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生料酿酒技术配方
生料酿酒,早在七八十年代曾经热过一时,但因其出酒率不高,口感不如人意而被冷落。近年来,合肥酿酒技术服务中心通过上千次的实验,终于研制出一种能解决上述两大难题的生料酒曲。经过两年多来几十家酒厂的试验,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一些酒厂还进入了规模化生产,充分表明了生料酿酒的先进和优越。现将有关情况介绍如下。
一、 生料熟料两种酿酒工艺对比
以传统的小曲酒固态法工艺为例,其工艺流程:原料→浸泡→初蒸→焖粮→复蒸→出甑摊凉→加曲→装箱培菌→配糟→装桶发酵→蒸馏→成品酒。
生料酿酒工艺流程:生料+曲→发酵→蒸馏→成品酒。
从上述两种工艺流程对比中,即可明显看出生料酿酒工艺较之熟料酿酒工艺具有如下优点:
1、 原料+水+曲后就进入发酵,省去了原料的浸泡、初蒸、焖粮、复蒸、出甑摊凉、加曲、装箱培菌、配糠等8道工序,因而节约了原料蒸煮所需燃料、人工、时间、占地面积等等。
2、 生料酿酒不须要辅料,如稻壳等,从而节省了购买辅料的费用人工等。
3、 按原料总量加入0.6~0.7%生料酒曲外,不需再添加任何曲药和其他添加剂如活性干酵母、糖化酶等,省去了制曲车间、购买各种添加剂的费用及繁琐的工艺操作。
4、生料酿酒出酒率和成品酒口感都大大地超过熟料酿酒工艺。比如,以酿酒技术较为先进的黑龙江普通白酒为例,原料出酒率一般为48—53%(酒度以57.5%计),最高也只能达到55—56%。
采用无锡市永安生料酿酒技术开发公司研制的生料酒曲按上述工艺流程生产,玉米出酒率能达到55%(酒度以65%计),大米出酒率能达到65%,而且成品酒香味丰满、柔和、尾净、无邪杂味、无新酒贯有的糠味、酒槽味、糊味、暴辣味。有的厂家反映,采用生料酿酒技术生产的白酒,蒸馏出来后不经勾调即能达到一级质量标准。
综上所述,生料酿酒是采用边糖化、边发酵、液态发酵、液态蒸馏的全液态法生产工艺,把几千年来的传统技术的烦琐、复杂的工艺流程简化为配料、发酵、蒸馏三道工艺,因此操作简便,轻松。
二、 生料酿酒酒曲的特点
生料酿酒成败的关键在于酒曲,这种酒曲既要能将生淀粉转化为糖,又要同时将糖转化为酒精,而且还要保证有较高的出酒率和较完美的口感。
合肥酿酒技术服务中心研制的生料酒曲具有如下特点:
1、 能将任何含有淀粉或糖分的植物发酵成为酒精。淀粉出酒率几乎能达到100%。
2、 这种酒曲不仅能酿制各种白酒和酒精,还能酿造各种低度酒。如米酒、黄酒、葡萄酒、蕃茄酒、苹果酒、桃梨酒、南瓜酒等等。
3、 利用这种曲种,还能酿制各种不同香型的白酒。
例如浓香型白酒,不仅工艺流程复杂,操作难度高,而且发酵时间长,出酒率低。如采用上述生料酿酒工艺流程生产,在发酵时加入适量的已酸菌液或加入0.3—0.5%已酸已酯共同发酵蒸馏出来即为浓香型白酒。
酿造黄酒也是如此,在发酵时加入适量的黄酒生香菌液或加入黄酒香料共同发酵,发酵完毕酒醪即具有黄酒香味。其它各种香型的酒也是如此。
因为各种不同香型的酒,其主体香味成分一部分是由原料本身决定的,一部分则是从外界带入的,以大米、玉米、高梁为例,如不从外界加入其它香味物质,酿制出来的即是米香型或清香型白酒。
4、 上述生料酿酒工艺流程适用于一切蒸馏酒和酒精生产。
酿造各种蔬菜瓜果酒,包括黄酒的工艺流程如下:生料+水+曲→发酵→过滤→澄清→勾调→杀菌(紫外线)→精滤→陈酿→装瓶。采用此工艺技术完全不用燃料,节约能源95%以上。
三、 生料酿酒工艺操作要点
1、配料。粮水比为1:3;生料酒曲用量为原料总量的0.6~0.7%。冷水符合饮用水标准。
2、原料粉碎为40目,大米不必粉碎;蔬菜瓜果应去皮、去核并打成浆状。
3、入池水温不超过35℃。最佳发酵温度为25℃—30℃。超过30℃者发酵期缩短;低于20℃者,发酵期延长。冬季生产可采用温水发酵。室温低于10℃者不发酵。
『贰』 生料酿酒应该发酵多少天
直接将生料(复大米、制玉米、高粱、红薯等)加复合增香型高产酒曲,发酵6-8天就可以酿制成优质白酒。
『叁』 生料酿酒工艺的原理
当前生料酿酒技术经过十多年的实践与研究已经成熟,下面我介绍生料酿酒的具体方法:
1. 首先要选好发酵场地,最好选择冬暖夏凉的房间,根据自己投资的多少与销售的数量来选择房屋的大小,准备发酵用的缸或水泥池等容器。
2. 酒锅的选择:首先选择不锈钢设备,根据自己计划的产量,每次蒸溜多少公斤白酒的成套设备,可与生产单位联系定做你所需用的规格,一般的规格有每次酿出白酒25公斤,50公斤,75公斤,100公斤—800公斤不等. 要选择固液两用蒸馏器.此蒸馏器可用煤炭,柴草,稻壳,电,沼气,蒸汽等做热源.主要要选择节能型的,冷凝器换热面积要大,以保证出酒的酒温度不高于40摄氏度.
3. 酿酒原料:生料酿酒就是酿酒的原料不需要蒸熟,直接用生料就能把淀粉转化成糖,再转化成乙醇。只要含有淀粉的物质或含糖的物质都能转化成乙醇即食用酒精。除了大米外,其他粮食都需要粉碎。要想用生料酿出的白酒口感好,必须搭配好酿酒的原料。高粱酿酒香,但出酒少。大米出酒多,但不够暴。玉米出酒率仅次于大米。但小酒厂因没有脱胚机械,故酿出的酒就有玉米味。小麦酿出的酒适合大众口味 ,但受资源限制,大麦酿味道很好,所以搭配好酿酒原料才是关键,一般根据当地产的粮食和当地人口感适当搭配,例如:①大米(也可用碎米)80-90%,高梁10-20%(高粱需粉碎)②玉米10%,高梁 10%,小麦30%,大麦20%,大米30%。我这里所介绍的粮食搭配可提高酒质,也不是说单一的粮食就不能酿酒。
4. 酒曲的选择与使用方法:生料曲主要是多菌种多酶系 混合在一起的强化酵母。分为常温型与高温型,好的酒曲不但能把淀粉转化为白酒,而且能生成多种香味物质,酿出的酒有醇香,生料味少,由于生料曲属于强化曲能把生料转化成白酒,那么用于熟料也完全可以,而且出酒率很高,发酵快。生料曲的用量一般为0.6-0.8%。室内温度20-38度都能发酵出酒。最适宜温度为25-35度。高温曲夏天室内温度不超过42度也能正常发酵。发酵时间越长,酿出的酒越香。夏天,粮水曲的比为100:300:0.8,冬天,粮水曲的比为100:260:0..8。发酵速度的快慢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发酵越快,出酒越香。反之,温度越低,发酵越慢,酒质越差。
『肆』 生料酿酒和熟料酿酒有何优缺点
1、熟料酿酒优势:
原料经蒸煮糊化后,由生淀粉变成熟淀粉,更有利于淀粉的转化,故熟料酿酒周期短,此外,蒸煮有利于除去原料中的杂味。
原料蒸煮有利于里面的果胶和多缩戊糖的分解,从而减少甲醇的含量;
熟料酒在发酵过程中生成更多的微量元素,入口的饱满度、香味会更好。
2、熟料酿酒劣势:工艺流程复杂,费时费力,浪费燃料,操作辛苦。
3、生料酿酒优势:
原料+水+曲后发酵,省去了原料的浸泡、初蒸、焖粮、复蒸、出甑摊凉、加曲、装箱培菌、配糠等8道工序,大大节约了燃料、人工、时间、占地面积等。
生料酿酒不须要辅料,如稻壳等,从而节省了辅料成本。
生料酿酒为液态发酵,边糖化、边发酵、然后用大中小型酒厂酿酒设备液态蒸馏的全液态法生产工艺,把传统技术烦琐、复杂的工艺流程简化为配料、发酵、蒸馏三道工艺,操作简便,轻松。
4、生料酿酒劣势:发酵不彻底、发酵周期较长,生产出的酒口感不佳、异杂味重等。
白酒酿造技术分为熟料酿酒技术和生料酿酒技术两种方式,一种是跟着中华文化同步发展的传统酿酒技术,距今已有五六千余年的悠久历史,一种是近现代出现的酿酒技术。
1、熟料酿酒技术:
熟料固态酿酒又称为传统酿酒技术,是指原料经过浸泡、蒸煮糊化、培菌糖化、入池发酵、然后再用雅大不锈钢酿酒设备蒸馏的一个过程。
具体工艺流程为:
原料→浸泡→初蒸→焖粮→复蒸→出甑摊凉→加酒曲→装箱培菌→配糟→装桶发酵→蒸馏→成品酒。
2、生料酿酒技术:
生料酿酒技术是指粮食经过粉碎(大米除外),加水加酒曲发酵,然后用雅大酿酒新设备蒸馏的一个过程。
具体工艺流程为:
生料+曲→发酵→蒸馏→成品酒。
3、生料酿酒和熟料酿酒所用酿酒设备对比。
生料酿酒采用液态发酵、液态蒸馏,而熟料酿酒采用固态发酵,固态蒸馏,所以,在不锈钢酿酒设备的选择上还是有区别的。
生料。生料酿酒的酒醅可直接用抽泵抽进料桶中,对设备的高矮要求不高,但生料液态蒸馏的特征,却要求料桶高度比直径稍大。
熟料。熟料酿酒要求人工或航吊进出料,操作相对复杂,所以如果我们采用熟料酿酒,一定要选择一款好操作的设备,熟料酿酒设备要求直径≧高度。
『伍』 关于生料酿酒的问题
在发酵液中添加钙、镁、锌离子可以提高淀粉出酒率,使发酵液中的残总糖明显下降。实验表明,利用早籼稻谷生料发酵生产酒精,最佳发酵温度为32℃,最佳pH为4,最佳发酵时间为120h,在最佳条件下发酵,酒分达到9.3%(v/v),残总糖为1.08%,淀粉出酒率为53.64%。
生料免蒸酿酒技术是指直接将生料(大米、玉米、高梁、稻谷、红薯等)加复合增香型高产酒曲,发酵6~8天就可蒸馏制成优质白酒。
一、原料处理 酿酒的原料要求经过粉碎,(大米不必粉碎),一般细度要超过80目,粉碎机底筛直径在1mm以下。只有达到这样细度的颗粒,才能被水充分浸泡才能使霉菌广泛的与淀粉接触、酶解,使淀粉的糖化率达到95%以上。
二、配料 在配料顺序上,应采用先水后粮再加曲的方法较好,粮水比应控制在1:3,复合增香型高产酒曲用量为原料总量的0.6%~0.7%。先按比例把40℃的水倒入缸中,然后把粉碎好的粮食逐渐的倒入缸内,边倒边搅拌,再加入复合增香型高产酒曲,下曲时温度不要超过40℃。
三、发酵 酿酒的关键在于发酵,发酵搞好了,酒的质量、产量都会得到提高。生料酿酒的发酵温度应控制在20℃以上和40℃以下,高于40℃者易产酸,甚至曲种死亡,低于20℃者,生料难以发酵。最佳发酵温度是25~35℃。
发酵缸应加盖或用塑料薄膜盖上拴牢,采用密封式方法发酵。发酵开始时,每天要充分搅拌一次,以保证原料发酵完全、彻底。一般来说,发酵温度在20~25℃时,发酵期为15~20天;发酵温度在25~30℃时,发酵期为12左右;发酵温度在30~38℃时,发酵期在7天左右。
检验是否发酵或发酵是否完毕,可用手在水面搅一搅,上面是水,下面是玉米,水清、颜色为深棕色,即为发酵好了。也可把打火机点着,放入缸内靠近水面,火熄了就是发酵好了,反之亦然。
四、设备选用 生料免蒸酿酒技术所用的酿酒设备和传统技术所用的酿酒设备略有不同,传统固态酿酒设备,冷却部分可用,蒸馏部分需另购或改装;传统液态法酿酒设备,可用于生料酿酒,但设备的材料要符合国家食用器皿要求的材料标准,否则使用寿命短,且较容易粘锅、糊锅。
针对传统酿酒设备的粘锅、糊锅问题,可采用以下几种解决办法:①适量多放些压锅水;②先将发酵液中稀的部分投入锅内,待要开锅时再投入其余的发酵液;③在开锅前搅拌数次,重点是使沉入锅底的固态物质悬浮;④使用最新研制的“xsm型家用小型酿酒设备”。
五、烧酒 每100斤原料放压锅水50斤,用吹风机把水烧开,然后把发酵好的原料放入烧锅内搅一次,中间搅一次,开锅之前搅一次。
用水把烧锅封好,酒头去掉一斤。当出5斤酒时把吹风机点上,用稳火烧酒,当酒稍微有点混时,把吹风机开大,用大火烧酒,酒清时,把吹风机关上。当第一个桶里白酒酒精度平均达到50°时,换第二个桶接酒尾,同时打开吹风机,当流酒口流出的酒的酒精度达10°时,把火灭掉,整个烧酒过程完成。
运用生料酿酒技术酿酒,可比传统工艺提高出酒率35~50%以上,一般百斤大米可产优质白酒90~100斤,百斤玉米可产优质高并白酒70斤;百斤鲜红薯可产优质高度白酒25斤(均以酒精度50°计)。
酿出的白酒味美纯正,香醇可口,酒糟除可作为精饲料外,并可变废为宝,生产优质香醋、酱油、食用菌,使副产品大幅度升值,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特别适合在农村各家各户推广应用。
『陆』 生料酿酒和熟料酿酒有何优缺点
您是否有这样的疑惑,想用不锈钢酿酒设备做酒,却不知生料与熟料酿酒哪个口感好?两者的生产工艺,成本,不锈钢酿酒设备的选择上到底有哪些区别?
一、传统酿酒与生料酿酒工艺流程对比。
1、传统酿酒技术。
传统酿酒技术又称为熟料固态酿酒,是指原料经过浸泡、蒸煮糊化、培菌糖化、入池发酵、然后再用雅大不锈钢酿酒设备蒸馏的一个过程。
具体工艺流程为:
原料→浸泡→初蒸→焖粮→复蒸→出甑摊凉→加酒曲→装箱培菌→配糟→装桶发酵→蒸馏→成品酒。
传统熟料酿酒工艺
2、生料酿酒新技术。
生料酿酒技术是指粮食经过粉碎(大米除外),加水加酒曲发酵,然后用雅大酿酒新设备蒸馏的一个过程。
具体工艺流程为:
生料+曲→发酵→蒸馏→成品酒。
3、工艺流程区别。
通过对比我们发现,相对于生料酿酒来说,熟料酿酒多了2个步骤:浸泡和蒸煮,此外,生料酿酒是边糖化边酒化的过程,熟料酿酒是先糖化后酒化的过程。
生料与熟料酿酒优缺点对比:熟料浸泡和蒸煮
二、传统酿酒与生料酿酒优劣势对比。
1.1传统酿酒优势。
1)、原料经蒸煮糊化后,由生淀粉变成熟淀粉,更有利于淀粉的转化,故熟料酿酒周期短,此外,蒸煮有利于除去原料中的杂味;
生料与熟料酿酒优缺点对比:培菌糖化
2)、原料蒸煮有利于里面的果胶和多缩戊糖的分解,从而减少甲醇的含量;
3)、熟料酒在发酵过程中生成更多的微量元素,入口的饱满度、香味会更好。
1.2、传统酿酒劣势:工艺流程复杂,费时费力,浪费燃料,操作辛苦。
2.1生料酿酒优势。
1)、原料+水+曲后发酵,省去了原料的浸泡、初蒸、焖粮、复蒸、出甑摊凉、加曲、装箱培菌、配糠等8道工序,大大节约了燃料、人工、时间、占地面积等。
2)、生料酿酒不须要辅料,如稻壳等,从而节省了辅料成本。
3)、生料酿酒为液态发酵,边糖化、边发酵、然后用大中小型酒厂酿酒设备液态蒸馏的全液态法生产工艺,把传统技术烦琐、复杂的工艺流程简化为配料、发酵、蒸馏三道工艺,操作简便,轻松。
生料与熟料酿酒优缺点对比:生料酿酒
2.2、生料酿酒劣势:发酵不彻底、发酵周期较长,生产出的酒口感不佳、异杂味重等。
三、所用酿酒设备对比。
生料酿酒采用液态发酵、液态蒸馏,而熟料酿酒采用固态发酵,固态蒸馏,所以,在不锈钢酿酒设备的选择上还是有区别的。
生料液态酿酒设备
1、生料。生料酿酒的酒醅可直接用抽泵抽进料桶中,对设备的高矮要求不高,但生料液态蒸馏的特征,却要求料桶高度比直径稍大。
2、熟料。熟料酿酒要求人工或航吊进出料,操作相对复杂,所以如果我们采用熟料酿酒,一定要选择一款好操作的设备,熟料酿酒设备要求直径≧高度。
如果您生熟料都做,或以液态发酵为主,建议选择雅大常规款酿酒设备,如果您以固态为主或只做固态,建议您选用雅大固态侧开口酿酒设备。
侧开口熟料固态酿酒设备
生料酿酒与熟料酿酒的区别,您清楚了吗?看完后您是打算用雅大不锈钢酿酒设备做生料还是做熟料呢?
『柒』 生料酿酒最后一步烧酒时,蒸馏出来的为什么是酒而不是酒精
水沸点在100度并不是说100度以下没有水蒸发出来,要这样洗过的衣服永远干不了对不?再有,酒的成分不只是酒精和水,还有其他的复杂物质,后以不同的酒有不同的香味。酒精加水只有一个味道。
『捌』 增香型生料酿酒是怎么酿的
生料免蒸酿酒技术是指直接将生料(大米、玉米、高梁、稻谷、红薯等)加复合增香型高产酒曲,发酵6~8天就可蒸馏制成优质白酒。
一、原料处理 酿酒的原料要求经过粉碎,(大米不必粉碎),一般细度要超过80目,粉碎机底筛直径在1mm以下。只有达到这样细度的颗粒,才能被水充分浸泡才能使霉菌广泛的与淀粉接触、酶解,使淀粉的糖化率达到95%以上。
二、配料 在配料顺序上,应采用先水后粮再加曲的方法较好,粮水比应控制在1:3,复合增香型高产酒曲用量为原料总量的0.6%~0.7%。先按比例把40℃的水倒入缸中,然后把粉碎好的粮食逐渐的倒入缸内,边倒边搅拌,再加入复合增香型高产酒曲,下曲时温度不要超过40℃。
三、发酵 酿酒的关键在于发酵,发酵搞好了,酒的质量、产量都会得到提高。生料酿酒的发酵温度应控制在20℃以上和40℃以下,高于40℃者易产酸,甚至曲种死亡,低于20℃者,生料难以发酵。最佳发酵温度是25~35℃。
发酵缸应加盖或用塑料薄膜盖上拴牢,采用密封式方法发酵。发酵开始时,每天要充分搅拌一次,以保证原料发酵完全、彻底。一般来说,发酵温度在20~25℃时,发酵期为15~20天;发酵温度在25~30℃时,发酵期为12左右;发酵温度在30~38℃时,发酵期在7天左右。
检验是否发酵或发酵是否完毕,可用手在水面搅一搅,上面是水,下面是玉米,水清、颜色为深棕色,即为发酵好了。也可把打火机点着,放入缸内靠近水面,火熄了就是发酵好了,反之亦然。
四、设备选用 生料免蒸酿酒技术所用的酿酒设备和传统技术所用的酿酒设备略有不同,传统固态酿酒设备,冷却部分可用,蒸馏部分需另购或改装;传统液态法酿酒设备,可用于生料酿酒,但设备的材料要符合国家食用器皿要求的材料标准,否则使用寿命短,且较容易粘锅、糊锅。
针对传统酿酒设备的粘锅、糊锅问题,可采用以下几种解决办法:①适量多放些压锅水;②先将发酵液中稀的部分投入锅内,待要开锅时再投入其余的发酵液;③在开锅前搅拌数次,重点是使沉入锅底的固态物质悬浮;④使用最新研制的“xsm型家用小型酿酒设备”。
五、烧酒 每100斤原料放压锅水50斤,用吹风机把水烧开,然后把发酵好的原料放入烧锅内搅一次,中间搅一次,开锅之前搅一次。
用水把烧锅封好,酒头去掉一斤。当出5斤酒时把吹风机点上,用稳火烧酒,当酒稍微有点混时,把吹风机开大,用大火烧酒,酒清时,把吹风机关上。当第一个桶里白酒酒精度平均达到50°时,换第二个桶接酒尾,同时打开吹风机,当流酒口流出的酒的酒精度达10°时,把火灭掉,整个烧酒过程完成。
运用生料酿酒技术酿酒,可比传统工艺提高出酒率35~50%以上,一般百斤大米可产优质白酒90~100斤,百斤玉米可产优质高并白酒70斤;百斤鲜红薯可产优质高度白酒25斤(均以酒精度50°计)。
酿出的白酒味美纯正,香醇可口,酒糟除可作为精饲料外,并可变废为宝,生产优质香醋、酱油、食用菌,使副产品大幅度升值,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特别适合在农村各家各户推广应用。
『玖』 生料酿酒工艺
成都火速科技的酿酒技术,是对我国几千年来悠久的传统醉酒方式的一项重大改革和突破,它把社会上普遍采用的传统工艺两次发酵和三遍烧制过程,改革和简化为一次发酵和一次烧制完成。它的另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不需要单独制做酿酒设备同运用传统工艺酿酒设备局部稍加改动,就可以了。 传统的酿酒工艺,都离不开稻壳、玉米芯、高梁壳等粗糙的谷壳,这些松散辅助料做透气的媒介,面晕种全新酿酒技术,用纯玉米面、高梁米面、大米面等就能烧制出口味纯正的优质白酒。 新工艺酿洒最大的特点是:酿酒过后的酒糟,可做为精饮料喂养家禽畜。只要在酒糟中添加粗饮料就行,等于精饮料不花钱白捡,纯属一本万利的买卖。只要人类存在,就离不开吃肉喝酒,你拥有这项技术,久盛不衰,很快就摆脱了贫困,迈进限家致富的生财之门,受益终身。 新工艺酿酒第二个优点就是,不用单独盖厂房,场地和设备要求十分简单,技术简便易学,有没有文化和过去没有酿酒基础的人,一听就懂,一看就会。一名普通的家庭妇女都可以利用你家中现有的厨房,酿酒不须占用整地方。 新工艺酿酒第三个优点就是,一年四季生产效果同样,冬天不歇九,夏天不歇伏,而传统工艺酿酒夏天必须停产歇伏避暑。 新工艺酿酒只用单粮做原料,工艺精湛考究,清洁卫生干净,酒质优良,无怪异味,入口纯正甘甜不上头,回味悠长有后劲,系粮食原浆酒。传统的工艺要连续发酵烧制几遍才能酒拿干净、周期长、效益低、燃料浪费,而新工艺酿酒,仅烧一遍就可把酒全拿干净了,烧一锅酒从装料入锅,到把酒烧出直到酒糟出锅,仅用2小时,它的适用性是不选择条件,越是交通不便,偏僻落后的地区越适用,燃料广泛,煤、柴草都行,有无电其出酒率都是同样。 新工艺酿酒全过程,概括地讲,具体可以分解为:蒸料、发酵、烧煮三个部分。现将分别说明如下: 一、蒸料:
1、备料:在选择玉米时,要选购那些成色好的玉米,现在玉米的品种繁多,但需要掌握的一条原则是,在价格同样的情况下,要购买那些在地里生育成熟期长的玉米品种,也就是老百姓通常所讲的“笨玉米”,如东北本地的“白头霜”、“小粒红”,越是成色好的玉米,产酒量也越高,对酿酒行业来说,经济效益也越大。成熟期短的玉米相对地来讲,出酒量小一些。如果成熟期短的玉米,或者没上成的大米,价格低廉,用这种成本低的原料酿酒,同样能获得很高的经济效益,这要根据当时当地的实际情况来灵活掌握。
2、不要选用粘玉米。因为粘玉米品种在蒸料时,就成为粘发糕了,不能发酵酿酒。
3、粉碎加工。最好把玉米先剥皮,然后再电磨或粉碎,把剥去皮的玉米粒粉成细面。为什么玉米要剥去皮呢?因为玉米和脐子(植物学上叫种了胚芽)不含酒,酿酒业有一名言:叫做含油的原料不出酒,含酒的原料不出油。如果把脐子一块粉碎放在里酿酒,费工费料不经济。要是把剥去的糠皮和脐子,喂猪时直接添加进去,不但不浪费,生熟搭配,更有利于猪对营养的全面吸收与消化。或者把它钱也行,当然,为了图省事起见,玉米粒不剥皮直接粉碎成面也完全可以酿酒。
技术要点:玉米面粉越细,糖化的也越快,发酵成分越彻底,周期也越短,出酒率也越高,玉米面中含的酒拿出越干净。
4、拌米:按100斤水的比例,把玉米现和水充分地搅拌均匀(在木槽子、盆、锅里,或干净的地板、水泥地面上都行)。这种拌料,水和玉米面比例,要根据玉米本央的含水率来灵活运用(标准的玉米面含水率14—15%),玉米面本身湿,拌料时要少加点水,玉米面本身含水量少,拌料时就要多加点水。拌好的料,检测方法,用手紧握能稍成团,松手团即裂逢稍散开。松手团散不开,说明水加的太多,松手团散开,则说明水加的太少。
技术要点:拌料太湿的弊病是是,蒸料时不愿意透气,发酵时大把面团不易打碎;拌料太干的弊病是,蒸料时就会出现夹生面,蒸不透生料,在发酵时就沉入缸底不能糖化,拿不出酒。用这样的生料在烧煮时就要糊锅,致使整锅酒报废。所以说要把料拌均匀,干湿正合适,是非常关键的环节。水要靠用秤称,拌好的料用眼看,用手握相配合,才能愉到好处。需要注意是,拌料一定要用清洁干净的水。
5、蒸料:把酒锅里加水,比例是100斤干料,锅底加水50斤,放上铁帘,(用单层的麻袋息或者纤维袋片均可)。灶里点火,待水烧热,把拌好的料用块搓碎,以防止烧煮时这些杂物沉淀在底糊锅,使全锅酒报废。
把筛过的料上锅蒸,筛为何况用各种方式都可以,一种是在拌料的容器筛;另一种是锅上架两个光滑的棒,直接往锅里筛。上料的方法是:用铁锹或铁盆,锅中哪里上气就往哪上料,一层一层地撒,料就蒸不好,等到把料全部装上锅,气也基本上全上均匀了。这里盖上迫盖,迫盖的下沿用水密封好,迫盖的上孔用木板压盖上,继续烧火,等锅上冒大气时,开始计算蒸的料时间(锅炉在冒大气之前的时间不计算)。蒸25分钟停火再闷30分钟停火,这时料就蒸好了,蒸的料是八分熟,用铁锹趁热挖出锅,料能挖出在块,而且料喷发着香味,料块松散适宜,颤微微富于弹性为最好,其中间有夹生面,说明没有蒸透还要盖上锅再蒸一会儿。
技术要点:料上锅不能压紧,但刚开始第一层料在离帘10厘米左右,用手侧用力把料与锅壁稍按紧一周即可。这样做的目的,是让气均匀地在锅内,不致于料与锅壁贴不紧而有隙造成跑气,蒸不熟内中间的料。10厘米以上的料层就不要用按了,只按一周就行了。锅里加水多与少有学问,加的水过多,浪费燃料双不易开锅,加的水过少,不等到把料蒸熟就干锅了。这要根据你用酒锅容积大小和蒸的料的多少来灵活地掌握和适用,勤动脑、多实践,以掌握蒸料中水的最佳数量,熟能生巧。
最关键的一条,就是锅里辊的水面必须比蒸料铁帘、布低不少地8厘米,如水离帘布太近,开锅时水沸腾翻就要把料泡成浆糊,授不过气而无法把料蒸熟了。再要注意一点,就是料蒸好出锅之前灶里的火要用煤压上或熄灭,否则,热气烫人,出料不方便。 二、发酵:
按干料计算100斤:250斤水的比例,把水加到缸里(料的多与少都要按这个比例增减来计算),然后把蒸好的料出锅倒下缸里水中(北方一般家庭用装水在缸,每个缸酵70斤干料正好合适)。用木耙将料团块在水中打碎,待缸中料液温度降到30—35℃时,加入用秤称好的糖化酶(6万单位的)和酵母菌,糖化酶的比例是100斤料∶1.4两。酵母菌比例是100斤料∶1 2两。糖化酶如果采用5万单位的可适当增加点量,增加量的比例是每缸料多加0.2两即可。缸中的水温对不能达到40℃,否则将把酵母菌烫死了。水温低则不能发酵。在加入糖化酵母菌与料液充分搅拌均匀,然后缸品蒙上塑料布,再用松紧带或小绳把塑料布扎在缸口上。发酵室最佳恒温是30—35℃之间,夏天控制在30℃,冬天控制在接近35℃恒温,待2—3小时后,缸里液料开始发生反应起泡,然后液料哗哗响,上下翻腾,如果发酵室能达到30℃恒温,72小时之后,反应结束,无气泡和响声时,蒙盖缸口塑料布下沉,这时掀开塑料布,能闻到酒香味,当看到缸里的液面澄清,玉米面料全部沉淀到缸底,说明糖化发酵的全过程已完毕,用嘴品尝液料有酸辣味说明发酵是正常的。
如果发酵时间已到72小时,缸中糖化瓜还没结束,液面仅澄清,玉米面混浊地飘浮没沉淀,说明整个发酵过程没控制好恒温,尤其是昼夜温差太大而影响了发酵效果,或者是料入缸时水温太低,放入的糖化酶和酵母菌,一时难以活化,所以还要处长发酵时间84—96小时,无论怎样的情况,发酵最好不要超过100小时以上,否则将影响出酒率和酒质量。所以说,发酵室的温度非常重要,温度氏发酵液料需要拖延时间长,温度过高就把酵母菌给予烫死了。
需要注意的是,在北方寒冷的冬季,如果把缸放到火炕上发酵,在热炕头上的缸底部一定要垫上或者架空起来,防止温度过高烫死酵母菌和糖化酶,如果采用大墙子和暖气息增加室内的,要距离远一点最理想的是,控制发酵室的空气达到要求的恒温,其效果最好。
夏季南方气温高发酵缸要放到炎热的太阳光直接照射不到的阴凉处。用温度表测理液里液料里的温度缸里室温高几度,这是正常现象。因发酵反应过程温度自然会升高。缸壁与塑料布密封不易将热量散发出去。但是接近40℃时就立即采取降温措施了,打开门窗通风,或者在室外搭凉棚遮阴,如果缸里温度降不下来,液料就要腐败变质而发酵不出酒。
盖缸口的塑料布一定要完好无破洞,如果采用旧的塑料布可用两层,但破洞也要粘补好,检查塑料有无破,方法一是对灯光看,二看用水拭看漏不漏水;三是如果缸中注料起反应哗哗翻腾了,而蒙缸口的塑料由没有旬面包一样鼓起来,说明塑料布漏洞或者绳没扎紧,密封不严,应立即更换一块好的塑料布。另外,发酵用的缸不能有漏洞或裂纹,否则将漏气跑酒。
技术要点:冬季气温低,缸里要加温水发酵,夏季气温高,缸里要加凉水,要掌握住这条原则,缸里的水温由高降低容易,稍等一会儿就可以了,由低升就难办了。在蒸料出锅入缸时,用温度表检测缸里的水温在8—10℃下料正合适。
第二条原则是关键,水一定要加清洁干净的水,因为酒就是从这些水里面蒸馏出来的,从古到今,之所以能酿出名酒,享誉世界,除了技艺独特精工细做之外,一条主要的原因就是有好水才能酿出好酒。驰名中外的安徽毫州“古进贡酒”,正是因为有一口清澈甘冽的古井水。
第三条原则就是,整个酿酒过程中,从玉米到水,以及使用的各种容器与工具,一定要清洁干净,特别是刷帚和水勺子,一定不要接角到油盐酱醋碱和其它有异味的物质,否则,将影响到酒的质量。
在液料入缸发酵6—8小时左右,掀开盖缸的塑料而再打一耙,这样就能把料的团坎全部打碎,使糖化酶,酵母菌与注料混合的更均匀,发酵的效果更好。 三、烧黄:
1、将锅。把发酵好的液料,加入铁耙,盖上迫盖,连接上气缸,迫盖的下沿与酒锅的连接处,气械与迫盖的连接处,气缸与冷凝器的连接处,槽内都要加满水密封。灶里点火开始烧煮,这时要特别注意,经常地拉耙,并且要将耙变换各种不同的角度推拉,尽量把锅底各个部位到耙。拉耙的目的,就是使锅里的液料用耙子刮起来不沉淀糊锅底。待液料烧煮开锅了,开锅的现象中,拉耙孔往外冒酒气,气缸热的用手不敢摸,冷凝器的下气室出酒管开始淌酒,就用拉耙孔塞紧,以防止冒气跑酒。开锅后液料上下沸腾不糊锅,所以一直到烧煮完毕也不需要再拉耙了。
2、测酒。凡是烧煮过程,不论是从酒锅,气缸还是冷凝器,从哪个部位冒气都是跑酒。所以说整个酿酒设备各处都不能有漏洞和裂纹。密封槽里的始终保持不缺少。则开始也就是“头酒”,也就是大家通常所说“流上洒”,这里酒的度数最高,越往后酒的度数逐渐降低。用温度表(比重计)相互配合,在与视线水平的位置上,读出此时的温度与酒度,然后根据所测出的读数,在酒精换算表虽温度与洒精度两线交叉点处,打出相同的换算数,即可得出你测量时该酒样的实际度数,根据你当地消费者喜欢饮用的酒度,来调整该锅酒的出酒量,高度酒畅销就专门生产高度酒,低度酒畅销就专门生产低度酒,一句话,以销定产。要高度酒就早掐尾,要低度酒就晚掐尾,随自己的意愿来灵活掌握。
3、接尾酒。等到出酒管流出酒度数低于你所需要的酒度时,即可把接酒桶担开,另用桶接尾酒(通常说的稍子),待尾酒度低于10度,该锅酒全部烧煮完毕,你所尾的尾酒,把它加入烧煮第二锅酒的液料中一起煮用它同样可出高度酒,一锅接着一循环使用,尾酒一点也不浪费。
4、放料。压上灶里火,拧开酒锅底下放料开关,放出液料(酒糟),把放出的滚烫热料倒入缸或池里和秕谷(粗饲料)上,用铁锹或勺子趁热充分搅拌均匀,这里粗饲料被热酒糟很快烫热软化,待其温度降下去,随即就可用来直接喂猪鸭狗等家禽了,有酒香味非常喜欢吃。
技术要点:烧煮时,冷煮时冷凝与外桶之间一定要充满冷却水。如果出酒管流出的酒温度达到20℃就要循环冷却水了,进入管加冷水,溢水管淌出热水,或者减少灶里的火,防止由于温度过高酒挥发造成损失浪费。
放酒糟时要拔下气缸,使锅中的热蒸气出来,液面与大气相通,才能放干净。如果连续烧煮一下剩余的水分烧干,这样酒锅内壁能明亮,有水锅里就生锈。如果放完酒糟,分用锅紧接着蒸料,锅也要刷干净,以防糊锅与扑锅。
『拾』 生料酿酒最后一步烧酒时,蒸馏出来的为什么是酒而不是酒精
沸点不同只是不一定都沸腾,不代表不会有蒸发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