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水垢影响传热的原因是什么
热传递,由温差和传热系数等因素共同决定,水垢的传热系数远小于金属,所以水垢影响传热。
B. 水垢的导热系数为多少
氧化铁垢 0.116-0.232
硅酸钙垢 0.058-0.232
硫酸钙垢 0.58-2.90
碳酸专钙垢 0.58-6.96
碳黑属 0.069-0.116 单位:W/(m.C)
C. 电热水器为什么会有水垢影响健康吗
因为水中含有矿物质和一些杂质,电热水器加热管通电后温度至少内在几网络,加热管周围容的水温迅速升高,所以加热管周围最容易产生水垢,附在加热管上的水垢影响加热管散热,时间长了有可能会爆管后漏电,如果是即热式电热水器内胆非常小,水垢多了会堵满整个内胆,所以即热式电热水器受水垢影响寿命很短
D. 水垢对人体的危害
水垢碎片进入胃中会与盐酸反应,释放出钙镁离子和二氧化碳,前者是结石形成的必要物质。后者则会使人胀气、难受,胃溃疡病人还可能发生胃穿孔的危险。
水垢胶结时,也常常会附着大量重金属离子,如果该容器用于盛装饮用水,会有重金属离子过多溶于饮水的风险。
水垢如果附着在热力设备受热面上时都将危及热力设备的安全、经济运行。因为水垢的导热性很差,妨碍传热。使炉管从火焰侧吸收的热量不能很好地传递给水,炉管冷却受到影响,这样壁温升高,造成炉管鼓包,引起爆管。
水垢导热性很差,会导致受热面传热情况恶化,从而浪费燃料或电力。
(4)水垢影响热导率原因扩展阅读:
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氢氧化镁,它们可以和酸起化学变化,在水壶里倒些食醋(主要成分CH3COOH,有机酸-醋酸),在火上温热一下,水垢便粉碎了。用稀盐酸(HCl,一种强酸)也能除水垢。
在工厂里,往往在水里加入适量的碳酸钠(俗名苏打),使水中的钙镁盐类变成沉淀除去,水就变成了软水。使硬水通过离子交换树脂,也能除去其中的矿物质,得到软水。
用稀盐酸(HCl,一种强酸)也能除水垢。稀盐酸“消化”碳酸钙的能力比食醋强,不过,操作起来要十分小心,别让盐酸把手也腐蚀坏了。要知道,盐酸和铝(Al)很容易起反应。如果是搪瓷水壶,搪瓷又未脱落,用稀盐酸除水垢当然好。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水垢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除水垢
E. 水垢是怎样形成的,对锅炉有什么危害
锅炉来用水因地处区域自不同。水的硬度也有差异。当水中硫酸盐及氯化物含量较高时,在锅炉内会随着水不断地蒸发,使它们超出其饱和浓度极限而沉淀出来、并在锅筒内、水冷壁内附着沉积,逐渐形成坚硬、难溶于水的水垢。
水垢多沉积在受热面的锅筒和水冷壁内,给锅炉及其运行造成极大的危害。水垢的主要危害表现为:
(1)水垢为不良导体,它的导热系数是钢材的1/5,水垢会影响受热面导热能力。因受热而热阻增大而造成燃料浪费,热效率降低。
(2)因水垢导热性能极差,燃料燃烧产生的热量不能很好地通过金属表面传递给水,导致金属受热面温度升高而过热,金属结构强度降低,引起锅筒和水冷壁表而变形、鼓包,管内壁断面减小,这会导致水循环不良甚至无法过水而引起水冷壁管烧穿事故,严重者可引起爆管。
(3)当人们采用化学除垢或机械除垢时,又会造成对金属内壁的腐蚀或伤害而减少锅炉的使用寿命。
F. 电热水器,为什么会有水垢,会有哪些影响
如果电热水器水箱内部有大量水垢生成,将给热水器和自身带来哪些影响内呢?下面是水垢的危害,希容望大家能记住:
1、损坏热水器
水垢附着在水箱内壁,会阻碍热的传导,如果局部过热,还会损坏热水器。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水垢是一种导热性能极差的物质,容易使热水器中热水受热不均,影响热水器的加热效果。
2、影响加热效果
水垢的导热系数比金属低,能使电热能转换率降低,如果占据较大的储水空间,会影响水加热,严重时,甚至还会造成出水量减少。
3、危害身体健康
水垢并不是一种有益身体的物质,内含多种化学成分,长期沉淀还会生成有害物质,滋生细菌、微生物等。如果它污染了水质,会影响人的身体,比如引发皮肤病,出现起红点、皮肤瘙痒等不适症状。
G. 水垢对水加热管有什么影响
水垢越多越影响电加热管对水的热传导,从而影响水工作温度的升高速度,造回成电能浪费。而且答电加热管的热量如果传导不出来,电加热管的表面负荷也会越来越高,由于热障冷缩的原理,电加热管会产生爆管现象,从而缩短了电加热管的使用寿命。
H. 水垢灰垢的存在对传热过程会产生什么影响
水垢和金属相比,是热的不良导体,会降低传热效率。
I. 水垢问题
锅炉是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中广泛使用的特种设备,是生产蒸气或热水的热工设备之一,其传能介质原料是水。锅炉用水水质的好坏,对其安全运行及能源消耗有很大的影响。当锅炉用水不合要求时,锅炉受热面就会结生水垢,因而不仅浪费大量的燃料,还会危及锅炉安全运行。据有关资料介绍,目前全国有近40万余台锅炉,在每年的事故统计中,因水质不良,水垢严重引起的事故超过事故总数的20%;由于结生水垢,每年要浪费燃料达千万吨,并造成几亿元的经济损失。本文试图对锅炉水垢的危害及其预防作一介绍,以引起锅炉使用单位的高度重视。
一、 水垢的形成及性质
水垢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其原因有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一是水中有钙、镁离子及其它重金属离子存在,是水垢形成的根本原因也叫内因;二是固态物质从过饱和的炉水中沉淀析出并粘附在金属受热面上,是水垢形成的外因。当含有钙、镁等盐类杂质的水进入锅炉后,吸收高温烟气传给的热量,钙、镁盐类杂质便会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难溶物质析出。随着炉水的不断蒸发逐渐浓缩,当达到一定浓度时,析出物就会成为固体沉淀析出,附着在锅筒、水冷壁管等受热面的内壁上,形成一层“膜”,阻碍热量传递,这层“膜”称之为水垢。
水垢的组成或成分是比较复杂的,通常都不是一种单一化合物,而是以一种化学成分为主,并同时含有其它化学成分。按其水垢的化学成分,一般可分为碳酸盐水垢、硫酸盐水垢、硅酸盐水垢、氧化铁水垢、含油水垢、混合水垢及泥垢等几种。
水垢是一种导热性能极差的物质,仅为锅炉钢材的十分之一到数百分之一(钢材的导热系数为46.5~58.2w/m.k),是“百害之源”。在各种水垢中,硅酸盐水垢最为坚硬,导热性能非常小,容易附着在锅炉受热面最强的蒸发面上,是危害最大的一种水垢。
二、 水垢对锅炉安全、经济运行的危害
1 降低锅炉热效率,浪费大量燃料。锅炉结生水垢后,受热面的传热性能变差,燃料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不能迅速传递给炉水,因而大量热量被烟气带走,造成排烟温度升高,增加排烟热损失,使锅炉热效率降低。在这种情况下,要想保住锅炉额定参数,就必须更多地向炉膛投加燃料,并加大鼓风和引风来强化燃烧。其结果是使大量未完全燃烧的物质排出烟囱,无形中增加了燃料消耗。大家知道,锅炉炉膛容积和炉排面积是一定的,无论投加多少燃料,燃料燃烧是受到限制的,因而锅炉的热效率也就不可能提高。锅炉中水垢结生得越厚,热效率就越低,燃料消耗就越大。实验数据表明,当结生水垢达1.5毫米时,就要多消耗6%的燃料;为5毫米时,燃料消耗就要达到15%;为8毫米时,燃料消耗量则增至34%。就我国目前40余万台锅炉来看,如果仅一部分锅炉结有不同程度的水垢的话,所浪费的燃料也是十分惊人的。
2 引起金属过热,强度降低,危及安全。锅炉受热面使用的钢材,一般均为碳素钢,在使用过程中,允许金属壁温在450℃以下。锅炉在正常运行时,金属壁温一般在280℃以下。当锅炉受热面无垢时,金属受热后能很快将热量传递给水,此时两者的温差约为30℃。但是,如果受热面结生水垢,情况就不大一样了。例如,当工作压力为1.25Mpa的锅炉受热面结有1毫米厚水垢时(混合水垢),金属壁与炉水温差就会达到200℃左右。也就是说此时金属壁温在钢材允许温度之内。但当水垢是3毫米时,金属壁温则上升到580℃,远远超过了钢材的允许温度。因而,这时钢材的抗拉强度就会由原来的3.92Mpa下降到0.98Mpa,锅炉受压元件就会在内压作用下发生过热鼓疱、变形、泄漏,甚至爆炸。另外,金属壁温的升高会使金属伸长,如1米长的炉管,每升高100℃,伸长1.2毫米,这对于没有伸缩余量的受热面来说,就会引起炉管的龟裂。实测数据表明,金属壁温是随着水垢厚度增加而增加的,水垢越厚,金属壁温就越高,因而事故发生的机率就越大。
3 破坏水循环。锅炉水循环有自然水循环和强迫水循环两种形式。前者是靠上升管和下降管的汽水比重不同产生的压力差而进行的水循环。后者主要是依靠水泵的机械动力的作用而迫使循环的。无论是哪一种循环形式,都是经过设计计算的,也就是说保证有足够的流通截面积。当炉管内壁结生水垢后,会使得管内流通截面积减少,流动阻力增大,破坏了正常的水循环,使得向火面的金属壁温升高。当管路安全被水垢堵死后,水循环则完全停止,金属壁温则更高,长期下去就易因过烧发生爆管事故。水冷壁管是均匀布置在炉膛内的,吸收的是辐射热。在离联箱400毫米左右的向火面高温区,如果结生水垢,就最易发生鼓疱、泄漏、弯曲、爆破等事故。
4 增加检修量,浪费大量资金。锅炉一旦结垢,就必须要清除,这样才能保证锅炉安全经济运行。因此,清除水垢就必须要采用化学药剂,如酸、碱等。水垢结生得越厚,消耗的药剂就越多,投入的资金也就越多。例如,1T/H型锅炉若平均结垢3毫米,除一次垢就需药剂0.5吨,加上人工费,就需资金2500元左右。按照锅炉吨位的不同,吨位增加,所需药剂就增加三分之一,资金也相应增加。一般锅筒内结垢,消除略方便,但若管内结垢,消除就相当困难。不仅如此,若发生爆管事故,换上一节新管时,焊接很不方便。锅筒鼓疱挖补时,要求高,时间长,施工更为困难。一次大的鼓疱挖补修复,就要耗费资金1至2万元左右。总之,无论是化学除垢还是购买材料修理,都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5 缩短锅炉使用寿命。一般锅炉使用寿命,在正常使用条件下,能够连续运行20年左右。但为什么现在大部分使用单位的锅炉没有达到这一寿命呢?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之一就有水垢的影响。锅筒发生鼓疱,挖补修复后,应该对其适当降压使用,以确保安全。这样一来,对于要求蒸汽压力较高的单位来说,就不得不更换新的锅炉。有些单位也会因蒸汽压力过低而影响产品质量,甚至出现次品,直接影响经济效益。有些锅炉因鼓疱面积过大且变形严重而不得不作报废处理;有的锅炉虽然可以修复,但因修理费用过高,无价值,也不得不报废。当酸洗方法不当或酸洗频繁也会影响锅炉的使用寿命。另外,因为水垢中含有卤素的离子,在高温下对铁有腐蚀作用,会使金属内壁变脆,并不断地向金属壁的深处发展,造成金属的腐蚀,缩短锅炉使用寿命。
三、 水垢的预防
要保证锅炉不结垢或薄垢运行,就要加强锅炉给水处理,这是保证锅炉安全和经济运行的重要环节。预防水垢生成,通常采用下列方法来预防:
1 锅外水处理。这种方法适用于各种的锅炉。目前锅外水处理效果可靠的有石灰+纯碱软化法,是向已经澄清的水中加入适量的生石灰和纯碱达到软化目的。石灰——纯碱软化法有冷法和热法两种。冷法是在室温下进行,使水中残余硬度降至1.5~2毫克当量/升。热法是将水温加热到20~80℃,使水中残余硬度降至0.3~0.4毫克当量/升。因此,应尽量采用热法,以提高软化效果。离子交换软化法主要是依靠钠离子交换器中的交换树脂进行软化处理。由于交换树脂吸附能力强,能将游离在水中的钙、镁离子吸附,从而使锅炉给水硬度达到合格标准。离子交换剂有无机和有机两大类。无机交换树脂只能进行表面交换,软化效果差,使用较少。而有机交换树脂的特点是颗粒核心结构疏松,交换反应在颗粒表面和内部同时可进行,软化效果好,故使用较多。
2 锅内水处理。此法主要是向炉水中加入化学药品,与炉水中形成水垢的钙、镁盐形成疏松的沉渣,然后用排污的方法将沉渣排出炉外,起到防止(或减少)锅炉结垢的作用。炉内加药水处理一般用于小型低压火管锅炉。锅内水处理常用的药品有:磷酸三钠、碳酸钠(纯碱)、氢氧化钠(火碱、也称烧碱)及有机胶体(栲胶)等。加药时,应首先将各种药品配制成溶液,然后再加入锅炉内。通常磷酸三钠的溶液浓度为5~8%,碳酸钠的溶液浓度不大于5%,氢氧化钠的浓度不大于1~2%。加药方法有定期和连续加药两种。定期加药主要靠加药罐进行加药;连续加药则在给水设备前,将药连续加入给水中。对于蒸汽锅炉,最好采用连续加药法,这样可使炉内保持药液的均匀。凡采用锅内水处理的,应加强锅炉排污,使已形成的泥渣、泥垢等排出炉外,收到较好效果。
以上虽然介绍两种水处理方法,但笔者认为,水处理工作是否落实到实处,关键在于管理。如果有了水处理设备而不用,等于没有进行水处理。因而,这就需要各使用单位领导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真正认识到水处理工作的重要性。要严格按GB1576-85《低压锅炉水质标准》办事,对于1T/H型以上的锅炉,应配备专职水处理操作工和化验人员,并建立健全水处理岗位和化验岗位责任制。各水处理操作工应忠于职守,认真操作;化验人员应定期抽检水质情况,及时向水处理操作工通报,使其及时得以调整,确保水质的合格。对2T/H型以下锅炉,凡配备水处理操作工有困难的,应该对司炉工进行培训,然后采取兼职的办法。各使用单位的锅炉房管理人员,要经常检查水处理设备运行情况,发现损坏应及时修理;交换树脂流失要及时补充;失效的交换树脂要及时更换。只有这样,才能防止水垢的生成,保证锅炉的安全经济运行。
J. 传热学里,导热系数与热扩散率有何区别
传热学里,导热系数与热扩散率的区别在于:
1、定义不同。导热系数是指在稳定传热条件下,1m厚的材料,两侧表面的温差为1度(K,°C),在1秒内,通过1平方米面积传递的热量;热扩散率表示物体在加热或冷却中,温度趋于均匀一致的能力,相当于物体的蓄热能力。
2、单位不同。导热系数(thermal conctivity)单位w/m·k;热扩散率a(单位是m2/s)是热导率λ与比热容c和密度ρ的乘积之比。
3、物理意义不同。导热系数表示的是流体或物体与物体之间,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上的传热量;而热扩散率指的则是物体内部热量扩散能力,即物体内部温度趋向均匀的能力。
导热系数仅针对存在导热的传热形式,当存在其他形式的热传递形式时,如辐射、对流和传质等多种传热形式时的复合传热关系,该性质通常被称为表观导热系数。
热扩散率又叫导温系数,它表示物体在加热或冷却中,温度趋于均匀一致的能力;相当于物体的蓄热能力,而分子为热导率,故两者之比反映了物质热量扩散的能力。这个综合物性参数对稳态导热没有影响,但是在非稳态导热过程中,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
对于热扩散率大的土壤,如湿润的黏土,白天,当有太阳辐射能的收人时,它可以很快地将表层得到的热量传递到土壤深层,这样土壤表层温度就不会过高;
夜间,当土壤表面由于地面有效辐射失去热量时,它又可以把土壤深层的热量很快传递到土壤表层来,使土壤表层的夜间温度不致太低。因此这种土壤的地面温度不易出现极端值,即白天地温过高,夜间地温又过低。这对作物的生长是非常有利的。
相反,如果土壤的热扩散率很小,如干燥的泥炭土,白天,它不易将地表的热量迅速传递到土壤深层,使白天地表温度过高,夜间,它又不易将土壤深层的热量传递到土壤表面,致使夜间地表面温度过低。所以这种土壤很容易出现极端温度,使生长在它上面的作物极易受到冻害或热害的威胁。
导热系数高的物质有优良的导热性能。在热流密度和厚度相同时,物质高温侧壁面与低温侧壁面间的温度差,随导热系数增大而减小。比如:锅炉炉管在未结水垢时,由于钢的导热系数高,钢管的内外壁温差不大。
而钢管内壁温度又与管中水温接近,因此,管壁温差(内外壁温度平均值)不会很高。但当炉管内壁结水垢时,由于水垢的导热系数很小,水垢内外侧温差随水垢厚度增大而增大,从而把管壁金属温度迅速抬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