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处理畜牧养殖的污水要用什么设备
最主要的是降低污水有机物,先用养殖氨蛋酶实验,看处理效果 ,再决定设计版与普通污水设权备。养殖氨蛋酶预处理后 一般可以进大地生态处理,同时消除臭味 氨味 ,分解了大部分有机物,处理不彻底的 ,上点污水处理小设备。
⑵ 鸡场废弃物如何进行处理与利用
养鸡场必须根据国家环保总局发布的《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对废弃物进行妥善处理与利用。鸡场必须设置废弃物的储存设施和场所,采取对储存场所地面进行水泥化等措施,防止废弃物渗漏、散落、溢流、雨水淋失、恶臭气味等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和危害。养殖场应采取将废弃物还田、生产沼气、制造有机肥料、制造再生饲料等方法进行综合利用。鸡场废弃物中,粪便经处理后应符合GB7959和GB14554的规定;废水处理后排放应符合GB8978的有关规定;病害尸体无害化处理后应符合GB16548的有关规定。
(1)污水的净化 鸡场污水量大,不能任其排放,一般须先经物理处理(机械处理),再进行生物处理后排放或循环使用。物理处理就是使用沉淀、分离等方法,将污水中的固形物分离出来。固形物能成堆,便于贮存,可作堆肥处理。液体中有机物含量较低时,可用于灌溉农田或排入鱼塘;有机物含量仍很高时,再进行生物处理。生物处理就是将污水输入氧化池、生物塘等,利用污水中微生物的作用,通过需氧或厌氧发酵来分解其中的有机物,使水质达到排放要求。生物处理还可通过草地过滤、蚯蚓及甲虫吞食粪便的作用等方法进行处理。
(2)鸡粪的处理与利用 鸡的粪便由于饲养管理方式及设施的不同,废弃的形式也不一样,或以纯粪尿,或以粪液,或以污水的形式弃之,因而处理的方法也随之不同。其主要的出路,目前仍然是作为肥料供给作物与牧草所必需的各种养分;同时,亦可改善土壤的结构;此外,粪便还可以用来生产沼气。
鸡粪用作肥料时,应先进行无害化处理,其方法有混合封存及堆肥法等。混合封存法即将粪尿、垃圾、垫草等,贮存在贮粪池内加盖封存,在厌氧环境下使其内的有机物氧化分解、发酵腐熟,促使病原体死亡。堆肥法即将粪尿与垃圾、垫草等有机废弃物混合堆积起来,通过产生高温及微生物相互颉颃作用,致使病源微生物及寄生虫卵死亡,从而达到无害化的目的。
制取沼气是粪便的生物能利用方法,即将鸡粪、垫草等有机物与水混合,在一定条件下,经过多种微生物的发酵,产生沼气。经过发酵后,粪便、垫草中的寄生虫卵、病源微生物大部分被杀死,但沼气沉渣中还有少数虫卵等没有死亡。因此,清除出来的沉渣还须经堆肥或药物处理。
(3)死鸡的处理 鸡在饲养过程中,因疾病、管理及气候等方面的原因常不可避免地导致死鸡的出现。做好死鸡的处理工作,不仅可以控制环境污染,也是防止疾病进一步传播的重要措施。死鸡的处理方法常有以下几种:
焚烧:焚烧就是将病死鸡放入焚烧炉中进行火化的一种简单处理方式。这种方式只是一种无效化处理,没有考虑到死鸡的用途,浪费了死鸡当中的营养物质。但这种方法能彻底地消灭病源微生物、虫卵、蝇蛆,控制了传染病,避免了环境污染和社会公害。
深埋:深埋是将死鸡埋到地下1~2米的坑中,盖上厚土并进行消毒处理的一种方式。这种方法省工、省力,所需经济成本较低,也不需要设备。为防止造成土壤和地下水被污染,作深埋时,应当建立用水泥板或砖块砌成的专用深坑,不要将死鸡直接埋入土壤中。
饲料化处理:死鸡本身的营养成分丰富,蛋白含量高。如果能在彻底杀灭病原体的前提下,对死鸡作饲料化处理,则可获得优质的蛋白饲料。如利用蒸煮干燥机对死鸡进行处理,通过高温高压对死鸡作灭菌处理,然后干燥、粉碎,可获得粗蛋白较高的骨肉粉。
堆肥处理:将死鸡通过堆肥发酵处理,可以消灭病菌和寄生虫,而且对地下水和周围环境没有污染,处理后转化成的腐殖质对改良土壤又十分有利,是一种公认的有机肥。
⑶ 猪场污水污物处理方案
随着我国畜牧业的发抄展,产业竞争的日趋激烈,畜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已成为一必然趋势,规模化养猪场具有较高的畜禽饲养技术,统一的管理,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但由于大量集中的粪便污水排放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根据相关资料报道,我国大城市中畜禽养殖业的粪尿排污的人口当量超过3000-4000万。养殖业的粪尿排泄物及废水中含有大量有机物、氮、磷、悬浮物及致病菌并产生恶臭,对环境质量造成极大影响,急需治理。而由于养猪场污水处理不同与工业污水处理,养猪场经济效益不高限制了污水处理投资金额不可能太大,这就需要投资少、处理效果好、最好能回收一部分资源,有一定的经济效益。而养猪场的污水处理通常并不是仅采用一种处理方法,而是需要根据地区的社会条件,自然条件不同,以及猪场的性质规模、生产工艺、污水数量和质量、净化程度和利用方向,采用几种处理方法和设备组合成一套污水处理工艺。
对于猪粪处理,可以试试济宁泰和环保的分离机。处理原料比较快捷,干。耐磨损比价强
⑷ 如何做好畜禽养殖废弃物污染防治与资源化利用
一是规范环评内容和要求,突出粪便养分综合利用,保障农田利用合理合法。环境影响评价是畜禽养殖场废弃物处理利用技术模式选择、设施建设和运行管理的依据,依法开展环境影响评价是养殖企业的法律责任。但由于我国畜禽规模养殖环境影响评价起步晚,以前的环评主要从污染治理、而不是资源化利用角度开展,环评内容和要求也是参考工业污染治理方式等,致使很多养殖场依据环评报告采用工业化的污水处理办法,不仅效果差费用高、达不到环保要求,还使得本是资源的粪水成了污染物。此外,将畜禽粪水当作“污染物”进行处理达标排放,本身也不是经济可行的。按照《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要求的干清粪最小污水排放量(每百头每天1.2m3)计算,出栏一头猪所产生的废弃物要达到排放标准,处理费用将高达50多元,养殖场不愿意也承担不起。不规范的环评内容致使很多养殖企业不得不采用依据环评报告进行工业处理,去除养分后再进行农田利用的奇特工艺,不仅造成了粪便资源浪费也使得很多污水处理设施运行不起而停用。为体现粪便的资源特征,使粪水农田利用合理合法,《意见》明确提出规范环评内容和要求,突出养分综合利用,配套与养殖规模和处理工艺相适应的粪污消纳用地,为畜禽粪便肥料化还田利用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建议环保部和农业部尽快按照《意见》要求,以粪便养分管理计划为核心,制定“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环境影响评价导则或技术规范”,规范环评内容和要求,推动粪便养分肥料化农田利用。
二是创新种养循环发展机制,科学测算土地承载力,实现粪便有机肥农田利用的科学化。粪便农田肥料化利用是解决畜禽养殖废弃物污染的重要手段,美国的相关法规规定,畜禽粪便不允许排放,所有规模化畜禽养殖场都必须制定畜禽粪便养分管理计划,按照粪便养分管理计划进行肥料化农田利用。即使在农田面积极为有限的荷兰,75%的畜禽粪便也是通过农田利用进行消纳,养殖企业必须按照土地承载力核算的规模进行限量饲养。如果按照环境负荷量折算,2015年我国畜禽养殖总量约为13亿头猪当量,
按照18亿亩耕地计算,
每亩土地的粪便负荷仅为0.72头猪当量,约为每亩耕地7-8kg粪肥氮,只有发达国家推荐粪便施氮量(农田每公顷170公斤氮,人工草地每公顷225公斤氮)的50%-60%,我国畜禽养殖业发展还有很大的环境空间。但由于缺乏种养循环发展的机制和规划,没有科学测算畜禽养殖粪便土地承载力,造成部分地区,特别是大城市周边、东部发达地区、以及南方水网地区,大规模养殖场和养殖密集区过度集中、粪便负荷高、粪肥不能就近利用,再加上粪便农田利用不方便、污染物消减量得不到认可,直接阻碍了畜禽粪便有机肥利用。为保障粪便农田利用的安全和环境友好,《意见》提出制定畜禽养殖粪污土地承载能力测算方法,实行以地定畜,鼓励沼液和经无害化处理的畜禽养殖废水作为肥料科学还田利用,将无害化还田利用量作为统计污染物削减量的重要依据,为实现粪水肥料化利用,以及专业化运营和服务奠定了基础。建议尽快制定主要作物的粪便农田利用技术规程、确保科学合理使用的技术上,探索示范不同养殖场、种植户和农田肥料化利用服务组织的多方合作机制,促进肥料化利用可持续运行。
三是加强财税政策支持,鼓励沼气发电和生物天然气,培育粪便能源化利用产业。厌氧发酵生产沼气是养殖污水无害化处理一个重要的技术环节,厌氧发酵在降低污水环境负荷的同时保存粪便氮磷养分、产生沼气清洁能源。畜禽粪便沼气工程和生物天然气能源利用和肥料化利用一样,尽管具有很好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但缺乏盈利点。沼气发电上网和按标杆电价全额收购是粪污沼气工程企业主要盈利渠道。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完善农林生物质发电价格政策的通知》(发改价格[2010]1579号)规定,对未采用招标确定投资人的新建农林生物质发电项目,统一执行标杆上网电价每千瓦时0.75元。国家电网公司《关于印发分布式电源并网服务管理规则的通知》也规定,各级供电公司应均按国家规定的电价标准全额保障性收购上网电量。但由于国家发改委2010年文件主要为支持农林生物质直燃发电项目发展而出台,很多沼气发电企业的电不能上网,更谈不上全额收购,致使有的沼气工程只能间歇运行。为保障沼气工程的持续、稳定运营,《意见》提出落实沼气发电上网标杆电价和上网电量全额保障性收购政策。另外,为让畜禽废弃物能源化利用成为有吸引力的产业,落实沼气和生物天然气即征即退政策。《意见》首次提出支持生物天然气和沼气工程开展碳交易项目,通过增加温室气体减排收益,进一步提升沼气工程的收益。建议在开展生物天然气和大型沼气工程建设的基础上,研究示范沼液利用技术,监测沼气发电和生物天然气等工程的环境效益,加强沼气工程碳交易培训等能力建设,为粪便能源化利用、发展沼气和生物天然气产业提供支撑。
⑸ 养殖场禽畜粪便怎么处理才环保
近年来畜禽养殖业迅猛发展,并逐步形成系列化、专业化生产,与此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如2000年北京市规模化养殖场产生的畜禽粪便为600×104t,加上集约化生产的冲洗水,废水排放量达3000×104t/a。据监测,养殖场废水的COD超标50~60倍,BOD超标70~80倍,SS超标12~20倍,若未经处理就地排放,则将在城市周围形成严重的面源污染。处理好养殖场粪便是保证养殖场合理环境的要求,也是避免污染周围环境和造成公害的法律法规要求,同时合理利用粪便也可变废为宝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
1、堆肥-畜禽养殖场粪污的处理方法
堆肥技术是在自然环境条件下将作物秸秆与养殖场粪便一起堆沤发酵以供作物生长时利用的一种粪污处理方法。堆肥作为传统的生物处理技术经过多年的改良,现正朝着机械化、商品化方向发展,设备效率也日益提高。
2、厌氧处理 -畜禽养殖场粪污的处理方法
目前用于处理养殖业粪污的厌氧工艺很多,其中较为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①厌氧滤器(AF)
1969年由Young和McCarty首先提出,1972年国外开始在生产上应用。我国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开始引进并进行了改进,其沼气产率可达3.4m3/(m3•d),甲烷含量可达65%。
②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
1974年由荷兰著名学者Lettinga等提出,1977年在国外投入使用。1983年北京市环境保护科 学研究所与国内其他单位进行了合作研究,并对有关技术指标进行了改进,其对有机污水COD的去除率可达90%以上。
③污泥床滤器(UBF)
是UASB和AF的结合,具有水力停留时间短、产气率高、对COD去除率高等优点。
④两段厌氧消化
1971年由Ghosh 提出,把沼气发酵过程分为酸化和甲烷化两个阶段,并分别在两个消化器内进行。其特点在于消化器内可滞留大量厌氧活性污泥(具有极好的沉降性能和生物活性),提高了消化器内的负荷和产气率。
⑤升流式污泥床反应器(USR)
是厌氧消化器的一种,具有效率高、工艺简单等优点,目前已常被用于猪、鸡粪废水的处置,其装置产气率可达4m3/(m3•d),COD去除率达80%以上。
3、好氧处理-畜禽养殖场粪污的处理方法
①曝气
20世纪70年代日本采用好氧间歇曝气技术对养猪废水进行了有效治理,并开发出一系列相关设备。近年来澳大利亚在传统鼓风曝气装置上又开发出简单实用的多种浅层射流曝气装置。总体而言,养殖业污染控制领域中的好氧技术正朝着高效、实用、经济、操作简便的方向发展。
②接触氧化
接触氧化技术早已被用来处理各种不同浓度的有机污水,其本质是利用填料上的微生物对有 机物进行氧化分解,从而实现对污水的净化。英国近年采用接触氧化技术对猪粪浆进行了处理,并开发出结构和性能很好的新型填料,其对COD的去除率达90%以上,对BOD也有较高的去除效果。
③SBR
序批式活性污泥法是基于传统的Fill—Draw系统改进并发展起来的一种间歇式活性污泥工艺,近年来引起许多学者的高度重视,现已被广泛用于城市污水、食品加工废水等的处理。试验结果表明,猪粪水经过固液分离、厌氧消化两级处理后进入SBR好氧系统,其对COD的去除率可达70%,对BOD的去除率可达80%以上,出水可达标排放。
4、厌氧—好氧组合-畜禽养殖场粪污的处理方法
欲实现养殖业粪污的彻底处置,单凭厌氧工艺尚不能达到对废物的达标排放和利用要求,必须进行深度处理或后续处置,这就需要将好氧与厌氧工艺结合在一起使用,国内一些养殖场已开始注意到这两种工艺结合的优越性。
⑹ 养猪场这么多猪粪,他们都是怎么把猪粪处理掉的
近年来中国生猪养殖业发展迅速,并逐渐向标准化、规模化、专业化方向发展!但同时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据了解全国每年畜禽粪便产出量高达40亿吨,如此规模的畜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不足5成,如果这些粪便未经处理随意排放,将对周边环境造成严重的面源污染!
总之。在国内规模化养猪场在处理养殖废弃物时,仍是采用以沼气工程与纽带的多种方式处理模式,在技术水平上有了显著的提高!并且在环境保护、资源收益、降低成本上有效缓解了生猪养殖业的压力,对养猪业的健康发展有着显著的推进作用!
⑺ 养猪场废水处理工艺
养殖废水处理工艺、固液分离
无论畜禽养殖场废水采用什么系统或综合措施进行处理,都必须首先进行固液分离,这是一道必不可少的工艺环节,其重要性及意义主要在于:首先,一般养殖场排放出来的废水中固体悬浮物含量很高,最高可达160000mg/L,相应的有机物含量也很高,通过固液分离可使液体部分的污染物负荷量大大降低;其次,通过固液分离可防止较大的固体物进入后续处理环节,防止设备的堵塞损坏等。此外,在厌氧消化处理前进行固液分离也能增加厌氧消化运转的可靠性,减小厌氧反应器的尺寸及所需的停留时间,降低设施投资并提高COD的去除效率。固液分离技术一般包括:筛滤、离心、过滤、浮除、沉降、沉淀、絮凝等工序。目前,我国已有成熟的固液分离技术和相应的设备,其设备类型主要有筛网式、卧式离心机、压滤机以及水力旋流器、旋转锥形筛和离心盘式分离机等。
养殖废水处理工艺2、厌氧处理
由于养殖业废水属于高有机物浓度、高N、P含量和高有害微生物数量的“三高”废水。因此厌氧技术成为畜禽养殖场粪污处理中不可缺少的关键技术。对于养殖场这种高浓度的有机废水,采用厌氧消化工艺可在较低的运行成本下有效地去除大量的可溶性有机物,COD去除率达85%~90%,而且能杀死传染病菌,有利于养殖场的防疫。如果直接采用好氧工艺处理固液分离后的养殖业废水,虽然一次性投资可节省20%,但由于其消耗的动力大,电力流水消耗是厌氧处理的10倍之多,因此长期的运行费用将给养殖场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
目前用于处理养殖场粪污的厌氧工艺很多,其中较为常用的有以下几种:厌氧滤器(AF)、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复合厌氧反应器(UASB+AF)、两段厌氧消化法和升流式污泥床反应器(USR)等。近年来,厌氧消化即沼气发酵技术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养殖场废物处理中,到2002年底我国畜禽养殖场大中型沼气工程数量已经达到2000余处,是世界上拥有沼气装置数量最多的国家之一。虽然,在我国的沼气工程建设中也不乏失败的例子,工程建设成功率仅为85%,但这一技术不失为解决畜禽粪便污水的无害化和资源化问题的最有效的技术方案。畜禽粪便和养殖场产生的废水是有价值的资源,经过厌氧消化处理既可以实现无害化,同时还可以回收沼气和有机肥料,因此建设沼气工程将是中小型养殖场粪便污水治理的最佳选择。
养殖废水处理工艺3、好养处理
好氧处理是指利用好氧微生物处理养殖废水的一种工艺。好氧生物处理法可分为天然好氧处理和人工好氧处理两大类。
天然好氧生物处理法是利用天然的水体和土壤中的微生物来净化废水的方法,亦称自然生物处理法,主要有水体净化和土壤净化两种。前者主要有氧化塘(好氧塘、兼性塘、厌氧塘)和养殖塘等;后者主要有土地处理(慢速渗滤、快速法滤、地面漫流)和人工湿地等。自然生物处理法不仅基建费用低,动力消耗少,该法对难生化降解的有机物、氮磷等营养物和细菌的去除率也高于常规的二级处理,部分可达到三级处理的效果。此外,在一定条件下,该法配合污水灌溉可实现污水资源化利用。该法的缺点主要是占地面积大和处理效果易受季节影响等。但如果养殖场规模小且附近有废弃的沟塘和滩涂可供利用时,应尽量选择该方法以节约投资和处理费用。人工好氧生物处理是采取人工强化供氧以提高好氧微生物活力的废水处理方法。该方法主要有活性污泥法、 生物滤池、生物转盘、生物接触氧化法、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厌氧/好氧(A/O)及氧化沟法等。就处理效果来讲,接触氧化法和生物转盘的处理效果要好于活性污泥法,虽然生物滤池的处理效果也很好,但易于出现滤池堵塞现象。氧化沟、SBR和A/O工艺均属于改进的活性污泥法。氧化沟出水水质好、产生泥量少,也可对污水进行脱氮处理,但其处理的BOD负荷小、占地面积大、运行费用高。SBR法自动化控制程度高,能够对污水进行深度处理,但其缺点是BOD负荷较小,一次性投资也大。A/O体是一种兼有去除BOD和脱氮双重作用的活性污泥处理工艺,其投资虽然偏大,但经该法处理后的水易于达标排放。因此对于那些养殖规模大、废水产生量多且有较强经济能力的养殖场可选择A/O法,而对于中等规模的养殖场可选择接触氧化和生物转盘等好氧处理工艺。
四川永沁环境
⑻ 畜禽养殖业废水处理办法有哪些
目前国内外对规模化畜禽场废水的处理方法,主要有综合利用和处理达版标排放两大类权。综合利用,是生物质能多层次利用、建设生态农业和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好途径。、
但是,目前由于中国畜禽场饲养管理方式落后,加上综合利用前厌氧处理的不到位,常使畜禽粪水在综合利用的过程中产生许多问题,如废水产生量大、成分复杂、处理后污染物浓度仍很高、所用稀释水量多和受季节灌溉影响等。
对于处理达标排放的来讲,虽然国内外所用的工艺流程大致相同,即固液分离-厌氧消化-好氧处理。但对于中国处于微利经营的养殖行业来讲,建设该类粪污处理设施所需的投资太大、运行费用过高。例如,固液分离技术一般包括:筛滤、离心、过滤、浮除、沉降、沉淀、絮凝等工序。目前,中国已有成熟的固液分离技术和相应的设备,其设备类型主要有筛网式、卧式离心机、压滤机以及水力旋流器、旋转锥形筛和离心盘式分离机等。但长期的运行费用,将给养殖场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而对于中等规模的养殖场,可选择接触氧化和生物转盘等好氧处理工艺。
因此,目前只有积极探寻设施投资少、运行费用低和处理高效的养殖业粪污处理方法,才是解决养殖业废水污染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