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蒸酒出酒温度多少最合适
出酒的温度,在25~30度最为合适,温度太低不利于低沸点物质挥发,温度太高,会过分损失酒精成分。唐三镜酿酒设备冷凝器采用多管相连,并在底部装有一个增压排气管,即可便接触冷却水面积增大,冷却速度快,又可自动保香排除杂味。
『贰』 蒸酒设备可以出多少度的酒
蒸酒设备蒸馏出酒都是刚开始出酒可以达到60-70度,随着蒸馏时间,锅内酒精度减少,酒的度数逐渐变低,直到最后出来的是水了酒就蒸馏完毕了。
『叁』 蒸馏酒的蒸馏酒酒度
蒸馏酒的酒度都在40°以上,最高可达68°。国外许多国家特别是工业发达国家中的法律及税收规定,凡酒精含量超过43%的酒将加倍收税。所以,许多世界名酒的酒精度数只在40°左右。而中国名酒的酒度过去一直则多在55°~65°之间。
蒸馏酒因其酒精含量高、杂质含量少,所以可以在常温下长期保存。一般情况下,可以存放5~10年。即使在开瓶使用后,也可以存放一年以上的时间而不变质。所以,在酒吧中蒸馏酒可以散卖、调酒甚至经常开盖而不必考虑其是否很快变质 。
『肆』 蒸馏白酒到底应该多少度最好
白酒俗称烧酒,是一种高浓度的酒精饮料,一般为50~65度。根据所用糖化、发酵菌种和酿造工艺的不同,它可分为大曲酒、小曲酒、麸曲酒三大类,其中麸曲酒又可分为固态发酵酒与液态发酵酒二种。 原料配方 凡含有淀粉和糖类的原料均可酿制白酒,但不同的原料酿制出的白酒风味各不相同。粮食类的高粱、玉米、大麦;薯类的甘薯、木薯;含糖原料甘蔗及甜菜的渣、废糖蜜等均可制酒。此外,高粱糠、米糠、麸皮、淘米水、淀粉渣、甘薯拐子、甜菜头尾等,均可作为代用原料。野生植物,如橡子、菊芋、杜梨、金樱子等,也可作为代用原料。 我国传统的白酒酿造工艺为固态发酵法,在发酵时需添加一些辅料,以调整淀粉浓度,保持酒醅的松软度,保持浆水。常用的辅料有稻壳、谷糠、玉米芯、高粱壳、花生皮等。 酒曲、酒母 除了原料和辅料之外,还需要有酒曲。以淀粉原料生产白酒时,淀粉需要经过多种淀粉酶的水解作用,生成可以进行发酵的糖,这样才能为酵母所利用,这一过程称之为糖化,所用的糖化剂称为曲(或酒曲、糖化曲)。曲是以含淀粉为主的原料做培养基,培养多种霉菌,积累大量淀粉酶,是一种粗制的酶制剂。目前常用的糖化曲有大曲(生产名酒、优质酒用),小曲(生产小曲酒用)和麸曲(生产麸曲白酒用)。生产中使用最广的是麸曲。 此外,糖被酵母菌分泌的酒化酶作用,转化为酒精等物质,即称之为酒精发酵,这一过程所用的发酵剂称为酒母。酒母是以含糖物质为培养基,将酵母菌经过相当纯粹的扩大培养,所得的酵母菌增殖培养液。生产上多用大缸酒母。
『伍』 蒸馏酒温度170度左右可以吗
蒸馏酒温度在170度左右是可以的,因为这种温度正是适合这种蒸馏酒的。
『陆』 蒸馏时多少度的酒算酒头多少度的酒算尾酒
白酒蒸馏过程,接取酒度一般会在50度左右,出现较大的水花时就需要回分开接取酒尾了,高度酒答尾一般混合后有40多度,随后越来越低,酒精度在3度以内时,就不再继续接取了,再接取就太浪费蒸汽了。并且九儿红提示高度酒尾可以回锅与糟醅一块再次提取白酒,低度酒尾可以用来和泥,窖泥的踩拌也需要低度酒尾增加营养。
『柒』 白酒多少度
常见的白酒都是52度、53度。
每种香型都有最适合它的度数上下限,比如浓香型白酒跨度最大,度数可以从30度到70度,除了个别地方的超低度白酒;清香型白酒等一般在50-70度之间徘徊;酱香等西南白酒,不管什么香型基本都是50度左右。
常见的白酒度数原因
1、历史遗留和消费习惯
很多名酒主打产品都是50度左右的,喝得多,卖得好,厂家不会轻易打破历史和消费者习惯去尝试一种新的度数,或者数字。
2、人的味蕾的适应能力
就好比声音,超低音海豚音啸叫什么的都有,但人耳朵能精确辨认嗓子发声的就那么多,酒也一样。白酒可以从1度到100度都没问题,但是太低度了到韩国烧酒日本清酒那样的,中国人暂时适应不了,所以,中国白酒的度数就成了现在这个“掐头去尾留中间”的状态了。
3、白酒酿造工艺的影响
白酒,刚蒸馏出来时可以达到70度。其他很多烈酒刚蒸馏出来时也能轻松达到60度,这个度数的酒大多数人都喝不惯,辛辣刺喉,而且非常有损健康。所以基本上各大烈酒品种都会将原浆酒陈放、让酒精挥发一部分再出售。
『捌』 纯粮食酿造酒能到多少度
白酒酿造蒸馏过程中,前段酒,酒度高,可以达到75度以上,后段酒酒度低,也能达到55度左右。
酒尾一般不收集,进行回蒸。
『玖』 自酿的酒到什么成度就算好了
自酿白酒酒度在50度左右
首先,白酒度数一般分为这几种,高度白酒,一般不超过65度;降度白酒,一般在五十四度左右的酒;低度白酒,一般在38度左右,但也有20多度。这都是为了满足消费者的口感,以及想要达到的度数和酒的质量,所以一些厂家就会用这样的做法来满足消费者,将白酒掐头去尾留中间的方法来提高酒的品质。
另外,处理酒头酒尾的这种方式有2种,一是将酒头酒尾放一起放蒸馏锅内一起蒸馏;二是将酒头酒尾放在一起单独重新蒸馏。
『拾』 纯粮食酿造酒能到多少度
不超过65度。
酿酒
利用微生物发酵生产含一定浓度酒精饮料的过程。酿酒原料与酿酒容器,是谷物酿酒的两个先决条件。据考古出土距今五千多年的酿酒器具表明: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夏禹时代存在酿酒这一行业,而酿酒之起源还在此之前。
远古时人们可能先接触到某些天然发酵的酒,然后加以仿制。国内学者普遍认为,龙山文化时期酿酒是较为发达的行业。酿酒原料不同,所用微生物及酿造过程也不一样。酒曲酿酒是中国酿酒的精华所在。《齐民要术》记载的制曲方法一直沿用至今,后世也有少量的改进。
起源传说
综述
在古代,往往将酿酒的起源归于杜康的发明,把他说成是酿酒的祖宗,由于影响非常大,以致成了正统的观点。对于这些观点,宋代《酒谱》曾提出过质疑,认为“皆不足以考据,而多其赘说也”。这虽然不足于考据,但作为一种文化认同现象,不妨罗列于下。主要有以下几种传说。
仪狄创酿酒
相传夏禹时期的仪狄发明了酿酒。公元前二世纪史书《吕氏春秋》云:“仪狄作酒”。汉代刘向编辑的《战国策》则进一步说明:“昔者,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禹饮而甘之,曰:‘后世必有饮酒而之国者。’遂疏仪狄而绝旨酒(禹乃夏朝帝王)”。
仪狄是什么时代的人呢?《世本》、《吕氏春秋》、《战国策》中都认为他是夏禹时代的人。他到底是从事什么职务呢?是司酒造业的“工匠”,还是夏禹手下的臣属?他生于何地、葬于何处?都没有确凿的史料可考。
那么,他是怎样发明酿酒的呢?《战国策》中说:“昔者,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禹钦而甘之,遂疏仪狄,绝旨酒,曰:‘后世必有以酒亡其国者’。”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酿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