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離子交換層析法分離純化蛋白質有哪些局限性
因為抄離子交換吸附蛋白質並不是特異性吸附,在某些情況下可能難以判斷結合的蛋白質是否為當初設計的目的蛋白。
離子交換吸附依賴於蛋白質表面的靜電荷,如果蛋白質結構比較特殊,可能會有在各種pH都難以結合上離子交換層析的情況。
離子交換層析對於等電點與目標蛋白接近的雜蛋白並沒有很好的分離效果。
2. 求助離子交換柱純化蛋白的問題
離子交換樹脂是一類具有離子交換功能的高分子材料。在溶液中它能將本身的離子與溶液中的同號離子進行交換。按交換基團性質的不同,離子交換樹脂可分為陽離子交換樹脂和陰離子交換樹脂兩類。
陽離子交換樹脂大都含有磺酸基(—SO3H)、羧基(—COOH)或苯酚基(—C6H4OH)等酸性基團,其中的氫離子能與溶液中的金屬離子或其他陽離子進行交換。例如苯乙烯和二乙烯苯的高聚物經磺化處理得到強酸性陽離子交換樹脂,其結構式可簡單表示為R—SO3H,式中R代表樹脂母體,其交換原理為
2R—SO3H+Ca2+ (R—SO3)2Ca+2H+
這也是硬水軟化的原理。
陰離子交換樹脂含有季胺基[-N(CH3)3OH]、胺基(—NH2)或亞胺基(—NH2)等鹼性基團。它們在水中能生成OH-離子,可與各種陰離子起交換作用,其交換原理為
R—N(CH3)3OH+Cl- R—N(CH3)3Cl+OH-
由於離子交換作用是可逆的,因此用過的離子交換樹脂一般用適當濃度的無機酸或鹼進行洗滌,可恢復到原狀態而重復使用,這一過程稱為再生。陽離子交換樹脂可用稀鹽酸、稀硫酸等溶液淋洗;陰離子交換樹脂可用氫氧化鈉等溶液處理,進行再生。
離子交換樹脂的用途很廣,主要用於分離和提純。例如用於硬水軟化和製取去離子水、回收工業廢水中的金屬、分離稀有金屬和貴金屬、分離和提純抗生素等。
3. 陰離子交換樹脂純化蛋白
太復雜了
4. 用鎳柱純化過得蛋白還能再進行離子交換嗎
你可以試試。只是鎳柱本質上也是靠電荷吸引力來純化蛋白,和陰離子交換層析有些類似,那些鎳柱無法去除的雜蛋白能否被陰離子交換層析去除,可能需要打個問號。不過兩次純化效果應該比一次好吧。
5. 離子交換層析法分離純化蛋白質有哪些局限性
1,離子交換樹脂固定床的床層壓力會隨著分離過程的進程而不斷加大,需要重回新填充答。同時,也造成固定床填充過程操作麻煩,而且密封性要求高。2,蛋白質分離純度問題,如果在出峰之後再行切換接收餾分,而在峰行下降後提前切換,雖可以保證純度,但蛋白分離收率則會下降。3,由於交換層析介質決定,不同蛋白質相互分離效果也不確定,這種分離,也易造成各蛋白峰重疊,造成分離純度下降。4,自動化程度不高。主要也是受固定床以及樹脂交換飽和當量無法保持長期穩定造成的。無法像液相色譜柱那樣,可以在標樣標定後,建立方法,自動分離目標蛋白。5,不過,規模化分離純化蛋白質過程,使用這種層析法,還是具有一定優勢的。
………………
……………………
詳細資料請參考:
離子交換層析: http://proct.bio1000.com/100474/
6. 設計一個利用陰離子交換柱純化一個等電點為7.5的蛋白質的實驗
既然是抄陰離子交換,就要讓目標蛋白帶負電,那麼緩沖液PH就要大於等電點。緩沖體系的選擇也很重要,一般用TRIS-HCl,特別是弱陰離子柱不可選用帶負電強的磷酸鹽緩沖液,否則上樣液中被交換的將是磷酸根而不是目標蛋白。一般用NaCl平衡後上樣進行離子交換,然後再用較強的陰離子洗脫。
7. 蛋白純化陰離子交換,緩沖液帶什麼電荷
既然是陰離子交換,就要讓目標蛋白帶負電,那麼緩沖液PH就要大於內等電點。緩沖體系的容選擇也很重要,一般用TRIS-HCl,特別是弱陰離子柱不可選用帶負電強的磷酸鹽緩沖液,否則上樣液中被交換的將是磷酸根而不是目標蛋白。一般用NaCl平衡後上樣進行離子交換,然後再用較強的陰離子洗脫。
8. 如果一個蛋白質只是在PH6-6.5范圍內穩定,請設計一個通過離子交換層析純化該蛋白質的實驗
你是不是說混淆了,到底是等電點在pH6-6.5?還是等電點未知,確在6-6.5穩定?
我就先按等電點來理解,回答你的問題。
如果對蛋白純化的濃度要求不高,或者待純化樣品成分簡單,雜蛋白少,就選一種離子交換層析,即陽離子離子交換層析(running buffer 設pH5.0比較合適)或陰離子交換層析(running buffer 設pH7.5比較合適)。
如果雜蛋白多,就用兩步離子交換層析,即結合陰陽離子交換層析。一般建議先做陽離子交換層析(這樣第一步可去掉核酸之類的)。不知你要多具體的步驟,先寫個大致步驟吧:
1,陽離子交換層析:將你的樣品置換到pH5.0的running buffer(一般醋酸鈉buffer)。同時裝住,平衡啥的,然後上樣,平衡,洗脫(升pH或鹽洗脫),收峰。這步就去掉等電點在6之下的大部分雜蛋白;
2,陰離子交換層析:將所收蛋白置換buffer至pH7.5的running buffer(PB),同時裝住,平衡啥的,然後上樣,平衡,洗脫(降pH或鹽洗脫),收峰。去掉pH6.5之上的大部分雜蛋白。
-----
如果你確實所指在6-6.5穩定,那就看你蛋白的等電點在多少了,只好選一種離子交換層析,在6.5之上就試試pH6.0的running buffer做陽離子交換層析,在6.0之下,就試試pH6.5的running buffer做陰離子交換層析。
若有疑問,歡迎繼續討論,純屬手打,歡迎採納,祝新年愉快!
9. 採用離子交換柱純化蛋白時,洗脫採用的離子強度的大小范圍應該如何確定
離子交換純化是利用離子交換劑上的可解離基團(活性基團)對各種離子的親和力內不一樣人達容到分離的目的的一種分離技術。離子交換劑是含有若幹活性基團 的不溶性物質,即在不溶性母體上引入若干可解離基團而成,根據引入解離基團的不同,可以分為陽離子交換劑和陰離子交換劑。各種離子對離子交換劑的親和力各 不相同,親和力隨離子的價數與原子序數增加而增加,而隨離子水化膜半徑的增加而降低。對具體離子交換純化,需要主要離子交換劑的選擇和處理。洗脫不同蛋白 的最恰當的離子強度液不一定一樣,通常採用濃度梯度和PH梯度相結合的方式洗脫,純化不同的蛋白最好先摸一摸洗脫液的離子濃度和PH值……
……………………
………………………………
離子交換介質 http://proct.bio1000.com/10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