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请教关于精馏塔,原来使用塔底再沸器,后采用直接蒸汽加热,这种工艺可行吗
可以的,称之为内置式再沸器,不过传热效果不是很好。
⑵ 简述三个精馏塔主要温度,压力控制点和控制指标
要对精馏塔实施有效的自动控制,必须首先了解精馏塔的控制目标。精馏塔的控制目标一般从质量指标、产品产量和能量消耗三方面考虑。任何精馏塔的操作情况同时受约束条件的制约,因此,在考虑精馏塔控制方案时一定要把这些因 素考虑进去。 1.质量指标 质量指标(即产品纯度)必须符合规定的要求。一般应使塔顶或塔底产品之一达到规定的纯度,要求另一个产品也应该维持在规定的范围之内,或者塔项和塔底的产品均保证一定的纯度要求。如果产品质量不合格,它的价值就将远远低于合格产品。但决不是说质量越高越好。由于质量超过规定,产品的价值并不因此而增加;而产品产量却可能下降,同时操作成本主要是能量消耗会增加很多。因此,总的价值反倒下降了。由此可见,除了要考虑使产品符合规格外,还应同 时考虑产品的产量和能量消耗。 2.产品产量指标 在达到一定质量指标要求的前提下,应得到尽可能高的产量,从而使产品的 回收率提高。这对于提高经济效益显然是有利的。 产品的回收率定义为产品量与进料中该产品组分的量之比。即: Ri=P/Fzi (8) 生产效益除了产品纯度与产品回收率之间的关系,还必须考虑能量消耗因素。由精馏原理可知,用精馏搭进行混合物的分离是要消耗一定能量的;要使分 离的产品质量越高,产品产量越多,所需的能量也就越大。 3.能耗要求和经济性指标 精馏过程中消耗的能量,主要是再沸器的加热量和冷凝器的冷却量消耗;此 外,塔和附属设备及管线也要散失部分能量。
在一定的纯度要求下,增加塔内的上升蒸汽是有利于提高产品回收率的;同时也意味着再沸器的能量消耗要增大。且任何事物总是有一定限度的。在单位进料量的能耗增加到一定数值后,再继续增加塔内的上升蒸汽,则产品回收率就增长不多了。应当指出精馏塔的操作情况,必须从整个经济效益来衡量。在精馏操作中,质量指标、产品回收率和能量消耗均是要控制的目标。其中质量是必要条件,在质量指标一定的条件下应在控制过程中使产品的产量尽可能提高一些,同 时能量消耗尽可能低一些。 4.约束条件 为保证正常操作,需规定某些参数的极限值,并作为约束条件。塔内气体的流速过低时,对于某些筛板精馏塔会产生漏液现象,从而影响操作降低塔板效率;而流速过高易产生液泛,将完全破坏塔的操作。由于塔板上液层增高,气相通过液层的阻力增大,因而可用测量差压的方法检测塔的液泛现象。当压差过高时,则通过差压控制系统减小气体流速。每个精馏塔都存在着一个最大操作压力限制,超过这个压力,塔的安全就没有保障。为精馏过程提供能量的再沸器和冷凝器,也都存在一定限制。再沸器的加热,受塔压和再沸器中液相介质最大汽化率的影响;同时再沸器两侧间的温差不能超过其临界温差,否则会导致给热系数下降,传热量降低。对冷凝器冷却能力影响最大的是冷却介质的温度。而在介质条件不变时,又与塔的操作压力有关;同时馏出产品组份的变化也将影响到冷凝器的冷却能力限制。在确定精馏塔的控制方案时,必须考虑到上述的约束条件,以 使精馏塔工作于正常操作区内。
⑶ 弱问:PROII中的精馏塔再沸器和冷凝器的热负荷在哪查
在你的算好的塔上右键 第一个Data review window 有了。不用到报告里面看
⑷ 精馏仿真塔底再沸器的加热量如何调节
在手动调节的时候,要控制
回流比
,不然一不小心液泛,回流罐里就满罐或者就没液位了。
⑸ 精馏结束之后,精馏塔再沸器中的物料的名称是釜底液精馏残液
精馏残液更术语些。
⑹ 什么叫精馏温差控制
温差控制:以灵敏板附近温度和塔顶或者塔底温度差作为被控变量进行控制,以抵消压力波动造成的影响。
双温差控制:以同时参考精馏段温差和提留正 提起精馏塔的控制,人们就会想起提馏段和精馏段温控.简而言之,提馏段温控就是恒定塔顶回流量,通过调节再沸器的进热量来控制塔底产品的质量;精馏段温控则是恒定再沸器的进热量,通过调节塔顶回流的方法来控制塔顶产品的质量。在此基础段温差,可以克服进料量波动的影响来进行的精馏控.经过理论计算与分析,论述了苯精馏塔不同产品纯度下温度剖面的特征及提供了确定“灵敏”塔盘位置的方法,进而比较分析了两种温差控制方案的优缺点。制1前言芳烃抽提及分离装置中的苯塔一般是一个有40~60层塔盘的常压精馏塔,用于从混合芳烃中分离出高纯度的苯产品。一般苯从苯塔顶第4块塔盘上作为侧线抽出,塔顶的4层塔盘用于干燥脱水和提纯。苯塔塔底为甲苯以上的混合芳烃。苯产品要求质量高,优级苯的冰点大于5
⑺ 再沸器加热器的波动对精馏操作有什麽影响
精馏操作稳定的因素主要有回流比;塔顶温度、压力;进料温度,组分组成;塔底再沸器回流温度,组分组成;整体塔的塔板数;中间循环回流及抽出物料等等,但最主要因素有下面几点:
1.物料平衡的影响和制约
根据精馏塔的总物料衡算可知,对于一定的原料液流量F和组成xF,只要确定了分离程度xD和xW,馏出液流量D和釜残液流量W也就被确定了。
采出率D/F:
D/F=(xF-xW)/(xD-xW)
不能任意增减,否则进、出塔的两个组分的量不平衡,必然导致塔内组成变化,操作波动,使操作不能达到预期的分离要求。
在精馏塔的操作中,需维持塔顶和塔底产品的稳定,保持精馏装置的物料平衡是精馏塔稳态操作的必要条件。通常由塔底液位来控制精馏塔的物料平衡。
2、塔顶回流的影响
回流比是影响精馏塔分离效果的主要因素,生产中经常用回流比来调节、控制产品的质量。
当回流比增大时,精馏产品质量提高;
当回流比减小时,xD减小而xW增大,使分离效果变差。
回流比增加,使塔内上升蒸汽量及下降液体量均增加,若塔内汽液负荷超过允许值,则可能引起塔板效率下降,此时应减小原料液流量。
调节回流比的方法可有如下几种。
(1)减少塔顶采出量以增大回流比。
(2)塔顶冷凝器为分凝器时,可增加塔顶冷剂的用量,以提高凝液量,增大回流比。
(3)有回流液中间贮槽的强制回流,可暂时加大回流量,以提高回流比,但不得将回流贮槽抽空。
必须注意,在馏出液采出率D/F规定的条件下,籍增加回流比R以提高xD的的方法并非总是有效。
加大操作回流比意味着加大蒸发量与冷凝量,这些数值还将受到塔釜及冷凝器的传热面的限制。
3.进料热状况的影响
当进料状况(xF和q)发生变化时,应适当改变进料位置,并及时调节回流比R。一般精馏塔常设几个进料位置,以适应生产中进料状况,保证在精馏塔的适宜位置进料。如进料状况改变而进料位置不变,必然引起馏出液和釜残液组成的变化。
进料情况对精馏操作有着重要意义。常见的进料状况有五种,不同的进料状况,都显著地直接影响提馏段的回流量和塔内的汽液平衡。
精馏塔较为理想的进料状况是泡点进料,它较为经济和最为常用。
对特定的精馏塔,若xF减小,则将使xD和xW均减小,欲保持xD不变,则应增大回流比。
4.塔釜温度的影响
釜温是由釜压和物料组成决定的。精馏过程中,只有保持规定的釜温,才能确保产品质量
⑻ 精馏设备的再沸器
用以将塔底液体部分汽化后送回精馏塔,使塔内汽液两相间的接触传质得内以进行。小型精馏塔的容再沸器,传热面积较小,可直接设在塔的底部,通称蒸馏釜。大型精馏塔的再沸器,传热面积很大,与塔体分开安装,以热虹吸式和釜式再沸器最为常用。热虹吸式再沸器是一垂直放置的管壳式换热器。液体在自下而上通过换热器管程时部分汽化,由在壳程内的载热体供热。它的优点是液体循环速度快,传热效果好,液体在加热器中的停留时间短;但是,为产生液体循环所需的压头,这种精馏塔的底座较高。釜式再沸器通常水平放置在釜内进行汽液分离,可降低塔座高度;但加热管外的液体是自然对流的,传热效果较差,液体在釜内停留时间也长,因而不适于粘度较大或稳定性较差的物料。
⑼ 精馏塔再沸器的加热介质蒸汽一般多少千帕
再沸器的加热蒸汽压力根据再沸器的料液温度和工程设计有的热源蒸汽压力选取,工程上压力单位一般用Bar或者MPa表示,可以自己换算,有3Bar的,6Bar的,8Bar的,10Bar以此类推到更高压力的。
⑽ 精馏塔塔底再沸器的问题 求高手指教
这个分再沸器两程所走的介质,大多数再沸器并无备用,有的即使有两台再沸器也是并联操作。但如果再沸器的加热介质或塔釜被再沸介质是易凝固的重质油品或者含有杂质的热水,这时就有可能造成再沸器的堵塞,为了不影响正常生产再沸器就要设备用。再沸器无需用泵打入塔,因为再沸器是给精馏塔提供精馏所必需的气相介质,塔釜物料经过再沸变成气相和塔顶下来的液相在塔盘进行传质传热。而泵是液体输送机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