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加热易燃液体时严禁使用明火加热
您想问的是,加热易燃液体时是不是严禁使用明火加热吧。是的。
根据全国试题官网可知,加热易燃液体时,避免使用(明火),应采用(热火)(水蒸气)等加热措施。
液体是三大物质形态之一。它没有确定的形状,往往受容器的影响。
B. 加热和蒸馏有易燃试剂的实验时,不能用明火是否正确
加热和蒸馏有易燃试剂的实验时,不能用明火是正确的,因为有易燃试剂用明火可能会引起火回灾或爆炸答。
易燃试剂着火点低,易点燃,其蒸气或粉尘与空气混合达一定程度,遇明火或火星、电火花能激烈燃烧或爆炸;跟氧化剂接触易燃烧或爆炸。
(2)禁止将易燃物质用明火蒸馏和加热扩展阅读:
险性试剂或化学危险品,具有能燃烧、爆炸、毒害、腐蚀或放射性等危险性质。在受到摩擦、震动、撞击、接触火源、遇水或受潮、强光照射、高温、跟其他物质接触等外界因素影响时,能引起强烈的燃烧、爆炸、中毒、灼伤、致命等灾害性事故。
易燃物品保管与使用时注意要密封(如盖紧瓶塞)防止倾倒和外溢,存放在阴凉通风的专用橱中,要远离火种(包括易产生火花的器物)和氧化剂。
C. 在蒸馏含乙醚的呋喃甲醇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在蒸馏含有乙醚、呋喃、甲醇这些化学品的混合物时,你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 易燃性:乙醚和呋喃都是极易燃的物质,对火源和高温敏感。因此,实验室中应当严禁明火,使用电热设备进行加热,并保证良好的通风条件。
2. 爆炸危险:乙醚容易挥发并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特别是在存放过程中,可能会生成高浓度的过氧化乙醚,这是一种非常敏感且易爆炸的物质。因此,对于含有乙醚的混合物,一定要定期更换,不能长时间存放。
3. 健康危害:乙醚和呋喃的蒸气对眼睛、呼吸系统有刺激性,甲醇则具有毒性,对皮肤、眼睛、呼吸系统等都有害。所以应佩戴防护眼镜和手套,并在良好的通风条件下操作,尽量避免吸入。
4. 分离过程:这三种化学品的沸点分别是:乙醚(34.6°C)、呋喃(31.36°C)、甲醇(64.7°C),在蒸馏过程中需要仔细控制温度,以确保能够有效地分离这些物质。
总的来说,处理这种混合物需要严谨的操作和对应的防护措施,以确保实验的安全进行。
D. 如何安全使用易燃易爆危险化学物品
1、凡使用与空气混合后能形成爆炸的混合物时,必须在通风橱内进行操作;
2、严禁在火源附近进行易燃易爆物质的操作。酸、苯、甲苯、丙酮、汽油等易燃物质,其附近不得有明火;
3、进行有爆炸性的操作,所用的玻璃容器,必须使用软木或胶皮塞,禁止使用磨口瓶塞;
4、禁止将易燃物质(如苯、甲醇、乙醇等)进行明火蒸馏或加热。其沸点低于100℃者,应在水浴上加热,沸点高于100℃者,应在油浴上加热。水浴和油浴应使用闭式电炉,禁止油浴加热到接近油的着火温度;
5、加热易燃液体时,必须在冷却回流器的烧瓶中进行;
6、蒸发可燃液体时,禁止将蒸汽直接排在室内空间;
7、熔融石蜡时,应放在砂浴上进行,切莫过热,以免着火;
8、禁止将氧化剂与可燃物品一起研磨,不能在纸上称量氢氧化钠;
9、使用爆炸性物品(如:高氯酸、过氧化氢等)禁止振动、碰撞和磨擦;
10、易发生爆炸危险的操作,应采取安全隔离措施,具有特别危险的操作(如使用放射性物质)应采取特殊防护措施,并在符合规定的隔离室内进行;
11、加热操作或实验过程中,如发生着火爆炸,应立即切断电源,热源和汽源进行灭火;
12、取用钾、钠、钙、黄磷时必须使用专用钳子,禁止用手接触。钾、钠、钙存放在煤油中,禁止与水或蒸汽接触,黄磷应放在水中,均应浸没于液体下面与空气隔离;
13、挥发性有机药品,应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冰箱或铁柜内,低燃点的易燃品,不能放在火源附近,若室温过高时,应备有冷却装置。答案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