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地下室混凝土底板渗水如何处理
地下室渗漏是较难处理的,最好采用注浆处理。首先查明渗漏地点,然后最好是先进行降地下水位,比如用轻型井点等方式降低地下水位,使地下水位比施工处低0.3-0.5米,再进行注浆,等注浆完成后且注浆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可停上降水位工作,降地下水时应采取抽灌相结合的方法,一边抽一边灌,使地下水动态平衡,防止降水造成地基的变形损坏。
于原地坪上铺设单面凸台排水板(附后),凸面朝下满铺,依照规范要求搭接,原排水沟保留和排水板连接并保持贯通,以助于渗水从排水板到排水沟入集水井。往排水板上浇筑100厚C25细石砼面层,内配2Φ6@200单层双向钢筋,每4M设分格缝,表层拉毛。
原地坪已打凿位置现打凿与排水沟连通,运用卵石回填平原地面,表层用细钢丝网铺设后浇筑砼面层(砼做法同上)。
内墙面1100高位置铲除白灰层,贴200*400白色墙面瓷砖。
(1)地下室车库渗水处理扩展阅读:
设备安装需要穿过地下室结构的通道周围的漏水。设备安装穿过地下室结构时,都会做预埋套管,预埋套管均设止水环。套管与结构混凝土之间结合是紧密的,一般不会漏水,但防水层与套管的细部做法不当,使设备管与套管之间产生漏水通道,主要是柔性防水层与套管结合不合理,或设备管道与套管之间不严密产生穿水通道。
浇带施工缝和沉降缝的施工构造不当引起的漏水。建筑的后浇带施工缝和沉降缝的构造方法要依地下室大小、深度、平面形状、地下水压力及周围土质而定,该部位的构造不当引起漏水的原因多是构造造型不当,用料不符,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不严引起的。
❷ 地下室墙体渗水怎么处理
一、地下室渗水的常见部位:
常见的地下室渗水部位大都出现在一些特殊部位,降水较多的雨季室外管道堵塞或路面排水不畅时出现。主要出现在以下部位:
1、外墙的墙根部位;
2、在地下室变形缝两侧的墙体部位;
3、穿越地下室外墙的下水管道;
4、穿越地下室外墙的暖气管道;
5、散水与外墙的交接处;
6、砌筑不密实的个别墙面。
二、地下室渗水的原因分析:
对地下室外墙渗水的原因分析地下室外墙渗水的原因是比较复杂的,它既受到施工质量的影响又受到建筑物周围外界因素的影响,对上述不同的渗水问题有不同的原因:
1、外因方面,如果建筑物外围的表水(如雨水、生活用水)不能及时排走渗入地下或地下管道漏水,导致建筑物地下室外墙长时间受水,而出现渗水;
2、内因方面(工程本身):
(1)墙根部位渗水、主要是内外墙抹灰时对墙根部位清理不干净导致外墙防水砂浆抹不到底部或墙根部位抹灰不密实,内墙抹灰与地面面层连接处有缝隙,而造成渗水,特别是墙根部标高与地下室室内地面的标高很接近时,这种情况更容易出现;
(2)变形缝处渗水、主要是由于变形缝处防水措施没有做好,导致室外地下水进入变形缝,从缝两侧的墙体渗入地下室;
(3)穿越外墙的管道渗水、是由管道预留孔洞堵塞不密实,当雨水较多的夏季或管道漏水时,地下水沿管道壁外表面渗入室内;
(4)外墙散水部位漏水、是由于外墙外侧的防水砂浆与室外踢脚接槎部位低于散水或与散水平齐,而接槎部位经常接不好,有时接不上,当散水开裂或散水与勒脚的缝隙没有用油膏添缝时,遇到大雨就会导致地下室渗水;
(5) 个别墙面漏水、是由于在墙体砌筑时砂浆不饱满,砌体间形成通缝,雨水从缝隙渗入。
三、地下室渗水的处理方法:
1、对墙根部位的渗水情况:首先,在砌筑地下室墙体时,要保证砌体砂浆的饱满度,避免从砖缝漏水;其次,在外墙内外侧抹灰前,应将根部处理干净,保证根部抹灰密实、到位,必要时在墙外侧与基础交接的阴角部位做成八字角;其次,要保证墙外侧防水砂浆的底部标高比地下室室内标高低,外墙铺贴柔性防水层时,也对墙根部位进行特别处理,一定要铺贴到位。
2、对变形缝处:常采用在缝内侧用泡沫板填塞,再用沥青麻丝封堵,外侧再用油膏做二布三涂的做法,既保证变形缝的变形量,同时也保证防水效果,在防水层外要砌筑保护墙,宽度比防水层每侧宽120,并将保护墙的防水层之间的缝隙用水泥砂浆填实,以免基坑回填时破坏防水层。
3、管道穿越地下室的穿墙洞,待管道安装完毕后,四周用干硬性水泥砂浆或素水泥砸实,然后外侧抹防水砂浆,待防水砂浆干燥后,在大于管道外径35mm的范围内刷两遍聚氨脂防水涂膜。
4、暖气管穿越地下室的穿墙洞,要考虑到管道的热胀冷缩现象,待管道安装完毕后,用沥青麻丝将墙洞砸实,墙外侧抹水泥砂浆,同样刷两遍聚氨酷防水膜。
5、对于散水部位处的渗水,应使外墙防水砂浆高出散水150mm左右或做到勒脚顶侧,保证散水部位的防潮层不断开,并做好散水与勒脚处的油膏填缝;为保证防潮效果,避免渗水,地下室墙必须用水泥砂浆砌筑,灰缝必须饱满。
6、墙面通缝渗水,砌筑前,先用水将砖表面湿润,再铺砂浆;砌筑时确保灰缝砂浆密实饱满,灰缝应勾缝;外墙抹灰前应先检查灰缝,若有不密实处再加强补缝。
7、为避免地表水或地下水对地下室的影响,还应在墙体外侧做柔性防水层一道,外侧再做隔水层,隔水层一般用2:8灰土做成,其断面呈倒梯形,下部最小宽度不小于500mm,上部宽度比散水宽500mm,如果外墙有水平防潮层时,隔水层底部标高应低于水平防潮层标高150~200mm;如果外墙没有水平防潮层时,隔水层底部低于地下室室内标高150~200mm;另外当车库顶铺设防水层后,其上所有作业应确保防水层不被破坏。
8、外因方面,要保证室外地面排水畅通,同时保证室外地面比散水最低处低20mm以上,对室外排水管道要经常保持畅通,并不被破坏,以免向外漏水;要及时排除暖气沟内的积水,通过对室外渗水水源的管理,杜绝渗水水源的出现,也是保证避免地下室渗水的一个很重要的办法。
❸ 怎样处理地下室漏水
1、对墙根部位的渗水情况:首先,在砌筑地下室墙体时,要保证砌体砂浆的饱满度,避免从砖缝漏水;其次,在外墙内外侧抹灰前,应将根部处理干净,保证根部抹灰密实、到位,必要时在墙外侧与基础交接的阴角部位做成八字角;再者,要保证墙外侧防水砂浆的底部标高比地下室室内标高低,外墙铺贴柔性防水层时,也对墙根部位进行特别处理,一定要铺贴到位。
2、对变形缝处渗水的情况:常采用在缝内侧用泡沫板填塞,再用沥青麻丝封堵,外侧再用油膏做二布三涂的做法,既保证变形缝的变形量,同时也保证防水效果,在防水层外要砌筑保护墙,宽度比防水层每侧宽120,并将保护墙的防水层之间的缝隙用水泥砂浆填实,以免基坑回填时破坏防水层。
3、对于散水部位处的渗水情况:应使外墙防水砂浆高出散水150mm左右或做到勒脚顶侧,保证散水部位的防潮层不断开,并做好散水与勒脚处的油膏填缝;为保证防潮效果,避免渗水,地下室墙必须用水泥砂浆砌筑,灰缝必须饱满。
4、对于墙面通缝渗水的情况:砌筑前先用水将砖表面湿润再铺砂浆;砌筑时确保灰缝砂浆密实饱满,灰缝应勾缝;外墙抹灰前应先检查灰缝,若有不密实处再加强补缝。
(3)地下室车库渗水处理扩展阅读:
制作砂浆防水层(又称刚性防水)所采用的砂浆称作防水砂浆。防水砂浆又叫阳离子氯丁胶乳防水防腐材料。 阳离子氯丁胶乳是一种高聚物分子改性基高分子防水防腐系统。由引入进口环氧树脂改性胶乳加入国内氯丁橡胶乳液及聚丙烯酸酯,合成橡胶,各种乳化剂,改性胶乳等所组成的高聚物胶乳。加入基料和适量化学助剂和填充料,经塑炼,混炼,压延等工序加入而成的高分子防水防腐材料。选用进口材料和国内优质辅料,按照国家行业标准最高等级批示生产的优质产品,国家小康住宅建设推荐产品。寿命长,施工方便,长期浸泡在水里寿命在50年以上。
❹ 地下车库渗水处理方法
1.找出渗水位置 :将地下渗水部位表面清理干净,用纱布将表面水迹擦拭干净,内随后撒上20~30mm厚一层干水泥,待干容水泥表面出现潮湿,则表示潮湿处为渗水点。
2.用电锤冲击钻孔(钻头大小与堵漏针头大小一致),将堵漏针头放入钻孔内,拧紧针头螺丝,使端部橡胶膨胀,拧紧完毕后保证针头尾部冒出混凝土面30mm。
3.接上压力针管,利用压力将注浆堵漏灵(水溶性)注入针头内,待堵漏灵从针头周边混凝土表面渗出,产生胶状固化物,则表示该渗水点处已将渗水水路封闭,拔出针管即可。
4.隔天检查,对于已堵漏完毕处进行检查,如未出现渗水现象则表示该处已堵漏成功;如边缘处仍有渗水现象,则重复1、2、3步做法施工,直至该处无渗水现象为止。
来源于问问我建筑网
❺ 地下车库漏水怎么处理
一般的毛细缝隙渗水可以采用压力注浆,将裂缝封闭,真样的造价也相版对较高,具体用材料如黑豹等权结晶材料等;但是对于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且渗水量大、急的位置(上海市属于地下水位高且地质结构复杂的地区),我建议采用导流方式更合理一些,施工难度也不大,即在地面凿一小的集水坑,上用铸铁盖板封闭,用水管将其与地下室的排水沟连接,起到引流作用。不放心的话,在其上浇筑10CM厚细石混凝土以增加强度,保证车辆正常停放。
❻ 地下室渗水处理方法
地下室渗水的处理方法:
1、对墙根部位的渗水情况:首先,在砌筑地下室墙体时,要保证砌体砂浆的饱满度,避免从砖缝漏水;其次,在外墙内外侧抹灰前,应将根部处理干净,保证根部抹灰密实、到位,必要时在墙外侧与基础交接的阴角部位做成八字角;最后,要保证墙外侧防水砂浆的底部标高比地下室室内标高低,外墙铺贴柔性防水层时,也对墙根部位进行特别处理,一定要铺贴到位。
2、对变形缝处:常采用在缝内侧用泡沫板填塞,再用沥青麻丝封堵,外侧再用油膏做二布三涂的做法。
3、管道穿越地下室的穿墙洞,待管道安装完毕后,四周用干硬性水泥砂浆或素水泥砸实,然后外侧抹防水砂浆,待防水砂浆干燥后,在大于管道外径35mm的范围内刷两遍聚氨脂防水涂膜。
4、暖气管穿越地下室的穿墙洞,要考虑到管道的热胀冷缩现象,待管道安装完毕后,用沥青麻丝将墙洞砸实,墙外侧抹水泥砂浆,同样刷两遍聚氨酷防水膜。
5、对于散水部位处的渗水,应使外墙防水砂浆高出散水150mm左右或做到勒脚顶侧,保证散水部位的防潮层不断开,并做好散水与勒脚处的油膏填缝。
6、墙面通缝渗水,砌筑前,先用水将砖表面湿润,再铺砂浆。
7、为避免地表水或地下水对地下室的影响,还应在墙体外侧做柔性防水层一道,外侧再做隔水层,隔水层一般用2:8灰土做成,其断面呈倒梯形,下部最小宽度不小于500mm,上部宽度比散水宽500mm,如果外墙有水平防潮层时,隔水层底部标高应低于水平防潮层标高150~200mm;如果外墙没有水平防潮层时,隔水层底部低于地下室室内标高150~200mm;另外当车库顶铺设防水层后,其上所有作业应确保防水层不被破坏。
8、外因方面,要保证室外地面排水畅通,同时保证室外地面比散水最低处低20mm以上,对室外排水管道要经常保持畅通,并不被破坏,以免向外漏水;要及时排除暖气沟内的积水,通过对室外渗水水源的管理,杜绝渗水水源的出现,也是保证避免地下室渗水的一个很重要的办法。
❼ 彻底解决地下车库漏水的方法有哪些
你好
~30mm厚一层干水泥,待干水泥表面出现潮湿,则表示潮湿处为渗水点。
2
用电锤冲击钻孔(钻头大小与堵漏针头大小一致),将堵漏针头放入钻孔内,拧紧针头螺丝,使端部橡胶膨胀,拧紧完毕后保证针头尾部冒出混凝土面30mm。
3
接上压力针管,利用压力将注浆堵漏灵(水溶性)注入针头内,待堵漏灵从针头周边混凝土表面渗出,产生胶状固化物,则表示该渗水点处已将渗水水路封闭,拔出针管即可。
4
隔天检查,对于已堵漏完毕处进行检查,如未出现渗水现象则表示该处已堵漏成功;如边缘处仍有渗水现象,则重复1、2、3步做法施工,直至该处无渗水现象为止。
注意事项
墙根与底板交界处漏水:墙根与地面交界处及周边部分有潮湿、滴水现象,二者交界处有漏水点。分析其渗漏原因,是由于振捣下一步底板混凝土时,前一步已振捣完的底板和墙根30mm高混凝土受牵连振动,使砼振捣不密实,另外,墙根混凝土在模板支护下没有下沉,而底板混凝土受振动下沉,则在墙根处拉裂。同时,该部位应力过于集中,养护不及时也易造成干裂引起渗漏。因此,在振捣下部底板混凝土时,不要将振捣棒插到上部混凝土内及两步混凝土交界处,要离开一定距离,且应大于振捣棒振幅距离,避免已振捣完的底板和墙根混凝土再次受振捣;浇筑高墙根混凝土时应在底板砼初凝后浇筑,同时注意振捣棒不要插入已初凝的底板混凝土内。
穿墙支模螺栓处理方法不当造成漏水:外墙穿墙螺栓止水板焊接不严密,或穿墙螺栓在外墙面切割时留头较长,外部抹砂浆时未能将钢筋头盖严,特别是钢筋头露在抹灰层之外,做防水时穿破防水层,在地下水作用下形成化学腐蚀,并不断向内墙方向腐蚀造成漏水。
满意请采纳
❽ 地下车库地面渗水该怎么处理
地下车库地面渗水的解决方法为:利用压力将注浆堵漏灵(水溶性)注入针头内,待堵漏内灵从针头周边混凝容土表面渗出,产生胶状固化物,则表示该渗水点处已将渗水水路封闭,拔出针管即可解决渗水的情况。
地下室渗水的常见部位,常见的地下室渗水部位大都出现在一些特殊部位,降水较多的雨季室外管道堵塞或路面排水不畅时出现。主要出现在以下部位:外墙的墙根部位;在地下室变形缝两侧的墙体部位;穿越地下室外墙的下水管道;
通常构成地下车库堵漏都是因为呈现了施工缝渗漏构成的,假如施工缝在施工中没有整理干净,混凝土的强度没有到达。
(8)地下室车库渗水处理扩展阅读:
地下车库地面渗水的介绍如下:
地下车库在防水混凝土浇筑的时分,因为混凝土稠度不符合要求和振捣不充分等因素,在拆模后会呈现小面积的蜂窝、烂根等疑问,只做了表层的处理。
地下车库在加水以后,因为水压力增大,混凝土单薄有些发作漏水现象,选用表里局不漏处理,再做地下车库底板、顶板及侧壁防水水泥砂浆抹面20mm厚。在渗水疑问不严峻的情况下能够采购安塞类防水剂,再依照份额配置砂浆进行运用。
❾ 我的地下车库有严重的渗水不知如何处理
首先要找出渗漏的原因,是什么造成的?然后根据具体情况来做处理。一般可以从以下情况分析。
一、地下室出现漏水的状况:
地下室漏水一般都是以局部漏水形式出现的,地下室所处的地质不同,功能不同,设计
与施工不同,其漏水部位和 形式多样。
1、漏水部位:地下室局部漏水通常都是只占地下室外面积的极小部分,大的有数平方米,
小的只有碗口那么大,按面 积只有不足地下室外面积的千或万分之一。但对地下室的使用
和耐久性危害很大。漏水部位有约70%产生在底板部分,或底板最深的坑,而多数又发生在底
板或坑的交角(在室内看为阴交角)少数在地下室外墙壁的中下部。
2、漏水形式:漏水的形式与地质、结构、季节有关主要表现以下几种状况。
①涌水:当地下水压力很大时,漏水的水流较大,有时堵不住如涌泉那样不断上涌。
②潜流:地下室的漏水会沿着建筑结构混凝土的裂缝中,流出如同一条潜流。
③渗漏:地下室的漏水是在结构混凝土的某一表面多处的外注或渗透出来。渗漏的程度
不同,大者用干布擦后,接着就 能看到多个的小水珠外冒,一小会就湿一片;小者只见湿
永远不干,半天或数小时后也会越湿越大。
④波动漏渗:受地下室压力的波动影响,有的时候会漏或渗有的时间漏渗却消失。
3、构造性漏水:指地下室的施工缝,后浇带,止水带处因应用材料不当,施工质量隐患引
起的构造性漏水。
二。防水堵漏方案
(1)、裂缝渗漏治理方案
根据甲方要求及工程实际情况,首先需要对裂缝渗漏部位进行防水注浆堵漏,然后进行双组份聚硫密封剂作柔性防水密封层,再次进行抗压密封剂刚性防水保护层施工。刚性保护加柔性防水的防水堵漏方案是依据了国家《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的。
具体治理方案示意图如下:
注浆堵漏王扩散区
6mmPE泡沫条
快 速 堵 漏 剂
PG321双组份聚硫
抗 压 密 封 剂 裂缝渗漏治理方案示意图防水堵漏、结构加固施工程序如下:
1、 先将施工缝处凿一条深70mm,宽60mm的“V”型缝,用水冲洗干净。
2、固定注浆通道及注浆管
用快速堵漏剂和32.5级以上普通硅酸盐水泥固定注浆通道PE泡沫条,在固定PE泡沫条时,每隔50cm左右埋设一根注浆管,注浆管采用??10~13mm的耐压橡胶软管,该管已作为引水管又作为注浆管用。
3、注浆堵漏止水和聚硫柔性密封防水施工
从一侧开始注高分子注浆材料—注浆堵漏王,注浆压力控制在0.3~0.5MPa之间,待注浆的旁边一孔冒浆时可停止注浆,并关闭阀门后再从另一孔注浆堵漏,然后依次顺序进行,待全部注浆完毕后观察有无渗漏,如个别地方仍有渗漏可以从最近的一孔补充注浆直到不漏为止。割管后再做PG321双组份聚硫密封剂施工。
4、刚性保护层施工
当防水堵漏注浆后,裂缝不会再产生漏水情况,但是结构的强度没有得到提高,必须采用抗压密封剂加上各种添加剂、活性剂、助剂制成一种高强度、低粘度的结构加固材料,当该材料固化及到令期后可产生大于C30的结构强度,使上下混凝土板连成一个整体,达到长期整体工作的目的。
(2)、大面积(蜂窝)渗漏治理方案
1、面层法:适用于结构的大面积渗漏水治理。一般情况下,地下室大面积渗漏水治理无法迎水面进行,只能在背水面处理,故在施工前,应进行引排水,以防止新做的防水面层被有压水冲坏。面层法具体作法为:选择漏水量集中部位,开洞埋管使水从导管流出。根据漏水量大小,可于一处或多处埋管引水,找不到漏水点时,可在墙体下部埋管引水。然后在不漏水部位按照材料使用要求,大面积涂抹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浆,需分层抹压,顺序为防水素浆—防水砂浆—防水素浆,最后拨管堵水。对于混凝土轻微渗水,可用抗压密封剂涂抹在混凝土表面,用刮板施工,一般施工2~3遍,直至不见水影为止。对于有明显渗漏水的孔洞和缝隙,按孔洞和裂缝渗漏水处理的方法,逐个进行止水处理。
对于地下室混凝土结构表面,出现水压较小的不甚严重的慢渗漏水时(如冒汗、洇湿等)可于背水面涂刮抗渗漏克,使表面形成一层不透水的覆盖层,起到防渗作用。具体做法为:将基层表面处理平整光滑,凹凸不平处用水泥砂浆填平、压平抹光,同时除去基层表面灰尘、油污等,以利防水层粘结牢固。上述工作完成并检查合格后,即可使用抗渗漏克施工。
2、注浆法:遇有地下室大面积渗漏水时,也可采用注浆方法处理,根据渗漏水情况可在结构上布置注浆孔,可布点成梅花形、三角形或一字形,然后进行注浆处理,以在结构内部形成防水帷幕。此外,还可采用“面层封闭注浆”的方法,即先下管引水,然后用抗压密封剂大面积抹面,待防水涂层强度达到要求后,从引水管注浆堵水。
(3)、孔洞、点渗、预埋件、穿墙管道渗漏治理方案
(一)孔洞、点渗渗漏治理方法
1、堵漏法:用无机堵漏材料直接堵塞。遇到孔洞较小或孔洞较大但水压不大的慢渗漏水情况时,可采用无机防水堵漏材料直接堵塞。
操作程序为:根据渗漏水情况,查出漏水点,以渗漏点为圆心凿洞(直径为1~3cm,深为2~5cm),孔洞壁尽量与基面垂直,并用清水冲洗干净,用堵漏材料捻成与孔洞形状相近的锥团形,待其开始凝固时,迅速压入洞内,并向孔洞壁四周挤压密实,使堵漏材料与孔洞壁紧密结合,堵漏完毕经检查无渗水现象时,即可用聚合物水泥砂浆抹压至与板或墙面平齐。
2、下管法:适用于孔洞水压较大的急流或涌水的渗漏水处理。具体作法为:清除漏水处空鼓的面层及粘结不实的石子,然后剔成孔洞,深度视渗漏水量。
❿ 地下车库渗水,地下室漏水怎么办
首先要找出渗漏的原因,是什么造成的?然后根据具体情况来做处理。一般可以从以下情况分析。
一、地下室出现漏水的状况:
地下室漏水一般都是以局部漏水形式出现的,地下室所处的地质不同,功能不同,设计
与施工不同,其漏水部位和 形式多样。
1、漏水部位:地下室局部漏水通常都是只占地下室外面积的极小部分,大的有数平方米,
小的只有碗口那么大,按面 积只有不足地下室外面积的千或万分之一。但对地下室的使用
和耐久性危害很大。漏水部位有约70%产生在底板部分,或底板最深的坑,而多数又发生在底
板或坑的交角(在室内看为阴交角)少数在地下室外墙壁的中下部。
2、漏水形式:漏水的形式与地质、结构、季节有关主要表现以下几种状况。
①涌水:当地下水压力很大时,漏水的水流较大,有时堵不住如涌泉那样不断上涌。
②潜流:地下室的漏水会沿着建筑结构混凝土的裂缝中,流出如同一条潜流。
③渗漏:地下室的漏水是在结构混凝土的某一表面多处的外注或渗透出来。渗漏的程度
不同,大者用干布擦后,接着就 能看到多个的小水珠外冒,一小会就湿一片;小者只见湿
永远不干,半天或数小时后也会越湿越大。
④波动漏渗:受地下室压力的波动影响,有的时候会漏或渗有的时间漏渗却消失。
3、构造性漏水:指地下室的施工缝,后浇带,止水带处因应用材料不当,施工质量隐患引
起的构造性漏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