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白酒的标准是什么
一、GB/T10781.1按国家要求的标准是以粮谷为原料,经传统固态法发酵酿造而成的浓香型白酒。
1、固态法白酒的执行标准:GB/T10781.1(浓香型)、GB/T 10781.2(清香型)、GB/T 26760(酱香型),指纯粮酿造的酒。
2、固液结合法白酒的执行标准:GB/T20822,白酒中一部分为酒精酒,一部分为粮食酒。
3、液态法白酒的执行标准:GB/T20821,以食用酒精为酒基。
二、纯粮酒的鉴别方法:
1、鉴别粮食酒方法一:
真正的传统粮食酿造酒香而不呛,微苦而不涩。粮香、酒香、糟香明显、与酒精勾兑的酒有明显的区别。纯粮酿造的白酒闻起来香气清纯而饱满,酒精勾兑的白酒闻起来则是很冲鼻子。纯粮酒口感柔和,饮后不口干、不呛嗓、不上头、不难受。
2、鉴别粮食酒方法二:
取一滴白酒放在手心里,然后合掌使两手心接触用力摩擦几下,如酒生热后发出的气味清香,且留存时间比较长;酒精勾兑的白酒则相反,不仅闻起来冲鼻子,气味很古怪,而且留存时间很短,很快就没有味道了。(酒精酒会加香料添加剂)。
② 蒸馏酒的蒸馏酒酒度
蒸馏酒的酒度都在40°以上,最高可达68°。国外许多国家特别是工业发达国家中的法律及税收规定,凡酒精含量超过43%的酒将加倍收税。所以,许多世界名酒的酒精度数只在40°左右。而中国名酒的酒度过去一直则多在55°~65°之间。
蒸馏酒因其酒精含量高、杂质含量少,所以可以在常温下长期保存。一般情况下,可以存放5~10年。即使在开瓶使用后,也可以存放一年以上的时间而不变质。所以,在酒吧中蒸馏酒可以散卖、调酒甚至经常开盖而不必考虑其是否很快变质 。
③ 怎样去除自酿酒中铅
酒中铅含量超标是因为贮存设备、蒸馏设备不达标造成的。选择合格的,达到食品级要求的材质做酿酒设备,然后把不合格的酒放到甑锅里重新蒸馏。
酒中铅都是以铅类盐形式存在,重新蒸馏可以去除。
白酒(Liquor and Spirits)又称烧酒、老白干、烧刀子等,是世界六大蒸馏酒之一。 白酒具有以酯类为主体的复合香味,将曲类、酒母作为糖化发酵剂,利用淀粉质(糖质)原料,经蒸煮、糖化、发酵、蒸馏、陈酿和勾兑酿制而成。严格意义上讲,由食用酒精和食用香料勾兑而成的配制酒则不能算做是白酒。白酒主要集中在长江上游和赤水河流域的贵州仁怀、四川宜宾、四川泸州三角地带,有酱香型、浓香型等类型。
④ 白酒国家新规定
1、国标规定,高度白酒,酒度在41度以上,多在55度以下,一般不超过65度。低度白酒,采用了降度工艺,酒度一般在38度,也有的20多度。
2、国标规定,60%vol蒸馏酒的铅含量不得超过1mg/L(以Pb计)。铅超标会引起中毒。
甲醇。
3、国标规定,以粮谷类为原料的白酒中甲醇含量不得超过0.6g/L,以其他原料生产的白酒中甲醇含量不得超过2.0g/L。
4、国标规定,卫生标准要求锰在酒含量中,不得超过2mg/l(以Mn计)。锰是人体正常代谢必需的微量元素,但过量的锰进入机体可引起中毒。
⑤ 自家酿的白酒怎样提纯去铅
白酒中铅含量超标是贮存设备、蒸馏设备不达标造成的。选择合格的,达到食品级要求的材质做酿酒设备,然后把不合格的白酒放到甑锅里重新蒸馏。
白酒中铅都是以铅类盐形式存在,重新蒸馏可以去除。
⑥ 如何检测白酒中的铅含量
铅是蒸馏酒中主要的卫生指标,是卫生学评价的必测项目。国标方法GB/5009.12—版2003和GB/5009.90—2003规定用权硝酸、高氯酸湿法消化,此方法前处理过程较为烦琐。考虑蒸馏酒经发酵蒸馏后基体中其它固形物质含量极少,主要成分是水、乙醇以及微量呈香呈味物质。因此测定蒸馏酒中铅可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直接测定其含量。
⑦ 如何测定白酒酒度
白酒
白酒是以高粱等粮谷为主要原料,以大曲、小曲或曲及酒母等为糖化发酵剂,经蒸煮、糖化、发酵、蒸馏、陈酿、勾兑而制成的蒸馏酒,适量饮用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任何类别的白酒,不论原料、工艺、香型如何不同,也不论执行国标、行标或企业标准,只要是白酒,都必须符合强制性国家标准GB2757-81《蒸馏酒及配制酒卫生标准》的要求。
目前,我国不同类型的白酒共有9个国家标准,它们分属于浓香型、清香型、米香型、凤香型和豉香型及贵州茅台酒,其中,浓、清、米香型各有一个高度酒和低度酒的国标;另有4个行业标准,分别为《液态法白酒》、《芝麻香型白酒》、《特香型白酒》及《浓酱兼香型白酒》。许多近年来出现的新产品,诸如营养型白酒等,还只有企业标准。
卫生指标
甲醇 甲醇和乙醇(即酒精)虽同属脂肪醇,结构上仅有一碳之差,但其毒性却大相径庭。甲醇是有着严重毒性的有机化合物,少量饮用后轻则失明,重则致死。甲醇加水稀释后与酒精有相近的气味,且售价远低于食用酒精,严格地讲,甲醇兑的产品纯属毒液。
饮料酒(包含各种蒸馏酒及发酵酒)都含有极微量的甲醇,白酒自然也不例外。国家标准规定,以谷类为原料的白酒中甲醇含量不得超过0.04g/100ml(折成酒度为60度计,下同),以薯干及代用品为原料的白酒中甲醇含量不得超过0.12g/100ml。事实上,只要按正常酿造工艺组织生产,即使是普通白酒,甲醇含量也不至于超过这一限量标准。
杂醇油 杂醇油是由酿酒原料所含的氨基酸与糖类在发酵过程中经一系列的生化反应而生成的,其构成部分有各自的香气与口味,其总量及各种醇类的含量比例直接左右着白酒的风味,因此白酒中不能没有杂醇油。但是杂醇油的含量不可过高,多量的杂醇油将导致人头疼、头晕,它在人体内氧化分解的速度较慢,毒性较乙醇强,且随碳数的增加呈加剧的趋势。因此,白酒中杂醇油的含量应严格控制在国标规定的范围内———60°蒸馏酒的杂醇油含量应不超过0.20g/100ml(以异丁醇与异戊醇计)。
铅 铅是一种毒性很强的重金属,直接摄入少量即可中毒,20克可致人死命。由于铅在人体骨骼中有蓄积作用,且可移入血液而导致慢性中毒的急性发作,因此,即使是微量的铅也不容忽视。国标规定,60°蒸馏酒的铅含量不得超过1mg/L(以Pv.b计)。
理化指标
酒精度 酒精度又叫酒度,是白酒中乙醇在20℃时的体积百分含量,它是白酒的一个重要理化指标,国标规定白酒必须蒸馏后再测定酒精度。由于普通白酒中,除乙醇、水以外,其他成分含量很少,接近于乙醇和水的二无混合物的组成,而且乙醇含量又比较高,所以不经蒸馏,直接用酒精表测定的结果,准确度完全可满足国家标准对酒精度指标的要求(标签标注的酒度±1°),但像特型酒这类允许含糖的白酒和有添加物的营养性白酒,则必须经蒸馏后再进行酒精度的测度。
总酸 白酒中有机酸分为挥发性和非挥发性酸两类。甲醇、乙醇、丙酸、丁酸等属于挥发性酸,它们对酒香起到烘托作用,又起着缓冲作用;非挥发性酸以乳酸为主,它们比较柔和,由于具有羧基和羟基,因而能和很多成分亲和,对酒的后味起着缓冲、平衡作用,使酒质调和,减少烈性。有机酸本身具有香气,是呈味物质,在酒中还起到调味作用,因此只要含量及比例适当,饮后会感到清爽利口,醇滑绵甜,反之若酸量少,就会使酒寡淡、后味短,而酸量过大则会使人感到酸味重、刺鼻。
总酯 白酒的香味物质中种类最多、对香气影响最大的是酯类。酯类除乙酸乙酯、己酸乙酯及乳酸乙酯三大酯类在呈香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外,其他酯类在呈香过程中起着烘托的作用。它们聚集在酒内以不同的强度放香,汇成白酒的复合香气,衬托出主体香韵,形成白酒的独特风格。因此白酒中总酯的含量及它们相互之间的配比对白酒的质量及香型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固形物 白酒固形物是指在测定的温度(100℃~105℃)下,经蒸发排除乙醇、水分和其他挥发性组分后的残留物。
酿造用水中的无机成分是固形物的主要来源。如果水中有较大量的无机盐和不溶物,不仅会使成品酒固形物超标,也会影响酒的口味,甚至出现沉淀或浑浊,这样的水质必须经预处理。在生产降度酒及低度酒的过程中使用的淀粉或抗絮凝剂等物质,未能过滤除净,这是低度酒固形物含量较高的一个原因。按国标规定,由粮谷发酵酿造的白酒,不得加入非自身发酵产生的物质,但一些酒厂仍在使用添加剂,其中有些是不挥发物,如食糖、甘油、蛋白糖和各种香精中所含的高沸点成分等,这常是固形物含量超标和测定时无法恒重的原因。
火腿肠
火腿肠(高温蒸煮肠)是以鲜或冻畜、禽、鱼肉为主要原料,经腌制、搅拌、斩拌(或乳化)、灌入塑料肠衣,经高温杀菌制成的肉类灌肠制品。SB/T10251—2000《火腿肠》为行业标准,标准规定了火腿肠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签与标志和包装、贮存、运输的要求。标准适用于以畜、禽、鱼肉为主要原料加工制成的猪肉肠、牛肉肠、鸡肉肠、鱼肉肠等高温杀菌香肠。
外观和感官要求
外观 肠体均匀饱满,无损伤,表面干净,密封良好,结扎牢固,肠衣的结扎部位无内容物;
色泽 具有产品固有的色泽;
质地 组织紧密,有弹性,切片良好,无软骨及其他杂物、无气孔;
风味 咸淡适中,鲜香可口,具固有风味,无异味。
理化要求
蛋白质 特级≥12%、优级≥11%、普通级≥10%;
淀粉 特级≤6%、优级≤8%、普通级≤10%;
脂肪 6%~16%;
食盐(以NaCI计) ≤ 35.5%;
亚硝酸盐 ≤30mg/kg;
菌落总数 出厂≤20000个/g、销售≤50000个/g;
大肠菌群 ≤30个/100g;
致病菌 不得检出。
⑧ 国家关于白酒的新规定
法律分析:1、国标规定,高度白酒,酒度在41度以上,多在55度以下,一般不超过65度2、国标规定,60%vol蒸馏酒的铅含量不得超过1mg/L(以Pb计)铅超标会引起中毒3、国标规定,以粮谷类为原料的白酒中甲醇含量不得超过0.6g/L,以其他原料生产的白酒中甲醇含量不得超过2.0g/L4、国标规定,卫生标准要求锰在酒含量中,不得超过2mg/l(以Mn计)。锰是人体正常代谢必需的微量元素,但过量的锰进入机体可引起中毒。
法律依据:《关于进一步加强白酒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
第一条 严格依照法律法规、食品安全标准和生产许可条件组织生产。
第二条 切实控制白酒中塑化剂污染。
第三条 不得使用非食品原料生产白酒。
第四条 严禁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
第五条 严格规范白酒标签。
⑨ 现在白酒纯粮酒国标执行标准是什么
白酒的执行标准主要指产品执行标准,其主要是按香型分:
GB/T10781.1-2006浓香型白酒;
GB/T26760-2011酱香型白酒;
GB/T10781.2-2006清香型白酒;
GB/T23547-2009浓酱兼香型白酒;
GB/T20823-2007特香型白酒;
GB/T10781.3-2006米香型白酒;
GB/T16289-2007豉香型白酒;
GB/T14867-2007凤香型白酒;
GB/T20824-2007芝麻香型白酒;
GB/T20825-2007老白干香型白酒;
GB/T26761-2011小曲固态法白酒;
DB50/T15-2008小曲白酒;
DB34/T1315-2010柔和型白酒;
DB34/T1258-2010淡雅型白酒;
DB34/T1791-2012明绿香型白酒;
SB/T10713-2012白酒原酒及基酒。
(9)蒸馏酒做铅要不要换酒度扩展阅读:
纯谷物酒是一种完全由谷物制成的葡萄酒。谷物酒的主要风格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音乐制作技术;二是酿造技术;三是地窖泥技术;四是调合技术。
1、主要原料:纯谷物固态发酵工艺,根据高粱香味、玉米甜味、大米洁净、小麦躁狂、糯米、大麦洗涤等特点,选择高粱、大米、糯米、玉米、小麦为主要酿造原料。要求:全粒、干、杂质少、无霉变,并经过严格分级去除杂质,将高粱碾碎成4-6粒,玉米最大颗粒不超过0.2mm,糯米、大米粉碎成2-4块,麦皮要求破碎。
2、辅助材料:稻壳。酒糟的主要功能是调节淀粉浓度,填补酒糟的轻酸性,使其具有一定程度的疏松性,有利于酒糟的发酵。要求:新鲜干燥,无霉味,金黄色。
3、酒水:清澈透明,略带甜味,清爽清爽。感官。白酒的质量主要是通过理化分析和感官检验来确定的。人的感官评价必须正确地反映酒的颜色、香气和味道的含量。
白酒指标:
1、白酒的感官,质量包括颜色、香气、味道和果壳。身体应该根据眼睛、鼻子和舌头的形象来判断。
2、酒精。在20℃时,100毫升样品中的毫升酒精含量或100克样品中酒精的克数。
3、固体。在100~105℃范围内,对乙醇、水等挥发性组分蒸发后的固液进行了测定。
4、甲醇。按照国家标准,粮酒和粮酒的甲醇含量不得超过0.6g/L,其他原料制酒的甲醇含量不得超过2.0g/L。(甲醇指数转化为100%乙醇)。
5、铅。国家标准规定,60%VOL蒸馏酒的铅含量不得超过1mg/L(InPb)。过量的铅会导致中毒。
6、锰。健康标准要求酒精中锰的含量不得超过2mg/l(Mn)。锰是人体正常代谢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但过量的锰进入人体会引起中毒。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纯粮酒
⑩ 新国标白酒标准讲了什么对于白酒市场有什么影响吗
2022年6月1日正式实施的新国标白酒标准中明确规定,白酒必须采用粮谷类纯粮酿造,以前那些用了食用酒精和添加剂的不能称为白酒,只能称为配制酒维稳。
影响嘛!可能就是白酒要涨价了,不过市场上还是有很多性价比好酒的,像是尖庄酒,入口纯正,落喉净爽、后味干净,品质很好,但价格并不是很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