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們日常用的自來水屬於硬水還是軟水
我們日常飲用的自來水為硬水,並且是是經過標准化處理達到符合飲用標準的硬水回。
「硬水」和「軟水」的區答分標准如下:
水中常見的的離子化合物為鈣鎂離子化合物,通常把水中鈣、鎂離子的含量用「硬度」這個指標來表示,硬度1度相當於每升水中含有10毫克氧化鈣。低於8度的水稱為軟水,高於17度的稱為硬水,介於8~17度之間的稱為中度硬水。並且生活中常見的雨、雪水都是軟水;泉水、深井水、海水、江、河、湖水,以及自來水都是硬水。
自來水煮沸後(即經過軟化處理),其中的游離態鈣、鎂離子以碳酸鹽形式沉澱出來,形成水垢。煮沸後得到的水稱為軟化水,即軟水,其中鈣鎂化合物含量降為 1.0~50 毫克/升。因此煮沸法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作為硬水軟化處理的辦法。
(1)軟化水安全運行記錄擴展閱讀
簡易硬水軟水區分方法:
方法1:取一杯熱水,倒入肥皂水,輕輕攪拌。水面上出現泡沫的為軟水,水面上出現浮渣的為硬水,浮渣越多,水的硬度越大[1]。
方法2:用燒杯加熱,在杯壁留下較多水垢的是硬水。因為硬水是含有較多的可溶性鈣,鎂物質的水,加熱後,這些可溶性的鈣鎂物質轉化成不可溶性的物質,沉澱雜質多的是硬水,雜質越多,水的硬度越大。
2. 鍋爐軟化水水質檢測標准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准 GBl576—2001
工 業 鍋 爐 水 質 代替 GBl576—1996
本標准規定了工業鍋爐運行時的水質要求。
本標准適用於額定出口蒸汽壓力小於等於2.5MPa,以水為介質的固定式蒸汽鍋爐和汽水兩用鍋爐也適用於以水為介質的固定式承壓熱水鍋爐和常壓熱水鍋爐。
(2)軟化水安全運行記錄擴展閱讀:
鍋爐軟化水的再生過程是反洗,吸鹽(再生),慢沖洗(置換),快沖洗。進水壓力是0.2~0.5Mpa,水耗是<2%,電耗是<50W
技術指標:
1、進水壓力:0.2~0.5Mpa
2、原水硬度:<12mmol/L(當原水硬度>8 mmol/L時,應根據不同地域水質做特殊設計)
3、出水硬度:<0.03mmol/L (達到《國家低壓鍋爐水質標准》GB1576-2001要求);
4、原水含鹽量<1500mg/L,濁度<5 鐵離子<0.3mg/L
5、電源:~220V,50HZ
6、鹽耗量<100g/克當量(與原水硬度有關);
7、水耗<2%;電耗<50W。
控制方式:
全自動軟化水設備按照再生控制方式的不同分為時間控制和流量控制兩種:
時間控制
時間控制是指當設備運行到達設定的再生時間時自動啟動再生過程;這類系統是根據實際用水量及設備交換能力來設定再生時間的,用戶可以將再生過程選在在用水量較少的時段,也可以根據需要隨時以手動方式啟動再生過程。
時間控制的優點:1)價格便宜;2)易於操作
時間控制的缺點:1)一般每24小時才能再生一次;(也可12小時再生一次,需做特殊設計;2)無法根據實際使用狀況精確確定再生的時間點;
適用場合:時間型控制一般應用在硬度較低(<4mmol/L),用水量穩定(用水波動不超過10%)、出水要求不高、用水量較小的情況。
流量控制
流量控制是根據設備的交換能力(總產水量)來設定運行終點。設備運行時由專用的流量計來對流出的水量進行統計。當總出水量達到設定的水量時,控制器就自動開始再生過程。設定前應根據樹脂總裝填量、生水硬度計算出每個周期的總產水量,按該值進行設定。當達到設定水量後,可根據需要立刻進行再生或等待至某一設定時刻後再進行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