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碘水能用蒸馏来提取碘吗
在一些试抄题(1997年上海袭高考第32题)和文章中看到用四氯化碳萃取碘水中的碘后,通过蒸馏的方法分离碘和四氯化碳,笔者心存疑虑,特进行实验探究。
1
实验设计
(1)获得一定浓度的碘的ccl4溶液(准备用na2s2o3溶液进行滴定,以确定含碘量)。
(2)取20
ml上述溶液进行蒸馏。
(3)滴定蒸馏后剩余液体中的含碘量,与蒸馏前的含碘量进行比较(如果蒸馏出来的液体无色,说明基本可用蒸馏方法分离碘和四氯化碳;再用na2s2o3溶液滴定烧瓶内的剩余液体,看看是否有肉眼觉察不出的碘损失)。
2
实验实施
(1)检查气密性。
(2)取50
ml的饱和碘水,再取50
ml的ccl4分2次进行萃取。
2. 从碘水中提取碘单质为什么不能直接蒸馏碘
100克水在常态下只能溶解0.029克碘,因此常加入碘化钾增大溶解度.高浓度碘水其实是碘和碘化钾的混合物,直接蒸馏会得到碘和碘化钾的混合物。
单质碘可溶于四氯化碳,碘化钾不溶于四氯化碳,萃取后可以加热四氯化碳碘溶液使碘升华凝结,得到单质碘。
溴水加热会发生反应生成氢溴酸和氧气,所以只能用四氯化碳萃取。
碘单质遇淀粉会变蓝紫色。主要用于制药物、染料、碘酒、试纸和碘化合物等。碘是人体的必需微量元素之一,健康成人体内的碘的总量为30毫克(20~50毫克),国家规定在食盐中添加碘的标准为20-30毫克/千克。
(2)蒸馏怎么得到碘扩展阅读:
碘水也指碘的水溶液(100克水在常态下只能溶解0.029克碘,因此常加入碘化钾增大溶解度)碘的水溶液呈黄色或黄褐色。含碘较高的碘水呈紫红色(溶液中存在大量碘单质小颗粒造成)。
碘易溶于许多有机溶剂中,例如氯仿(CHCl3)、四氯化碳(CCl4)。碘在乙醇和乙醚中生成的溶液显棕色。
碘在介电常数较小的溶剂(如二硫化碳、四氯化碳)中生成紫色溶液,在这些溶液中碘以分子状态存在。碘在水中的溶解度虽然很小,但在碘化钾KI或其他碘化物溶液中溶解度却明显增大。
3. 碘的有机溶液提取碘
(1)①蒸馏实验中,温度计测量的是蒸汽的温度所以,温度计下端的水银球不能插入溶液中,温度计的水银球在蒸馏瓶的支管口下沿处;
②为到达最佳冷凝效果,冷凝水应下进上出;
③烧杯加热应垫上石棉网;
故答案为:①温度计下端的水银球不能插入溶液中;
②冷凝管进出水的方向颠倒;
③加热烧杯未垫上石棉网;
(2)由题意知:有机溶剂为CCl4(沸点为77℃),低于水的沸点,所以选择水浴加热使蒸馏烧瓶受热均匀,便于控制温度;
碘的沸点为184℃,故最后晶态碘在蒸馏烧瓶里聚集;
故答案为:有机溶剂沸点低于100℃,使蒸馏烧瓶受热均匀,便于控制温度;蒸馏烧瓶.
4. 高中化学,为什么会在蒸馏烧瓶中收集到碘
有机物益挥发,
5. 碘的制备方法
利用碘在有机溶剂中的易溶性,可以把它从溶液中分离出来。
可从海藻、油井盐水和硝石生产的母液中提取碘。将含有0.001%~0.01%碘化物水溶液,用硫酸酸化至pH2.3~2.5,然后用氯气或亚硝酸钠氧化碘化物为碘,用活性炭吸附碘至饱和,再用氢氧化钠将碘溶解,生成碘化钠和碘酸钠溶液,再通入氯气得到碘。
碘的制备一般有两种方法:
(1)由I 制备I2碘离子:
I 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很多氧化剂如Cl2、Br2、MnO2等在酸性溶液中都能将碘离子氧化成碘单质:
Cl2 + 2NaI → 2NaCl + I2
2NaI + 3H2 SO4 + MnO2 → 2NaHSO4 + MnSO4 + I2 + 2H2O第二个方程式是自海藻灰中提取碘的主要反应,析出的碘可用有机溶剂来萃取分离。在上述反应中,要避免使用过量的氧化剂,以免单质碘进一步被氧化为高价碘的化合物:
I2 + 5Cl2 + 6H2O → 2IO3 + 10Cl + 12H
(2) IO3 的还原:
大量碘的制取来源于自然界的碘酸钠,用还原剂亚硫酸氢钠NaHSO3使IO3 离子还原为单质碘:
2IO3 + 5HSO3 → 3HSO4 + 2SO4 + H2O + I2
实际上,上述反应是先用适量的NaHSO 3将碘酸盐还原成碘化物:
IO3 + 3HSO3 → I + 3SO4 + 3H
将所得的酸性碘化物溶液与适量的碘酸盐溶液作用,使碘析出:
IO3 + 5I + 6H → 3I2 + 3H2 O
6. 怎么萃取碘单质啊
两者都可以;
加入混合后转入分液漏斗,加塞振摇,分液时取颜色较深的一层,用苯则取上层,用四氯化碳则取下层,然后水浴加热蒸去溶剂(因为碘易升华,需水浴),得到单质碘。
7. 如何通过蒸馏提取碘的CCl4溶液中的I2详尽过程!
首先,我们用普通的蒸馏装置,控制温度在80℃以下,在锥形瓶中得到的是浅红色的液体,此实验连续重复了三次,得到的产物,颜色一样,显然,有少量的碘单质受热混入了CCl4中,为更好的控制温度,我们改用水浴加热蒸馏,得到的蒸馏物比前一种方法得到的液体颜色更浅,将得到的蒸馏液体再放进烧瓶中重新蒸馏,产物的颜色更浅。但还是不能作为化学实验中用的试剂。 很显然仅仅使用传统的蒸馏法不是分离碘的四氯化碳溶液的最好方法。 联系实验中经常用活性碳吸附红墨水中的色素,我们使用“活性炭的吸附性”来处理蒸馏后CCl4液体呈少量浅红色的问题,效果很好。 首先将蒸馏后的浅红色CCl4液体全部装入烧杯中,再向烧杯中加入少量颗粒状或块状(便于过滤)的活性炭,静置。待烧杯中溶液的浅红色消失。过滤,即可得无色透明的CCl4液体。装入试剂瓶中即能作为学生实验用化学试剂。 当然也可以直接用活性炭处理萃取后I2的CCl4溶液,只不过使用的活性炭量要较大,静放时间要长。 至于I2的CCl4溶液中的碘的回收利用。我们经过实验和分析觉得此回收在中学实验室中实际意义不大。因为在25 ℃时,I2在水中的溶解度为0.029克,加热到50 ℃时, I2的溶解度才为0.078 g。照这样计算,一次萃取实验按10个班计算,既使配制3000 mL 碘的饱和水溶液(如果蒸馏至少要蒸馏20次以上,),完全回收其中的碘,最多也只得到0.87 g。实验事实也如此,每次蒸馏后烧瓶中只有很微量的碘留在烧瓶中。因此,碘水萃取实验后怎样将溶有碘的四氯化碳溶液提纯供回收利用才具有现实意义。 我抄的,我看不明白的,
8. 从碘水中提取碘单质 过程简述
碘作为非极性单质分子,在水中溶解度小,浓度低,不易提取;在有机溶剂中溶解度大,易于浓缩、提取,所以必然要用有机溶剂将其萃取浓缩、分液。
萃取浓缩后获得的高浓度碘溶液要变为碘单质,想到蒸馏的方法。但考虑到碘沸点低、极易升华,所以宜采用低温蒸馏来去除有机溶剂。
总之,过程简述如下:
(CCl4)萃取→分液(取有机层)→低温蒸馏(取渣)
括号内的文字可视情况需要进一步省略。
9. 求助,如何制取碘单质
海带中碘的提取
【实验目的】:提取海带中的碘元素
【实验原理】:利用氧化剂把碘离子氧化成碘单质,再用淀粉检验
2KI +Cl2== I2 +2KCl I2 遇到淀粉变蓝
【实验需要的仪器】:天平,镊子,剪刀,铁架台,酒精灯,坩埚,坩埚钳,泥三角,玻璃棒,分液漏斗
【实验药品的选择】:海带,氯水,淀粉溶液,四氯化碳
【实验步骤及现象】:
实验步骤\x09现象\x09解释及反应方程式
①用称取5g干海带,用刷子把海带表面的附着物(不要用水洗),用酒精润湿后,放在坩埚中.\x09海带表面原理有较多白色的附着物\x09不用水洗是为了防止海带中的碘化物溶于水而损失.用酒精润湿是为了让海带充分燃烧.
②把坩埚置于泥三角上,用酒精灯加热灼烧海带成至成灰,停止加热,自然冷却.干海带烧成白色灰烬.将有机碘化物转化为无机碘化物
③将海带灰转移到小烧杯中,加入20ml蒸馏水,搅拌,煮沸2~3min,使可溶物溶解,冷却.\x09海带灰煮沸时溶液浑浊,使碘离子进入溶液
④过滤,收集滤液,弃去滤渣,得到滤液,得到碘离子溶液
⑤向滤液中滴入1ml氯水,振荡.滴入后溶液由无色变为棕黄色\x09方程式:cl2+2I-=2CL-+I2
⑥将氧化后溶液转移到分液漏斗中,向其中加入2mlccl4,振荡,静置.\x09加入ccl4后,溶液分层,有色层在上层,
振荡后溶液仍分层
有色层在下层,颜色,说明碘单质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大.
【讨论交流】
1、灼烧的作用是什么?除了灼烧外,还可以采用哪些方法来处理海带?
2、在第五步中为了将I-氧化为碘单质,滴加氯水能否过量?还可选用什么试剂?如何检验是否有碘单质生成?
3、碘元素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是如何转化的?
4.是否可以利用碘单质易升华的特性对其进行纯化?如果可以,如何进行实验?
【实验拓展】
如何从碘的四氯化碳溶液中提取碘单质----------反萃取法:
①在碘的四氯化碳溶液中逐滴加入适量40%NaOH溶液,边加边振荡,直至四氯化碳层不显红色为止.碘单质反应生成I-和IO3进入水中.
(方程式为3I2+6OH- = 5I-+ IO3-+3H2O)
②分液,将水层转移入小烧杯中,并滴加45%的硫酸酸化,可重新生成碘单质.由于碘单质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可沉淀析出.
(方程式为5I-+ IO3-+ 6H+ =3 I2+3H2O)
③过滤,得到碘单质晶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