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蒸馏问题 > 蒸馏水中分析可氧化物质标准

蒸馏水中分析可氧化物质标准

发布时间:2022-11-13 00:38:30

蒸馏水执行标准编号是什么

蒸馏水标准
1. 灼烧渣含量 (≤.01 %);

2 .锰(Mn)含量 (≤0.00001%);

3 .铁(Fe)含量 (≤0.0004 %) ;
4 .氯(Cl) (≤0.0005 %);
5 .还原高锰酸钾物质(O)含量 (≤0.0002 %);

6 .透明度 (mm) 无色透明 ;
7 .电阻率(25℃) (≥10x104 Ωcm) ;
8 .硝酸及亚硝酸盐(以N计) ( ≤0.0003 %) ;
9. 铵(NH4)含量 (≤0.0008 %) ;
10 .碱土金属氧化物(CaO计) (≤0.005 %)。
以上标准引自国标GB50172-9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蓄电池施工及验收规范》 实际,不同行业对蒸馏水的要求是不同的,蒸馏水标准也不尽相同。

蒸馏水用途:
1.在生活中,一般和机器,电器相关的时候,蒸馏水的作用主要是它不导电,保证机器运行稳定,延长电器使用寿命。
2.在医药行业,蒸馏水的作用是因为低渗作用。用蒸馏水冲洗手术伤口,使创面可能残留的肿瘤细胞吸水膨胀,破裂,坏死,失去活性,避免肿瘤在创面种植生长。
3.学校里的化学实验,有些需要用蒸馏水,利用的就是蒸馏水无电解质,没有游离离子,或是没有杂质。

⑵ 如何检查实验所用的蒸馏水的质量是否合格若使用不合格的蒸馏水对实验结果产生

关于不同参数的测定对蒸馏水的质量要求也不同,有的参数要求可能高一点,有的就版稍微低一点。所以要有权针对性地采用各种手段对实验用水进行监控。

比如水中钙镁含量高,而又要测钙镁,那当然会有影响,如果在PH=5.5时测Zn,则钙镁的影响会小一点,带上空白则基本可消除干扰。但是,如果是酸碱度不为中性,则对测定有较大的影响,因为EDTA滴定法通常对pH值要求较高。

(2)蒸馏水中分析可氧化物质标准扩展阅读:

要得到更纯的水,可在一次蒸馏水中加入碱性高锰酸钾溶液,除去有机物和二氧化碳;加入非挥发性的酸(硫酸或磷酸),使氨成为不挥发的铵盐。由于玻璃中含有少量能溶于水的组分,因此进行二次或多次蒸馏时,要使用石英蒸馏器皿,才能得到很纯的水,所得纯水应保存在石英或银制容器内。

⑶ 蒸馏水的国家标准参数是什么

蒸馏水标准

序号来
指标源名称
指标
备 注

1
灼烧渣含量 (%)
≤0.01

本表为国标GB50172-9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蓄电池施工及验收规范》附录

2
锰(Mn)含量 (%)
≤0.00001

3
铁(Fe)含量 (%)
≤0.0004

4
氯(Cl) (%)
≤0.0005

5
还原高锰酸钾物质(O)含量 (%)
≤0.0002

6
透明度 (mm)
无色透明

7
电阻率(25℃) (Ωcm)
≥10x104

8
硝酸及亚硝酸盐(以N计) (%)
≤0.0003

9
铵(NH4)含量 (%)
≤0.0008

10
碱土金属氧化物(CaO计) (%)
≤0.005

⑷ 请问蒸馏水的国家标准是什么谢谢!

蒸馏水标准

序号
指标名称
指标
备 注

1
灼烧渣含量 (%)
≤0.01

本表为国标GB50172-92《电版气装置安装工程蓄电权池施工及验收规范》附录

2
锰(Mn)含量 (%)
≤0.00001

3
铁(Fe)含量 (%)
≤0.0004

4
氯(Cl) (%)
≤0.0005

5
还原高锰酸钾物质(O)含量 (%)
≤0.0002

6
透明度 (mm)
无色透明

7
电阻率(25℃) (Ωcm)
≥10x104

8
硝酸及亚硝酸盐(以N计) (%)
≤0.0003

9
铵(NH4)含量 (%)
≤0.0008

10
碱土金属氧化物(CaO计) (%)
≤0.005

⑸ 请问,测定水中溶解氧的国标方法是什么

水质 溶解氧的测定 碘量法 GB 7489-87
本方法等效采用国际标准 ISO 5813 1983 本方法规定采用碘量法测定水中溶解氧由
于考虑到某些干扰而采用改进的温克勒(Winkler)法
1 范围
碘量法是测定水中溶解氧的基准方法 在没有干扰的情况下此方法适用于各种溶解氧
浓度大于0.2mg/L 和小于氧的饱和浓度两倍(约20mg/L)的水样易氧化的有机物如丹宁酸
腐植酸和木质素等会对测定产生干扰可氧化的硫的化合物如硫化物硫脲也如同易于消
耗氧的呼吸系统那样产生干扰当含有这类物质时宜采用电化学探头法
亚硝酸盐浓度不高于 15mg/L 时就不会产生干扰因为它们会被加入的叠氮化钠破坏掉
如存在氧化物质或还原物质 需改进测定方法见第8 条
如存在能固定或消耗碘的悬浮物 本方法需按附录A 中叙述的方法改进后方可使用
2 原理
在样品中溶解氧与刚刚沉淀的二价氢氧化锰(将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加入到二价硫酸锰
中制得)反应酸化后生成的高价锰化合物将碘化物氧化游离出等当量的碘用硫代硫酸钠
滴定法测定游离碘量
3 试剂
分折中仅使用分析纯试剂和蒸馏水或纯度与之相当的水
3.1 硫酸溶液
小心地把 500mL 浓硫酸(ñ 1.84g/mL)在不停搅动下加入到500mL 水
注 若怀疑有三价铁的存在则采用磷酸(H3PO4 ñ 1.70g/mL)
3.2 硫酸溶液c(1/2H2SO4) 2mol/L
3.3 碱性碘化物 叠氮化物试剂
注 当试样中亚硝酸氮含量大于0.05mg/L 而亚铁含量不超过1mg/L 时为防止亚硝酸氮对测定结果的
干涉需在试样中加叠氮化物叠氮化钠是剧毒试剂若已知试样中的亚硝酸盐低于0.05mg/L 则可省去
此试剂
a. 操作过程中严防中毒
b. 不要使碱性碘化物叠氮化物试剂(3.3)酸化因为可能产生有毒的叠氮酸雾
将35g的氢氧化钠(NaOH)[或59g的氢氧化钾(KOH)]和30g碘化钾(KI)[或27g碘化钠(NaI)]
溶解在大约50mL 水中
单独地将 1g 的叠氮化钠(NaN3)溶于几毫升水中
将上述二种溶液混合并稀释至 100mL
溶液贮存在塞紧的细口棕色瓶子里
经稀释和酸化后 在有指示剂(3.7)存在下本试剂应无色
3.4 无水二价硫酸锰溶液340g/L(或一水硫酸锰380g/L 溶液)
可用 450g/L 四水二价氯化锰溶液代替
过滤不澄清的溶液
3.5 碘酸钾c(1/6KIO3) 10mmol/L 标准溶液
在 180 干燥数克碘酸钾(KIO3) 称量3.567 0.003g 溶解在水中并稀释到1000mL
将上述溶液吸取 100mL 移入1000mL 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
3.6 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液c(Na2S2O3) 10mmol/L
3.6.1 配制
将 2.5g 五水硫代硫酸钠溶解于新煮沸并冷却的水中再加0.4g 的氢氧化钠(NaOH) 并
稀释至1000mL
溶液贮存于深色玻璃瓶中
3.6.2 标定
在锥形瓶中用 100~150mL 的水溶解约0.5g 的碘化钾或碘化钠(KI 或NaI) 加入5mL
2mol/L 的硫酸溶液(3.2),混合均匀加20.00mL 标准碘酸钾溶液(3.5) 稀释至约200mL 立即
用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定释放出的碘当接近滴定终点时溶液呈浅黄色加指示剂(3.7) 再
滴定至完全无色
硫代硫酸钠浓度(c mmol/L)由式(1)求出
= 6´ 20´1.66¼¼¼¼¼¼¼¼¼¼¼¼¼¼¼¼ 1
V
c
式中 V 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定量mL
每日标定一次溶液
3.7 淀粉新配制10g/L 溶液
注 也可用其他适合的指示剂
3.8 酚酞1g/L 乙醇溶液
3.9 碘约0.005mol/L 溶液
溶解 4~5g 的碘化钾或碘化钠于少量水中加约130mg 的碘待碘溶解后稀释至100mL
3.10 碘化钾或碘化钠
4 仪器
除常用试验室设备外 还有
4.1 细口玻璃瓶容量在250~300mL 之间校准至1mL 具塞温克勒瓶或任何其他适合的
细口瓶瓶肩最好是直的每一个瓶和盖要有相同的号码用称量法来测定每个细口瓶的体

5 操作步骤
5.1 当存在能固定或消耗碘的悬浮物或者怀疑有这类物质存在时按附录A 叙述的方法测
定或最好采用电化学探头法测定溶解氧
5.2 检验氧化或还原物质是否存在
如果预计氧化或还原剂可能干扰结果时 取50mL 待测水加2 滴酚酞溶液(3.8)后中
和水样加0.5mL 硫酸溶液(3.2) 几粒碘化钾或碘化钠(3.10)(质量约0.5g)和几滴指示剂溶液
(3.7)
如果溶液呈蓝色 则有氧化物质存在如果溶液保持无色加0.2mL 碘溶液(3.9) 振荡
放置30s 如果没有呈蓝色则存在还原物质进一步加碘溶液可以估计8.2.3 中次氯酸钠溶
液的加入量
有氧化物质存在时 按照8.1 中规定处理有还原物质存在时按照8.2 中规定处理没
有氧化或还原物时按照5.3 5.4 5.5 中规定处理
5.3 样品的采集
除非还要作其他处理 样品应采集在细口瓶中(4.1) 测定就在瓶内进行试样充满全部
细口瓶
注 在有氧化或还原物的情况下需取二个试样(见8.1.2.1 和8.2.3.1).
5.3.1 取地表水样
充满细口瓶至溢流 小心避免溶解氧浓度的改变对浅水用电化学探头法更好些
在消除附着在玻璃瓶上的气泡之后 立即固定溶解氧(见5.4)
5.3. 2 从配水系统管路中取水样
将一惰性材料管的入口与管道连接 将管子出口插入细口瓶的底部(4.1)
用溢流冲洗的方式充入大约 10 倍细口瓶体积的水最后注满瓶子在消除附着在玻璃瓶
上的空气泡之后立即固定溶解氧(见5.4)
5.3.3 不同深度取水样
用一种特别的取样器 内盛细口瓶(4.1) 瓶上装有橡胶入口管并插入到细口瓶的底部
(4.1)
当溶液充满细口瓶时将瓶中空气排出 避免溢流某些类型的取样器可以同时充满几个
细口瓶
5.4 溶解氧的固定
取样之后 最好在现场立即向盛有样品的细口瓶中加1mL 二价硫酸锰溶液(3.4)和2mL
碱性试剂(3.3) 使用细尖头的移液管将试剂加到液面以下小心盖上塞子避免把空气泡
带入
若用其他装置必须小心保证样品氧含量不变
将细口瓶上下颠倒转动几次 使瓶内的成分充分混合静置沉淀最少5min 然后再重新
颠倒混合保证混合均匀这时可以将细口瓶运送至实验室
若避光保存 样品最长贮藏24h
5.5 游离碘
确保所形成的沉淀物已沉降在细口瓶下三分之一部分
慢速加入 1.5mL 硫酸溶液(3.1)[或相应体积的磷酸溶液(见3.1 注)] 盖上细口瓶盖然后
摇动瓶子要求瓶中沉淀物完全溶解并且碘已均匀分布
注 若直接在细口瓶内进行滴定小心地虹吸出上部分相应于所加酸溶液容积的澄清液而不扰动底
部沉淀物
5.6 滴定
将细口瓶内的组分或其部分体积(V1)转移到锥形瓶内用硫代硫酸钠(3.6)滴定在接近滴
定终点时加淀粉溶液(3.7)或者加其他合适的指示剂
6 结果计算
溶解氧含量 c1(mg/L)由式(2)求出:
C1=Mr*V2*C*f1/(4V1)
式中 Mr—— 氧的分子量Mr=32
V1 ——滴定时样品的体积mL 一般取V1 100mL 若滴定细口瓶内试样则V1=V0
c ——硫代硫酸钠溶液(3.6)的实际浓度mol/L
f1=V0/(V0-V')
式中 V0—— 细口瓶(4.1)的体积mL
V' ——二价硫酸锰溶液(3.4)(1mL)和碱性试剂(3.3)(2mL)体积的总和结果取一位小数。
7 精密度
分别在四个实验室内 自由度为10 对空气饱合的水(范围在8.5~9mg/L)进行了重复测定
得到溶解氧的批内标准差在0.03~0.05mg/L 之间
8 特殊情况
8.1 存在氧化性物质
8.1.1 原理
通过滴定第二个试验样品来测定除溶解氧以外的氧化性物质的含量以修正第6 条中得
到的结果
8.1.2 步骤
8.1.2.1 按照5.3 中规定取二个试验样品
8.1.2.2 按照5.4 5.5 5.6 中规定的步骤测定第一个试样中的溶解氧。
8.1.2.3 将第二个试样定量转移至大小适宜的锥形瓶内加1.5mL 硫酸溶液(3.1)[或相应体积
的磷酸溶液(见3.1 注)] 然后再加2mL 碱性试剂(3.3)和1mL 二价硫酸锰溶液(3.4) 放置5min
用硫代硫酸钠(3.6)滴定在滴定快到终点时加淀粉(3.7)或其他合适的指示剂
8.1.3 结果计算
溶解氧含量 c2(mg/L)由式(4)给出:
C2=MrV2*C*f/(4v1)-MrV4C/(4V3)
式中 Mr V1 V2 c 和f1 与第6 条中含义相同
V3 ——盛第二个试样的细口瓶体积mL
V4 ——滴定第二个试样用去的硫代硫酸钠的溶液(3.6)的体积mL
8.2 存在还原性物质
8.2.1 原理
加入过量次氯酸钠溶液 氧化第一和第二个试样中的还原性物质测定一个试样中的溶
解氧含量测定另一个试样中过剩的次氯酸钠量
8.2.2 试剂
在第三条中规定的试剂和
8.2.2.1 次氯酸钠溶液约含游离氯4g/L 用稀释市售浓次氯酸钠溶液的办法制备用碘量
法测定溶液的浓度
8.2.3 操作步骤
8.2.3.1 按照5.3 中规定取二个试样
8.2.3.2 向这二个试样中各加入1.00mL(若需要可加入更多的准确体积)的次氯酸钠溶液
(8.2.2.1)(见5.2 注) 盖好细口瓶盖混合均匀
一个试样按 5.4 5.5 和5.6 中的规定进行处理另一个按照8.1.2.3 的规定进行
8.2.4 结果计算
溶解氧的含量 c3(mg/L)由式(5)给出
C3=Mr*V2*C*f2/(4*V1)-Mr*V4*C/[4(V3-V5)]
式中 Mr V1 V2 和c 与第6 条含义相同
V3 和V4 与8.1.3 含义相同
V5 加入到试样中次氯酸钠溶液的体积mL(通常V5 1.00mL);
f2=V0/(V0-V5-V')
式中 V'与第6 条含义相同
V0 ——盛第一个试验样品的细口瓶的体积mL
9 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包括下列内容
a. 参考了本国家标准
b. 对样品的精确鉴别
c. 结果和所用的表示方法
d. 环境温度和大气压力
e. 测定期间注意到的特殊细节
f. 本方法没有规定的或考虑可任选的操作细节。

⑹ 蒸馏水可氧化物质含量怎么计算,规范里没有

现在这个可氧化物的测定有结果了吗?我也在找这个

⑺ 可氧化物质含量的测定原理

<strong>建议用间接碘量法滴定。</strong><br>在一定的条件下用碘离子来还原,定量析出I2,然后用Na2S2O3标准液来滴定析出的碘。关键还要看水中的氧化性物质是不是电位比E:I2/I-高,若不高于碘则需要先置换滴定。灵敏度很高,5X10-6mol/.L的碘溶液就看得出来了,加入乙醇可降低其灵敏度。

⑻ 化验室水质分析包括哪些过程

1.1 实验室用水

外观看,实验室用水目视观察应为无色透明的液体;从级别看,实验室用水的原水一般应为饮用水或适当纯度的水。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于1983年制定纯水的纯水标准,将纯水分为三个级别。国内参照ISO纯水标准(1987)制定我国的纯水标准,将适用于化学分析和无机痕量分析等试验用水,其中三级水适用于一般化学分析实验。
一、二、三级实验室用水的技术指标(GB6682-92)
名称 一级 二级 三级
PH值范围(25℃) — — 5.0~7.5
电导率(25℃),ms/cm ≤ 0.01 0.10 0.50
可氧化物质〔以0计〕,mg/L < — 0.08 0.4
吸光度(254nm,1cm光程)≤ 0.001 0.01 —
蒸发残渣(105±2℃), mg/L ≤ — 1.0 2.0
可溶性硅〔以S iO2计〕,mg/L <0.01 0.02 —

1.2 蒸馏水

蒸馏水系指《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95年版)所收载的蒸馏水,在该版的凡例二十五条中明确指出,试验用的水,除令有规定外,均系指蒸馏水或去离子水。

由上所知,一般实验室用水不外乎三级水和蒸馏水这两种规格,但计量认证时则要求实验室用水必需按GB6682-92执行。可以看出,三级水与蒸馏水在外观、性状方面基本相同,控制的成分是一致的。只是药典中所载的蒸馏水其检验项目较GB6682-92中三级水的项目多而全,这可能是因为蒸馏水除做实验用水外,还因药用的缘故。

三级水与蒸馏水的技术指标的比较
指标名称 三级水 蒸馏水
外观性状 无色透明的液体 无色澄明的液体无臭无味
PH值 (25℃)5.0-7.5
酸碱度 PH值约4.2-7.2
电导率(25℃),ms/cm < 0.5
可氧化物的限度试验mg/L 0.4
易氧化物 应符合规定
氯化物、硫酸盐与钙盐 应符合规定
二氧化碳 应符合规定
氨 应符合规定
不挥发物 应符合规定
重金属 应符合规定

⑼ 实验室纯净水什么标准

多数pH=7 水是实验室内一个常常被忽视但至关重要的试剂。实验室用水有那些种类?能达到什么级别?不同实验对水的要求有那些?这些问题以前对我来说具有一些模糊的概念,前几天参加学校的纯水装置的招标,阅读有关的一些资料,初步了解了相关的知识,现在拿来和大家分享,绝大多数都是本人从外文资料翻译过来的,不当之处还望各位批评。这些资料也包括freecell战友在该版块的精华贴,在此也表示感谢! 实验室常见的水的种类: 1、蒸馏水(Distilled Water ): 实验室最常用的一种纯水,虽设备便宜,但极其耗能和费水且速度慢,应用会逐渐减少。蒸馏水能去除自来水内大部分的污染物,但挥发性的杂质无法去除,如二氧化碳、氨、二氧化硅以及一些有机物。新鲜的蒸馏水是无菌的,但储存后细菌易繁殖;此外,储存的容器也很讲究,若是非惰性的物质,离子和容器的塑形物质会析出造成二次污染。 2、去离子水(Deionized Water ): 应用离子交换树脂去除水中的阴离子和阳离子,但水中仍然存在可溶性的有机物,可以污染离子交换柱从而降低其功效,去离子水存放后也容易引起细菌的繁殖。 3、反渗水(Reverse osmosis Water): 其生成的原理是水分子在压力的作用下,通过反渗透膜成为纯水,水中的杂质被反渗透膜截留排出。反渗水克服了蒸馏水和去离子水的许多缺点,利用反渗透技术可以有效的去除水中的溶解盐、胶体,细菌、病毒、细菌内毒素和大部分有机物等杂质,但不同厂家生产的反渗透膜对反渗水的质量影响很大。 4、超纯水(Ultra-pure grade water): 其标准是水电阻率为18.2MΩ-cm。但超纯水在TOC、细菌、内毒素等指标方面并不相同,要根据实验的要求来确定,如细胞培养则对细菌和内毒素有要求,而HPLC则要求TOC低。

阅读全文

与蒸馏水中分析可氧化物质标准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150烘烤成膜涂料树脂 浏览:583
三个爸爸空气净化器怎么关灯 浏览:460
污水排放标准是什么级别 浏览:821
除污除垢药剂 浏览:528
印染废水如何防止 浏览:247
网上的便宜艾叶是蒸馏过的吗 浏览:717
反渗透去除醋酸根离子 浏览:956
大型废水处理多少钱 浏览:847
盘锦化工厂196树脂 浏览:566
生活污水处理哪里买 浏览:239
排污水过滤池阀门更换需要多少钱 浏览:161
朗逸空气净化器怎么更换 浏览:771
广汽传祺新能源如何换空调滤芯 浏览:452
乞丐模拟器捡垃圾提升 浏览:911
树脂增稠剂批发 浏览:842
java过滤器ajax 浏览:870
配件滤芯有什么用 浏览:716
桶式鱼缸氧气和过滤器 浏览:105
工业废水使用什么管道 浏览:953
福岛为什么还有污水 浏览: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