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蒸馏问题 > 蒸馏操作中加热速度

蒸馏操作中加热速度

发布时间:2023-01-05 02:17:37

蒸馏过程中,为什么控制蒸馏速度,速度过快

1、控制蒸馏实质上是通过控制加热,即控制温度的变化,如果不加以控制,馏出的馏分纯度不符合要求 2、馏出过快,冷却系统工作效果不好

❷ 蒸馏操作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加料:将待蒸馏液通过玻璃漏斗小心倒入蒸馏瓶中,要注意不使液体从支管流出。加入几粒助沸物,安好温度计,温度计应安装在通向冷凝管的侧口部位。再一次检查仪器的各部分连接是否紧密和妥善。

加热:用水冷凝管时,先由冷凝管下口缓缓通入冷水,自上口流出引至水槽中,然后开始加热。加热时可以看见蒸馏瓶中的液体逐渐沸腾,蒸气逐渐上升。温度计的读数也略有上升。当蒸气的顶端到达温度计水银球部位时,温度计读数就急剧上升。这时应适当调小煤气灯的火焰或降低加热电炉或电热套的电压,使加热速度略为减慢,蒸气顶端停留在原处,使瓶颈上部和温度计受热,让水银球上液滴和蒸气温度达到平衡。然后再稍稍加大火焰,进行蒸馏。控制加热温度,调节蒸馏速度,通常以每秒1~2滴为宜。在整个蒸馏过程中,应使温度计水银球上常有被冷凝的液滴。此时的温度即为液体与蒸气平衡时的温度,温度计的读数就是液体(馏出物)的沸点。蒸馏时加热的火焰不能太大,否则会在蒸馏瓶的颈部造成过热现象,使一部分液体的蒸气直接受到火焰的热量,这样由温度计读得的沸点就会偏高;另一方面,蒸馏也不能进行得太慢,否则由于温度计的水银球不能被馏出液蒸气充分浸润使温度计上所读得的沸点偏低或不规范。

观察沸点及收集馏液:进行蒸馏前,至少要准备两个接受瓶。因为在达到预期物质的沸点之前,带有沸点较低的液体先蒸出。这部分馏液称为“前馏分”或“馏头”。前馏分蒸完,温度趋于稳定后,蒸出的就是较纯的物质,这时应更换一个洁净干燥的接受瓶接受,记下这部分液体开始馏出时和最后一滴时温度计的读数,即是该馏分的沸程(沸点范围)。一般液体中或多或少地含有一些高沸点杂质,在所需要的馏分蒸出后,若再继续升高加热温度,温度计的读数会显著升高,若维持原来的加热温度,就不会再有馏液蒸出,温度会突然下降。这时就应停止蒸馏。即使杂质含量极少,也不要蒸干,以免蒸馏瓶破裂及发生其他意外事故。

蒸馏完毕,应先停止加热,然后停止通水,拆下仪器。拆除仪器的顺序和装配的顺序相反,先取下接受器,然后拆下尾接管、冷凝管、蒸馏头和蒸馏瓶等。

❸ 为什么蒸馏时最好控制馏出液的速度为1-2滴每秒为宜

因为在蒸馏的时候利用温度气化被分离的物质,达到分离的目的。一般讲馏分的滴液是每秒1-2滴为宜。如果蒸馏速度快了,温度一定会高于某种馏分的沸点,其它的馏分因为温度上升也会被蒸出,达不到最佳的分离效果。

当温度高于被分离馏分的沸点,也有可能某种馏分与其它的馏分形成恒沸物(单一物质的沸点可能大于或小于恒沸点),更难以分离。

比如乙醇就会与水形成恒沸物,制取无水乙醇最后要干燥剂来除去极少量的水分,.一般情况慢些为好,使蒸馏的温度恒定在狭小的区间,分离的效果更好。



(3)蒸馏操作中加热速度扩展阅读:

将液体加热至沸腾,使液体变为蒸气,然后使蒸气冷却再凝结为液体,这两个过程的联合操作称为蒸馏。很明显,蒸馏可将易挥发和不易挥发的物质分离开来,也可将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分离开来。

但液体混合物各组分的沸点必须相差很大(至少30℃以上)才能得到较好的分离效果。在常压下进行蒸馏时,由于大气压往往不是恰好为0.1MPa。

因而严格说来,应对观察到的沸点加上校正值,但由于偏差一般都很小,即使大气压相差2.7KPa,这项校正值也不过±1℃左右,因此可以忽略不计。

❹ 蒸馏过程中,加热功率不能太大又不能太小,为什么

因为太小了蒸馏不出来,太大了蒸馏产品纯度不够,容易夹杂着杂质。

利用混合液体专或液-固体系中属各组分沸点不同,使低沸点组分蒸发,再冷凝以分离整个组分的单元操作过程,是蒸发和冷凝两种单元操作的联合。

与其它的分离手段,如萃取、过滤结晶等相比,它的优点在于不需使用系统组分以外的其它溶剂,从而保证不会引入新的杂质。



(4)蒸馏操作中加热速度扩展阅读:

蒸馏沸点差别较大的混合液体时,沸点较低者先蒸出,沸点较高的随后蒸出,不挥发的留在蒸馏器内,这样,可达到分离和提纯的目的。

故蒸馏是分离和提纯液态化合物常用的方法之一,是重要的基本操作,必须熟练掌握。但在蒸馏沸点比较接近的混合物时,各种物质的蒸气将同时蒸出,只不过低沸点的多一些,故难于达到分离和提纯的目的,只好借助于分馏。

❺ 为什么加热速度慢会出现液泛现象 分馏和简单蒸馏有什么区别

因为加热慢导致塔内气速小造成漏夜。如果加热量太大使得气速过大造成雾沫夹带,液相难以下降,导致液泛。

1、蒸馏是只进行一次汽化和冷凝,分离出的物质一般较纯,例如用天然水制蒸馏水,提纯和分离液态有机化合物。

2、分馏要连续进行多次汽化和冷凝,分离出的物质依然是混合物,只不过沸点范围不同,例如对石油进行常减压分馏后可以得到沸点范围不同的多个馏分。适用于较多液体的分离。

(5)蒸馏操作中加热速度扩展阅读:

原理简介

1、分馏原理:

用分馏柱进行分馏,被分馏的溶剂在蒸馏瓶中沸腾后,蒸气从圆底烧瓶蒸发进入分馏柱,在分馏柱中部分冷凝成液体。此液体中由于低沸点成分的含量较多,因此其沸点也就比蒸馏瓶中的液体温度低。当蒸馏瓶中的另一部分蒸气上升至分馏柱中时,便和这些已经冷凝的液体进行热交换,使它重新沸腾,而上升的蒸气本身则部分地被冷凝

因此,又产生了一次新的液体-蒸气平衡,结果在蒸气中的低沸点成分又有所增加。这一新的蒸气在分馏柱内上升时,又被冷凝成液体,然后再与另一部分上升的蒸气进行热交换而沸腾。由于上升的蒸气不断地在分馏柱内冷凝和蒸发,而每一次的冷凝和蒸发都使蒸气中低沸点的成分不断提高。

因此,蒸气在分馏柱内的上升过程中,类似于经过反复多次的简单蒸馏,使蒸气中低沸点的成分逐步提高。

由此可见,在分馏过程中分馏柱是关键的装置,如果选择适当的分馏柱,就可以在分馏柱的顶部出来的蒸气,经冷凝后所得到的液体,可能是纯的低沸点成分或者是低沸点占主要成分的流出物。

2、蒸馏原理:

利用液体混合物中各组分挥发度的差别,使液体混合物部分汽化并随之使蒸气部分冷凝,从而实现其所含组分的分离。是一种属于传质分离的单元操作。广泛应用于炼油、化工、轻工等领域。

其原理以分离双组分混合液为例。将料液加热使它部分汽化,易挥发组分在蒸气中得到增浓,难挥发组分在剩余液中也得到增浓,这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两组分的分离。两组分的挥发能力相差越大,则上述的增浓程度也越大。

在工业精馏设备中,使部分汽化的液相与部分冷凝的气相直接接触,以进行汽液相际传质,结果是气相中的难挥发组分部分转入液相,液相中的易挥发组分部分转入气相,也即同时实现了液相的部分汽化和汽相的部分冷凝。

❻ 蒸馏时加热的快慢对实验结果有什么影响 为什么

加热快,温度升高快,不易控制温度
不易使沸点相近的液体分离.

❼ 乙醇的蒸馏及沸点的测定实验中蒸馏时加热速度太快或太慢对沸点的测定结果有何影响

加热速度太快,蒸馏速度也就越快,温度容易超过乙醇的的沸点,导致馏出液中含有水,也容易使测得的沸点偏高。
加热速度太慢的话,温度上不去,沸点就容易偏低,实验过程也会长很多。

❽ 蒸馏时加热的快慢对实验结果有什么影响为什么

蒸馏时加热的快慢对实验影响:加热快,温度升高快,不易控制温度,不易使沸点相近的液体分离。

用水冷凝管时,先由冷凝管下口缓缓通入冷水,自上口流出引至水槽中,然后开始加热。加热时可以看见蒸馏瓶中的液体逐渐沸腾,蒸气逐渐上升。温度计的读数也略有上升。当蒸气的顶端到达温度计水银球部位时,温度计读数就急剧上升。

这时应适当调小煤气灯的火焰或降低加热电炉或电热套的电压,使加热速度略为减慢,蒸气顶端停留在原处,使瓶颈上部和温度计受热,让水银球上液滴和蒸气温度达到平衡。

然后再稍稍加大火焰,进行蒸馏。控制加热温度,调节蒸馏速度,通常以每秒1~2滴为宜。在整个蒸馏过程中,应使温度计水银球上常有被冷凝的液滴。



(8)蒸馏操作中加热速度扩展阅读:

进行蒸馏前,至少要准备两个接受瓶。因为在达到预期物质的沸点之前,带有沸点较低的液体先蒸出。这部分馏液称为“前馏分”或“馏头”。

前馏分蒸完,温度趋于稳定后,蒸出的就是较纯的物质,这时应更换一个洁净干燥的接受瓶接受,记下这部分液体开始馏出时和最后一滴时温度计的读数,即是该馏分的沸程(沸点范围)。

一般液体中或多或少地含有一些高沸点杂质,在所需要的馏分蒸出后,若再继续升高加热温度,温度计的读数会显著升高,若维持原来的加热温度,就不会再有馏液蒸出,温度会突然下降。这时就应停止蒸馏。即使杂质含量极少,也不要蒸干,以免蒸馏瓶破裂及发生其他意外事故。

阅读全文

与蒸馏操作中加热速度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什么样的净水器可以去除水垢 浏览:874
污水厂运营维护费用表 浏览:952
淄博超滤设备厂家供应 浏览:169
呋喃树脂砂适用范围 浏览:878
垃圾厂污水处理所需材料 浏览:504
eclipsesvn更新过滤 浏览:316
净水器排废水吗 浏览:513
转向机油滤芯怎么换 浏览:567
厕所水箱废水怎么处理 浏览:557
怎么清理陶瓷滤芯 浏览:914
豪爵踏板车空气滤芯在哪里 浏览:808
油箱过滤网如何拆 浏览:569
森森外置过滤桶不吸水 浏览:42
飞力污水泵型号1330H 浏览:483
黑色手表白色水垢 浏览:438
空气净化器没有激活卡怎么办 浏览:221
石材工业废水处置 浏览:130
snf纳滤和ro反渗透区别 浏览:94
康达源子母净水器多少钱一台 浏览:489
鱼缸下过滤加氧泵么 浏览: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