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什么叫馏程
馏程的话通常是指当蒸馏一个混合组分的时候,由于随着组分的改变,沸点会不断的改变。我们把自己需要的沸点的一个范围可以称为馏程。
这样的话我们得到的产品也是混合物,但是我们是取一个范围内的沸点。
B. 馏程是什么意思
问题一:馏程的含义 整个馏程包括的项目有初馏点和终馏点(或干点),汽油还包括10%、50%、90%馏出温度、残留量、损失量这三个项目。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将100ml试油加热蒸馏,试油从冷凝器的末端馏出第一滴油时的温度称为初馏点。在蒸馏的最后阶段,当全部液体蒸发后的最高温度称为终馏点。试验时,当量筒中回收到的蒸馏出的冷凝液为10ml、50ml、90ml的温度分别称为10%、50%、90%馏出温度。干点:油品在规定条件下进行馏程测定时,温度计水银柱在继续加热的情况下停止升高并开始下降时的最高温度。残留量:指停止蒸馏后,存在于烧瓶内的残油的体积百分数。在试验中,当到达干点前瓶内尚有微量液体烃类和胶状物质,因局部过热而分解。生成的气体与烃类蒸汽在瓶内形成白雾,并在瓶底下沉积一些积碳。损失量:指蒸馏过程中,因漏气、冷凝不好和结焦等造成试油损失的量,以100ml试油减去液和残留量即得。
问题二:化工企业中提到的馏程(IBP)是什么意思 不是纯的化合物或化学品,每一种组分都是由沸点的,由于不纯,沸点不是在一个温度点时出现,一般以开始有东西蒸馏出来开始算温度,到全部蒸馏出时的温度。这两个温度就是这个东西的流程。写的好麻烦,最佳答案奥,冲二级任务!!!嘻嘻
问题三:“蒸馏”是什么意思? 一种分离液体混合物的方法
利用液体混合物中各组分挥发度的差别,使液体混合物部分汽化并随之使蒸气部分冷凝,从而实现其所含组分的分离。是一种属于传质分离的单元操作。广泛应用于炼油、化工、轻工等领域。
其原理以分离双组分混合液为例。将料液加热使它部分汽化,易挥发组分在蒸气中得到增浓,难挥发组分在剩余液中也得到增浓,这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两组分的分离。两组分的挥发能力相差越大,则上述的增浓程度也越大。在工业精馏设备中,使部分汽化的液相与部分冷凝的气相直接接触,以进行汽液相际传质,结果是气相中的难挥发组分部分转入液相,液相中的易挥发组分部分转入气相,也即同时实现了液相的部分汽化和汽相的部分冷凝。
液体的分子由于分子运动有从表面溢出的倾向。这种倾向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如果把液体置于密闭的真空体系中,液体分子继续不断地溢出而在液面上部形成蒸气,最后使得分子由液体逸出的速度与分子由蒸气中回到液体的速度相等,蒸气保持一定的压力。此时液面上的蒸气达到饱和,称为饱和蒸气,它对液面所施的压力称为饱和蒸气压。实验证明,液体的饱和蒸气压只与温度有关,即液体在一定温度下具有一定的蒸气压。这是指液体与它的蒸气平衡时的压力,与体系中液体和蒸气的绝对量无关。
将液体加热至沸腾,使液体变为蒸气,然后使蒸气冷却再凝结为液体,这两个过程的联合操作称为蒸馏。很明显,蒸馏可将易挥发和不易挥发的物质分离开来,也可将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分离开来。但液体混合物各组分的沸点必须相差很大(至少30℃以上)才能得到较好的分离效果。在常压下进行蒸馏时,由于大气压往往不是恰好为0.1MPa,因而严格说来,应对观察到的沸点加上校正值,但由于偏差一般都很小,即使大气压相差2.7KPa,这项校正值也不过闭培±1℃左右,因此可以忽略不计。
将盛有液体的烧瓶放在石棉网上,下面用煤气灯加热,在液体底部和玻璃受热的接触面上就有蒸气的气泡形成。溶解在液体内的空气或以薄膜形式吸附在瓶壁上的空气有助于这种气泡的形成,玻璃的粗糙面也起促进作用。这样的小气泡(称为气化中心)即可作为大的蒸气气泡的核心。在沸点时,液体释放大量蒸气至小气泡中,待气泡的总压力增加到超过大气压,并足够克服由于液柱所产生的压力时,蒸气的气泡就上升逸出液面。因此,假如在液体中有许多小空气或其它的气化中心时,液体就可平稳地沸腾,如果液体中几乎不存在空气,瓶壁又非常洁净光滑,形成气泡就非常困难。这样加热时,液体的温度可能上升到超过沸点很多而不沸腾,这种现象称为“过热”。一旦有一个气泡形成,由于液体在此温度时的蒸气压远远超过大气压和液柱压力之和,因此上升的气泡增大得非常快,甚至将液体冲溢出瓶外,这种不正常沸腾的现象称为“暴沸”衫态卖。因此在加热前应加入助沸物以期引入气化中心,保证沸腾平稳。助沸物一般是表面疏松多孔、吸附有空气的物体,如碎瓷片、沸石等。另外也可或逗用几根一端封闭的毛细管以引入气化中心(注意毛细管有足够的长度,使其上端可搁在蒸馏瓶的颈部,开口的一端朝下)。在任何情况下,切忌将助沸物加至已受热接近沸腾的液体中,否则常因突然放出大量蒸气而将大量液体从蒸馏瓶口喷出造成危险。如果加热前忘了加入助沸物,补加时必须先移去热源,待加热液体冷至沸点以下后方可加入。如果沸腾中途停止过,则在重新加热前应加入新的助沸物。因为起初加入的助沸物在加热时逐出了部分空气,再冷却时吸附了液体,因而可能已经失效。另外,如果采用浴液间接加热,保持浴温不要超过蒸馏液沸点20oC,这种加热方式不但可以大大减少瓶内蒸馏液中各部分之间的温差......>>
C. 馏程的测定
采用恩氏蒸馏方法,即取100毫升试油在规定的仪器上,按规定的条件和操作方法进行。这种蒸馏是条件性的,蒸馏出的数量只是相对的比较数量,而不是真正的数值,即不是实沸点的蒸馏。但这仍然是控制汽油、煤油、喷气燃料和柴油等轻质燃料和各种溶剂油的重要指标。
D. 蒸馏法测水分偏大
蒸馏法测水分偏大的原因如下:
1、水分含量高的样品在蒸馏过程中会发生化学反应,导致水分的损失减少,从罩虚而导致水分含量偏高。
2、蒸馏过程中,蒸馏温度过高或者蒸馏时间过长,会导致样品中其他挥发性成分的损失,从而导致水分含量举闷敏偏高。
3、样品中存在挥发性溶剂或正枝挥发性化合物,这些物质在蒸馏过程中也会被蒸发掉,从而导致水分含量偏高。
E. 反应过程中,为何要严格控制馏出温度
1. 因为液体加热的时候温度并不完全均匀,越靠近热源温度越高,虽然有对流作用,但对流本身的动力来源就是温度差,加热越猛烈,温度差就越大,高温区域的温度就会越多地超过蒸馏温度,使更高沸点的物质也气化逸出,从而对蒸馏效果不利。
2. 加热过快,沸腾剧烈,蒸气的裹挟效应也加剧,会使蒸馏产物杂质增加。
3. 加热过快,沸腾剧烈,对馏出物的冷凝收集效率不利
所以在反应过程中,要严格控制馏出温度,这样才能保证实验的 严谨和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F. 为什么馏程不同的同类产品混合,馏程会改变
首先,馏程让搭漏为150~164的三甲苯和馏程为173~197的三甲苯是两种不同的物质(CH3-在苯上位置不同).
不同的枝局物质之间产生分子间作用力,会影响它们的沸点.简单说坦烂就是这样.
G. 馏程是什么意思
非也!沸程是指沸腾的温度限.而只有在沸腾之后,才会形成蒸汽,从而蒸馏分离物质.所以馏程是高于沸程的.沸程的上线和馏程的下限是重合的,但方向不一样.
H. 化工厂说的馏程是怎么回事啊
蒸馏 或者精馏 一纯凯般都要收集馏分(也就是 不同物质出来的顺序不同,从而分离) 每种物质做友唤出来的温度告源不同,馏程就代表收集馏分的温度范围
I. 馏程沸程区别无知的小白在求助~~~~~~~~~
馏程:在一定条件下,使产品汽化、冷却及流出的物理过程。即对产品进行蒸馏从第一滴样品馏出的温度(初馏点)直至最终馏出温度止(终馏点)全部蒸馏过程的馏出温度(从初馏点至终馏点),即为该产品的馏程。
意义:馏程是评定液体燃料蒸发性的最重要的质量指标。它既能说明液体燃料的沸点范围,又能判断油品组成中轻重组分的大体含量,对生产、使用、贮存等各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是确定该产品是否合格的关键指标。
熔程、沸程是温度区间,不是什么相变过程。 严格来说,物质的熔沸点并不是一个点,而是一个温度区间,称为熔沸程。以熔程为例,区间的两限分别称为初熔温度和终熔温度,初熔温度即物质开始熔解的温度,终熔温度即物质完全熔解的温度。对于晶体来说,物质越纯,它的熔程、沸程就越短,纯液态化合物在蒸馏过程中沸程范围很小(0.5~1℃),而混合物则没有固定的沸点,或者说混合物的沸程较大,例如汽油的沸程为40~150℃。对于晶体试样,熔程、沸程可以定性地作为物质纯度的标准。
液体开始馏出时和最后一滴时温度计的读数,即是该馏分的沸程(沸点范围)。
蒸发是在低于沸点的时候就存在的,即使是在水结冰的时候也有少量蒸发。而沸腾则是指表面蒸汽压等于环境压强的状态。
水在沸腾之前当然也有蒸发,否则不能说明为什么冬天也可以晒干衣物了。
沸腾之前锅盖上的水珠就是蒸发出来的水蒸气凝结生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