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毒性中药饮片有哪些
生川乌,生草乌,曼陀罗花,洋金花,闹羊花,生甘遂,生商陆。
Ⅱ 中药的毒性问题
只要没有重金属,注意十八反十九畏、禁忌,一般没毒,对身体无害。
Ⅲ 毒性中药是什么意思
古今中药毒的概念有差异,古代药、毒不分,混称为毒药,认为凡治病之药皆为毒。同时,毒也指药物的偏性,有大毒、常毒、小毒和无毒之说。现代中药学认为,毒性是药物对机体产生的严重不良影响及损害,是用以反映药物安全性的一种性能。常见的毒性反应包括:脏腑组织损伤,功能障碍,甚至死亡等。因此,中药毒性的传统概念与现代内涵是不同的。
Ⅳ (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所列28种毒性中药名称。 我在考试,谁能帮我一下!谢
问题分析:
1、砒石(红砒、白砒)2、砒霜 3、水银 4、生马前子 5、生川乌 6、生草乌 7、生白附子 8、生附子 9、生半夏 10、生南星 11、生巴豆
意见建议:
12、斑蝥 13、青娘虫 14、红娘虫 15、生甘遂 16、生狼毒 17、生腾黄 18、生千金子 19、生天仙子20、闹阳花 21、雪上一枝蒿 22、红升丹 23、白降丹 24、蟾酥 25、洋金花 26、红粉 27、轻粉 28、雄黄
Ⅳ 哪些中药属于毒性药物
28种毒性中药材品种
砒石(红砒、白砒)、砒霜、水银、生马钱子、生川乌、生草乌、生白附子、生附子、生半夏、生南星、生巴豆、斑蟊、红娘虫、青娘虫、生甘遂、生狼毒、生藤黄、生千金子、闹阳花、生天仙子、雪上一支蒿、红升丹、白降丹、蟾酥、洋金花、红粉、轻粉、雄黄。
杨大夫
Ⅵ 有毒中药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大多数人存在一个误解,觉得中药就意味着纯天然、无毒副作用,认为吃中药安全,
“治不好起码也治不坏。”所以不少病人都习惯选择服用中药,
“中药治本,没有副作用;西药见效快,但副作用太大。”难道中药真的没有副作用?
其实,在西汉之前,一切药物都是以“毒药”作为名称。
《素问·脏气法时论》中说:
“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对此,丹波元坚《药治通义》指出:
“毒药”二字,古多连称,见《素问》及《周官》,即总括药饵之词。可见当时之人就已经发现了药物所存在的毒副作用,但因其无法清楚地了解药物的治疗作用和毒副作用,因此将药物统称为“毒药”。
东汉时代,
《本经》提出了“有毒、无毒”的区分,并指出,
“若用毒药疗病,先起如黍粟,病去即止,不去倍之,不去十之,取去为度。”《素问》也说:
“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
《内经》七篇大论中,亦有大毒、常毒、小毒等论述。可见,当时人们对药物的认识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可以很好地把握住药物的治疗效果和毒副作用间的平衡。
此后,人们对药物的毒副作用认识得更为清楚。张子和曾说:
“凡药皆有毒也,非只大毒、小毒谓之毒。”张景岳也说:
“药以治病,因毒为能,所谓毒药,是以气味之有偏也。盖气味之正者,谷食之属是也,所以养人之正气。气味之偏者,药饵之.属是也,所以去人之邪气。其为故也,正以人之为病,病在阴阳偏胜……是凡可避邪安正者,均可称为毒药,故曰毒药攻邪也。”
早在中国最早的医学专著《神农本草经》中,古人就已经做出了药物的毒性分类。该书记载药物达三百六十五种,按药物功效的不同分为上、中、下三品。上品一百二十种,功专滋补强壮,延年益寿,无毒或毒性很弱,可以久服。中品一百二十种,功专治病补虚,或兼而有之,有毒或无毒,当斟酌使用。下品一百二十五种,功专祛寒热,破积聚,治病攻邪,多具毒性,不可久服。
由此可见,在中药的传统观念中,人们是以偏性的强弱来解释有毒、无毒以及毒性大小的。毒性作为药物性能之一,是一种偏性,以偏纠偏也就是药物治病的基本原理。因此中药的毒性,其实也就是它得以治疗疾病的原因所在,只要能够把握住药性的强弱,就能够让它有效地治疗疾病,但又不会影响到人体的正常机能。
Ⅶ 中药饮片厂的污水怎么处理
制药废水处理造价多少需要看你具体上什么设施,你可以去污水宝问问
Ⅷ 国家管制的毒性中药
国家管制28种毒性中药材砒石、砒霜、水银、生马钱子、生川乌、生草乌、生白附子、生附子、生半夏、生南星、生巴豆、斑蝥、红娘虫、青娘虫、生甘遂、生狼毒、生藤黄、生千金子、闹阳花、生天仙子、雪上一支蒿、红升丹、白降丹、蟾酥、洋金花、红粉、轻粉、雄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