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执行标准gb/t11856是兑对酒吗
不是。
《GB/T 11856-2008 白兰地》。
该标准参考了欧洲经济共同体EC 110号/2008号《关于蒸馏酒的定义、描述版、介绍、标签和地理标示的保权护以及废除理事会第1576/89规则》中的白兰地部分。 规定了白兰地的术语和定义、产品分类、要求、分析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适用于白兰地的生产、检验与销售。
白兰地,最初来自荷兰文Brandewijn,意为“烧制过的酒”。狭义上讲,是指葡萄发酵后经蒸馏而得到的高度酒精,再经橡木桶贮存而成的酒。白兰地是一种蒸馏酒,以水果为原料,经过发酵﹑蒸馏﹑贮藏后酿造而成。以葡萄为原料的蒸馏酒叫葡萄白兰地,常讲的白兰地,都是指葡萄白兰地而言。以其他水果原料酿成白兰地,应加上水果的名称,苹果白兰地、樱桃白兰地等,但它们的知名度远不如前者大。
⑵ 白酒这种特殊食品,是否可以不标注生产日期
可以不标注保质期。
在GB771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标准第“4.3标示内容的豁免”的4.3.1条规定”下列预包装食品可以免除标示保质期:酒精度大于等于10%的饮料酒、食醋、食用盐、固态食糖类、味精。白酒的酒精度大于10%,不标注保质期是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要求的。
根据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委的规定,10度以上的饮用酒可以不用标注保质期。这个标准是根据国际上通用的标准CODEX标准制定的,是国际惯例。
理论上来讲,酒精度在10度以上的酒凡是加工技术上没有问题的,都是可以长期存放的。但由于葡萄酒、保健酒因含有一定的糖类或其它营养或保健成分,在储存过程中易发生变化,故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啤酒(一般酒精度只有3%VOL左右)、葡萄酒以及保健酒大都是标注了保质期的。
(2)对蒸馏酒标签的规定扩展阅读
中国白酒是相对酒精度高的传统蒸馏酒,其中含有类别丰富的微量成分,是展现白酒香型风格的主体。其中能散发芳香气味的功臣是酯类物质,如浓香型白酒的己酸乙酯、清香型白酒的乙酸乙酯等。
新酒里因含醛、酸以及酯类物质相对不平衡,会有冲鼻刺喉的感觉。所以新酿的酒喝起来可能显生、苦、涩,而经陈酿后酒里的各种微量成分会发生氧化、缩合、酯化、还原等各种反应,使得酒体更加醇和、香浓,口味更加平衡舒适。
专家介绍,度数越高的白酒相对越适合收藏。因为其中的微量成分之间的结合速度相对缓慢,酒体平衡的时间会非常长,适合饮用的期限也非常长,而且会随储存时间的延长酒体更加平衡,所以有的名酒陈化往往需要几十年的时间,价值也逐年提高。
⑶ 蒸馏酒及配制酒卫生标准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蒸馏酒及其配制酒 GB 2757—2012
1 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蒸馏酒及其配制酒。
2 术语和定义
2.1 蒸馏酒
以粮谷、薯类、水果、乳类等为主要原料,经发酵、蒸馏、勾兑而成的饮料酒。
2.2 蒸馏酒的配制酒
以蒸馏酒和(或)食用酒精为酒基,加入可食用的辅料或食品添加剂,进行调配、混合或再加工制成的,已改变了其原酒基风格的饮料酒。
3 技术要求
3.1 原料要求
应符合相应的标准和有关规定。
3.2 感官要求
应符合相应产品标准的有关规定。
3.3 理化指标
理化指标应符合以下规定:
甲醇 a /(g/L) 粮谷类≤0.6 其他≤2.0
氰化物 a(以 HCN 计)/(mg/L)≤8.0
甲醇、氰化物指标均按 100%酒精度折算。
3.4 污染物和真菌毒素限量
3.4.1污染物限量应符合GB 2762的规定。
3.4.2真菌毒素限量应符合GB 2761的规定。
3.5 食品添加剂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应符合GB 2760的规定。
GB 2757—2012
4 标签
4.1 蒸馏酒及其配制酒标签除酒精度、警示语和保质期的标识外,应符合GB 7718的规定。
4.2 应以“%vol”为单位标示酒精度。
4.3 应标示“过量饮酒有害健康”,可同时标示其他警示语。
4.4 酒精度大于等于10%vol的饮料酒可免于标示保质期。
⑷ 白酒执行标准gbt20822
gbt20822是固液结合法白酒的执行标准。
具体内容: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固液态法白酒的术语和定义、产品分类、要求、分析方法、检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固液法白酒的生产、检验与销售。
卫生要求
除甲醇、铅应符合表3的要求外,其余要求应符合GB2757的规定。
净含量
按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5]第75号令执行。
分析方法
感官要求、理化要求的检验按GB/T10345执行
卫生要求的检验按GB/T5009.48执行。
净含量的检验按JJF1070执行。
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按GB/T10346执行。
标签应符合GB10344的规定。酒精度可表示为“%vol”。酒精度实测值与标签标示值允许差为±1.O%vol。
(4)对蒸馏酒标签的规定扩展阅读:
固液结合法白酒生产
固态法白酒采用高粱、大麦、小麦(2526,2.00,0.08%)、豌豆或其他粮食原料,通过在窖池中或地缸中发酵,然后上甑蒸馏,蒸出70—85度之间的原酒(基酒)。再通过长期储存、陈化老熟、勾调降度后成装为成品酒。
根据固态法白酒的工艺和香气、口感风格的不同,形成了目前市场上消费者见到的清香型、浓香型、酱香型、兼香型等合计12种香型。目前市场上绝大多数名优白酒或知名品牌均为纯粮固态发酵。
液态法白酒以谷物、薯类以及含淀粉、含糖的代用品为原料,经液态法发酵、蒸馏、贮存、勾兑而成的蒸馏酒。如红薯酒、木薯酒。
QB1498-92液态法白酒标准中指出:“本标准适用于以谷物、薯类、糖蜜为原料,经液态法发酵蒸馏而得的食用酒精为酒基,再经串香、勾兑而成的白酒。”在标准的技术要求中也明确写出:“所用酒基必须符合GB10343食用酒精的要求”。
固液结合法白酒以大米为原料,小曲为糖化发酵剂,先在固态条件下糖化,再于半固态半液态下发酵,而后蒸馏制成的白酒,其典型代表是桂林三花酒。另外一类与新工艺白酒接近,将固态法白酒(不少于10%)与液态法白酒或食用酒精按适当比例进行勾兑而成的白酒。
⑸ 白酒的最新国家标准是啥
白酒执行标准简述
[作者:国家农副加工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陈戈
目前,我国有关白酒质量、卫生标准有16个,相关标准5个,它们分属于浓香型、清香型、米香型、凤香型和豉香型白酒及贵州茅台酒。其中浓香型、清香型、米香型各有一个高度酒和低度酒的国标。另有4个行业标准,分别为《液态法白酒》、《芝麻香型白酒》、《特香型白酒》及《浓酱兼香型白酒》。近年来出现的新产品诸如营养型白酒等,还只有企业标准。
不管任何类别的白酒,不论其原料、工艺、香型如何不同,也不论执行国标、行标或企业标准,只要是白酒,都必须符合强制性国家标准GB2757-1981《蒸馏酒及配制酒卫生标准》以及GB2760-1996《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的要求。
浓香型白酒是以己酸乙酯为主体的复合香气的蒸馏酒;清香型白酒是以乙酸乙酯为主体的复合香气的蒸馏酒;米香型白酒是具有小曲米香特点的蒸馏酒;凤香型白酒是以乙酸乙酯为主、己酸乙酯为辅的复合香气的蒸馏酒;豉香型白酒是以大米为原料,经蒸煮,用大酒饼作糖化发酵剂,采用边糖化边发酵工艺,釜式蒸馏,陈肉坛浸勾兑而成的,具有豉香特点的蒸馏酒;芝麻香型白酒是以高梁、小麦(麸皮)等为原料,经发酵、蒸馏、贮存、勾兑而成,具有芝麻香型白酒风格的蒸馏酒;特香型白酒是以大米为主要原料,经固态发酵、蒸馏、贮存、勾兑而成,具有特香型白酒风格的蒸馏酒;液态法白酒是以谷物、薯类、糖蜜为原料,经液态法发酵蒸馏而得的食用酒精为酒基,再经串香、勾兑而成的白酒。
以白酒产量占60%的浓香型白酒为例,GB/T10781.1-1989标准中明确规定了该产品必须以粮谷为原料,经固态发酵、贮存、勾兑而成,具有以己酸乙酯为主体的复合香气的蒸馏酒,等级分为优级、一级和二级。酒精度要求在41.0(V/V)%~59.0(V/V)%,固形物≤0.50g/L,作为主体香气的己酸乙酯含量最低等级的二级酒要达到0.60g/L~2.00g/L。
国家《蒸馏酒及配制酒卫生标准》中明确规定了白酒中对人体有害的甲醇含量不得大于0.04g/100ml,杂醇油含量(以异丁醇与异戊醇计)不得大于0.20g/100ml。
我国白酒标准体系多为1989年建立,随白酒产业的发展,已无法满足不同白酒工艺的需要,许多企业制定的企业标准很不完善,水平较低,对白酒产业发展已产生不利影响,可喜的是国家相关部门已在着手规范完善和提高白酒标准,这将对白酒行业及消费者带来深远影响。酒文化源远流长,特别是我国的传统白酒多采用了独有的固态发酵工艺,在卫生条件和质量控制上相对开放,酒醅中的微生物种群庞杂,形成了白酒成分的多样性,也就构成了白酒风格的多样性。但是固态发酵由于酒醅中微生物种群难于做到精确控制,发酵过程中往往会产生一些对人体有害的代谢物质,如甲醇、醛类、高级醇类等。如果白酒中甲醇含量超标,对饮用者身体的危害极大,轻者致残,重者致命;乙醛在人体内可以积累,代谢周期长,对人体的毒害作用是酒精几十倍,饮用乙醛含量高的酒,会引起口干、头疼、胃疼、消化道黏膜损伤等危害;高级醇类对人体的危害也很大,而且是随着其分子量的增加,毒害作用加强,饮用后会引起头晕、恶心等不良反应,长期饮用会伤害肝脏功能。这些物质的产生在传统的发酵工艺中是很难避免的。
随着白酒酿造工艺的不断进步,“陈酿”、“不上头”、“口不干”等等原有的优越品质的标志已经日渐成为白酒品质的基本要求,更丰满的口感、更香醇的味道、更少的有害物质甲醇的含量、更具个性的酒体特征等成为优越品质的新标准。消费者依照自己对白酒品质的判断来选择品牌,来确定是否购买。白酒是典型的民族工业产品,只有充分依靠现代科技的优势,加快技术创新步伐,发挥中国各类蒸馏白酒的质量特色,运用先进的设备、方法、模式,改造传统工艺,生产出具有浓郁民族特色和优美独特风味的中国名优蒸馏白酒为主的多品种酒类产品,才是21世纪中国蒸馏白酒的发展方向。
⑹ 酒精勾兑 冒充纯粮 具体 哪一条 标签 国家标准
按照《中华抄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食品标识管理规定》、《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 7718-2011)、《预包装饮料酒标签通则》(GB 10344-200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蒸馏酒及其配制酒》(GB 2757-2012)等标准规定,标注白酒标识。不准将液态法白酒、固液法白酒标注为固态法白酒。使用食用酒精勾调的白酒(液态法白酒),其配料表必须标注食用酒精、水和使用的食品添加剂,不得标注原料为高粱、小麦等。以固态法白酒(不低于30%)、食用酒精等勾调而成的白酒(固液法白酒),其配料表必须标注使用的液态法白酒或食用酒精等内容,不能仅标注为高粱、小麦等。不准虚假标注产品执行标准和配料表等强制标示内容,不准生产无标识、标识不全或标识信息不真实的白酒,不准生产标注“特供”、“专供”、“专用”、“特制”、“特需”等字样的白酒。因此,买酒要看标签一般没什么问题,添加食用酒精依法应该标注。
⑺ 白酒生产执行标准是什么
2013年11月28日,国家食药监局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白酒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规定:液态法白酒标签必须标注食用酒精、水、香精,不得标注粮食;固液法白酒中必须有30%的固态法白酒,标签只标注粮食是不行的,也要标注食用酒精、香精。白酒生产大省四川更进一步,从2015年10月1日起,四川省施行新的《酒类管理条例》,规定:瓶装白酒标签应标注是固态法白酒、液态法白酒还是固液法白酒;年份酒标签应标注所含“陈酿酒”的比例和贮存年限,厂内应保存材料、资料以备追溯、查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