采用污泥脱水机进行脱水,形成含水率80~75%的脱水污泥,目前的市污水处理厂脱水污泥处置方法中,污泥农用占44.8%、陆地填埋占31%、其他处理约10.5%、没有处理约13.7%。
《城市污泥处置 混合填埋泥质》(CJ/T 249-2007)规定了城市污泥进入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混合填埋处理和用作覆盖土的泥质指标,详见表4-5
表4-5城市污泥处置混合填埋泥质基本指标
序号 控 制 项 目 限 值
1 污泥含水率 ≤60%
2 pH 5~10
3 混合比例 ≤8%
注:表中pH指标不限定采用亲水性材料(如石灰等)与污泥混合以降低其含水。
新标准出台以后,城市污泥处置一些主要指标发生了变化。一是我们城镇污水处理厂的出厂污泥是要求含水率小于80%;二是城镇污水处理厂园林绿化用污泥含水率是小于45%,有机质含量不小于20%;三是混合填埋污泥的泥质含水率要求小于等于60%才能进填埋厂。目前我国污泥处置运用最多的是进垃圾场填埋和园林绿化,新标准的出台,由此带来了新的问题,污泥含水率必须符合进垃圾填埋场和运用于林绿化用污泥要求。
污泥的处理和处置目标为减量化、稳定化、资源化。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的稳定化技术主要有厌氧消化、好氧消化、污泥堆肥以及污泥焚烧等。污泥浓缩、脱水以及焚烧是污泥减容的主要技术。填埋、焚烧、作农肥、投海和制造建筑材料等是目前污泥处置和综合利用的主要途径。
4.5.2污泥处理工艺比较选择
4.5.2.1污泥脱水工艺
从表4-6可以看出,板框式压滤机设备投资相对较低,但间隙敞开运行,操作维护管理复杂。
表4-6 城市污泥脱水设备综合比较
设备型式 板框式压滤机 带式脱水机 离心式脱水机
设备重量 大 较大 小
设备体积 大 较大 小
脱水率 高,泥饼含水率70%-85% 低,泥饼含水率70%-86% 低,泥饼含固率75%-85%
生产率 小,间断运行,时产50kg/h固体 小,间断运行,每小时产固体小于80kg(相对过滤面积) 较高,连续运行,每小时产固体大于90kg(相对过滤面积)
自动性 差,需专人看守 差,需专人看守 好,不需专人看守
设备密封 开敞式,臭味逸出 开敞式,臭味逸出 密封式,臭味和有害污泥微粒不逸出
噪音 低,小于75dB 高,大于75dB 较高, 80dB
稳定性 不稳定,活动部件多 不稳定,协作部件多,部件移动间距大 稳定,设备简单。
维护量 维护量大,维修难度大。 大,滤布3个月需更换一次。移动部件损害严重,维护费用高 小,每年检修一次,维护部件主要是刮刀片,维护费用少
能耗 每立方米污泥脱水耗电为1.0kw/m3 每立方米污泥脱水耗电为0.8kw/m3 每立方米污泥脱水耗电为1.2kw/m3
反冲洗 挤压原理,不需反冲洗 为防止滤带堵塞,需高压水不断冲刷 离心沉降原理,不需反冲洗
投药量 投药量小 投药量大 投药量较小
设备使用寿命 短 短 长
操作简单度 较为复杂,须专人管理 操作复杂, 须专人管理 简单,全自动,无需管理
设备投资 稍低 适中 较高
带式脱水机的优点是节省电耗、噪音小、造价相对低、但是其出泥含固率略低、占地面积大、需要冲洗、开放式运行卫生环境差,维护管理复杂。
离心式脱水机的优点是出泥干、全密闭运行、卫生环境好、不需冲洗水、系统简单体积小,投药量小、全自动运行、维护管理水平要求低。但设备投资及能耗相对高一些。
综合比较,本项目污泥脱水推荐采用离心机进行机械脱水方式。
4.5.2.2污泥干化工艺
根据《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 园林绿化用泥质》(CJ248-2007)规定,园林绿化用泥质含水率必须小于45%,《城市污泥处置 混合填埋泥质》(CJ/T 249-2007)和《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规定城市污泥进入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污泥含水率必须小于60%,而城市污泥经过污泥脱水机脱水后污泥含水率为75~80%,还满足不了污泥处置要求,还必须进行污泥预干化处理。
污泥预干化技术是通过热能对污泥进行水分去除处理,在干化过程中将耗去大量的热能,为了降低污泥预干化所需要的热能,由大量的分析研究和试验可得:脱水污泥经加热干化使含水率由80%降到60%这一阶段所消耗能量小,其主要去除的是污泥中的游离水;污泥在含水率35%—60%之间,为污泥的塑性阶段,这阶段污泥的流体特性类似胶水。胶状、黏稠,很难处置,对其干化消耗能量急剧增加,很难干化;同样含水率在35%以下继续干化消耗能量也小,这两段的能量消耗基本接近理论值根据上述特性,干化污泥要避开污泥塑性阶段。要充分利用污泥干化特性,尽量在含水率60%,或者35%以下。在含水率为35%—60%之间干化耗能约为含水率60%以上和35%以下干化耗能的2.5倍;所以对脱水污泥需采用预干化技术,使脱水污泥含水率由80%降至60%,这样大大节约了能耗。目前主要的干化技术有如下四种:
(1)污泥晾晒干化
污泥晾晒干化主要为自然干化,将含水率为80%的脱水污泥在阳光大棚内以0.4—0.6米的厚度堆放,并使用专用晾晒翻堆设备对污泥进行多次晾晒翻堆,使污泥含水率由80%快速降至60%,该工艺是利用太阳能对污泥进行水分去处,工艺简单,耗能很低,但占地面积较大,需要大量人力。
(2)加热干燥
目前,许多国家已在污泥处理中采用加热干燥技术。按照热介质是否与污泥相接触,现行的污泥热干燥技术可以分为三类:直接热干燥技术、间接热干燥技术和直接-间接联合式干燥技术。
直接热干燥技术又称对流热干燥技术。对流热干燥是通过热空气从污泥表面去除水分。在操作过程中,热介质(热空气、燃气或蒸汽等)与污泥直接接触,热介质低速流过污泥层,在此过程中吸收污泥中的水分,处理后的干污泥需与热介质进行分离。排出的废气一部分通过热量回收系统回到原系统中再用,剩余的部分经无害化后排放。此技术热传输效率及蒸发速率较高,可使污泥的含固率从25%提高至85%~95%。闪蒸式干燥器(flashdryer)、转筒式干燥器(rotarydryer)、带式干燥器(beltdryer)、喷淋式干燥器(spraydryer)、螺环式干燥器(toroidaldryer)和多效蒸发器(multiple effect vaporattion)等都属直接热干燥装置类型。
在间接热干燥技术中,热介质并不直接与污泥相触,而是通过热交换器将热传递给湿污泥,使污泥中的水分得以蒸发,因而热介质不仅仅限于气体,也可用热油等液体,同时热介质也不会受到污泥的污染,省却了后续的热介质与干污泥分离的过程。过程中蒸发的水分到冷凝器中加以冷凝。热介质的一部分回到原系统中再用,以节约能源。由于间接传热,该技术的热传输效率及蒸发速率均不如直接热干燥技术,这种技术的操作设备有薄膜热干燥器,圆盘式热干燥器等。
直接-间接联合式干燥系统则是对流-传导技术的整合,如高速薄膜干燥器、新型流化床干燥器以及带式干燥器等。在所有提及的这些干燥器中,闪蒸式干燥器是目前应用最广的一种加热干燥设备。
(3)微波干化
微波技术由于其的热绝缘特性,广泛应用于科技领域的各个方面,微波加热也被认为是高温分解有机物的一种可选方法。与传统的干燥方法相比,微波加热干燥污泥可以节约大量的时间和能量。
(4)污泥石灰干化处理
向污泥中均匀加入石灰粉后,生石灰和污泥中的水发生放热反应,在水合反应放出的热量的作用下(每千克溶解性氧化钙放热1164千焦)系统温度将提高,加速水分蒸发,从而达到干化的目的。
同时,生石灰均匀投加混合入污泥,和污泥中的水发生放热反应后造成一个高温、高碱性的环境,而实践证明,在加温至60°C、pH值呈高碱性状态下致病微生物能得到有效去除,蠕虫卵虽然不能被杀死 (在壳体结构中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但已不再具备繁殖能力。因此石灰处理工艺可以有效的杀死污泥中的致病微生物。
表4-7 各种污泥干化方法综合比较
干燥方法 干燥
效率 占地面积 二次污染 是否需要外加能量 设备投
资费用 运行费用 性价比 适用范围
污泥晾晒干化 较高 较大 有臭气排放造成二次污 否 较低 较低 高 土地充裕,污泥量较小的污泥处置
加热干燥 较高 较大 尾气排放,造成二次污染 是 高 高 中 大量污泥处置
微波干化 高 大 无 是 高 高 中 产地卫生条件要求较高范围
污泥石灰干化处理 中等 小 稳定污泥、杀灭细菌 否 中等 中等 高 小型污泥处置
综合比较,污泥石灰干化处理占地面积小,设备投资、运行费用适中,操作简单,无二次污染,是目前特别适宜于中国的污泥预干化解决方案。
污泥石灰干化处理工艺引进的是德国成熟先进的混合技术,目前在德国已建设600多座利用此技术的城市污泥干化处理厂,1万多座利用此技术对污泥进行稳定化处理的污泥处理厂。
污泥石灰干化处理工艺的引进,与中国当前污泥处置方式进行有效的整合,目前国内大多数污泥最终采用的都是填埋处置方式,这也是当最为经济的处理方式。但如果把机械脱水后的污泥直接运送到垃圾填埋厂进行填埋,会由于污泥含水率过高而造成运输和填埋困难,并且增大了垃圾填埋厂对于垃圾渗滤液的处理负荷。石灰混合处理技术可将脱水污泥含水量从80%降低到60%,从而达到半干化的目的。降低污泥的含水率,使污泥密度增大,体积减小,提高污泥填埋强度,颗粒状的污泥极大的方便了运输和填埋,显著降低了垃圾填埋厂的运行成本和运输成本。
4.5.3污泥处置方式比较选择
《城市污泥处置 分类》(CJ/T2392007)规定了城市污泥处置方式分为由如下四类:
(1)污泥土地利用
污泥经稳定化、无害化处理后,达到土地利用的标准后,应推广污泥的土地利用,如污泥园林绿化,用来种植草皮及树木以达到防蚀保土和改善环境的作用;污泥土地改良,改善盐碱地,沙化地的性能;污泥还可以用来种植不进入人类食物链的植物,如玉米等,可用作生产工业酒精的原料,这种技术投资少,能耗低,可资源化,但对污泥的理化指标、营养指标、污染物浓度限值都有严格的限制,须慎重使用。
(2)污泥填埋
混合填埋指污泥与生活垃圾混合在填埋场进行填埋处置,将污泥与生活垃圾进行尽可能充分的混合,然后将混合物平展、压实,进行填埋。
单独填埋指污泥在专用填埋进行填埋处置,可分为沟填、掩埋和堤坝式填埋三种类型。这种处置方法简单、易行、成本低,是一项比较普遍采用的污泥处置技术,新标准规定了污泥含水率小于60%的规定,污泥含水率需满足新标准要求。
(3)污泥建筑材料利用
污泥建筑材料利用一般包括用作水泥添加料、制砖和制轻质骨料等,这几方面技术比较成熟,消纳量较大,市场前景较好,可以作为污泥消纳的手段。制作建筑材料,污泥量需达到一定规模,才能有一定经济性。
(4)污泥焚烧
新标准认为污泥焚烧既是污泥处置,又是污泥处理。污泥属于污泥处置,这是因为污泥在焚烧过程中,尤其是在火力发电厂中与煤混烧,利用了污泥本身的热量,且经过焚烧后有机物完全矿化,自身性质已完全改变,符合污泥处置的定义。污泥焚烧也属于污泥处理,这是因为污泥焚烧是污泥稳定化、减量化和无害化处理的过程,符合污泥处理的定义。其优点是能使有机物全部碳化,杀死病原体,可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泥体积,有效地利用了污泥的热值,且可以迅速和彻底地使污泥减容,能够满足越来越严格的环境要求。这种处理方式投资昂贵、设备复杂,尾气可能带来二次污染。
表4-8 各种污泥处置方法综合比较
序号 处置方式 技术难度 建设投资 运行费用 场地要求 能否资源化 无害化程度
1 污泥土地利用(农田、园林绿化) 较简单 投资适中 稍大 较小 能 重金属低于标准时可以达到无害化要求
2 填埋 简单 低,利用现有垃圾场设施 小 大 不能 延缓污染, 没有最终消除污染风险
3 焚烧 技术设备要求较高 投资较大 较大 小 不能 尾气可能带来二次污染
4 建筑材料 技术设备要求高 投资大 高 大 能 重金属稳定后不会带来二次污染
通过上几种污泥处置方式进行比较,四种污泥处置方案都符合污泥处置“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处置原则,几种处置方案各有有缺点,结合本项目建设条件,其中污泥土地利用、污泥填埋由于投资运行费用低,较符合本项目实际,污水站污泥脱水干化后对污泥成分指标进行检测,如理化指标、营养指标、污染物浓度符合园林绿化、农田标准,屠宰厂污泥优先用于园林绿化、农田,不符合园林绿化和农田的泥质标准或者园林绿化利用不完的,

阅读全文

与对污水处理站污泥的规范要求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氢氧化钙污水处理厂投资多少 浏览:135
ro膜反渗透净水器禁 浏览:269
汛期污水 浏览:24
如何增大板框过滤机的生产能力 浏览:576
日产轩逸用什么品牌空气滤芯 浏览:731
啤酒厂废水处理ppt 浏览:96
鱼缸里有过滤棉更换 浏览:49
开了加湿器为什么净化器老超标 浏览:628
50斤的污水除磷剂多少钱 浏览:355
食醋除水壶中水垢 浏览:268
伟嘉咖啡机如何除垢 浏览:698
五羊本田猛鸷190机油滤芯在哪里 浏览:848
五级净水器一般多少钱 浏览:671
反渗透系统工艺原理 浏览:536
净水器速度慢怎么办 浏览:171
离子交换法净水如下图 浏览:239
光阳豪迈125怎么更换空气滤芯 浏览:184
鱼缸里的过滤石可长期使用吗 浏览:855
煮鸡蛋锅底白色水垢 浏览:214
3m前置滤芯皮圈怎么装 浏览: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