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分析化学高人进!
1。用已知浓度的NaOH滴定相同浓度的不同弱酸时,如弱酸的Ka越大,则
B.pH突跃越大
C.测定结果准确度越高
Ka越大, 终点时单位pH变化所耗用的滴定液体积越小,即终点pH突跃越大。
2,下列滴定的终点误差为正值的是
D,NAOH滴定H3PO4至PH=5.5(第一计量点)
因为H3PO4的第一计量点pH=4.7. 用NaOH滴到pH=5.5==》滴过头了。 (A,B,C 都不会给出正误差来)
② 如何用简单的方法鉴别蒸馏水和氯化铵溶液
两种简单的方法:
第一:用PH试纸,氯化铵是酸性的,蒸馏水是中内性,很容易鉴别。
第二:加容热,氯化铵加热会分解为氯化氢及氨,反应式:NH4Cl=NH3 + HCl[条件是加热]。
氯化氢及氨都有刺激性气味。
希望可以帮助你。
③ 蒸馏法测NH4+时,用HCl吸收NH3气,以NaOH返滴定至pH=7.0,终点误差为正值,为什么
正确的滴定终点是氯化钠+稀氨水,pH>7.只滴定到7说明盐酸没有完全中和,算出来铵根浓度比实际值高,即为正误差
④ 蒸馏法测nh4时用hcl
HCI吸收NH3后生成了NH4CI,呈弱酸性,PH约等于5.反滴定过量HCI时,应滴定到PH=5,如果滴定到PH=7,将多消耗NaOH,滴定的终点误差为正值,计算结果偏低.
⑤ 用蒸馏滴定法测氨氮的具体步骤是什么啊
滴定原理是用硫酸或者盐酸滴定硼酸氨,生成硫酸铵或者氯化铵和硼酸;蒸馏原理具体内是什么我记得不容是很清楚了,我不确定所以不能误导你,反正最后就是蒸馏出的氨气与硼酸反应生成硼酸铵,我现在在外地,手上没有资料,你可以查阅鲁如坤编写的《土壤农化分析》,里面有写原理方程式,不过这本书可能比较难找,最好找找土壤学的教授看看有没有,祝你好运,如果你不急以后可以再跟你交流。
⑥ 采用蒸流法测定铵盐含量时,蒸馏出来的nh3导入饱和的h3bo3溶液吸收,然后用hcl溶液滴定,问能否用HAc溶液
因为醋酸的酸性太强,会影响滴定终点。假如本来需要0.5mol的HCl ,结果可能只需要0.45mol就到终点了。 吸收液的酸的PKa越小对滴定终点的影响就越小。
⑦ 蒸馏法测定nh4,蒸出的nh3
回答正确加10分
⑧ HCl-NH4Cl含量的测定
盐酸-氯化铵是一种缓冲液,应该是酸性的缓冲液,氯化铵是由强酸强碱组成的中性盐类,先测定盐酸:
精确称取基准纯的经110℃2h烘干的碳酸钠1.5g,加入新煮沸的纯水50ml溶解碳酸钠,加入溴甲酚绿-甲基红混合指示剂5滴.被测溶液装过50mL具塞滴定管内,滴定碳酸钠溶液,由绿色变暗红色时将碳酸钠液体煮沸30S,如变绿再滴到暗红色.记录滴定体积,V1(ml,四位有效数),同时做空白V0
..................... m(碳酸钠质量)36.45
计算:HCL(g/L)=—————————-—
...................... (V1-V0)×0.05299
.........................m(碳酸钠质量)
计算:HCl(mol/L)=———————————————
........................(V1-V0)× 0.05299
HCl的克分子量 36.46, 计算成百分浓:度摩尔浓度× 36.46×100/1000
NH4Cl的测定方法:
配制0.1mol/LHCl标准液,用Na2CO3 标定准确浓度,准确至4位有效数。
取样品适量(使消耗滴定液35-50mL之间)置500mL蒸馏瓶中,加纯水至250mL拉上冷凝管,
冷凝管的下部一玻璃滴管,取250mL锥形瓶,加入20mL 2%硼酸作吸收液,滴入5滴溴甲酚
绿-甲基红指示剂,使冷凝管的下端滴管插入吸收液中,从蒸馏瓶上口加入20ml 20%NaOH,
立即加塞并加温至沸腾,收取50mL蒸馏液用 0.1mol/L HCl 滴定,由绿色变为暗红色时
为终点。记录HCl体积(V1)重复四次,同时做空白对照(V0),
计算:...................(V1-V0)× C × 53.5
NH4Cl(g/L)=—————————————
....................... W (样品) (mL)
计算法,计算HCl中氯离子量,用硝酸银滴定法测出总氯 离子量,减HCl氯离子量,留下的是氯化铵中的氯离子,再算出氯化铵的数量。
⑨ 采用蒸馏法测铵盐的含量时,蒸馏出的氨气可用硼酸吸收,问能否用HAc溶液代替硼酸作为吸收液为什么
采用蒸馏法测定来铵盐的含自量时,蒸馏出来的
NH3
导入近饱和的
H3BO3
溶液吸收,
然后用标准
HCl
溶液滴定。
问:能否用
HAc
溶液代替
H3BO3
作为吸收液?为什么?
答:不能。因为
HAc
吸收了
NH3
后生成
NH4Ac,而
Ac-的碱性极弱,不满足准确滴定
的条件。
⑩ 蒸馏法测定铵盐含量是否能用盐酸取代硼酸
不能盐酸易挥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