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污水處理項目中污水的污泥該如何處理呢
污泥是污水處理需要重點處理的物質之一,因為污泥會為其他有害生物的滋生提供場所,還會破壞植物的養分平衡,污染地表和地下水。污泥露天堆放還會發出以為,造成大氣污染。
污泥是介於液體和固體之間的濃稠物,很難通過沉降進行固液分離,污泥處理是對污泥進行減量化、穩定化和無害化處理的過程。常見的污泥處理方法有濃縮、消化、脫水、乾燥、焚燒、固化、填埋、堆肥和綜合利用等。
污泥濃縮、消化及脫水是目前應用較廣的主要處理方法。污泥濃縮、消化及脫水可有效減少污泥體積、使污泥更加穩定。
焚燒可使污泥實現減量化、無害化和穩定化的目標。但焚燒過程中也會產生污染物,比如一氧化氮、二氧化硫、二惡英、酸性氣體等有害氣體,燃燒產生的灰塵和煙塵也不好處理。
如果經濟條件允許,填埋也是一種相對簡單、成本低、實用性和操作性強的辦法。不過要注意,它也受土地資源的限制,尤其是土地資源緊張的區域要慎重考慮。同時填埋也需要考慮對地下水的影響,後續問題難以估量。
B. 污水處理廠的污泥怎麼處理
污水處理廠的污泥來處理有以自下幾個途徑:一是垃圾廠填埋,因為不好脫水,不易於壓實,所以現在很少有垃圾廠要法泥;二是制肥,在符合國家規定的污泥農用限值的情況下需要將污泥脫水干化,並加入一定的營養劑,包裝出售;三是用於電廠摻煤焚燒,這也是比較環保的一種處理方式,缺點是性價比不高。
C. 污水處理廠處理完的污泥怎麼處理比較好
經過污水處理廠處理後的污泥以自然或者是人工方式使污泥能夠達到長期穩內定並且對生態環境容沒有不良影響的最終處理方式。
河南污水處理廠家—恆基環境建議以下污泥處置方法:1.土地利用、2.污泥農用、3.填埋和焚燒、4.綜合利用(建材利用)、5.外運處理等其他方法。
望採納!
D. 污水處理廠的污泥怎麼處理
目前大多數城市污水處理廠都採用活性污泥法去除污泥。
生物處理的原理是通過生物作用,尤其是微生物的作用,完成有機物的分解和生物體的合成,將有機污染物轉變成無害的氣體產物(CO2)、液體產物(水)以及富含有機物的固體產物(微生物群體或稱生物污泥);多餘的生物污泥在沉澱池中經沉澱池固液分離,從凈化後的污水中除去。
(4)污水廠春季污泥怎麼處理擴展閱讀:
污水處理工藝分三級:
一級處理:物理處理,通過機械處理,如格柵、沉澱或氣浮,去除污水中所含的石塊、砂石和脂肪、油脂等。
二級處理:生物化學處理,污水中的污染物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被降解和轉化為污泥。
三級處理:污水的深度處理,它包括營養物的去除和通過加氯、紫外輻射或臭氧技術對污水進行消毒。可能根據處理的目標和水質的不同,有的污水處理過程並不是包含上述所有過程。
E. 污水處理廠的污泥怎麼處理
活性污泥法系統啟動主要分3個階段:
悶曝培養→連續進水馴化→穩定進水試運行
將曝氣池注滿有機廢水(或用清水混合廢水至cod>300mg/l),按曝氣池蓄水量的0.5%~0.8%向曝氣池中投加其它污水處理廠脫水活性污泥,盡量在2天內投加完畢。
陪菌步驟:
(1)悶曝:所有曝氣機的攪拌都開啟,各轉角的曝氣機風機開啟,剩餘風機暫不開。根據自控儀表顯示的溶解氧變化調整曝氣機風機的開停數量使溶解氧保持在1.5~2.5mg/l之間。在污泥量少,供氧有富餘時悶曝3~5小時後進入靜沉步驟。
(2)靜沉:將所有曝氣機停止0.5~1小時。需要注意的是開始靜沉前,應將溶解氧提高到2.5~3mg/l之間。
(3)間歇補充廢水:按(1)→(2)→(1)的順序不斷反復上述步驟,當監測到的cod值較最初降低了50%時,向曝氣池補充設計處理量50%的有機廢水。以前2次進水時間間隔為基準安排進水時間,並且每天將此間隔縮短1半。
(4)完成培菌:經過5-7天的培養,曝氣池污泥濃度(mlss)達到1500mg/l左右時,可以進入馴化步驟。
馴化:
按設計處理量的30%左右連續進水,溶解氧控制在1.5—3mg/l之間,在系統正常運行前提下每天按現有處理量的10%遞增進水,直到達到設計處理量。
F. 城市污水處理廠污泥可以如何處理
尼科環境科技有限公司污泥無熱干化NHD™技術,採用不加熱的方式對污泥進行脫水和干化版,只需10分鍾就可權將污泥的含水率從85%-80%降至55%,後經過不加熱狀態下的強制通風干化技術,將污泥中的含水率持續降至40%,而能耗只有熱干化的10%,並且處理過程不會產生臭氣。
「污泥無熱干化NHD™技術」攻克了污泥干化能耗高、產生臭氣這一世界性難題。取得的另一項驚人的成果是:干化後的泥餅具有相當高的熱值。由於採用不加熱的方式進行干化處理,避免了污泥中有機質的損失。用干化後的泥餅製成的生物質燃料,經權威部門檢測,以秦皇島撫寧區中冶污水處理廠污泥無熱干化項目的實際檢測效果為例,熱值達到4080大卡,高於褐煤,真正做到了變泥為「煤」。實現了國家倡導的循環經濟原則,真正讓污泥處理處置實現了資源再利用。
G. 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理流程
1、污泥濃縮
濃縮是常用的固液分離方法,可通過兩種方式完成:固體上浮至混合液上端,或沉降至混合液底部。
2、污泥調理
污泥調理的主要目的是促進污泥的固液分離。
3、污泥穩定
污泥穩定的主要目的是利用生化方法降解污泥中的有機固體物質,使污泥更為穩定(減少臭味及腐敗),且更容易脫水,同時減少污泥質量。
4、污泥脫水
5、污泥乾燥
污泥乾燥是應用人工熱源以工業化設備對污泥進行深度脫水的處理方法。
(7)污水廠春季污泥怎麼處理擴展閱讀
污泥處理前,首先要了解污泥的分類,才能確定污泥處理的方法:
⒈、自來水廠沉澱池或濃縮池排出的物化污泥處理
污泥分類:屬中細粒度有機與無機混合污泥,可壓縮性能和脫水性能一般。
⒉、生活污水廠二沉池排出的剩餘活性污泥處理
污泥分類:屬親水性、微細粒度有機污泥,可壓縮性能差,脫水性能差。
⒊、工業廢水處理產生的經濃縮池排出的物化和生化混合污泥處理
污泥分類:屬中細粒度混合污泥,含纖維體的脫水性能較好,其餘可壓縮性能和脫水性能一般。
⒋、工業廢水處理產生的經濃縮池排出的物理法和化學法產生的物化細粒度污泥處理
污泥分類:屬細粒度無機污泥,可壓縮性能和脫水性能一般。
⒌、工業廢水處理產生的物化沉澱粗粒度污泥處理
污泥分類:屬粗粒度疏水性無機污泥,可壓縮性能和脫水性能很好。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污泥處理
H. 污泥處理的主要方法是什麼
處理方法
1、污泥濃縮
濃縮是常用的固液分離方法,可通過兩種方式完成:固體上浮至混合液上端,或沉降至混合液底部。前者一般稱為氣浮,後者則稱為重力濃縮。污泥濃縮的目的主要是在進行污泥消化或脫水之前,盡量將多餘的水分從污泥中分離。
一般來說,污泥濃縮可有效減少污泥處理後續單元如消化、脫水所需的處理容量,而後續單元因容積減少所節省的成本,遠高於污泥濃縮單元的設置與運行費用,因此設置污泥濃縮單元有助於降低污泥處理過程的總成本。
2、污泥調理
化學調理
污泥調理的主要目的是促進污泥的固液分離。在目前可利用的技術中,最常用的方式是是在污泥中添加混凝劑,如氯化鐵、石灰或有機高分子絮凝劑,污泥焚化灰渣也可用作污泥調理劑。在混濁的液體如污泥中加入混凝劑,可促進固體物質的凝聚,使其更容易與水分離。
近年來有機高分子絮凝劑在污泥調理方面的應用日漸廣泛,有機高分子絮凝劑易於處理,所佔體積小,使用起來操作簡單,且非常有效。絮凝劑一般在脫水之前注入污泥中,並與污泥充分混合。
3、熱處理
另一種污泥調理方法是將污泥在高溫(175~230℃)及高壓(1000~2000kPa)下加熱,污泥固體中的結合水被釋放出來,因此可改善污泥的脫水特性。熱處理的優點是污泥調理後的脫水性比使用化學調理劑更佳;缺點是系統的操作與維護較為復雜,同時污泥熱處理也會產生高濃度的蒸煮液,當其迴流至污水處理廠時,將明顯增加處理單元的負荷。
(8)污水廠春季污泥怎麼處理擴展閱讀:
污泥作為一種固體廢棄物,已經成為繼城市垃圾污染的第二大固體廢物污染源。傳統的污泥的主要處置方式有填埋、焚燒、排海、農用等。但是傳統的處理方法也存在一些弊端,無法對污泥進行資源化利用,不能滿足現在對污泥處理的技術要求,因此對污泥處理資源化利用新技術的研發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污泥的處理處置應從環境污染、衛生安全和經濟效益等多方面綜合考慮,具備能源回收利用的污泥處理新技術將在污泥處理處置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隨著環保力度的加強和人們對已有污泥處理處置技術局限性的進一步認識,世界各國都在投入重金研發新技術,爭取找到更經濟、更合理的污泥處理方案。
I. 污水處理廠的污泥是怎麼處理的
污泥處理與處置的目的主要有四個:一是穩定化,通過處理使污泥停止降解;二是無害化,殺滅寄生蟲卵和病原微生物;三是減量化,減少污泥最終處置的體積,降低污泥處理及最終處置費用;四是資源化和最終處置,在處理污泥的同時實現化害為利、循環利用、保護環境的目的。
J. 污水廠污泥的處置
法律分析:污泥無害化減量是污泥處置的重要環節,直接影響污泥資源化處置的效果和成本。目前污泥減量的主要手段有兩種,即機械脫水和熱干化。其中機械脫水一般有帶壓、板壓、螺旋壓濾、疊螺機壓濾等傳統設備,熱干化分為中高溫直排干化和低溫除濕干化。
法律依據:《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條例》
第一條 為了加強對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的管理,保障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設施安全運行,防治城鎮水污染和內澇災害,保障公民生命、財產安全和公共安全,保護環境,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的規劃,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設施的建設、維護與保護,向城鎮排水設施排水與污水處理,以及城鎮內澇防治,適用本條例。
第三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工作的領導,並將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工作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
第四條 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應當遵循尊重自然、統籌規劃、配套建設、保障安全、綜合利用的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