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污水知识 > 长江水流有无废水排放情况调查

长江水流有无废水排放情况调查

发布时间:2022-01-26 05:37:37

『壹』 关于长江水污染的调查报告

水污染的调查报告

一、调查原因
随着科学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人口的迅猛增长,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受到污染,生态环境受到破坏,生态系统也会随之遭到破坏,环境问题已从地域性走向全球性,人类必须爱护地球,共同关心和解决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因为我们“只有一个地球。”
水是生命的源泉,没有水,我们的生活将无法继续下去。水资源的污染及短缺是当今社会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虽然我市不是一个用水紧张的城市,但水污染却存在,并与每个市民都息息相关。为此,我通过询问形式对我市水污染进行调查。
二、调查过程
第一步:实地调查,首先,我随老爸来到长安航管站,向我爸的老同学刘海华了解长安镇河道情况,然后,乘坐快艇,游览了崇长港及长山河和泰山港,一路上,刘海华叔叔向我介绍几十年前,这些河道,是长安镇附近的主要航道,水清透彻,而现在垃圾遍布河道,一股臭味扑鼻而来。水污染主要原因:人为因素:泥河上流工厂的废水排放,城市布下水道安置此处,污水经管道排入河中,泥河附近大量农田,农民使用的化肥、农药等化学物质流入其中,致使藻类疯长,鱼类大量死亡,居民的环保意识差,经常将生活垃圾倒入河中。
第二步:调查分析,经过实地调查,我认为水污染给居民带来的危害。地下水污染,用水困难,河水污染严重滋生大量蚊虫,河水散发刺激性气味,对人们的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三、调查结论
为了改善河道环境,应尽快开展河水、河岸等全方面的治理工作。首先,对污染源进行处理,杜绝工厂、养猪场把污水、粪渣直接排放到河流中,应集中处理,避免其对环境的不利影响。然后,对河边、河道中的建筑材料(已废弃的)进行清除,并对水道进行整改,进一步将河内的垃圾、淤泥清除,可动员沿岸居民及利用大型机器清除。后在河边种树,植草皮,建立绿化带,避免沙土流失。
2、为了对河道环境的保障,应对附近的工厂、养猪场等加大管理力度,对污染河流的行为进行严肃的处理,并且对沿岸居民及全体市民进行环保教育,增强环保意识,河流的环境,主要还是在于大家的思想意识,故人们应自觉保护河道,保护环境。这样,一条全新河流才会永远呈现在人们面前。
总之,要明确,环境受破坏,受影响的还是人们自己,我们应当充分了解环境与人类之间的相互关系,充分认识到人们改变环境的利与弊。影响水资源的因素还远远不止这些。虽然我们的调查研究也许还不够成熟,但希望能把环境问题,水污染问题在人们的脑海中的地位提高,这样才会使出现的问题一天天好转。

『贰』 要是想做一次湖泊的水质的调查。需要作那些方面的工作,如何去做,大概需要多长时间,

水体污染的卫生调查、监测和监督
发表日期:2005-1-22 15:05:41 阅读次数:1027
如前所述,水体受到污染后,会直接或间接对人体健康带来危害。因此,卫生部门应做好地面水的卫生防护工作,要经常或定期地对辖区内的地面水进行污染调查、监测和监督管理工作。

一、水体污染的卫生调查和监测

水体污染的卫生调查与监测目的是了解某一地区或流域水污染情况及其对居民健康可能产生的危害,并为采取治理对策提供科学依据。

水体污染调查与监测的对象包括江河、湖泊、水库、河口、港湾、海域等地面水,也包括浅井、深井等地下水。调查与监测的内容应包括水体的污染源、水、底质、水生生物污染状况及其对沿岸居民健康的影响。

(一)污染源的调查 应了解水体所在地区工业的总体布局及工业企业的生产和废水排放情况。调查内容主要包括:①企业的种类、性质、规模及布局情况;②企业各车间所用原料、生产的半成品、成品、副产品的名称,和产生废水的工艺流程等;③工业用水量、水源、水质,各车间排放废水量、废水中含有害物质的种类及其浓度;④废水排放方式(经常性或间歇性)及排放点的位置;⑤废水的回收、综合利用情况,净化设施的类型及效果;⑥工厂废水流经地区对周围环境造成的污染危害及居民的反映。

调查工业废水时,应按照工业废水排放标准的要求,在车间排出口或工厂的总排出口测定废水流量及水质。对废水处理设备的效果进行评定时,应对进出水同时采样测定。未经处理的居民生活污水和城市地面径流污水也应采样测定。对沿岸使用农药、化肥等的农田,应调查其施用农药、化肥的种类、数量,并对土壤的污染情况及是否用污染水进行农田灌溉等方面进行调查。最后将调查、监测所得结果,以每个污染源为单位逐个建立技术档案。

(二)水体污染的调查和监测 水体污染调查按其目的可分为:①为了解水体基本状况进行的基础调查;②选择有代表性的断面,进行长期连续的经常性调查,了解污染物消长动态;③为某一课题而进行的专题性调查;④在水体发生严重污染事故时,临时组织的应急性调查。

1.江河水系调查和监测 为弄清我国主要水体受污染的状况,早在50年代,各地卫生防疫站和医学院校等先后对我国主要江河作了较为全面的监测分析。70年代以来,各级卫生防疫部门联合科研单位、医学院校对其所在地区的水系进行了污染调查和监测工作,取得了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等200多条河流的大量监测数据。1979年4月我国参加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世界卫生组织举办的全球监测系统水质监测,确定在长江(武汉段)、黄河(济南段)、珠江(高要段)各设一监测点,于1981年1月正式向世界卫生组织报告监测数据。由此可见,我国的环境卫生工作者在江河水体污染的调查方面已积累了大量的经验。

(1)采样断面与点的选择:对江河水体进行调查采样时,应先对沿河的大城市与大企业的分布情况有所了解。把沿岸的大城市或工业区作为一个大污染源考虑。每个大污染源河段至少应设置3个采样断面:①清洁或对照断面:设在污染源的上游,用以了解河水在基本未受污染时的水质情况;②污染断面:设在紧靠污染源的下游,用以了解水质污染的情况和程度;③自净断面:设在污染源下游一定距离,估计基本已达到自净的地方,以了解污染的范围和河水自净的能力。

各断面的点数可根据河道宽度而定,宽者可设5点(分别距两岸边50m,150m及江心处)。对于水流量较大的河流,应在污水排出口下游靠近岸边处设几个辅助采样点,以查明岸边污染状况。也可按断面四分法测中间三点,较小的河流可在河中心点采样。对重要的支流入口也应采样调查,因为有些支流本身就是一个重要的污染源。采样深度,一般在水面下0.2-0.5m,如河水较深,可用深水采样器采取不同深度的水样。

(2)采样时间与次数:如人力、条件许可,最好连续每日或每周或每季度采样,至少应在平水期、枯水期及丰水期各采样一次,每次连续2-3天。有潮汐的河流,还应分别在高潮及低潮时采样。采样时及采样前数日应避开雨天,但是,如研究地表径流对江河的污染时,也可在大雨后进行采样。

(3)水质监测项目:最好根据沿岸排污情况及调查目的,确定监测的项目。如松花江受汞污染严重,则可重点研究汞在松花江的分布与消长动态。如需对某河流进行基础性调查,此时的监测项目可适当增加,可包括能反映水质天然性状的指标(如水温、浑浊度、色度、pH、总硬度等)、一般卫生指标(如溶解氧、生化需氧量、总大肠菌群等)和有毒物质指标(如酚、氰、汞、铬、砷等)。近年来,由于考虑水中污染物对健康的影响往往呈联合作用,加之目前逐个单一分析水中的有害物质(尤其是有机污染物),不仅耗费时间,而且有些污染物在分析技术上还有一定难度,因此有人主张采用各种短期检测致突变物质的试验(如Ames试验、蚕豆根尖细胞微核检测法等),研究水质的致突变性。此种监测方法虽然不能鉴别有害物质的名称和种类,但在反映水污染与健康的关系上,较单纯地监测化学物质更有意义。

(4)水体底质的监测:底质是指江河、湖泊、水库等水体底部的淤泥,除了地球化学元素组成异常的地区外,底质中有害物质(尤其是重金属等)的垂直分布一般能反映该水体受污染的历史情况。有些污染物因在水中含量有限而不易检出,但对底质进行监测则有时可发现该物质含量高于水中数倍乃至数百倍。所以水体底质的监测对查清某些污染物对水体的污染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如松花江的某些断面从水中不易检出汞,但从底质中却可检出。底质监测采样点的选择与项目的确定,可参考水质监测。

(5)水生生物的调查与监测:了解水生生物种群与数量的变化,有助于判断水污染状况。因为一定的生物是在一定的环境中生长,因此,水污染必然会引起水生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70年代英国学者根据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和鱼类群落结构的变化,提出了从生物学角度评价河流水质的标准。近年来,我国学者在长江、湘江、官厅水库、洞庭湖等水体都曾应用生物监测方法评价水的污染状况。采用大型溞生物测试技术研究水中沉积物毒性或用于水质监测,能综合反映水体污染情况及污染物的毒性,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生物测试方法。在水生生物监测中观察水生动物(鱼类、两栖类等)的外周血微核出现率、染色体畸变等作为监测水环境中基因毒剂污染的指标,已受到极大的关注。水生生物体内残毒的测定,对水污染的评价,尤其是了解污染物在水环境中的迁移、消长规律是不可缺少的指标。在沿河的水质监测站中设立专门实验室,利用鱼类检查水环境中的毒性物质,是非常必需的,例如在德国的埃姆斯河和立贝河(均系莱茵河支流)的水质监测中,于70年代起就得到广泛应用,为水污染提供了较好的情报。此外,亦可对水环境中的大肠菌群、肠道病原微生物及病毒进行监测。

2.湖泊、水库的调查和监测 调查方法和监测项目基本上与江河水系相似。但要考虑湖泊、水库自身的特点,可在污染源废水排入湖泊、水库周围、湖水与库水流出处及用水点周围选点,并以清洁岸水样作对照。由于湖水、水库水流动较少,特别在夏季湖泊、水库的表层水温度较高,深层水温较低,水体垂直方向不易混合,因而水体内不同深度的水质有所不同,故须采集不同深度的水样进行检测。鉴于湖泊、水库水流速缓慢,沉降作用较强,所以对水体底质(沉积物)和生物的监测显得更为重要。同时还应注意湖泊水体有无富营养化的先兆,因而应加测水中磷、氮的含量。

『叁』 今年5月下旬中央电视台法制频道组启动“长江行动”,从重庆出发对长江沿岸七省市的污水排放现状进行监测

读图可知,(1)长江注入东海,正在建设中的世界最大的水利枢纽是三峡工程.
(2)A是江苏省,B省的简称是湘.
(3)武汉发展钢铁工业有利条件有附近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4)沿江七省市万元GDP废水排放量,最高的是重庆市,最低的是上海市.
(5)长江的主要污染源有:工业废水.造成的危害有:威胁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根据题意.
故答案为:(1)东;三峡;(2)江苏;湘;(3)附近有丰富的矿产资源;(4)重庆;上海;(5)工业废水;威胁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

『肆』 中央电视台法制频道组启动“长江行动”,从重庆出发对长江沿岸七省市的污水排放现状进行监测调查.阅读地

(1)长江全长6397千米,是世界第三长河,注入东海,A为江苏,B为湖南,简称湘.
(2)武汉地区铁矿资源丰富,市场广阔,交通便利,为发展钢铁工业提供有利条件.
(3)读图,沿江七省市万元GDP废水排放量,最高的是重庆市,最低的是上海市.
(4)资料中说明长江的主要污染源是工业废水、生活污水不达标排放;过度使用化肥、农药等,这些行为很有可能影响生活、生产安全用水,破坏水生生物生存环境,破坏生态平衡.
故答案为:(1)东;江苏;湘;(2)铁矿资源丰富,市场广阔,交通便利;(3)重庆;上海;(4)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业生产过度使用化肥、农药;影响生活、生产安全用水,破坏水生生物生存环境.

『伍』 万州中学的学生以“长江水的污染情况”为研究性课题,请你参与他们的研究,回答下列问题。(2分)(1)以下几

C D

『陆』 有关水污染的调查报告

水是我们的生命之源,水也是一切生物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之一,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目前,全世界都为洁净水危机的面临而惧怕,尽管我国的水资源总量在世界居第六位,但仍然属于严重的缺水国之一。我市和其他各地一样,许多原来清澈见底的小河,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条条臭气熏天的臭水沟。为弄清其原因,减少水污染对人们的危害,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我们利用暑假期间对我市水污染比较严重的地区进行了观察、讨论,并想出办法,解决水污染的问题。

探究目的:

通过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为文化部门、环保部门提供更为详细的资料,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从而使人们更好地了解家乡,热爱美丽的大自然,珍惜人们的宝贵生命之源——水。

调查过程:

根据暑假前老师的安排,我们两人利用暑假期间,进厂入村,进村入户,访问住在河边的村民,查阅有关资料,听取别人的介绍,把照片拍摄下来,对我市部分地区的水污染进行实地调查、讨论。

综合集中,形成了该调查报告。

清澈见底的小河变成了臭气熏天的臭水沟

我们首先来到我市地质队附近的那条小河,据当地的老人说,这条小河原先可美了,河水清澈见底,游鱼水藻都可以看得一清二楚,三五成群的小孩子在河里嬉戏、打闹。岸边杨柳依依,倒映在风平浪静的水面上,为小河增添了许多生趣,幽静极了!那时侯的小河是居民的骄傲。可现在呢?它被污染的不成样子了,变成了一条黑乎乎,臭烘烘,人见人厌的臭水沟了。我失去了自己以前美丽的外貌,被人们强迫地换上了一副丑陋的外表。河边垃圾成堆,而且臭气熏天,鱼儿在河里奄奄一息,`再也无法生存了,两岸的杨柳早已枯死,路上的行人望而生畏,居民们连水都不能喝了,由于这气味的刺激以及水质的恶化,许多居民常常生病,而且都已经搬家了。

河水污染形成的原因:

① 据我们调查所知,工业废水、生活废弃物不经过专业的处理,直接排入江、河、湖、海,就会造成严重的水污染。大量的使用化肥和农药,也会污染水资源……受污染的水如果不经过处理的话,一般是不能作为饮用水的。

② 人们往往为了图省事,把垃圾随手的扔在了清澈的小河里,使水变脏、变臭,成为了臭气熏天的臭水沟。严重的污染了周围的环境、空气,造成了三项损失。

③ 有些人经常随便地把一次性饭盒、一次性塑料杯,还有白色的塑料袋,往小河随手一扔,就一走了之了。只要有风刮起,塑料制品就四处乱飞,刮到水里、树枝上,往往就动不了了,日积月累,里面的污染物就会渗透到深水里。水就会污染,也会造成白色污染。

④ 有些卖蔬菜的小摊,买完蔬菜后,剩下了一些坏的蔬菜,往往扔在一边,就不再管了,有些住在河边的家庭,经常也把一些坏了的菜扔到了水里,在以后漫长的日子里,臭菜腐烂了,就严重的污染了水资源,从而使小河变成了臭气冲天的臭水沟。

⑤ 大部分船只排放的油污、废水,把鱼儿们都毒死了。有些要使用水的工厂,用完水后,又把脏水再排回到河里,快速的污染了水资源,还有一些工厂把颜料排到了河里,更严重的污染了水资源。真可恨!

⑥ 有一些隐蔽的池塘都被污染了,池塘里的水都成了可口可乐的颜色了。池塘边堆了数都数不清的垃圾、臭菜,不远处,还有工厂正在排放污水,这是多么的可怕呀!

调查后的疑问:

本调查结束后,我们产生了许多的疑问:

1. 人们为什么不珍惜小河的美丽呢?

2. 当地的工厂为什么不对污水进行合理、有效的治理呢?

3. 人们为什么要把小河给污染了呢?

解开谜团:

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又走访了几位居民和考察专家。原来在水污染刚开始时,就有当地居民找过有关部门反映,要求解决水污染问题。有关部门也想解决关于水污染的问题,但是一套现代化的有效污水处理程序,价钱是非常昂贵的,并且要在好几年之后才能见经济成效。所以谁也不愿意花这冤枉钱,事情就这样拖了下来,当地有些居民在气愤之余,也加入到对河水污染的队伍中去,把垃圾不时的抛入了小河中。致使潺潺流水受到了严重的污染,变成了漂着果皮,废纸等垃圾的臭水沟。

得出的结论:

调查工作结束后,我们便在一起讨论并分析总结我市河水污染的原因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形成的:

1. 人们缺乏环保意识,乱扔垃圾。

2. 工业生产中排出了大量的油污,废水和废渣。

3. 城镇生活污水以及农牧业的排水等等。而所有污染中,工业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工业废水的污染尤为严重。通过查阅资料,听取别人的介绍,我们了解到:钢铁厂等排出的生产废水中含有酚类化合物和氰化物。人们在洗澡,洗衣服、洗菜时,要用洗涤剂,含有洗涤剂的水流入下水道,而后进入河流,这些生活污水虽然无毒,但水中无机盐类、病原生物等等增多,也会造成严重的水质污染。

我们的建议:

1. 我们要节约用水,不浪费水。

2. 建议每个公民自觉维护我们的生存环境,从自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3. 工厂里排出的脏水,要经过回收处理,直到不污染任何东西,才可以排出。

4. 政府有关部门应进一步加大管理和执行力度,严格控制工业污染源,工业废水排放,要经过治理,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5. 从今以后,要宣传“只有一个地球”,呼吁所有的人们、工厂,不要再制造污染了,要保护好我们美好的地球

6. 建议我市化工厂改进技术,更新设备,提高废水、废渣的治理效果,实行达标排放,保证厂区周围的环境不受污染。

7. “亡羊补牢”为时不晚,千万注意不要再污染其它水域了,更不要污染地下水了。

我们要尽快让地球母亲恢复它以前美丽的样子吧!

『柒』 长江水污染的治理措施

这个问题太宽泛了,可以根据长江流域不同的受污染的河段进行有针对性治理,个人推荐采用生态修复的手段,对整个流域需要一个宏观的规划及修复对策。

『捌』 长江水质调查报告

专家称长江水污染加重 不治理将重蹈淮河覆辙
不抓紧治理将成第二条淮河

嘉陵江的水还有点蓝,长江的水已经蜡黄蜡黄。沿江而下,裸露的荒山、被洪水冲入江中的白色泡沫塑料等不时可见。

记者最近在四川、重庆、上海等省市采访时获悉,由于治理速度赶不上污染速度,长江水污染程度仍在加深,部分江段水质恶化,已影响到沿江城市的饮水安全。

有关专家认为,长江已患“早期癌症”,污染如不能尽快从根本上得到遏制,五至10年后,长江很可能会重蹈黄河和淮河的覆辙。

上海市区没有饮用水源

地处长江入海口的上海市,只有在江中心长兴岛一带,才能取到三类水作为上海市的饮用水源。

不光是上海,饮水安全对沿江城市都是一个非常严峻的考验。长江水质进一步恶化,严重威胁到沿江两岸人民的饮水安全。长江两岸的取水口,现仍有500多个,部分取水口因水质污染已延伸至江心。随着污染进一步加剧,这些取水口向何处去将成大问题。

据全国政协委员、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陆健健等有关专家介绍,长江流域年污水排放总量多达250多亿吨,占全国40%以上,其中80%以上的污水未经有效处理,就直接排入长江。近年来,国家在长江的污染治理上虽然进行了大量投入,但长江水污染形势仍然比较严峻。目前长江干流60%的水体,都已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其中工业和人口比较密集的长江中下游上千公里河段,沿岸水质基本都已在三类和四类之间。

此外,长江部分支流的污染和流域内湖泊的富营养化问题也很突出。据国家环保总局提供的数据,长江38条主要干流上的72个监测断面,能达到三类以上水质的断面已只有46个。与此同时,长江流域面积大于0.5平方公里的4000多个湖泊,半数以上也都已处于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状态,其中杭州 西湖、南京玄武湖、武汉东湖等,均达到了富营养化程度。

长江污水排放总量远远超过黄河、淮河

长江污水排放总量远远超过黄河、淮河,但由于长江水量大,尚有一定的自净能力,因此一定程度上掩盖了污染的严重性。

中国地质大学教授袁爱国说,即使在目前长江污染已经不容小觑的情况下,许多地方领导还觉得,“长江水大,污染点没啥”。

实际上,三类水体变成四类和五类水体的速度很快,通常也就是三五年时间。国家水文局去年两月份的监测资料显示,长江流域现在一二类水体的比例已只占31%,三类水占34%,其余都是四类、五类和劣五类水。五年后,长江70%左右的水体都变成三类以下水体,是完全有可能的。

澳籍华裔科学家刘光钊说,如果长江70%左右的水都变成四类、五类和劣五类水,首先带来的灾难就是长江中部分水生生物将面临灭绝危险,长江的生物多样性会被破坏,食物链会断裂,蓝藻等会大面积暴发,生态平衡会被彻底打破,长江也将变成一江死水。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陆健健说,上世纪80年代中期,长江口能观测到的水生底栖动物共有126种,到2002年,能观测到的已只剩下52种。大量有机物被带入东海,使得近年来我国舟山群岛附近海域大面积的赤潮频繁暴发。长江的生态平衡系统如被彻底打破,长江成为第二条淮河,只是早晚的事情。

三大污染源同时向长江“放毒”

专家分析,长江的污染来源主要集中几个方面。

首先是工业废水与生活污水的污染。工矿企业废水和城镇生活污水是长江流域的主要污染源之一。据国家环保总局统计,2004年,长江流域废水排放总量已达167.5亿吨,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76.6亿吨,生活污水排放量90.9亿吨;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462.88万吨,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134.98万吨,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327.9万吨。

其次是农业面源污染严重。农业面源污染是长江流域的另一个主要污染来源,主要包括:化肥、农药污染、畜禽养殖业污染、农业固体废弃物、农村生活污水和山林地区径流污染等。据有关专家估计,目前长江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物的总量,与工业、城市生活等点源排放的污染物总量基本上已是“三分天下有其一”。

还有航运量激增带来大量船舶污染。长江是横贯我国东西的水上运输大动脉,航运业十分发达,常年在水上运营的船舶有21万多艘,这些船舶每年向长江排放的含油废水和生活污水达3.6亿吨,排放生活垃圾7.5万吨。另外,因海损事故造成的油品、化学品污染事件也时有发生,对长江水环境构成了极大威胁。

“早期癌症”需早日防治

尽管沿江一些省市也担心长江污染会带来严重的生态灾难,但各省市为了保证自己GDP的高速增长,无论上游中游还是下游,仍在拼命上项目,尤其是那些高污染,高耗水,需要大宗运输的重化工项目,几乎都无一例外的摆在江边。

中下游已经建成的沿江密布的一些特大型重化工业及船舶制造、造纸、炼钢等排污大户,为了取得较高经济效益,在个别地方领导有意无意的纵容下,偷排行为也是屡禁不止。有的企业甚至准备了两套污水处理设备,一套专门用来应付检查,一套用来偷排。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最近几年,国家在长江的污染治理上虽然投入了大量资金,沿江建成的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就有170多个,但效果并不明显。

沿岸许多污水处理设施最后成了“聋子的耳朵——摆设”,有的污水处理厂甚至因为污水处理设备从国外买来时就是落后技术,处理出来的污水根本无法达标。

陆健健说,从生态学的角度看,长江污染现在虽然比较严重,但还算是“早期癌症”,如能抓紧治理,整个河流生态系统出现崩溃的情况还不至于出现。

『玖』 关于重庆市石柱县的水资源污染的调查报告

我国水资源现状

我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我国的淡水资源总量为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6%,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和加拿大,名列世界第四位。但是,我国的人均水资源量只有23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是全球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然而,中国又是世界上用水量最多的国家。仅2002年,全国淡水取用量达到5497亿立方米,大约占世界年取用量的13%,是美国1995年淡水供应量4700亿立方米的约1.2倍。

中国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就开始闹水荒,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客观存在的事实。80年代以来,中国的水荒由局部逐渐蔓延至全国,情势越来越严重,对农业和国民经济已经带来了严重影响。

缺水:全面告急

·北方资源性缺水!

·南方水质性缺水!

·中西部工程性缺水!

“中国是一个中度缺水的国家”,水利部水资源司司长吴季松说,这是从水资源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上得出的判断。据统计,我国目前缺水总量估计为400亿立方米,每年受旱面积200万~260万平方千米,影响粮食产量150亿~200亿千克,影响工业产值2000多亿元,全国还有7000万人饮水困难。缺水对环境和人的身心健康都有着严重的影响。

从人口和水资源分布统计数据可以看出,中国水资源南北分配的差异非常明显。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人口占了中国的54%,但是水资源却占了81%。北方人口占46%,水资源只有19%。专家指出,由于自然环境以及高强度的人类活动的影响,北方的水资源进一步减少,南方水资源进一步增加。这个趋势在最近20年尤其明显。这就更加重了我国北方水资源短缺和南北水资源的不平衡。

最近几年,北方连年干旱。如果说北方资源性缺水日益严重令人忧心,南方的状况也并不乐观。专家指出,南方地区由于不注意污水的处理,把未经处理的污水大量排到天然河道,污染了水体,影响了水资源的有效性,造成有水不能用,形成了水质性缺水的严重状况。受大陆季风气候的影响,中国水资源在季节上分布极不均匀,总是连枯连涝。时间上不均匀的水资源的变化需要由水库来调节。建国以来,我国兴建了大量水库,但由于水源工程建设投资额大,投资回报率不高,难以吸引更多建设资金。这种由工程滞后原因造成的工程型缺水在中部和西部地区尤其明显。

用水:逐年增长

1949~2002年,全国总用水量增加了4000多亿立方米,大约每10年增加1000亿立方米,年平均增加约100亿立方米。1980年以后,全国总用水量的增长幅度略有下降,但年平均增长量仍有62亿立方米左右。

在这期间,全国的用水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农业用水比例逐步下降,而工业、城镇生活用水比例则有所增加。

与2001年比较,2002年生活用水量增加了19亿立方米,工业用水增加1亿立方米,农业用水减少90亿立方米。

在省级行政区中,用水量大于400亿立方米的是新疆、江苏和广东,约占全国用水量的25.5%;工业用水占其总用水量30%以上的是上海、重庆、湖北和江苏。

水质:不容乐观

根据环境部门对全国河流、湖泊、水库的水质状况的监测,由于近年来工业废水和城镇生活污水的排放等原因,我国主要水系的水体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 2003年,我国7大水系污染程度从重到轻依次为:海河、辽河、黄河、淮河、松花江、长江和珠江。其中407个重点监测断面中,只有38.1%的断面满足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规定的I~Ⅲ类水质要求。我们不禁要问,这样下去,究竟还有多少水是我们能饮用的。

排污:冲破最后防线

据统计,我国每年的工业废水和城镇生活污水排放总量已达到631亿吨,这相当于我们每人每年排放40多吨的废污水,而其中大部分未经处理就直接排入了江河湖海。以长江流域为例,在废污水排放中,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分别占75%和25%左右,在流域涉及的18个省、市和自治区中,四川、湖北、湖南、江苏、上海和江西6省市的废污水排放量占流域总量的84.6%,是废污水的主要产生地。主要污染物为悬浮物、有机物、石油类、挥发酚、氰化物、硫化物、汞、镉、铬、铅、砷等。在21个干流城市中,上海市排放的废污水量约占21个城市排放总量的30.7%,武汉市占18.1%,南京市占15.8%,重庆市占8.8%;四大城市合计占73.4%,是长江最主要的污染源。由于污染严重,长江岸边形成许多污染带,在干流21个城市中,重庆、岳阳、武汉、南京、镇江、上海6市累计形成了近600千米的污染带,长度占长江干流污染带总长的73%。

中国水质性缺水样本之上海篇

市内河道蜿蜒、黄浦江水身边流、紧贴长江与东海的上海,享有“东方水都”的美名,然而,它却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城市。

与中国北方一些城市水资源严重匮乏不同,上海有水,但缺的是好水。尽管上海的水资源总量较为充沛,但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十分有限,仅占地表水资源的20%。从人均拥有水资源量来看,上海的人均淡水资源拥有量仅为145立方米,比北京还少,大大低于全国人均2200立方米(世界人均8840立方米)的水平,也远低于国际公认的1750立方米的用水紧张线,全国排名仅为第23位。

上海地处长江、太湖两大流域下游,水质既受到上游水污染的影响,又有本地污染源的危害,在水资源上的最大问题是水污染和水环境恶化,是一个典型的水质性缺水城市。据环境部门对上海主要河道的断面监测,上海符合饮用水水源国家标准的地表水仅剩下1%,劣V类水质却占到68.6%。

黄浦江的污染危机

黄浦江被称为上海的“母亲河”,上海市民80%的饮用水来自黄浦江。尽管近年来上海市政府加大了对黄浦江环境整治力度,但“隐形”污染依然触目惊心。目前,每天仍有数百万吨废污水排入黄浦江,一年则高达20亿吨,比全年平均降水产生的径流量还多,致使黄浦江及其支流的水质终年维持在Ⅲ类至V类之间(国家规定饮用水水源水质必须在Ⅱ类水以上),这已经给黄浦江上游水源保护区形成较大压力。由于黄浦江取水量的不断增加,而上游来水不足以稀释排入的污水,影响到黄浦江的自净能力,加重了水质污染程度。同时,又因黄浦江是潮汐型河流,咸潮入侵更使得黄浦江下游污水上溯,对城区的水厂取水口造成极大威胁。

很多来过上海的外地人,都对上海自来水浓重的漂白粉味记忆深刻。这座城市的水源——黄浦江的污染程度,已经让在水资源方面颇富优越感的上海人感到震惊。

中国水质性缺水样本之江浙篇

江南之美在于水。然而,水乡江南,却面临着缺水的困境,“江南水乡闹水荒”的现象在江浙地区尤为突出。

在浙北杭嘉湖地区,河网纵横,尤其有钱塘江、太湖和长江水可资利用,看似水源丰富,但近些年来,经济迅猛发展,用水量已远超出水资源的承受能力,加上水资源保护不当,大量水体遭污染,可利用的水资源急剧减少,“江南水乡闹水荒”的现象在这一地区尤为突出。

在浙江境内甬江、姚江、奉化江三江交汇的宁波市,最缺水时一些运水车在日夜不停地奔跑着,将乡村河道里的水运进城里的各个企业。象山县著名的针织企业巨鹰集团,为了解决缺水困境,雇用了6辆载重24吨的大槽车,24小时不停地向厂里送水。

位于浙江省东部的舟山市是严重缺水的城市,为了解决生产和生活用水,当地政府不得不花费巨大的成本大规模向海取水。

在著名的国际商贸城市义乌,市区有时每周正常供水仅9小时,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4。据称,在义乌有两样商品最好卖,即水桶和水泵。

无论是情愿还是不情愿,缺水,这一让水乡人感到无比陌生和尴尬的事实已经真实地摆在了人们的面前。杭嘉湖平原、宁绍平原、苏锡常平原等历史上的天府泽国,目前基本上都处于程度不同的缺水状态,一些地区出现了水乡无水喝的尴尬局面,水资源危机给江南水乡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经济增长付出的惨痛代价

也许是生在水乡,感觉不到水的珍贵,很多企业的发展都是以对水源的高污染、高消耗为前提的,经济发展的代价异常沉重。据2004年12月份浙江省统计部门所做的《浙江GDP增长过程中的代价分析》测算,2003年浙江省排放的工业废水达到了令人吃惊的16.8亿吨。按照目前的污染物排放水平计算,每创造1亿元GDP就要排放28.8万吨废水,在GDP年均增长9%的情况下,到2010年浙江省废水的排放量将是目前的2倍,届时,生态环境将面临异常沉重的压力。对水资源的破坏不可避免地引来了自然界的报复,江南水乡遇上了和塞北边陲同样的境遇,不仅工业用水,连生活用水都成了问题,不同的是,这里不是没有水,而是有水却不能喝。面对严重的“缺水”困境,有人称,缺水已经击中了江南水乡可持续发展的软肋。

『拾』 中央电视台法制频道组启动“长江行动”,从重庆出发对长江沿岸七省市的污水排放现状进行监测调查。阅读地


(1)东江苏湘
(2)铁矿资源丰富,市场广阔,交通便利(答出2点得2分)
(3)重庆上海
(4)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业过度使用化肥、农药(答出2点得2分)
影响生活、生产用水安全;破坏水生生物生存环境(答出2点得2分)

与长江水流有无废水排放情况调查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孩子肚脐怎么除垢 浏览:605
小米空气净化器pro怎么样数值怎么看 浏览:170
小米空气净化器pro风扇叶怎么拆 浏览:362
机油和燃油滤芯什么区别 浏览:404
马勒空气滤芯怎么分真假 浏览:40
热原如何过滤 浏览:950
沁尔康净水器怎么区分废水比 浏览:757
ro185废水比 浏览:893
净水器的水发红是怎么回事 浏览:569
净水机的除垢原理 浏览:271
上海卷式超滤膜 浏览:942
蒸馏测定器参照什么规程 浏览:150
水处理前途 浏览:227
无纺布可以过滤杂质吗 浏览:835
日立怎么拆液压滤芯盖 浏览:790
污水板框机低压进料为什么有倒流 浏览:260
净水器反渗透膜出来的水发臭 浏览:905
ctpps版树脂感光液 浏览:144
反渗透纯水设备广州 浏览:496
净水器哪个好性价比高2020 浏览:654
© Arrange www.bh1978.com 2017-2021
温馨提示:资料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