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K胶是什么材料
k胶又称K—树脂,是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SB),具有良好的透明性、光泽性、和耐冲击性,且价格介于PS与PC之间,因此,广泛用于制造不易破碎的透明产品,如:杯子、盖子、瓶、合页式盒子、衣架、食品和医药用的包装用品等等。
k胶由苯乙烯与丁二烯共聚而成,聚苯乙烯具有高透明度,良好的加工性能,缺点是质脆,而丁二烯可聚合成橡胶,具有弹性耐冲击,二者共聚,改善了聚苯乙烯的缺点,得到综合性能良好的聚合物。
K胶是无定形聚合物,流动性较好,且加工出来的制品,外观平滑、光泽、透明度高。适用于注塑、中空吹塑、挤出等加工方法,可以在大部分普通设备上加工,不需改动设备和模具。
(1)生产医用树脂扩展阅读:
K胶性能
1、热性能:由于k胶是无定形聚合物,所以其熔点不明显,热变形温度77℃,当温度高于177℃时,聚合物的流动性增加,但高于260℃后,其流动性开始不稳定,过高的机筒温度,或在中等的温度下停留时间过长,聚合物会降解,导致制品的外观和性能变差,如透明度下降、变色、变脆等。
2、光性能:k胶是无定型聚合物,对光的干扰程度比稠密的结晶聚合物小,因此,浊度很小(1-3%),透明性(89-91%)极好,为了提高透明度,必须提高模具表面的光洁度和选择最佳的加工条件。
4.耐化学性:k胶的耐化学性能较差,有机化合物,如醇、酮、酯、和芳香族类化合物会使K料软化甚至溶解,油和稀释到一定程度的酸和碱会侵蚀聚合物,但侵蚀的速度和严重程度取决于制品的设计和储存条件。因此,应测试实际产品与K料的相容性。
❷ 酚醛树脂的合成生产工艺及流程(落后的不要)
2、液体酚醛树脂的生产工艺
(1)生产液体酚醛树脂时甲醛的加入量要比正常的需要量略多一些,甲醛量多一些树脂的生产速度快,产量高,游离酚减少。通常取苯酚与甲醛的克分子比为:6 :7;催化剂氨水加入量为苯酚加入量的4%,(氨水中氢氧化铵含量按25%计时)。当混合物料加热到85℃左右时,可停止加热,物料以缩聚反应放出的热量自行升温到98℃左右,并开始沸腾,当反应过于激烈时应通水冷却。
(2)液体酚醛树脂的生产工艺流程,见图1
氨水
苯酚
甲醛
加热熔化
反应釜
加热缩聚
脱水
液体树脂
图1 液体酚醛树脂生产工艺流程
树脂合成后采用真空脱水,水分和挥发分脱除的比较干净,过多的水分和挥发分残留在树脂中在磨具硬化时易发泡。酚醛树脂生产设备示意图见图2。
图2 酚醛树脂生产装置示意图
1-反应釜; 2-反应釜夹套;3-进料口;4-电机、减速器;5-温度计;6-锚式搅拌器;7-出料口;8-冷凝器
9-放空阀;10-脱水缸;11-真空泵
(3)液体酚醛树脂的性质 液体酚醛树脂常温下是棕红色粘稠液体,有刺激性气味。比重1.15-1.2。能溶于乙醇、丙酮、糠醛等溶剂中。树脂中游离酚含量为10-18%。
液体酚醛树脂在100℃的温度下保持2个小时仍有流动性,属甲阶,称A型,A型的特点是能溶于酒精中。
在120℃保持2小时则失去流动性,变为乙阶、称B型。B型树脂的特点是不溶于酒精,但略有膨胀,成弹性体。在130℃以上保持2个小时则成坚硬的固体,属丙阶,称C型。C型树脂的特点是不溶于酒精,不变形;加热不溶化;加热到230℃以上则炭化。
(4)液体酚醛树脂的性质对磨具性能的影响
① 树脂粘度 液体树脂的粘度和温度和固体含量有关,固体含量高、温度低则粘度高,反之则粘度低。作为粉状酚醛树脂润湿剂使用时,低粘度的溶解能力较强,生产的磨具机械强度较高;树脂的粘度用落球法或杯流法测定。作为粉状润湿剂使用的液体酚醛树脂的粘度一般用杯流法测定,数值在40-400秒之间。
② 游离酚的影响 液体酚醛树脂中有一部分没有参加反应的苯酚,称为游离酚。游离酚在做为润湿剂的树脂中应控制在28%以下。虽然游离酚的这个数值较高,但因为苯酚可以溶解粉状树脂,使型料有较好的可塑性,有利于树脂对磨粒的粘结,可以提高磨具的强度。
③ 固体含量 将重量为W1(约5-10克)的树脂在150℃-180℃的温度下加热1小时的剩余量W2,按式(1),(2)计算出x称固含量,y为聚合损耗。
(1)
(2)
x ——固体含量
y ——聚合损耗
W1——加热前树脂量
W2——加热后树脂量
对于用粉状树脂生产磨具,作为润湿剂的液体酚醛树脂只占树脂总量的1/3左右,而且也可以和粉状树脂的数量互换,因液体量大时对磨料润湿好,对粉状树脂的溶解增强,所以虽然液体树脂的固体含量较低,但液体酚醛树脂用量增加并不降低磨具的强度和硬度。作为润湿剂的酚醛树脂其固体含量要求大于65%,聚合损耗小于35%。
❸ 聚氨酯树脂是什么
什么是聚氨酯树脂及其应用
聚氨酯树脂作为一种具有高强度、抗撕裂、耐磨等特性的高分子材料,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医学等领域广泛应用。用来制备聚醚型聚氨酯。聚合方法随材料性质而不同。合成弹性体时先制备低分子量二元醇,再与过量芳族异氰酸酯反应,生成异氰酸酯为端基的预聚物,再同丁二醇扩链,得到热塑弹性体;若用芳族二胺扩链并进一步交联,得到浇铸型弹性体。
中文名称:聚氨酯树脂中文别名:聚乌拉坦泡沫胶;聚氨酯弹性体;685高级彩色聚氨酯树脂;聚氨酯硬泡组合料;聚氨酯硬质泡沫塑料发泡用组合料;聚氨酯;丙烯酸聚氨酯漆;卜盯猜丙烯酸聚氨酯防腐涂料;聚氨酯组合料[1]
英文别名:Polyurethane foam; Polyurethane foams; Polyisocyanurate resins; Polyurethanes, cellular; PU foam; The following panies react isocyanates or prepolymers with polyols to proce polyurethane foams. The list is inplete.; POLYURETHANEOLIGOMERS; POLYURETHANEVARNISH; PU; Acrylic polyurethane paint; Acrylic polyurethane anticorrosive coating; Polyurethane mixed ponent; 1-ethylurea
CAS:9009-54-5
EINECS:210-898-8
分子量:88.1084
密度:1.005g/cm3
沸点 :136.3℃ at 760 mmHg
闪点 :36.2℃
蒸气压 :7.44mmHg at 25℃[1]
主链含—NHCOO—重复结构单元的一类聚合物 。英文缩写PU。由异氰酸酯(单体)与羟基化合物聚合而成。由于含强极性的氨基甲酸酯基,不溶于非极性基团,具有良好的耐油性、韧性、耐磨性、耐老化性和粘合性。用不同原料可制得适应较宽温度范围 (-50~150℃) 的材料 ,包括弹性体、热塑性树脂和热固性树脂。高温下不耐水解,亦不耐碱性介质。
常用的单体如甲苯二异氰酸酯、二异氰酸酯二苯甲烷等。多元醇分3类:简单多元醇(乙二醇、丙三醇等) ;含末端羟基的聚酯低聚物,用来制备聚酯型聚氨酯;含末端羟基的聚醚低聚物,用来制备聚醚型聚氨酯。聚合方法随材料性质而不同。合成弹性体时先制备低分子量二元醇,再与过量芳族异氰酸酯反应,生成异氰酸酯为端基的预聚物,再同丁二醇扩链,得到热塑弹性体;若用芳族二胺扩链并进一步交联,得到浇铸型弹性体。预聚物用肼或二元胺扩链,得到弹性纤维;则慧异氰酸酯过量较多的预聚体与催化剂、发泡剂混合,可直接得到硬质泡沫塑料。如将单体、聚醚、水、催化剂等混合,一步反应即可得到软质泡沫塑料。单体与多元醇在溶液中反应,可得到涂料;胶粘剂则以多异氰酸酯单体和低分子量聚酯或聚醚在使用时混合并进行反应。[2]
聚氨酯的成分
二元或多元异氰酸酯与二元或多元羟基化合物作用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的总称
聚氨酯-PU,根据应用不同填料不同,有CPU,TPU,MPU等简称。
聚氨酯树脂与丙稀酸树脂的区别
聚氨酯树脂
聚氨酯
polyurethanes
主链含—NHCOO—重复结构单元的一类聚合物。英文缩写PU。由异氰酸酯(单体)与羟基化合物聚合而成。由于含强极性的氨基甲酸酯基,不溶于非极性基团,具有良好的耐油性、韧性、耐磨性、耐老化性和粘合性。用不同原料可制得适应较宽温度范围 (-50~150℃) 的材料 ,包括弹性体、热塑性树脂和热固性树脂。高温下不耐水解,亦不耐碱性介质。
常用的单体如甲苯二异氰酸酯、二异氰酸酯二苯甲烷等。多元醇分3类:简单多元醇(乙二醇、丙三醇等);含末端羟基的聚酯低聚物,用来制备聚酯型聚氨酯;含末端羟基的聚醚低聚物,用来制备聚醚型聚氨酯。聚合方法随材料性质而不同。合成弹性体时先制备低分子量二元醇,再与过量芳族异氰酸酯反应,生成异氰酸酯为端基的预聚物,再同丁二醇扩链,得到热塑弹性体;若用芳族二胺扩链并进一步交联,得到浇铸型弹性体。预聚物用肼或二元胺扩链型型,得到弹性纤维;异氰酸酯过量较多的预聚体与催化剂、发泡剂混合,可直接得到硬质泡沫塑料。如将单体、聚醚、水、催化剂等混合,一步反应即可得到软质泡沫塑料。单体与多元醇在溶液中反应,可得到涂料;胶粘剂则以多异氰酸酯单体和低分子量聚酯或聚醚在使用时混合并进行反应。
聚氨酯弹性体用作滚筒、传送带、软管、汽车零件、鞋底、合成皮革、电线电缆和医用人工脏器等;软质泡沫体用于车辆、居室 、服装的衬垫,硬质泡沫体用作隔热、吸音、包装、绝缘以及低发泡合成木材,涂料用于高级车辆、家俱、木和金属防护,水池水坝和建筑防渗漏材料,以及贰物涂层等。胶粘剂对金属、玻璃、陶瓷、皮革、纤维等都有良好的粘着力。此外聚氨酯还可制成乳液、磁性材料等。
一种丙烯酸树脂组合物,包含下列丙烯酸树脂(1)和(2):丙烯酸树脂(1):一种丙烯酸树脂,含有由单体(a)衍生的结构单元(结构单元(a))、由单体(b)衍生的结构单元(结构单元(b))和由单体(c)衍生的结构单元(结构单元(c)),且结构单元(c)的含量介于0.05~5重量份,以丙烯酸树脂(1)为100重量份计;丙烯酸树脂(2):一种直链丙烯酸树脂,含有结构单元(a)作为主要组分;(a)通式(A)的(甲基)丙烯酸酯(如图),其中 R1代表氢原子或甲基基团,R2代表1~14个碳原子的烷基基团或1~14个碳原子的芳烷基基团,而烷基基团R2中的氢原子或者芳烷基基团R2中的氢原子可被1~10个碳原子的烷氧基基团取代,(b)分子中含有一个烯属双键和至少一个5-或更多元杂环基团的单体,(c)分子中含有至少两个烯属双键的单体。
聚氨酯与树脂有什么区别
聚氨酯是一个统称,其根据不同的用途可以分为聚氨酯树脂(也叫聚氨酯塑料)、聚氨酯纤维、聚氨酯弹性体、聚氨酯胶黏剂等等。
聚氨酯树脂用的填充料是什么
环氧树脂填料种类很多,一般常用的是二氧化硅类、氧化铝、碳酸钙、金属粉等。
各种填料有其各自的作用,具体选什么要看你的实际情况了。
环氧树脂和聚氨脂有什么区别
聚氨酯是目前最耐磨的高分子材料,磨损质量大大低于环氧树脂。
聚氨酯是为数不多的可以同时具有高硬度和柔韧性的材料,可以说聚氨酯是“硬而韧”,它的抗冲击性能非常好,比“硬而脆”的环氧树脂更适合做地面铺装材料。
聚氨酯具有很好的抗溼滑性能,是制作工程轮胎、防滑轮胎、防滑鞋底的材料,因此在潮溼有水的环境,使用聚氨酯地面不易滑倒更安全。
除此之外,聚氨酯具有比环氧更好的耐腐蚀性能,可以用作对腐蚀性要求较高的环境。聚氨酯做地坪材料具有耐磨、抗冲击,耐腐蚀性使得它的使用寿命比环氧高出若干倍
❹ 丙烯酸酯的医用发展
丙烯酸树脂在医用黏合剂领域中的开发和应用有着悠久的历史,1936年德国Kulzerr公刊以甲基内烯酸甲酯(MMA)为主体的牙齿黏合剂开始出售,1959年美国Fastman910a-氰基丙烯酸甲酯快速黏合剂问世,实现了外科手术由缝、扎到黏合的革命,1960年Charnly首先将丙烯酸骨水泥用于人工髋关节的手术中获得成功。
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随着医用高分子材料学科的迅速发展,医用丙烯酸树脂黏合剂的研究开发与应用也不断扩展,单是以a-氰基丙烯酸酯为主体的医用胶,临床应用病例就超过了100万例。
医用丙烯酸树脂黏合剂的发展更为迅速,逐步实现了产品系列化、品种多元化,适应于各种不同用途,其中包括组织黏合剂、牙齿黏合剂和骨黏固剂等,应用越来越广 。 众所周知,丙烯酸类的聚合物具有一系列共同的特点,透明、低毒,易于配制,广泛的黏接性,耐水性,耐久性。使丙烯酸树脂在医用黏合剂中得到厂泛的应用,并可能满足医用黏合剂提出的特定的如下要求:
①安全、可靠、无毒性、去三致(致癌、致畸、致突变);
②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不妨碍人体组织的自身愈合;
③无菌,且可在一定时期内保持无菌;
④在有血液和组织液的条件下可以使用;
⑤在常温、常压下可以实现快速黏合;
⑥具有良好的黏合强度及持久性,黏合部分具有一定的弹性和韧性;
⑦在使用过程中对人体组织无刺激性;
⑧具有良好的使用状态并易于保存。 应用于临床的主要有以下2类产品:
①a-氰基丙烯酸酯类黏合剂;
②聚丙烯酸酯类黏合剂。
其中a-氰基丙烯酸酯类黏合剂是发现最早、应用最广泛的组织黏合剂。该种黏合剂的特点是粘接速度快、粘接强度高、而且毒性相对较小,组织反应相对较弱,是临床应用的主要品种。聚丙烯酸酯类黏合剂广泛用于口腔正畸、牙齿修补,在骨科中广泛用于人工关节置换术中人工关节的固定、骨缺损的充填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