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请问什么是胶水助剂怎么买
胶水助剂有很多类型,要问具体,什么类型助剂
『贰』 橡胶助剂是做什么用的
橡胶助剂 是指 能改善橡胶制品加工和使用性能或降低成本的各种添加剂的总称。
网络内网络http://ke..com/view/1014866.htm
主要分容类
1.橡胶硫化助剂 包括硫化剂(交联剂)、促进剂、活化剂和防焦剂等。
2.橡胶防护助剂 包括抗氧剂、抗臭氧剂、抗屈挠龟裂剂、光稳定剂、紫外光吸收剂、有害金属抑制剂、物理防老剂、防白蚁剂、防霉剂等。
3.橡胶补强助剂 包括炭黑、白炭黑、金属氧化物、无机盐、树脂等
4.橡胶粘合助剂 包括间甲白体系和钴盐体系粘合剂和胶黏剂
5.工艺操作助剂 包括塑解剂、增溶剂、增塑剂、软化剂、均匀剂、润滑剂、分散剂、增粘剂、隔离剂、脱模剂等。
6.特殊助剂 包括着色剂、发泡剂、消泡剂、增稠剂、膏化剂、湿润剂、乳化剂、稳定剂、凝固剂、热敏剂、抗蹼剂、防腐剂、保存剂、阻燃剂、抗静电剂和芳香剂等。
『叁』 MBS助剂的橡胶增韧塑料的机理
处于玻璃态的材料(如PVC树脂)在应力作用下引起材料破坏的原因,是材料发生强迫高弹形变。如果形变部位有杂质、填料、空隙、气泡等结构上的缺陷,应力容易在薄弱部位集中,使破裂迅速发展,导致材料在远低于理论平均强度时已被破坏。纯PVC树脂属脆性材料,连续玻璃相不能阻止在应力作用下裂纹的剧烈扩大,最后形成缺口和裂纹破裂,故抗冲击性能差。改善脆性材料的抗冲击性能,广泛采用的方法是进行橡胶增韧。从50年代起,人们开始研究材料的橡胶增韧机理,先后提出了各种不同的理论,如能量的直接吸收理论、屈服膨胀理论、裂纹核心理论、银纹—剪切带理论及银纹支化理论等,并不断发展和完善,逐步建立起了橡胶增韧机理的初步理论体系。从上述理论得出的两个重要结论,一是增韧材料的冲击强度与体系中橡胶颗粒数目成指数函数关系;二是要使橡胶颗粒有效地支化银纹,其直径不得小于银纹的厚度,否则会埋入银纹中而不起作用。
MBS树脂是在粒子设计概念基础上合成的功能高分子材料,是通过乳液接枝聚合制得的三元聚合物,亚微观形态上具有典型的核壳结构,粒子的核心是经过轻度交联具有低剪切摸量的丁苯橡胶核,主要起到提高聚合物冲击韧性的作用。外壳是苯乙烯和甲基丙烯酸甲酯接枝形成的硬壳层,壳层中MMA 的主要作用是提高其与PVC 的相容性,使MBS 能够在PVC机体中均匀分散;St主要是提高MBS树脂的折光指数以使MBS拥有与PVC相近的折光指数,故MBS树脂是典型的粒子分散型增韧改性剂。它与PVC两相之间是半相容的,即与PVC树脂具有较好的界面相容性,又在PVC/MBS体系中保持粒子形状完整。MBS加入量少时,在PVC中分散性良好呈球状颗粒,形不成分散型“海--岛” 结构,起不到传递冲击能的作用,材料增韧效果不好。随着MBS树脂加入量增加,分散的颗粒逐渐聚结起来形成海岛结构。当材料受到外力冲击时, MBS树脂中的橡胶核是应力集中点,使其产生形变,并在周围诱发银纹和剪切带,通过银纹和剪切带分散和吸收冲击能量,形成了材料从脆性断裂向韧性断裂的转变,从而达到增韧目的。
『肆』 什么是有机硅助剂,其定义及工作原理是什么
在材料中添加、起辅助作用的有机硅化合物,称为有机硅助剂。其工作原理视助剂种类回、作用而定。如硅烷答偶联剂,添加到胶粘剂中起增加粘接强度的作用。其原理在于偶联剂分子中的烷氧硅基能与被粘基材表面的羟基发生脱醇反应形成化学键,而偶联剂分子的另一端一定是能与胶粘剂发生反应的活性基团,或者至少是亲合胶粘剂分子的基团,这样它就在胶粘剂分子与被粘物表面起到化学键搭桥的作用。其它的有疏水作用、降低表面能作用等。
『伍』 硅胶的吸附原理是什么
在一定条件下硅胶与被分离物质之间产生作用,这种作用主要是物理和内化学作用两种。物容理作用来自于硅胶表表面与溶质分子之间的范德华力。化学作用主要是硅胶表面的硅羟基与待分离物质之间的氢键作用。
硅胶化学式xSiO₂·yH₂O。透明或乳白色粒状固体。具有开放的多孔结构,吸附性强,能吸附多种物质。在水玻璃的水溶液中加入稀硫酸(或盐酸)并静置,便成为含水硅酸凝胶而固态化。
以水洗清除溶解在其中的电解质钠离子、硫酸根离子、氯离子,干燥后就可得硅胶。如吸收水分,部分硅胶吸湿量约达40%,甚至300%。用于气体干燥,气体吸收,液体脱水,色层分析等,也用做催化剂。如加入氯化钴,干燥时呈蓝色,吸水后呈红色。可再生反复使用。
(5)相胶助剂蒸馏原理扩展阅读
硅胶吸附性质:
酸度低时硅胶吸附镁是离子交换过程,在硝酸浓度大于2mol/L时中性配合物也被吸附。233pa在硅胶上的吸附速度随硝酸浓度增加而增加。
硝酸浓度对233pa的吸附率影响不大,但它随硝酸盐浓度增加而下降。通常吸附是在6mol/L硝酸介质中进行。硅胶的吸附性能与硅胶的制备方法及质量有关,在使用前要用酸洗处理。
『陆』 橡胶助剂
橡胶化学式
式中′为H,R为有机基团;或R′和 R均为有机基团;R′、R亦可成环
由促进剂M或其钠盐,也可由促进剂DM,与环己胺(产物为促进剂CZ)、二环己胺(产物为促进剂DZ)、二异丙胺(产物为促进剂DIBS)、吗啉(产物为促进剂NOBS)、叔丁胺(产物为NS)等通过不同的工艺制得。它们的硫化起步慢,但硫化速度快,被称为迟效快速促进剂,主要用于轮胎等大型橡胶制品的生产。在常规配方中,其用量仅为促进剂M和DM的三分之二(促进剂M和 DM的常用量为1~2份)。在所谓“半有效硫化”体系(即低硫磺/高促进剂配合)中,用量则达 3~5份(与0.2~0.4份硫磺并用),可获得良好的加工安全性,并提高硫化胶的综合性能。 ③秋兰姆类 属快速促进剂,主要作噻唑类或次磺酰胺类的辅助促进剂。 ④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类中属超速促进剂,适用于常温快速硫化,也作辅助促进剂。 此外,尚有能提高有机促进剂活性的物质,称作硫化活性剂,即促进助剂。最广泛采用的是氧化锌,用量3~5份。防止或延缓胶料在硫化前的加工和停放过程中发生早期硫化(“焦烧”)的物质,称作硫化延缓剂,即防焦剂。效果较好的防焦剂有N-亚硝基苯胺(防焦剂NDPA)、N-环己基硫化酞酰亚胺(防焦剂PVJ或CTP)等,前者用量0.3~1份,后者0.1~0.5份。防焦剂的研究工作现在仍很活跃。
『柒』 求助:橡胶助剂废水处理中遇到的问题
胶促进剂生产废水来主要来自源于水洗工序和过滤母液,废水COD
接近10 000
mg/L。废水中不仅含有各种促进剂以及生产过程中的苯胺、甲苯、环己胺、叔丁胺等副产物,同时含有较高浓度的钠盐,属于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含盐废水〔1〕。由于该废水有机污染物含量较高,同时氯化钠及促进剂等对微生物具有很强的毒性,生化处理难度很大,因而针对该类废水的处理大多以蒸馏法、湿式氧化等物化处理工艺为主,这些处理工艺投资及运行成本高、占地面积大、操作条件苛刻,不利于规模化实施。
微波催化氧化是近几年新兴的水处理技术,具有快速高效等特点。笔者针对高含盐高有机物含量的橡胶助剂废水采用微波组合微电解及Fenton试剂对其进行处理,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为高浓度有机含盐废水的化学处理探索了新途径。
『捌』 橡胶助剂是怎样制造出来的
橡胶加工用的一大类添加剂,包括硫化剂(交联剂)、硫化促进剂、硫化活性剂、防焦剂、防老剂、软化剂、增塑剂、塑解剂和再生活化剂、增粘剂、胶乳专用助剂等主要助剂,还有着色剂、发泡剂、阻燃剂等助剂可与塑料助剂通用。
橡胶助剂起源于天然橡胶的硫化。经过八十多年的研究,直到20世纪20~30年代,随着硫化促进剂的基本品种2-巯基苯并噻唑及其次磺酰胺衍生物以及对苯二胺类防老剂的工业化,橡胶助剂才基本形成体系。目前,橡胶助剂处于稳定时期,硫化促进剂和防老剂两类主要有机助剂的产量大约为生胶消耗量的 4%。国外橡胶助剂的生产相当集中,联邦德国的拜耳股份公司和美国的孟山都公司是最主要的生产厂家。中国橡胶助剂(指有机助剂)的生产始于1952年。
硫化剂 能将线型的橡胶分子交联成网状结构的物质。因最初将硫磺用于此目的,故称硫化剂,并在橡胶工业中沿用至今。硫磺仍是主要的硫化剂,广泛用于高不饱和的二烯类橡胶的硫化,也用于低不饱和的三元乙丙橡胶和丁基橡胶。在一般橡胶配方中,用量1~5份(橡胶质量为100份)。其他硫化剂还有:①硫磺给予体,即在加热下可释出硫原子的化合物,如二硫化和多硫化秋兰姆(thiuram)及二硫化二吗啉(DTDM),它们所形成的交联键以单硫和双硫键为主,故硫化胶有良好的耐老化性能;②有机过氧化物,主要用于交联饱和及低不饱和的硅橡胶、二元乙丙橡胶、聚氨酯橡胶等;③氧化锌、氧化镁、一氧化铅等金属氧化物,主要用于氯丁、氯醇、氯磺化聚乙烯、聚硫等橡胶的硫化;④胺类,如多乙烯多胺,用于氟橡胶和丙烯酸酯橡胶;⑤烷基苯酚甲醛树脂类,用于丁基橡胶。
硫化促进剂 能缩短硫化时间、降低硫化温度、减少硫磺用量的物质(简称促进剂)。噻唑类及次磺酰胺类是促进剂的主体,约占其总量的70%~75%。主要品种有:
①噻唑类 主要品种是2-巯基苯并噻唑(促进剂M)和2,2′-二硫化苯并噻唑(促进剂DM)。工业上采用苯胺加压法和邻硝基氯苯常压法两种工艺生产促进剂 M,它是常用的促进剂,也是DM和次磺酰胺类促进剂的基础原料。
②次磺酰胺类 通式如下:
式中R′为H,R为有机基团;或R′和 R均为有机基团;R′、R亦可成环。由促进剂M或其钠盐,也可由促进剂DM,与环己胺(产物为促进剂CZ)、二环己胺(产物为促进剂DZ)、二异丙胺(产物为促进剂DIBS)、吗啉(产物为促进剂NOBS)、叔丁胺(产物为NS)等通过不同的工艺制得。它们的硫化起步慢,但硫化速度快,被称为迟效快速促进剂,主要用于轮胎等大型橡胶制品的生产。在常规配方中,其用量仅为促进剂M和DM的三分之二(促进剂M和 DM的常用量为1~2份)。在所谓“半有效硫化”体系(即低硫磺/高促进剂配合)中,用量则达 3~5份(与0.2~0.4份硫磺并用),可获得良好的加工安全性,并提高硫化胶的综合性能。
③秋兰姆类 属快速促进剂,主要作噻唑类或次磺酰胺类的辅助促进剂。
④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类中属超速促进剂,适用于常温快速硫化,也作辅助促进剂。
此外,尚有能提高有机促进剂活性的物质,称作硫化活性剂,即促进助剂。最广泛采用的是氧化锌,用量3~5份。防止或延缓胶料在硫化前的加工和停放过程中发生早期硫化(“焦烧”)的物质,称作硫化延缓剂,即防焦剂。效果较好的防焦剂有N-亚硝基苯胺(防焦剂NDPA)、N-环己基硫化酞酰亚胺(防焦剂PVJ或CTP)等,前者用量0.3~1份,后者0.1~0.5份。防焦剂的研究工作现在仍很活跃。
防老剂 即抗氧剂,在橡胶工业中习称防老剂。主要有三类:①苯基萘胺类,如N-苯基-1-萘胺(防老剂甲)、N-苯基-2-萘胺 (防老剂丁),性能较全面,大量使用;②对苯二胺类,是最重要的防老剂,性能优异,其代表性品种是N-苯基-N′-异丙基对苯二胺 (防老剂 4010NA);③酮胺缩合物,如防老剂 BLE、RD,抗热氧老化效果好,但抗挠曲老化作用较差。
上述各类胺类防老剂都有污染性,不能用于浅色制品。需使用不污染或低污染防老剂时,可选用酚类、烃化二苯胺类或2-巯基苯并咪唑(防老剂MB)等。防老剂用量常为1~2.5份。近年各国对反应性防老剂的研究开发给予重视,它有突出的耐久性。
软化剂 旨在改善胶料塑性、降低胶料粘度、改善其他配合剂的分散性的助剂。在橡胶工业中,软化剂还包括范围更广泛的各种非溶剂型软化剂,如石油系软化剂、石油树脂、库马龙树脂、松焦油以及天然油脂的硫化油膏等。石油系软化剂的组成随原油的性质而异,分类方法也很复杂,按其分子结构,可大体分为链烷油、环烷油和芳香油三类。石油系软化剂主要用于生产充油丁苯橡胶,此项用途约占石油软化剂的四分之三。
增塑剂 能赋予胶料以柔软性和良好的加工性能,常采用与橡胶有良好相溶性的低挥发性液体或低溶点固体,如邻苯二甲酸酯类、脂肪族二元酸酯类以及低分子量的液体聚合物。
塑解剂和再生活化剂 通过化学作用增强生胶塑炼效果、缩短塑炼时间的助剂称塑解剂。塑解剂实际上是橡胶高分子链发生氧化降解的催化剂,所以也能对硫化胶的断链起促进作用,因而在再生胶生产中用作再生活化剂。芳香族硫醇衍生物和芳香族二硫化物是塑解剂和再生活化剂的主要类别。
胶乳专用助剂 胶乳生产除使用与干胶加工相似的硫化剂、促进剂、硫化活性剂和防老剂外,还需要一些用于改进胶乳加工性能的助剂,称胶乳专用助剂,如分散剂、乳化剂、润湿剂、增稠剂、凝聚剂、抗泡剂和热敏化剂等。
『玖』 请问氢化丁腈橡胶在蒸馏水中最高耐多少度,最好有数据分析。
蒸馏水怎么着也不会超过100℃吧?丁腈橡胶耐热在170℃左右能使用较长时间,在蒸馏水中主要考虑会不会把助剂水洗出来才是重点吧,个人观点
『拾』 橡胶助剂硬脂酸的作用
橡胶工业
硬脂酸在橡胶的合成和加工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硬脂酸是天内然胶、合成橡胶和胶乳容中广泛应用的硫化活性剂,也可用作增塑剂和软化剂。在生产合成橡胶过程中需加硬脂酸作乳化剂,在制造泡沫橡胶时,硬脂酸可作起泡剂,硬脂酸还可用作橡胶制品的脱模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