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蒸馏时加入沸石的作用是什么为什么能起此作用
加入沸石是为了防止暴沸。
因为液体中的气泡在沸腾过程中起着汽化核的作用,当液体中缺少气泡时,即使温度达到并超过了沸点,也不会沸腾,形成了过热液体.过热液体是不稳定的,对过热液体继续加热,如果过热液体的外部环境温度突然急剧下降或侵入气泡,则会形成剧烈的沸腾,并伴有爆裂声,这种现象叫暴沸。
暴沸的结果是使液体的温度回到沸点。暴沸有时是危险的,应当增加液体中的气泡。为了清除在蒸馏过程中的过热现象和保证沸腾的平稳状态,常加沸石,或一端封口的毛细管,因为它们都能防止加热时的暴沸现象。
蒸馏注意事项
1、控制好加热温度。如果采用加热浴,加热浴的温度应当比蒸馏液体的沸点高出若干度,否则难以将被蒸馏物蒸馏出来。加热浴温度比蒸馏液体沸点高出的越多,蒸馏速度越快。
但是,加热浴的温度也不能过高,否则会导致蒸馏瓶和冷凝器上部的蒸气压超过大气压,有可能产生事故,特别是在蒸馏低沸点物质时尤其需注意。一般地,加热浴的温度不能比蒸馏物质的沸点高出30℃。整个蒸馏过程要随时添加浴液,以保持浴液液面超过瓶中的液面至少一公分。
2、蒸馏高沸点物质时,由于易被冷凝,往往蒸气未到达蒸馏烧瓶的侧管处即已经被冷凝而滴回蒸馏瓶中。因此,应选用短颈蒸馏瓶或者采取其它保温措施等,保证蒸馏顺利进行。
❷ 蒸馏时液体能不能蒸干
防止烧瓶过热爆裂。
就蒸馏过程的一般情况而言:蒸馏刚开始时的初馏分(头几滴或头几毫升)往往是成分不纯或被管道杂质污染的,因此应该弃去不要。蒸馏过程的中段馏分是主要的馏分,应该作为产品接收起来。蒸馏到最后的残留液中可能含有多种杂质或人为添加物,这种液体不能再蒸馏了,否则既可能影响以前蒸出液的质量,又可能造成蒸馏瓶底部干枯焦化产生气体杂质影响产品质量,而瓶底部过热可能使蒸馏瓶炸裂。因此不能把被蒸馏的液体蒸干。
❸ 蒸馏时,蒸馏烧瓶呢内的液体体积为什么不能超过蒸馏
蒸馏时,蒸馏烧瓶内的液体体积过小,会使蒸馏烧瓶受热不匀,可能炸裂;过多,液体沸腾后,可能会有液体从支管口溅出。所以通常控制在蒸馏烧瓶1/3~2/3之间。
❹ 为什么蒸馏时要弃去开始馏出的部分液体
蒸馏时要弃去开始馏出的部分液体的原因:
这部分馏液称为“前馏分”或“馏头回”.前馏分蒸完,温度趋答于稳定后,蒸出的就是较纯的物质。
蒸馏是慢慢升温的过程,而产品的沸点是一个固定的值,在到达那个固定值前可能有杂质随温度升高被蒸出去了,那一部分要弃去。
蒸馏设备中含有许多杂质,刚出来的水起到了清洗作用.
蒸馏水的制备方法:
搭设装置。
加热水蒸汽发生器,同时添加药品于三口瓶中。
T形夹冒蒸汽后关闭T形夹,同时打开水源,放冷凝水。
三口瓶中澄清后,蒸馏结束,打开T形夹,关闭热源,关闭冷凝水水源。
❺ 为什么蒸馏时最好控制馏出液的速度为1~2滴为宜
因为在蒸馏的时候,是利用温度气化被分离的物质,达到分离的目的。一般讲馏分的滴液是每秒1-2滴为宜,这个数据是经过很多化学工作者实验当中积累出来的经验数据。
如果蒸馏速度快了,温度一定会高于某种馏分的沸点,其它的馏分因为温度上升也会被蒸出,达不到最佳的分离效果。
利用混合液体或液-固体系中各组分沸点不同,使低沸点组分蒸发,再冷凝以分离整个组分的单元操作过程,是蒸发和冷凝两种单元操作的联合。与其它的分离手段,如萃取、过滤结晶等相比,它的优点在于不需使用系统组分以外的其它溶剂,从而保证不会引入新的杂质。
(5)蒸馏时可以扩展阅读:
液体的分子由于分子运动有从表面溢出的倾向。这种倾向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如果把液体置于密闭的真空体系中,液体分子继续不断地溢出而在液面上部形成蒸气,最后使得分子由液体逸出的速度与分子由蒸气中回到液体的速度相等,蒸气保持一定的压力。
将液体加热至沸腾,使液体变为蒸气,然后使蒸气冷却再凝结为液体,这两个过程的联合操作称为蒸馏。很明显,蒸馏可将易挥发和不易挥发的物质分离开来,也可将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分离开来。但液体混合物各组分的沸点必须相差很大(至少30℃以上)才能得到较好的分离效果。
❻ 为什么蒸馏时不能将液体蒸干,本实验为什么可以将液体蒸干
不能完全蒸干
因为蒸馏瓶中最后剩下的液体杂质含量较高,完全蒸干则可能将某些杂质也蒸出来了
❼ 蒸馏操作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加料:将待蒸馏液通过玻璃漏斗小心倒入蒸馏瓶中,要注意不使液体从支管流出。加入几粒助沸物,安好温度计,温度计应安装在通向冷凝管的侧口部位。再一次检查仪器的各部分连接是否紧密和妥善。
加热:用水冷凝管时,先由冷凝管下口缓缓通入冷水,自上口流出引至水槽中,然后开始加热。加热时可以看见蒸馏瓶中的液体逐渐沸腾,蒸气逐渐上升。温度计的读数也略有上升。当蒸气的顶端到达温度计水银球部位时,温度计读数就急剧上升。这时应适当调小煤气灯的火焰或降低加热电炉或电热套的电压,使加热速度略为减慢,蒸气顶端停留在原处,使瓶颈上部和温度计受热,让水银球上液滴和蒸气温度达到平衡。然后再稍稍加大火焰,进行蒸馏。控制加热温度,调节蒸馏速度,通常以每秒1~2滴为宜。在整个蒸馏过程中,应使温度计水银球上常有被冷凝的液滴。此时的温度即为液体与蒸气平衡时的温度,温度计的读数就是液体(馏出物)的沸点。蒸馏时加热的火焰不能太大,否则会在蒸馏瓶的颈部造成过热现象,使一部分液体的蒸气直接受到火焰的热量,这样由温度计读得的沸点就会偏高;另一方面,蒸馏也不能进行得太慢,否则由于温度计的水银球不能被馏出液蒸气充分浸润使温度计上所读得的沸点偏低或不规范。
观察沸点及收集馏液:进行蒸馏前,至少要准备两个接受瓶。因为在达到预期物质的沸点之前,带有沸点较低的液体先蒸出。这部分馏液称为“前馏分”或“馏头”。前馏分蒸完,温度趋于稳定后,蒸出的就是较纯的物质,这时应更换一个洁净干燥的接受瓶接受,记下这部分液体开始馏出时和最后一滴时温度计的读数,即是该馏分的沸程(沸点范围)。一般液体中或多或少地含有一些高沸点杂质,在所需要的馏分蒸出后,若再继续升高加热温度,温度计的读数会显著升高,若维持原来的加热温度,就不会再有馏液蒸出,温度会突然下降。这时就应停止蒸馏。即使杂质含量极少,也不要蒸干,以免蒸馏瓶破裂及发生其他意外事故。
蒸馏完毕,应先停止加热,然后停止通水,拆下仪器。拆除仪器的顺序和装配的顺序相反,先取下接受器,然后拆下尾接管、冷凝管、蒸馏头和蒸馏瓶等。
❽ 重新蒸馏时用过的沸石是否能继续使用
不可以的,沸石已经用过,不可重复使用,多次使用会产生杂质,而污染了实验,那就不好了版!
沸石的作用
1、防权止暴沸.气泡会集中从沸石上冒出
2、能,能
3、使冷凝水有足够时间冷却
4、不能
5、蒸馏和分馏都是分离液态混合物的方法。蒸馏和分馏都是利用液态混合物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通过控制温度加热,使一部分物质经汽化,然后冷凝液化再收集,另一部分还保持原来的状态留在原来的装置中。
蒸馏和干馏过程都是物理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只是将原来的物质分离。蒸馏和分馏的差别主要在于,蒸馏只进行一次汽化和冷凝,分离出的物质一般较纯,例如用天然水制蒸馏水,在工业酒精中加生石灰后蒸馏得无水乙醇;分馏要连续进行多次汽化和冷凝,分离出的物质依然是混合物,只不过沸点范围不同,例如对石油进行常减压分馏后可以得到沸点范围不同的多个馏分。蒸馏和分馏没有本质差别,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分馏是蒸馏原理的运用。
❾ 蒸馏时温度为什么不可以高,不是达到一种物质的沸点
蒸发和蒸馏的区别
蒸发的目的是把溶液中的溶剂去除,溶剂不需回收,从而内得到溶质的过程容,蒸馏是利用液体混合物的沸点不同,先气化再液化,将液体分开的方法.与蒸发最大的不同在于蒸馏要分离液体并收集蒸出来的的液体.
蒸馏时如果需要获得沸点高的物体
利用液态混合物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通过加热到一定温度使沸点低的成份先汽化,再冷凝,从而与沸点高的物质分离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