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新超越極限深水潛龍的位置
打完惡魔廣場 上面2個選項 一個是打潛龍 一個是證明實力
進去打潛龍就是咯 前提你是隱藏英雄哦
2. 全球最深的深水港
目前全球最深的港口應該是大連,唐山,青島,寧波四大港,都能容納四十萬噸海輪。三十萬噸以上港口,目前中國建成和在建的有丹東,營口,煙台,日照,威海,濱海,連雲港,上海,台州,溫州,湛江,深圳,珠海,欽州,防城港等二十多個港口。其他國家加起來不超過10個三十萬噸級港口。
3. 深水釣魚調漂怎麼搞定,比如極端的情況水深5米,8米,甚至10米,手竿釣魚
一、注意半水深度
1、調漂多為半水調漂,如果半水是1米的水深,而當釣的時候實際水深是3米,就多出了2米魚線的重量沒有在浮漂上體現出來,兩米的魚線可能就會多壓掉2目。
5米的水深調的漂調4釣2,到8米的水深釣的時候可能就成了調2調2了。魚線越粗重量越大壓的目數也就越多,調漂時距離水底越遠,調出的漂誤差越大也就越鈍。所以調漂之前先找底是必須的。
這次調好的漂和線組,在下次換了一個釣點垂釣的時候,最好也先再找一下底,測出准確水深後,把浮漂重新調整一下。
2、水深3米調漂時餌料的重量壓浮漂2目,真正釣的時候5米水深,餌料可能已經融化的只能壓掉1目了。越接近水底調漂,餌料的重量越接近實際垂釣時的重量,調出的漂就越精準。
所以調漂時最好是先找底再調漂,減少水深的影響。
二、正確調漂步驟
1、雙鉤,空鉤,半水先把漂調到平水左右,即露一兩目也可,平水也可,緩慢沉沒到水中也可。
2、不斷上推浮漂,直到浮漂露出的目數,高於你剛才半水時露出的目數即可,這就是找到底了。如,半水時調平水,找到底則肯定露出1目以上。
3、將浮漂在第二步找到底的位置往下退回10到20厘米左右,即可開始調漂。此時離水底最近又不觸底,水線最接近實際垂釣時的長度與重量,餌料的融化度也基本相似,這樣調出的漂誤差最小。
(3)去離子超聲水擴展閱讀:
深水垂釣用餌料注意事項
在兩米以上的深水裡釣魚,不論晴天陰天,都可以將窩餌釣餌放大,只是陰天放大的比例更大於晴天。
這樣做是因為水底的可見度降低了。透明度低於0.6米的養殖水裡釣魚,水深超過兩米以上時,水的可見度會按一定比例降低,特別是陰天,會相當明顯地影響魚的視覺,用釣1米左右淺水的基本餌形,去釣3米水深的釣位,便會釣不上魚來,此時就應相應將釣餌放大。
深水大釣餌分成三類:
一類是包餌,主要是灰面等粉餌組成,捏成棗形、梨形餌包於鉤上,用大鉤甚至可以捏成雞蛋大小,主要用於釣大草魚。
另一類是顆粒餌,包括顆粒飼料、糠餅粒、種子餌之類,顆粒餌上套有橡皮圈,可以掛25毫米×30毫米以上單粒大餌,也可將三五粒10毫米×15毫米左右的顆粒餌串連掛鉤(可掛在腦線上三粒,鉤上兩粒),也是用來釣大草魚。
再一類是動物餌,主要是蚯蚓、活蛆、青蟲之類。這些動物餌可以重復掛上多條堆成團子餌,主要用於釣鯰魚等兇猛魚。掛大餌是有針對性的,深水裡有大魚才用大餌,只有小魚,就沒有必要這樣做了。
4. 世界三大天然深水不凍港是哪些
1.鹿特丹:隸屬荷蘭的南荷蘭省,是荷蘭的第二大城市,它位於歐洲的北海沿岸、萊茵河與馬斯河匯合處的Nieuwe Maas河畔,鹿特丹是歐洲最大的海港。
2.摩爾曼斯克港:地處北極圈內的巴倫支海科拉灣東岸,是俄羅斯摩爾曼斯克的州首府,它是北冰洋沿岸最大的海港城市,也是世界上最北、最大的海港。
3.哥德堡港:隸屬瑞典西約塔蘭省,它位於瑞典西南沿海約塔河口南北兩岸和河口以北的海峽沿岸,是瑞典和西歐通商的主要港口,是斯堪的納維亞最重要的港口城市和瑞典第二大城市。
(4)去離子超聲水擴展閱讀:
鹿特丹展布在馬斯河兩岸,距北海約25公里,有新水道與北海相連。港區水域深廣,內河航船可通行無阻,外港深水碼頭可停泊巨型貨輪和超級油輪。鹿特丹是連接歐、美、亞、非、澳五大洲的重要港口,素有「歐洲門戶」之稱。
摩爾曼斯克港位於巴倫支海科拉灣的東岸,北距灣口50公里,摩爾曼斯克港是俄羅斯乃至世界最大的軍港之一,還是俄羅斯最大的漁港和北方最大的商港,以及北冰洋考察站的前進基地和北方諸島的後方基地,俄羅斯船隻由此通往世界各地170多個港口。
哥德堡港位於瑞典西南沿海約塔河口南北兩岸和河口以北的海峽沿岸,與斯德哥爾摩之間有一條運河相連,自18世紀初,隨著瑞典海運業的發展和繁榮而逐漸成為全國第一大港。它又是瑞典西部的工業中心,主要工業有造船、煉油、汽車、機械、木材加工及食品等。
參考資料:網路-鹿特丹港
網路-摩爾曼斯克港
網路-哥德堡港
5. 為什麼要勘探開發深水油氣
全球21世紀以來的油氣大發現揭示,被動大陸邊緣深水區已成為全球大油氣田發現的最主要領域,被動大陸邊緣深水區油氣勘探已成為全球的熱點勘探領域。隨著世界各國對能源需求的日趨增長,陸地及陸架淺水區油氣發現的高峰期已經過去,在淺水區和老油田區很難再有新的重大發現,大型和巨型油氣田發現的數量越來越少,新的油氣發現規模亦越來越小。近年來深水區、超深水區油氣勘探工作出現一系列重大突破,深水區油氣已成為現今關注的焦點。全世界近年來海上主要的油氣發現中一半位於深水區,深水將是未來全世界油氣戰略接替的主要領域。
深水是個動態的概念,隨著科技發展,其內涵不斷變化,這個定義取決於當前的技術水平、勘探前景狀況、經濟效益、政府政策以及自然地理狀況等。因此,不同國家、不同時期關於深水的定義不盡相同。1998年以前一般認為水深達200m即可稱為深水,1998年後的一段時間深水的范圍一般認為是超過300m。目前大部分人將水深大於500m作為「深水」的界限,而1500m水深以上稱為「超深水」。當前,中國和巴西以水深大於300m的海域稱為深水區,美國墨西哥灣以水深大於305m的海域稱為深水區,法國把水深大於400m的海域稱為深水區,墨西哥灣、澳大利亞和英國把水深大於500m的海域稱為深水區。
儲量超過5×108bbl油當量的巨型深水油氣發現分布圖(至2003年11月底)
南大西洋和墨西哥灣的發現由原油和天然氣組成;歐洲、亞洲和澳大利亞的發現則以天然氣佔主導地位。TCF=1012ft3;TCFE=1012ft3油當量;MMBOE=106bbl油當量;BBOE=109bbl油當量(據《深水油氣地質導論》,2012)
在我國近海,僅南海有符合深水概念的海域。因此,我國的深海勘探開發活動目前僅限於南海。
6. 1.2的水深算深水還是淺水
計算不正確,每個區的面積如果不一樣,平均水深就不是1.6米,不能起到安全提示作用,因為平均水深1.6米,大家會認為很安全,但其實深水區2米,超過正常人的身高,會淹死人的.
7. 淺水湖泊和深水湖泊在湖沼學的區別
tibetnamco
淺水、深水沒有嚴格的界定。沒有任何教科書上的權威定義。
一般認為淺水就是水深小於6米的,類似拉莫斯公約的湖泊濕地定義的范圍,可瑪旁雍錯(肯定是深水湖)前些年也被列入國際湖泊濕地名錄了,這就說明這些定義本身就是含糊的;
一般認為深水湖泊存在溫躍層。
很多湖泊是介於2者之間的,湖泊並不是只有2類:深水、淺水,之間的湖泊更多。
在研究需要的時候 淺水湖泊最近由於太湖之類 而變得熱點起來。只有典型的淺水湖,才認定它的淺水特徵——如充分混合、濕地特性等;只有典型的深水湖,才考慮它的深水典型特徵——如構造、躍層等。
沒有明確的定義,所以不必拘泥。
tide99
我覺得深水湖泊容易產生分層,上下水層物質交換小。國外研究的大都如此。
淺水湖泊很少有分層的,物質交換頻繁,風浪擾動就足以影響生化、物理過程。國內的湖泊大都如此。
落日情書
還有,陸地進來的顆粒物在深水湖泊中大多沉在底層,而淺水湖泊水體中的顆粒物濃度相對較高
有沒有這方面的文獻啊,很想看看~
gwjxiaolang
我覺得主要是深水垂向分層現象比較明顯,不過湖泊總體來說都比較淺,沒有海洋差別那麼大
sighgo
學習了。:)
huabei18305861
湖泊的分類,我想還是以深度為主,
不足10m的湖泊無分層現象,其物質遷移受風浪的影響較大,水溫分布均勻,水環境承載能力較低。
深度在10m~60m左右,水庫有分層現象,表底層水體有較大差異,水體有明顯分層現象,水質亦出現同步分層。
深度超過60m深水水庫,熱分層結構隨季節變化而變化,分層結構較為復雜,水體水質亦有嚴格分層。
有帖子回復說深度大的湖泊(水庫)自凈能力高,這只能在某些范圍之內有效,事實上,越是深水湖泊,一旦受到污染,其危害反而比淺水湖泊更難於治理。
湖泊的分類,並不完全由水深決定。水溫,庫容,入庫流量/庫容等也是重要條件,不能一概而論!
張植平
深水湖泊主要是有分層現象,陽光,溫度,DO,植物啊,等等
星辰大海8161
深水湖泊存在明顯的氧化還原界面。
life1943
部分淺水湖泊比如濕地因為水生植物生長,其自凈能力較高。所以現在部分地區搞生態濕地也就是這個原因。
yanghqboy
這幅圖還是很給力的,個人認為深水湖和淺水湖不能單單從水深來區分,主要還是看有沒有分層現象。
liuweijie_84
20樓:Originally posted byhuabei18305861at 2011-01-12 20:16:17:
湖泊的分類,我想還是以深度為主,
不足10m的湖泊無分層現象,其物質遷移受風浪的影響較大,水溫分布均勻,水環境承載能力較低。
深度在10m~60m左右,水庫有分層現象,表底層水體有較大差異,水體有明顯分層現 ...
關於深水湖泊受到污染後修復困難這點,十分贊同。曾經去考察過雲南滇池的修復項目,很難達標,原因就是當污染超過深水湖強大的自凈能力之後,人為的手段已經很難改變了。
huabei18305861
25樓:Originally posted byliuweijie_84at 2011-10-20 00:33:50:
關於深水湖泊受到污染後修復困難這點,十分贊同。曾經去考察過雲南滇池的修復項目,很難達標,原因就是當污染超過深水湖強大的自凈能力之後,人為的手段已經很難改變了。
手段也不能說沒有,只是投入太大,治理深水湖泊污染是一個系統工程,不能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要建立系統的治理方案。從消減污染物入手,逐步施行。而國人卻太過於急功近利……
liuweijie_84
26樓:Originally posted byhuabei18305861at 2011-10-21 21:36:08:
手段也不能說沒有,只是投入太大,治理深水湖泊污染是一個系統工程,不能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要建立系統的治理方案。從消減污染物入手,逐步施行。而國人卻太過於急功近利……
領導要政績啊,做個10年、20年的他覺得太慢了。而且,政府要求的達標標准,短期內確實是難以達到。而很多接項目的公司也好,科研單位也好,都是看著錢多,也不去想能不能吃下。一邊是急功,一邊要近利。。。。
以上文字系鍵盤出現故障,所述問題,所表達意見與本人無關。
jacber
15樓:Originally posted bytibetnamcoat 2010-05-25 11:46:22:
淺水、深水沒有嚴格的界定。沒有任何教科書上的權威定義。
一般認為淺水就是水深小於6米的,類似拉莫斯公約的湖泊濕地定義的范圍,可瑪旁雍錯(肯定是深水湖)前些年也被列入國際湖泊濕地名錄了,這就說明這些 ...
正解啊 和我了解的差不多 嚴重同意
不是行家
建議樓主看一下鄭彤編寫的《環境系統數學模型》裡面的湖庫水質模型,裡面對湖泊的水質特點和水文特點做了比較詳細的說明。「淺水湖泊」與「深水湖泊」之間的主要區別在於水溫的垂直分層現象的不同,從而影響「翻池」現象的發生而影響水體的水質。
wzhf19870530
滇池應該算深水湖了吧?污染很嚴重,目前治理比較有難度。
yrzhu1984
1267700樓:Originally posted bywzhf19870530at 2012-04-13 16:22:25:
滇池應該算深水湖了吧?污染很嚴重,目前治理比較有難度。
這個應該不算,滇池4-8m,很淺了
liukezeng
深水湖泊的水體自凈能力相對要好一些
njauchao
從劃分上來講,深水湖泊會產生水溫分層現象,淺水湖泊沒有明顯的分層現象。這一特徵影響了湖泊各方面的特點,生物的、化學的、物理的特徵等。
羅菲魚
深水湖泊和淺水湖泊的區分標准時水深還是是否分層呀?
yrzhu1984
Originally posted by羅菲魚at 2010-04-23 16:18:11:
深水湖泊和淺水湖泊的區分標准時水深還是是否分層呀?
其實要准確的劃分也沒有個標准,首先一點應該還是「水深」吧,水深了,自然就會有分層現象了吧
8. 超聲波那種適合深水使用
在1914~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法國和美國的海軍遭到德國潛水艇的襲擊而蒙受了很大損失。由於海水擋住了人們的視線,海面上的艦艇稍不注意就要吃虧。有什麼辦法能夠預先發現潛水艇的行蹤呢?電磁波在空氣中能夠傳得很遠,可是,電磁波進入海水中,傳不了多遠就會被海水吸收掉,所以不能使用靠電磁波工作的雷達在大海中搜索。
1918年,法國科學家郎之萬首次用超聲波偵察潛水艇,獲得了成功。
超聲波在水中能夠按著一定的方向直線前進,它能夠傳到幾千米、幾十千米、甚至幾千千米以外。而且它又能形成射束,聚成很窄的一束,向一個方向傳播。如果它在海洋中沒有遇到什麼障礙,就一直前進,並消失在海洋中。當它在中途遇到障礙物時,就會有一部分能量按原方向反射回來。因此,當接收到回聲訊號,經過放大送到顯示器,就可以立刻顯示出目標的距離和方位。
根據這個原理,超聲波不僅能發現潛伏在茫茫大海里的潛艇,還能「看見」隱藏在海底的暗礁、淺灘和沉船,在大霧中提醒船長哪兒有冰山。由於魚群能反射超聲波,超聲波還能幫助人們尋找魚群,增加捕魚量。
發射和接收超聲波的設備叫「聲納」。聲納被稱為伸向海洋的「耳朵」。
這是給你找來的一個事例。
希望能幫到您!
9. 深水勘探的春天已經來臨了嗎
隨著勘探技術的不斷發展,深水的定義在不斷變化。1998年以前,勘探家們認為只要離開大陸架即水深大於200m,就是深海。隨著勘探技術的提高,1998年以後普遍把水深大於300m的海域定義成深水區。當下普遍認為水深大於500m為深水,大於1500m則為超深水。目前,西方國家石油公司已經在墨西哥灣海域3000多米水深的地方找到了大型或巨型油氣田,南大西洋兩岸也在2000多米水深的地方找到了大型或巨型油氣田。上述勘探成果給了勘探家們極大的鼓舞。
全球大陸架之下的深水沉積總面積達5500×104km2,預測油氣資源量達(700~1000)×108bbl油當量。深水油氣資源主要分布在大西洋兩岸(以西非和巴西為主)、墨西哥灣海域等地區(通常把西非深水、巴西深水、墨西哥灣深水稱為「金三角」)。
深水勘探具有與淺水、陸地明顯不同的特點。第一,深水勘探對技術要求很高,勘探風險和投入都很大;第二,油氣發現規模大,產量較高,但開發周期相對較短;第三,鑽探成功率較高,墨西哥灣深水鑽探成功率約為33%,巴西深水鑽探成功率達50%以上,挪威和俄羅斯北極地區深水鑽探成功率為42%,北海地區達24%以上;第四,深水油氣勘探開發的平均成本呈逐年下降的趨勢,每桶石油的成本從10年前的6美元下降到近年的4美元,相應的投資回報率高達19%,高出全球上游投資回報率7~9個百分點。
深水油氣勘探開發投資逐年增加。1997年,全球深水勘探開發投資為60億美元;到2006年,這一數據上升到110億美元;2010年已超過200億美元。投資增長較快的地區有西非、巴西、墨西哥灣和亞太地區。
全球深水油氣勘探成功率
據江懷友等,2008
從全球海域油氣儲量的發現情況來看,截至2008年,全球31%的油氣儲量發現於陸地,40%的儲量發現於淺水,29%的儲量發現於深水。英國石油公司(BP)認為,到2012年,BP將有50%的油氣田發現來自深水或超深水海域,勘探作業水深將達到2500~4000m。
統計發現,過去20年70%的深水勘探活動集中在墨西哥灣、西非和巴西深水區。深水油氣發現也主要集中在上述地區。
墨西哥灣深水勘探潛力巨大。墨西哥灣深水領域可勘探面積約為53×104km2,發育的8個盆地中有6個盆地具有含油氣遠景,勘探潛力巨大且勘探程度很低。墨西哥一位能源界人士2012年12月曾說,墨西哥擁有總數高達538×108bbl的預期油氣資源量,主要分布在墨西哥灣深水區。近20年來,已經在墨西哥灣超深水地區發現了60多個商業油氣田。
西非沿岸發育了15個沉積盆地,總面積達330×104km2,海域面積達258×104km2,而深水可勘探面積達199×104km2。整個西非共鑽探井7030口,陸地佔了49%,大陸架區佔了41%,而深水地區只佔了10%。由此可見,西非深水地區的勘探程度非常低,目前已發現38個油氣田。
西非深水勘探熱點已由尼日三角洲轉向安哥拉和迦納、象牙海岸地區。2006—2007年間,在安哥拉獲得的17個油氣發現中,有15個油氣田分布在深水地區,可采儲量達19×108bbl油當量。2007年,美國一家小公司在迦納水深1000餘米的海域發現了當年非洲地區最大的油田——菊比利油田,可采儲量達(8~15)×108bbl油當量。該巨型油田的發現證實了象牙海岸盆地是一個新的油氣區帶,開辟了一個全新的勘探領域。同時,對迦納共和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開創了迦納石油工業新局面。
2006—2010年間,巴西深水區共鑽探了18口探井,主要勘探目的層是鹽下層系,共發現了8個巨型油田,最大的油田可采儲量達到55×108bbl。巴西深水勘探成功率之高、油田之大令世人矚目,也極大地激發了勘探家們對於深水勘探的熱情。
10. 藍鯨二號的研製成功使我國成為繼什麼什麼之後第三個具備超深水半潛式鑽井平台
藍鯨二號的研製成功使我國成為繼美國、挪威之後第三個具備超深水半潛式鑽井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