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评价PVC配方的热稳定性
PVC (聚氯乙烯)化学和物理特性 刚性PVC是使用最广泛的塑料材料之一。PVC材料是一种非结版晶性权材料。 PVC材料在实际使用中经常加入稳定剂、润滑剂、辅助加工剂、色料、抗冲击剂及其它添加剂。大多数聚氯乙烯塑料制品的长期使用温度不宜超过55℃,但特殊配方的聚氯乙烯塑料的长期使用温度可达90℃。低温下软质聚氯乙烯制品会变硬。聚氯乙烯分子中由于含有氯原子,因此它和它的共聚物一般能耐燃耐焰,具有自熄性,无滴落性。聚氯乙烯树脂的软化点接近于分解温度。它在140℃时已开始分解,而在170℃时分解更加迅速。为了保证成型加工的正常进行,对聚氯乙烯树脂规定了两项最重要的工艺指标,即分解温度和热稳定度。所谓分解温度就是大量放出氯化氢时的温度,所谓热稳定度就是在一定温度条件下(通常是190℃)不大量放出氯化氢的时间。聚氯乙烯塑料长期暴露于100℃下,除非添加碱性稳定剂,否则也会分解,若超过180℃则快速分解。
㈡ 聚氯乙烯树脂的物理化学性质
聚氯乙烯属高分子抄化合物袭.热塑性,工业品是白色或浅黄色粉末,比重约1.4,含氯量为56-58%,低分子量的易溶于酮类\酯类和氯代烃溶剂,高分子量的则难溶解.它们都具有极好的耐化学腐蚀性,但对热稳定性和耐光性较差.在140度时开始分解出氯化氢,故在制造时加稳定剂.电绝缘性优秀,不会燃烧.根据所加增塑剂的多少,可制得软质的和硬质的,如透明薄膜;雨衣\台布\农用薄膜;人造革和电线套层等,硬质的可制板\管导\阀门等.
现在聚氯乙烯不适宜制食品\医药的包装,因为氯元素和放出的氯化氢对人有毒.故多用聚乙烯树脂代替.这是很重要的.
㈢ pvc如何热分解
PVC受热复Cl离子从分子链上断制裂与H离子结合生成Hcl,HCl进一步促进分子链断裂,引起PVC分解。
PVC即聚氯乙烯,英文简称PVC(Polyvinyl chloride),是氯乙烯单体(vinyl chloride monomer, 简称VCM)在过氧化物、偶氮化合物等引发剂;或在光、热作用下按自由基聚合反应机理聚合而成的聚合物。氯乙烯均聚物和氯乙烯共聚物统称之为氯乙烯树脂。其材料是一种非结晶性材料。PVC材料在实际使用中经常加入稳定剂、润滑剂、辅助加工剂、色料、抗冲击剂及其它添加剂。具有不易燃性、高强度、耐气侯变化性以及优良的几何稳定性。 PVC对氧化剂、还原剂和强酸都有很强的抵抗力。然而它能够被浓氧化酸如浓硫酸、浓硝酸所腐蚀并且也不适用与芳香烃、氯化烃接触的场合。
当温度高于常温,或只有在加热升温情况下才能发生的分解反应叫热分解,应注意热分解与热解不是同一现象。
㈣ 加热pvc材料会分解出什么
聚氯乙烯,英文简复称制PVC(Polyvinyl chloride)。聚氯乙烯对光、热的稳定性较差。在不加热稳定剂的情况下,聚氯乙烯100℃时即开始分解,130℃以上分解更快。受热分解出放出氯化氢气体,(氯化氢气体是有毒气体)使其变色,由白色→浅黄色→红色→褐色→黑色。
阳光中的紫外线和氧会使聚氯乙烯发生光氧化分解,因而使聚氯乙烯的柔性下降,最后发脆。
㈤ 聚氯乙烯树脂在高温下会释放甲醛吗
高温下不会释放甲醛,但是会释放氯化氢,有毒。
聚氯乙烯,简称PVC,是由氯乙烯在引发剂作用下聚合而成的热塑性树脂。是氯乙烯的均聚物。氯乙烯均聚物和氯乙烯共聚物统称之为氯乙烯树脂。
聚氯乙稀具有阻燃(阻燃值为40以上)、耐化学药品性高(耐浓盐酸、浓度为90%的硫酸、浓度为60%的硝酸和浓度20%的氢氧化钠)、机械强度及电绝缘性良好的优点。但其耐热性较差,软化点为80℃,于130℃开始分解变色,并析出HCI。
聚氯乙烯也是经常使用的一种塑料,它是由聚氯乙烯树脂、增塑剂和防老剂组成的树脂,本身并无毒性。但所添加的增塑剂、防老剂等主要辅料有毒性,日用聚氯乙烯塑料中的增塑剂,主要使用对苯二甲酸二丁酯、邻苯二甲酸二辛酯等,这些化学品都有毒性,聚氯乙烯的防老剂硬脂酸铅盐也是有毒的。
另外,聚氯乙烯塑料制品在较高温度下,如50度左右就会慢慢地分解出氯化氢气体,这种气体对人体有害,因此聚氯乙烯制品不宜作为食品的包装物。PVC的热稳定性不是太好,受热易分解,但温度至少也要在170度左右了,而且光不会引起PVC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