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一般養草金魚缸內過濾槽,有那些材料就可以穩定水質了
穩定水質有很多辦法,最常用是建立硝化細菌系統。需要玻璃環、陶瓷環、細菌屋、生化球、生化棉等某一種或幾種搭配,形成強大的硝化細菌溫床,用來分解水中的有毒氨,這是生化過濾,解決水中看不見的有毒成分,並不能分解糞便這些東西,所以看得見的糞便食物殘渣這些還需要用物理過濾也就是常見的白色綠色過濾棉來解決。
穩定水質的材料就上面說的那些,配合濃縮硝化細菌液或硝化細菌膠囊使用,一到兩周添加一些硝化細菌補充損耗,這些東西沒什麼花頭的,關鍵是你的內過濾槽體積與魚缸容積、魚量大小是否匹配。一般正常的培養硝化細菌的環境容積為魚缸容積的1/10左右。舉例說明,假設你魚缸60X40,水位在30CM,那麼容積有70升左右的水,最低要求每小時整缸水需要過濾3~5次,也就是每小時經過過濾盒的水需要200~350升,如果你養的魚多,或魚的品種排泄多,糞便污染產生的氨也隨之增多,那麼這個容積需要提升1~2倍,也就是700升每小時的過濾速度,意味著你的過濾盒容積需最少要佔到魚缸容積的1/10到1/20左右,因為生化過濾材料只有在相對平緩的水流中效率才高,過高的流量則捕捉有害物質的效率隨之降低,這個過濾槽容積是以上面說的生化材料計算,所以實際容積應該更大一點,才能保證水質的基本平衡和穩定。
『貳』 水缸養魚是用生化過濾好還是用物理過濾的好
各有各的好處,一般而言生化過濾在換水的時候用來清潔水體,放入魚後就不常使用回,以免答對魚造成傷害。而一般養魚過程中,用物理過濾就能滿足需求,不會對水體造成太大影響。
針對金魚特點和家庭養魚條件,可以使用以下方式建立過濾系統。根據水族箱大小,配置外置過濾器,可以是頂置或者是過濾桶。水的流量可以在水泵的說明中查到。一般而言每小時可以將水體循環7次左右為宜,例如:長80,寬40,高40的水族箱的容積是128升,過濾水泵流量選在900升/小時為宜。對於更大型水族箱,為防止水流速度過強,建議在入水口加裝內置過濾器,在出水口增加彎管,以減小水流對於金魚的沖擊。在過濾盒(桶)中放置生化海棉、活性炭,並根據水體污染程度進行更換。但過於頻繁更換,不宜於有益生物菌群的建立,一般1月更換一次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