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耗材问题 > 高吸水性树脂实验设计

高吸水性树脂实验设计

发布时间:2021-02-06 08:38:35

⑴ 求丙烯酸树脂配方设计,单体用量Tg计算,引发剂用量全过程

根据你所做的涂料的用途目的去选择单体。有些丙烯酸酯的常用单体如MMA,St,BA 等等。下回些相关文献了解下答。
Tg可以用FOX公式计算 不好写出来 你自己搜下就出来了。(丙烯酸酯聚合物的Tg有个范围,根据那个范围确定单体的用量范围,具体值通过做实验确定)
引发剂的用量很少,一般在0.5%-4%之间,具体值也是通过实验确定。

⑵ 高中有机化学实验归纳,急求

需要加热提高反应速度的实验:

(1)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的实验有:

①实验室制甲烷;②实验室制乙烯;③实验室蒸馏石油;④煤的干馏;⑤含醛基物质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⑥制取乙酸乙酯。

(2)水浴加热的实验有:

①苯的硝化反应(50℃~60℃水浴);②银镜反应(温水浴);③酚醛树脂的制取(沸水浴);④乙酸乙酯的水解(70℃~80℃水浴);⑤蔗糖的水解(热水浴);⑥纤维素的水解(热水浴)。

例如需要硫酸做催化剂的实验:

(1)稀硫酸在其中只作催化剂的实验有:

①酯类的水解;②麦芽糖的水解;③淀粉的水解;④纤维素的水解(70%的硫酸);⑤蔗糖的水解。

(2)浓硫酸在其中既作催化剂,又作脱水剂和吸水剂的实验有:

①实验室制乙烯;②苯的硝化反应;③乙酸乙酯的制取;④硝酸纤维的制取。

(2)在有机化学反应进行时,常伴随有副反应发生

有机物的分子是由较多的原子结合而成的一个复杂分子,所以当它和一个试剂发生反应时,分子的各部分可能都受影响,也就是说,当反应时,并不限定在分子某一特定部位发生反应,因此在反应后,时常产生复杂的混合物(个别的还难以分离),使主要的反应产物大大地降低。因此,与一般无机化学反应不同,有机反应往往并不是按照某一反应式定量地进行的,但我们可以通过控制反应条件,使用不同的试剂,选择最有利反应,以提高目的产物的生成率。

例如,实验室用乙醇和浓硫酸混合加热来制取乙烯:

如果不控制好加热的温度,则会发生下面的副反应而生成乙醚:

(3)条件控制要求严格

每一个化学反应的发生都要在一定的条件下进行,反应条件的变更往往会导致完全不同的产物,对有机化学反应来说这一点更为突出,因而有机化学反应的条件控制要求十分严格。所以,要掌握一个有机化学反应,只注意反应物结构中起反应部位的变化是不够的,还需特别注意反应发生时的外部条件,比如温度的控制、反应介质的控制等等。

例如,上面刚提到的乙醇和浓硫酸混合加热170℃生成的是乙烯,加热到140℃时则生成乙醚。反应介质的差异,如卤代烃在氢氧化钠醇溶液里发生的是消去反应,而在氢氧化钠水溶液里发生的是取代反应。

2.有机化学实验的特点

(1)实验仪器复杂

由于有机化学反应有更为严格的条件控制要求,所以有机化学实验一些常用的仪器及操作手段较之无机实验更为复杂。

例如,银镜反应、苯的硝化反应等实验不仅需要水浴加热,还需要控制适当的温度,因此其实验仪器的安装及操作就比简单的酒精灯加热操作复杂的多。

又如,有机化学实验经常用到的“蒸馏”

操作就是在下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的,从中可以看出其装置是很复杂的。

在蒸馏瓶1中装入要蒸馏的物质,一般为液体或低熔点的固体。蒸馏瓶口装有一个带有温度计的磨口的侧管插头2,插头2和冷凝器3相连。把蒸馏瓶放在石棉网上加热,当液体沸腾时,热的蒸气即从侧管进入冷凝器中,遇冷后再凝聚为液体,流入收集瓶内。

(2)生成物需要分离、提纯

有机化学反应极为复杂,常常有许多副产物和目的产物混在一起,因此,在有机化学实验中必须使用各种方法把这些杂质除去。如果是不相溶的液体,可以使用分液漏斗分液;如果是互溶的液体,则去杂提纯的方法应根据其杂质的性质灵活选用。我们常常用到的方法有萃取、蒸馏。

萃取是利用物质在两种不互溶(或微溶)溶剂中溶解度或分配比的不同来达到分离、提取或纯化目的的一种操作。另外一类萃取原理是利用萃取剂能与被萃取物质起化学反应。比如,碱性的萃取剂(如5%氢氧化钠水溶液,碳酸氢钠水溶液)可以从有机相中移出有机酸,或从溶于有机溶剂的有机化合物中除去酸性杂质(使酸性杂质形成钠盐溶于水中);酸性的萃取剂(如稀盐酸、稀硫酸)可从混合物中萃取出有机碱性物质或用于除去碱性杂质。

例如,浓硫酸可应用于从饱和烃中除去不饱和烃,从卤代烷中除去醇及醚等。

再如,在乙酸乙酯的制取实验中,要将反应装置中产生的蒸气导入饱和的碳酸钠溶液中,一方面,饱和的碳酸钠溶液可以与混在乙酸乙酯中的乙酸反应;另一方面,乙酸乙酯在饱和的碳酸钠溶液中溶解度小,便于分层分液。

用蒸馏的方法不但可以把有机物质与不挥发的杂质分开,并且可以把具有不同沸点的挥发性的混合物分开,当蒸发沸点不同的物质的混合物时:低沸点的物质首先挥发(但有时亦可形成共沸物)。

(3)实验方案的设计及实验操作的难度较高

有机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和选择,需要考虑很多方面,比如实验条件的控制、仪器的选用、生成物的分离等等,遗漏任何一个方面都可能导致实验的失败。因此,有机化学实验中从操作的细节到处理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都需要实验者的高度重视。

另外,有机化学实验能否顺利进行,必要的条件控制、规范的实验操作显得尤为重要,它是实验成功的前提,忽略任何关键的地方都会使实验前功尽弃,这就必然增加了有机化学实验操作上的难度。

例如,在银镜反应的实验操作中,需要注意的地方有很多。首先,在配制银氨溶液的时候,氨水不能过量,以沉淀恰好溶解为宜;再有,做银镜反应的试管一定要洁净,否则将不能产生银镜,仅出现黑色絮状沉淀,为此在实验前须用10%的氢氧化钠溶液煮沸处理试管,然后依次用自来水和蒸馏水洗净;最后,还要注意做银镜反应的试管必须放在水浴中温热,切不可直接放在酒精灯上加热。

3.有机化学实验的教学策略

化学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科学,因此在学习有机化学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有机化学实验的学习。教师要通过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来训练学生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使学生初步掌握控制反应条件的一些方法,并了解常见有机物的制备和合成方法及其实验方案的设计,从而进一步加深对有机化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1)引导学生密切注意反应条件,培养学生控制实验条件的意识

控制实验条件是中学有机化学实验较为突出的一个特点,因此教师应注意发展学生控制实验条件的能力。教师可以在有机物化学性质的教学中,引导学生密切注意有机化学反应的反应条件,再将其过渡到有机化学实验的条件控制上,从而培养学生控制实验条件的意识。

例如,在学习乙醇在浓硫酸催化下脱水生成乙烯的反应时,教师首先引导学生关注该反应的温度条件即160-170℃,提醒学生如果温度在130-140℃时,就会生成乙醚而不是乙烯,当学生了解该反应的温度条件之后,教师再将该认识过渡到乙烯制备实验的条件控制上,学生自然会明白该实验要将温度迅速升高到170℃的道理。

(2)通过具体教学示例以及具体的实验探究活动,发展学生控制实验条件的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具体的教学示例,使学生体会控制实验条件的重要性。教学示例的使用要尽可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通过讨论、交流等自主性学习活动,来分析哪些实验条件影响实验结果,是如何影响的,科学家是如何对这些实验条件进行控制的,使学生在具体的讨论、交流活动中体会控制实验条件的重要性。

教师还可以通过具体的实验探究活动,使学生亲身经历控制实验条件的过程。学生控制实验条件意识的发展,不仅体现在观念层面、理论层面,还要落实到实践活动中,让学生学习和运用控制实验条件的方法。学习和运用实验条件的控制方法,不能脱离具体的实验探究活动,应紧密结合具体的化学实验教学内容来进行。学生只有亲身精力了控制实验条件的过程,才能增强控制实验条件的意识,才能发展他们的实验探究能力。

(3)为学生提供进行有机化学实验设计的机会,发展学生化学实验设计的能力

有机化学实验设计能力,是化学实验探究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有机化学实验设计,也就是学生经历制定有机化学实验探究活动计划,发展有机化学实验探究能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应用所学到的有机化学理论知识,还可以体会有机化学实验设计的重要性、认识到有机化学实验设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和应注意的

⑶ 谁可以告诉我大学化学实验报告怎么写

化学触及的范围太广,我就列举一例。
高分子化学实验

一、课程简介
《高分子化学实验》是化学学科的一门重要基础课,是化学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独立的基础实验课程。通过实验课程训练,巩固并加深高分子化学课程的基本原理和概念的理解,掌握高分子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了解近代大型仪器的性能及在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中的应用,了解计算机控制实验条件、采集实验数据和进行数据处理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查阅文献的能力、思维创新能力、表达能力和归纳处理、分析实验数据及撰写科学报告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求真求实具有独立工作的本领和初步的科研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科研素质。
《高分子化学实验》实验课的主要目的是:
1、掌握高分子化学实验的基本研究方法,通过实验手段熟悉高聚物的合成和结构表征,理解高聚物化学性质与结构之间的关系,学会重要的高分子化学实验技术和基本实验仪器的使用。
2、掌握实验数据的处理及实验结果的分析和归纳方法,从而加深对高分子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的理解,增强解决实际化学问题的能力。
3、注重实验技能的培养和特殊实验操作的掌握,对学生进行实验工作的综合训练,使之具有基本的科研素质,培养其严谨的、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和科学态度。
高分子化学实验课的基本任务是:
通过严格的、定量的实验研究聚合物的合成和化学、物理性质和化学反应规律,使学生既具有坚实的实验基础,又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实现学生由学习知识、技能到进行科学研究的初步转变。为化学专业培养高素质的专门人才。

二、实验目的及要求
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
1、 对学生进行实验工作的综合训练,使之具有基本的科研素质,培养其严谨的、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和科学态度。
2、 综合性实验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对知识综合应用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设计性实验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综合运用知识、提出问题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1、实验前学生应事先认真仔细阅读实验内容,了解实验的目的要求,并写出预习报告,包括实验的原理和实验技术,实验操作的次序和注意点,数据记录的格式,以及预习中产生的疑难问题等。指导老师应检查学生的预习报告,进行必要的提问,并解答疑难问题。学生达到预习要求后才能进行实验。
2、学生进行实验后应检查测量仪器和试剂是否符合实验要求,并作好实验的各种准备工作,记录当时的实验条件。实验过程中,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详细记录原始数据,严格控制实验条件。整个实验过程中保持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团结互助的合作精神,积极主动的探求科学规律。
3、实验结束后学生必须将原始记录交教员签名,然后正确处理数据,写出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应包括:实验的目的要求、简明原理、实验仪器和实验条件、具体操作方法、数据处理、结果讨论及参考资料等。其中实验讨论是实验报告的重要部分,教员应引导学生通过这一部分反映出学生通过实验所获得的心得体会,以及对于实验结果和实验现象的分析、归纳和解释,鼓励学生进一步深入进行该实验的设想。
4、对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要求:设计实验不是基础实验的重复,而是基础实验的提高和深化。它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选择实验课题,应用已经学过的物理化学实验原理、方法和技术,查阅文献资料,独立设计实验方案,选择合理的仪器设备,组装实验装置,进行独立的实验操作,并以科学论文的形式写出实验报告。

三、实验方式及要求
实验分为二个环节,首先做5个验证性高分子化学实验(20学时),5个验证性高分子物理实验(20学时),1个综合实验(16学时),1个设计性实验(16学时)。
设计实验的程序
选题 由老师提供的设计性实验题目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题目,或者自己确定实验题目。
查阅文献 查阅包括实验原理、实验方法、仪器装置等方面的文献,对不同方法进行对比、综合、归纳等。
设计方案 设计方案应包括实验装置示意图、详细的实验步骤、所需的仪器、药品清单等。
可行性论证 在实验开始前一周进行实验可行性论证,请老师和同学提出存在的问题,优化实验方案。
实验准备 提前一周到实验室进行实验仪器、药品等的准备工作。
实验实施 实验过程中应注意随时观察实验现象,考察影响因数等,反复进行实验直到成功为止。
数据处理 综合处理实验数据,进行误差分析,按论文的格式写出有一定见解的实验报告并进行交流答辩。
设计实验的要求
1、所查文献至少包括一篇外文文献。
2、学生必须自己设计实验、组合仪器并完成实验,以培养综合运用化学实验技能和所学的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考核方法及评价
《高分子化学实验》是一门独立的课程,涉及内容较为广泛,因此有必要进行考核。考核以平时实验为主,学期结束进行实验操作考试,为时1小时,成绩占50%;平时成绩包括预习报告、实验态度、操作技能、实验报告等作综合评分占50%;合起来为总评成绩。

五、主要仪器设备
SWQ-Ta智能数字恒温控制器、SYP型玻璃恒温水浴、电子天平、减压蒸馏装置、机械搅拌装置、旋转蒸发仪、真空干燥箱、简单蒸馏装置、粘度计、电动搅拌器等。

六、配套教材或指导书
何卫东编.高分子化学实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2
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编,高分子实验技术(修订版)1993

七、实验项目的设置
项目序
号 实验项目
名称 内容提要 实验学时 仪器套数 每套人数 实验
要求
1、必做
2、选做 实验
属性
1、 基础
2、 综合
3、 设计4、 研究
1 单体的提纯与引发剂的精制 掌握乙酸乙烯酯、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等单体的提纯、引发剂AIBN和BPO的精制方法
减压蒸馏装置 4 1 必做
2 醋酸乙烯酯的溶液聚合 了解溶液聚合的基本原理,掌握其实验技术
恒温装置、机械搅拌装置、旋转蒸发仪 4 1 必做
3 聚乙烯醇的制备 了解聚乙酸乙烯酯醇解反应原理、特点及影响醇解反应的因数;通过实验加深对高分子反应的理解
恒温装置、机械搅拌装置、真空干燥箱 4 1 必做
4 聚乙烯醇缩甲醛的制备 通过实验进一步加深对高分子化学反应的理解,掌握分析缩醛含量的方法
机械搅拌装置、水蒸气蒸馏装置、酸式滴定管 4 1 必做
5 界面缩聚制备尼龙-610 加深界面缩聚制备聚合物的方法
恒温装置、机械搅拌装置、旋转蒸发仪 4 1 必做
6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制备 了解自由基本体聚合的特点和实施方法,熟悉有机玻璃板的制备方法,了解其工艺过程
电动搅拌器、恒温装置 4 1 必做
7 白乳胶的制备 了解乳液聚合的基本原理和乙酸乙烯酯的乳液聚合特点,掌握乳液聚合的实验技术
恒温装置、机械搅拌装置、旋转蒸发仪 4 1 必做
8 双酚A环氧树脂的制备 学习环氧树脂的实验室制备方法,掌握环氧值的测定
恒温装置、机械搅拌装置、旋转蒸发仪 4 1 必做
9 水解缩合法制备甲基乙烯基硅油 掌握聚硅氧烷的合成方法,
圆底烧瓶,搅拌器,分液漏斗,减压蒸馏装置 4 1 必做
10 丙烯酰胺的溶液聚合 掌握丙烯酰胺的溶液聚合方法
圆底烧瓶,搅拌器,滴液漏斗,通氮装置 4 1 必做
11 水性聚氨酯的合成与性能分析 掌握乳液聚合的方法制备水性聚合物的技术和聚合物成膜后的性能分析
恒温装置、机械搅拌装置、旋转蒸发仪、粘度计 20 1 必做
合计 54

八、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简介

项目一:有机硅改性苯丙乳液的合成与性能分析(设计性)(宋建华老师)
1、 指导思想
以水性涂料逐渐取代油性涂料是目前全世界涂料工业的发展趋势,其原因是受有机挥发物(VOC)排放量的限制。水性涂料的优点是以水为溶剂,因而可以避免采用有机溶剂带来的可燃性、毒性,以及高成本和施工条件等种种不利因素;除此之外,水性涂料有优良的防锈性,可用于金属表面,其光泽接近一般溶剂漆,稳定性也较好。有机硅改性苯丙乳液是以水为溶剂,十二烷基硫酸钠-烷基乙烯基磺酸钠(SDS;DNS86)为乳化剂,过硫酸钾(KPS)为引发剂,采用分步引发的自由基聚合方法,制备了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苯乙烯-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A-151-St-BA-MAA /SDS-DNS86/H2O)乳液。
2、实验目的及要求
实验目的:首先考察温度、不同配比、乳化剂含量等因素对乳液性能的影响,得到了乳化剂用量—粘度曲线、乳化剂用量—粒径分布曲线、固含量—粒径分布曲线、固含量—粘度曲线、固含量—吸水率曲线;其次对提高乳液固含量进行了研究,固含量最高可达60%左右;最后用IR光谱对各种乳液成膜进行了结构表征,用TG对各种乳液成膜进行了热性能分析,用DSC测定了各种乳液成膜的玻璃化转变温度。
实验要求:所查文献至少10篇,其中包括一篇外文文献;学生必须自己设计实验、组合仪器并完成实验。
3、涉及的内容或知识点
本实验主要涉及高分子化学及实验中关于自由基乳液聚合的知识点;还有水性涂料的知识点。
4、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教师给出实验目的、要求和实验题目;学生查阅资料, 自行设计方案、拟定实验步骤, 经老师指导,完善和确定方案,再独立进行实验,完成实验报告或小论文。

⑷ 化工实验设计与数据处理小论文

可发性聚苯乙烯(EPS)通称聚苯乙烯和苯乙烯系共聚物,是一种树脂与物理性发泡剂和其它添加剂的混合物。可发性PS可被加工成低密度的泡沫塑料剂品。最常见的可发性聚苯乙烯是含有作为发泡剂的戊烷的透明PS粒料。由可发性聚苯乙烯制出泡沫塑料制品有几个专门步骤,这也是许多塑料树脂的一种特性。可发性PS可用来制造各种制品如咖啡杯、吸收能量的汽车用减震器或300 ft3大的泡沫塑料块。EPS的主要用途是一次性饮料杯、抗震包装以及隔热材料。
化学与性能
可发性聚苯乙烯是小颗粒状树脂,直径一般为0.01-0.1in。大多数这种颗粒是悬浮聚合生成的珠粒,而较大直径的颗粒也可通过切粒得到。采用的珠粒大小决定于最终泡沫制品的最小壁厚。较大的粒子膨胀制成低密度泡沫制品比较容易,较小的粒子则较易制成填充均匀的部件。
加工
可发性PS的加工分二步。第一步为预发泡或简单发泡,设定最终产品的密度。在此过程中含有发泡剂的聚合物颗粒在加热条件下软化,发泡剂挥发。其结果是每个珠粒内产生膨胀,形成许多泡孔。泡孔的数量(最终密度)由加热温度和受热时间来控制。这个过程中,珠粒必须保持分散和自由流动状态。工业化生产时,发泡过程是将可发性 PS直接置于蒸汽中进行的,一般通过珠粒和蒸汽在搅拌釜中的连续混合完成反应,反应设备(象Rodman预发泡机)是以保持外界压力常压敞口的,并使已发泡的珠粒从顶端溢出。有的生产厂为了保证停留时间更均衡或是当某些可发性DPS需要比较高的温度时采用间歇釜。发泡以后珠粒要经熟化处理,使空气逐步掺入到泡孔中。
热成型是EPS发泡的第二步。首先.将熟化的预发泡珠粒放入具有特定型腔的模具中。对于小型的和复杂结构的产品,成型时要采用文氏管作用设备(如灌料枪).借助空气流将珠粒吹至模腔中。大型的产品可依自身重力充满模腔。将充满粒料的模腔密闭并加热,珠粒受热软化,使泡孔膨胀。珠粒发泡膨胀至填满相互间的空隙,并粘结成均匀的泡沫体。此时这个泡沫体仍然是柔软的并承受泡孔内热气体的压力。从模具中取出制品之前,须使气体渗出泡孔和降低温度使制品形状稳定,这一般是采用向模具内壁喷水的方法。
由于成型模具是双层壁的,因此发泡PS的成型被称为“蒸气室成型”。模具内壁尺寸即为实际制品的尺寸,模具内壁上有气孔.以使蒸汽透过泡沫体并使热气扩散出去。双层壁之间的空间形成蒸汽室,其中通入用于加热珠粒的蒸汽。对于多数制品,发泡PS的成型压力低于276kPa。模具为铝制并按制品要求铸成一定形状。发泡PS的成型由于成型压力低、成型设备成本低,因此是一种经济的生产方法。
应用
发泡PS的主要用途是建筑工业用绝热材料,一次性用具(主要为咖啡杯)和抗震保护性包装材料。
隔热制品采用EPS是因其具有恒定的低热导率、低密度和低加工成本。EPS茶杯是由于EPS易发泡成薄形制品和具保温性。泡沫的吸震性、低成本和可成形性使EPS成为保护性包装材料的选择对象。
泡沫聚烯烃制品单位厚度吸收的冲击能更多,因此它可作为更易碎物品的包装以及用于吸震部件如有些新型汽车的减震系统。
泡沫塑料产品的性能取决于原料聚合物,但受泡沫的密度影响很大。一个密度为 11b/ft3的 PS泡沫产品其中 97%的体积是空气,这种产品的机械性能较差。泡沫体中所含的空气分隔成数百万个泡孔,正是它们的存在使聚合物泡沫材料具有许多有价值的特性。这些特性包括绝热性、吸收能量、漂浮性、高的刚度/重量比以及单位体积成本低等等。如表回所示,泡沫PS的大多数性能都与其密度有很明显的函数关系,因此生产者可不需重新设计模具,只根据加工工艺简单变化的需要对实际操作做些微小调整。PS泡沫的其它性能同样取决于聚合物的类型和发泡时用的数量。由于发泡PS产品的机械强度可由发泡密度来调节,因此有时通过选用另外一种泡沫聚合物来获得需要的强度。一个例子是获得不是属于强度方面的性能,如使PS提高其本身不具备的耐高温性和耐溶剂性;另一个例子是采用聚烯烃或烯烃/苯乙烯共聚体,可提高柔软性或伸长率,但强度提高不多。
答案补充 可发性聚苯乙烯(EPS)以颗粒的形式通过把发泡剂加入苯乙烯单体(SM)中并在压力(蒸汽或开水)被加入时发泡剂在空气中扩散、挥发的过程中使其发泡而制成。出口技术的范围是EPS(可发性聚苯乙烯)树脂的制造方法和相关制造设备。
技术特点:
A. 重量轻
可发性聚苯乙烯(EPS)的密度可根据发泡量级进行调节。可发性聚苯乙烯(EPS)易于处理因为它的重量只有水的1/30

⑸ 结合自己的配方设计实验阐明涂料配方设计的过程,并说明自己在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及

这个帽子好大,不好怎么说起。要看你想做什么涂料,水性的?还是油性的专?里面又有很多种,涉及配属方的话每种涂料又不一样,里面有反应型的也有非反应型的,它们之间配方也不一样,选择的主体也不一样,真的很难回答你。
不过笼统的说的话一般配方需要选择好主体树脂,主体树脂的选择得看你的要求,多种树脂搭配使用,有溶剂的话要多种溶剂搭配,主要是挥发速度的控制,最后是助剂的选择,一般在哪方面有弊病树脂解决不了了才添加,有改善手感的,有改善流平的。
只能说大体是这样了。

⑹ 请用实例设计分离生物大分子目标物的实验方案及其可行性分析

1、根据生物目标物分离纯化的特点用实例设计实验方案??
参考答案:
1.目的与意义(答到目的得2.5分,答到意义得2.5分)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及社会的进步,人们对食品有了新的要求,从单纯摄取营养成分为目的转变到摄取对健康有益、对防病有效的成分等多种目的,消费者对高糖高热量兴趣转向低糖低热量、人体难以消化、并可防龋齿、具整肠的作用糖类。
低聚乳果糖(lactosucrose)甜度低、热量含量低,难以被人体消化,不被口腔酶分解,有防止龋齿功能。同时它又是一种双歧杆菌的增殖因子,可以选择性地促进双歧杆菌的繁殖,使其在肠道中占有优势,从而改善肠菌群。此外人们发现低聚乳果糖能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从而可治疗骨骼疾病。由于其具有优越的生理功能特性和良好的理化特性,深受消费者和食品、制药、日化、饲料等行业的青昧,市场需求不断上升。但是商业化低聚乳果糖产量低、费时长、工艺复杂、成本高,因此,利用基因重组技术、现代发酵技术、固定化酶技术、膜分离技术来实现低聚乳果糖高效低成本工业化生产具有重要意义,它将为低聚乳果糖在食品、动物饲料中、医药工业中的广泛应用奠定原料基础。

2.拟采用的技术路线(流程图合理并列出分离方法得7分,流程图合理未列出分离方法得4分,流程图不合理得1分)

克隆β-半乳糖苷酶的基因 → 构建工程菌

β-呋喃果糖苷酶的发酵条件优化

β-呋喃果糖苷酶纯化

蔗糖和乳糖的混合液→固定化β-呋喃果糖苷酶

分离反应液→固定化酶回收

糖浆产品→纳滤膜纯化→喷雾干燥

含低聚乳果糖70%粉末 ← 冷冻干燥 ← 蒸发浓缩含低聚乳果糖95%粉末

3.本研究的技术特点及技术优势(答到技术特点得2分,答到技术优势得2分)
目前日本公司均采用液体发酵法生产低聚乳果糖,生产用酶只能利用一次,后处理工艺需要活性炭脱色和离子交换树脂除盐,产品的总低聚乳果糖含量只有35-55%,还有约50%的葡萄糖、乳糖和蔗糖等副产物。本课题以乳糖和蔗糖为原料进行深加工,采用固定化酶法生产-纳米膜纯化耦合技术生产低聚乳果糖,生产用酶可反复利用,后处理工艺无需脱色和离子交换,工艺简化流程缩短,糖浆生产成本大幅度下降;并结合采用纳米膜过滤高新技术,能生产低聚乳果糖纯度达到95%以上的产品,可直接供糖尿病人服用。特别是粉状低聚乳果糖产品,贮存、运输和使用十分方便。

4.产品应用范围及市场前景(答到应用范围得2分,答到市场前景得2分)
产品应用范围广。a、作为益生素即双歧杆菌促生素。低聚乳果糖能明显促进肠道内双歧杆菌的增长繁殖,抑制腐败细菌的生长,调整与维持肠道健康;b、作为膳食纤维素,可以有效地降低血清胆固醇和血脂,对因血脂高而引起的高血压、动脉硬化等有一系列心血管疾病有较好的改善作用;c、作为活化因子即钙、镁、铁等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的活化因子,可以达到促进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吸收的效果,如在补钙、铁、锌等食品、保健品中添加低聚果糖,可以提向产品的功效;d、作为独特的低糖、低热值、难消化的甜味剂,添加于食品中,不仅可以改善产品的口味,降低食品的热值,而且可以延长产品的货架期。如在减肥食品中添加低聚果糖,可以极大降低产品热值;在低糖食品中低聚果糖,较难引起血糖升高;在酒类产品中添加低聚果糖,可以防止酒中内溶物沉淀,改善澄明度,提高酒的风味,使酒的口感更醇厚、更清爽;在果味饮料和茶饮料中添加低聚果糖,可以使产品口味更细腻柔和、更清爽。e、低聚乳果糖还是一种优于抗生素和益生素的新型饲料添加剂;f、低聚乳果糖还可用于药物、化妆品中。
市场潜力大。a、国际市场:目前日本市场低聚乳果糖年需求量在2500吨以上,以平均售价为800日元/公斤算,年销售额达到20亿日元;随着低聚乳果糖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展及日本市场、世界市场对低热值功能性甜味剂的需求不断增长,低聚乳果糖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状态;b、国内市场:我国食品行业中的娃哈哈、光明和乐百氏等著名品牌为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已开始关注并参与功能性低聚糖的研制与生产。随着国内消费者对低聚乳果糖特殊保健功能的认知程度提高,国内消费市场也将启动,市场前景十分看好。
总之,本研究以蔗糖和乳糖为主要原料生产高纯度低聚乳果糖干粉、浓缩液等,为蔗糖和乳糖的深加工和生产产业链的拉长开辟了一条新途径。在国内外保健食品市场日趋扩大、社会需求日益增加的21世纪,该项目完成后研制出的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纯度低聚乳果糖发展前景广阔,经济效益可观。

⑺ 聚丙烯物理性能检测需要哪些实验设备

树脂(聚丙烯类)的化学性能及物理性能的聚丙烯(PP)系采用齐格勒-纳塔催化剂使丙烯催化聚合而得,它是分子链节排列得很规整的结晶形等规聚合物。聚合工艺生产方法有:溶剂聚合法(淤浆法)、液相本体聚合法、气体本体聚合法和溶液聚合法4种。但主要是溶剂法(淤浆法)聚合为主,其等规度在95%以上,分子量约8~15万。物理性能聚丙烯为无毒、无臭、无味的乳白色高结晶的聚合物,密度只有0.90~0.91克/立方厘米,是目前所有塑料中最轻的品牌之一。它对水特别稳定,在水中24h的吸水率仅为0.01%,分子量约8~15万。成型性好,但因收缩率大(为1%~2.5%),厚壁制品易凹陷,对一些尺寸精度较高零件,还难于达到要求。制品表面光泽好,易于着色。力学性能聚丙烯的结晶性高,结构规整,因而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其屈服、拉伸、压缩强度和硬度、弹性等都比HDPE高,但在室温及低温下,由于本身的分子结构规整度高,所以冲力强度较差,分子量增大时,冲击强度也随之增大,但成型加工性能变差。聚丙烯有突出的抗弯曲疲劳强度,如用PP注塑—体活动铰链,能承受七千万次开闭的折迭弯曲而无损坏痕迹,它的耐摩擦性能也较好,干摩擦系数与尼龙相似,但在油润滑时,其摩擦性能显然不如尼龙,PP只能用来制作PV值较低的以及不受冲击载荷的齿轮和轴承。在表面效应方面,如在其制品表面压花、雕刻等,则比任何其它热塑性塑料都容易。聚丙烯制品缺口特别敏感。因而在设计模具时必须注意避免尖角存在,否则会容易产生应力集中,影响产品的使用寿命。热性能聚丙烯具有良好的耐热性。它熔点为164~170℃,制品能在100℃以上的温度进行消毒灭菌。在不受外力作用时,150℃也不变形,在90℃的抗应力松弛性能良好,它的脆化温度为-35℃,在低于-35℃的温度下会发生脆裂,耐寒性不如聚乙烯,若用石棉纤维和玻璃纤维增强后,有较高的热变形温度、尺寸稳定性、低温冲击性能。化学稳定性聚丙烯的化学稳定性很好,除能被浓硫酸及浓硝酸侵蚀外,对其他各种化学试剂都比较稳定,但是低分子量的脂肪烃、芳香烃和氯化烃等能使聚丙烯软化和溶胀,同时它的化学稳定性随结晶度的增加还有所提高。所以,它适合于作各种化工管道和配件,防腐效果良好。电性能聚丙烯的高频绝缘性能良好,由于它几乎不吸水,放绝缘性能不受湿度的影响。它有较高的介电系数,且随温度的上升,可以用来制作受热的电气绝缘制品,它的击穿电压也很高,适合用作电气配件等。抗电压、耐电弧性好,但静电度高,与铜接触易老化。耐候性聚丙烯对紫外线很敏感,加入氧化锌、硫代丙酸二月桂脂、碳黑或类似的乳白填料等则可改善其耐老化性能。

⑻ 有两种分子量分别为30kd和80kd的蛋白质,利用竞争洗脱的原理设计实验确定两者之间是否存在相互作用。

确定蛋白间的相互作用可以用GST pull-down来验证
用其中一个蛋白构建成标签蛋白(GST-taga),把这个GST标签蛋白固化到亲和树脂上,另一个目的蛋白过柱,然后利用GSH来竞争洗脱目的蛋白。如果目的蛋白可以结合到标签蛋白上,就可以来确定相互作用。当然具体实验需要实验组,阴性对照,阳性对照等等设计。

⑼ 对金属材料实验比较精通的高手

要看检查那些性能。

如果按你说的,是“化验结果”,也就是说检版查钢的化学成分,那厚度权变化不会有任何影响。注意,“化验”指的是化学检验,只能查成分。

如果检查其他性能,一般也都是查力学性能,例如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延伸率、硬度等,在计算时会实测厚度,再把厚度值代进去计算,所以实质上最后的结果也跟厚度没关系。

但是如过他在计算时没有实测(实测应该是5.75mm),而是直接把6mm带进去算,算出强度会比实际值偏低。

所以说,一般情况下,如果说你的钢板出了什么问题,跟厚度是不会有关系的,除非他检验计算时没有实测,而是用错了数值。

当然,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人家要5.75mm的,你真给了6mm的,这本身就可视为尺寸规格不合格。

⑽ 手糊环氧树脂胶液配方设计原则是什么实验配方中加入增塑剂的目的是什么

增塑剂是工业上被广泛使用的高分子材料助剂,在塑料加工中添加这种物质,可以使其柔韧性增强,容易加工,可合法用于工业用途。

阅读全文

与高吸水性树脂实验设计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空压过滤器350AA表示 浏览:55
洗衣机废水怎么自动排出来 浏览:708
污水厂出水余氯标准 浏览:198
宽居空气净化器怎么样 浏览:412
污水水解速率常数 浏览:482
饮水机e2怎么回事 浏览:262
滞回区间有什么用 浏览:968
净水器选多少容量的 浏览:757
污水处理服务费交什么印花税 浏览:520
废水除氟新方法 浏览:777
乱倒厨余污水怎么处罚 浏览:788
污水处理盐度是什么 浏览:4
综合执法以什么凭据收污水 浏览:115
举报偷排污水是什么行为 浏览:850
高效高性能超滤膜应用 浏览:977
电厂的废水 浏览:193
大孔树脂吸附处理废水流程 浏览:266
安吉尔净水器好不好多少钱1台 浏览:678
赛欧2空调滤芯怎么装 浏览:512
哪些液体普通蒸馏 浏览: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