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廢水污水 > 冀南新區污水處理廠在哪裡

冀南新區污水處理廠在哪裡

發布時間:2023-02-09 11:16:57

A. 因北京二機場周邊高速路建設固安需要拆遷的村莊有幾個最新消息

中共河北省委辦公廳河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開展城鎮建設三年上水平工作的實施意見冀辦發〔2010〕36號(2010年12月24日)--------------------------------------------------------------------------------為加快推進城市化進程,省委、省政府決定在城鎮面貌三年大變樣基礎上,從2011年起,在全省開展城鎮建設三年上水平工作。經省委、省政府同意,現提出以下實施意見。一、總體要求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圍繞建設繁榮舒適的現代化城市,堅持以人為本、改善民生、綠色低碳、生態宜居基本理念,全面加快城市建設方式轉型和創新,著力推動城市的環境質量、聚集能力、承載功能、居住條件、風貌特色、管理服務六個方面上水平,增強城市聚集優質要素、輻射周邊地區和城鄉統籌的能力,提高人民群眾對城市建設的滿意度和幸福指數,促進全省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經過三年努力,全省城市現代化建設邁出重大步伐,設區市主要設施指標和環境指標超過全國平均水平,部分指標達到或接近國內先進水平,縣級市和縣城主要設施指標和環境指標超過全國平均水平,創建一批中國人居環境獎城市和國家園林城市,努力建設在國內外有一定影響力的宜居城市。二、基本目標任務(一)城市環境質量上水平。堅持把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放在首位,著力建設資源節約、環境友好、可持續發展城市,從總體上改善城市人居環境質量。空氣與水環境。強力推進城鎮污染減排工程,城市中心區重污染企業限期完成搬遷改造。市、縣(市)空氣質量穩定達到國家二級標准,好於一級標准天數明顯增加。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全部達標,建成區內河流水質達到水環境功能區劃要求,跨界河流斷面水質達到環保目標考核要求。污水和廢物處理。城鎮污水處理廠全部完成升級改造任務,並實現聯網在線監控。設區市污水處理率、回用率分別達到90%、30%以上;推行垃圾處理無害化、減量化、資源化,設區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80%,危險廢物和醫療廢物安全處置率達到1OO%。縣(市)污水處理率達到85%,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80%。省級重點鎮和現狀人口1萬人以上的鎮建成污水處理廠。縣級市、環首都和沿海縣、50%的其他縣建立"村收集、鄉轉運、縣處理"的城鄉一體垃圾處理體系。園林綠化。大幅度增加中心城區綠量,設區市中心城區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到6平方米以上,每個設區市建成3個以上省級精品公園,重點部位綠化養護管理達到省一級標准,達到30米見綠、500米見園的公園綠地服務標准。秦皇島、唐山、廊坊市力爭進入國家生態園林城市行列,其他設區市達到國家園林城市標准,縣級市全部建成省級園林城市,60%的縣城建成省級園林縣城。建築節能。設區市新建建築節能強制性標准執行率達到100%,既有居住建築供熱計量及節能改造完成3000萬平方米,四個生態示範新城(新區)建設主要指標位居全國前列,可再生能源建築應用比率達到38%,每個設區市建成3個以上、每個縣級市建成1個以上綠色建築示範小區,開展綠色建築星級評價標識工作。新技術推廣。以示範城市和示範項目為載體,推廣綠色建築、可再生能源應用、節水與水資源開發利用、沿海灘塗園林綠化、建築垃圾資源化利用、新民居建設集成、地下空間開發利用等新技術,每個設區市建成2個省級以上科技示範工程。制定實施《河北省綠色建築標准》、《河北省居住建築節能設計標准》等地方標准。(二)城市聚集能力上水平。堅持把聚集優質要素作為城市改造建設的主攻方向,加快高端人流、物流、資金流、技術流、信息流向城市匯集,提高城市核心競爭力。產業聚集區。推動產業與城市融合發展,加強產業聚集區規劃建設和管理,做大做強一批國家級和省級開發區,將一批省級開發區升級為國家級開發區,新增一批出口加工區和保稅區,創建一批工業聚集區、新興產業示範區,加快戰略性新興產業、高端現代服務業和傳統優勢產業等聚集步伐,形成"產城一體、互動發展''的格局。商貿物流設施。修訂完善城市商業網點規劃,合理布局各類商業設施,建設一批集購物、餐飲、娛樂、休閑於一體的商業綜合體項目,優化升級商貿流通業結構。培育總部經濟,吸引國內外知名企業總部入駐,打造高品位中央商務區。推進大型綜合性和專業性物流園區、大型文化產業和創意產業園區建設。發展社區商業,推進標准化菜市場、早快餐、家政服務體系建設。會展旅遊設施。建設一批高標準星級賓館等接待設施,加快建設石家莊、唐山、邯鄲、秦皇島等會展中心城市,提高承辦國際及全國性會展活動能力。加強風景名勝區綜合治理,新創建2-3個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省級風景名勝區達到50個,以環首都風景名勝區為重點培育高品質旅遊帶。人才家園。環首都縣(市、區)各建設1個高層次人才創業園區和1個以公共租賃房為主體的人才家園。(三)城市承載功能上水平。堅持功能配套和結構優化,推進城市基礎設施一體化建設和網路化發展,預防和治理"城市病",全面提升城市綜合功能和區域板塊影響力。。道路交通。加快城市機場、高速公路等跨區域基礎設施建設,構建中心城區與周邊地區快速交通網路。推進道路交通設施立體化、網路化,每個設區市都要建成1個現代化綜合交通樞紐。設區市建成區人均道路面積達到17平方米,道路網密度達到6公里/平方公里。實施公交優先戰略,雙向六車道以上道路全部設置公交專用道,石家莊、唐山公交出行分擔率達到30%以上,其他設區市達到25%以上。發展大運量快速公交系統,石家莊、唐山開工建設軌道交通。自行車道設置全部達到國家標准。實施城市暢通工程,加強智能交通管理系統建設,增加停車供給,各設區市努力進位升級,石家莊、唐山、邯鄲創建城市交通模範管理城市。市政設施。加快各類市政設施配套建設,建立功能齊全、運轉高效的市政設施體系。實施架空線路入地改造,主要新建道路採用地下管線共同溝模式,對街道路面及其附屬設施進行全面達標改造、規范設置和美化。設區市市政設施完好率達到90%以上;集中供熱普及率達到80%以上,供熱計量收費面積達到30%以上;燃氣普及率達到99%以上,其中管道燃氣比重達到80%以上。縣(市)燃氣普及率達到70%以上,市政設施完好率達到80%以上。公共設施。高標准建設文化、教育、科技、體育:醫療、養老、兒童活動等大型公共服務設施項目,各設區市博物館、展覽館、圖書館達到國家基本要求,建成綜合性文化體育中心。設區市中小學幼兒園教育設施水平全部達到國家建設標准。統籌安排社區行政管理、商業服務、文化體育、醫療衛生、社區服務等配套服務設施,建立完善的社區公共服務和物業管理體系。結合人防工程,開發利用城市地下空間。城市防災。編制市政公共設施防災減災規劃,建立地質災害預警、防治和應急體系,加強城市防內澇系統和搶險救援裝備建設,按照國家標准設置消防車通道。(四)城市居住條件上水平。堅持以人為本、民生優先,加強保障性住房和便民服務設施建設,大幅度提高城市居住質量。|保障性住房。實施住房保障安居工程,擴大住房保障范圍,建立以公共租賃住房、廉租住房為主的保障體系,對人均住房建築面積15平方米以下且家庭住房建築面積50平方米以下的城市低收入家庭應保盡保,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難群體的住房條件明顯改善。各市每年建設的廉租住房、公共租賃住房、經濟適用住房和限價商品住房套數達到當地上年度城鎮家庭戶數的2%以上,其中設區市市區不低於2.5%、縣(市)不低於1%。政府擁有產權的住房達到當年新增保障性住房的1/3以上。集中建設向農民工出租的公共租賃住房、集體宿舍。推行商品住宅裝修一次到位。棚戶區改造。設區市3000平方米以上集中成片棚戶區(含城市、工礦、煤礦、林業、墾區棚戶區)基本完成改造任務。城中村改造。設區市2008年初建成區范圍內80%的城中村基本完成改造任務,已完成改造的城中村全部實現土地性質轉為國有、村民身份轉為城鎮居民、集體經濟資產轉為規范的公司運營,村民委員會按程序轉為居委會。設區市2010年初建成區范圍內所有城中村完成房屋拆遷、村民安置和土地收儲。舊住宅區改造。設區市2000年以前建成的、未列入舊城改造計劃的、建築面積3萬平方米以上的舊住宅小區,完成房屋整修、環境整治、違章拆除、設施補建和規范管理等改造任務。搞好居住小區配套設施規劃建設,嚴格小區配套設施驗收管理。舊商貿區改造。推行成片區、立體化改造模式,打造一批集休閑、娛樂、商務、旅遊、文化等功能為一體的商貿街區,設區市改造建設2個以上綜合商業街區,便民市場按照合理服務半徑實現全覆蓋。便民服務設施。以"貼近群眾、方便百姓"為主題,以街道和社區為主戰場,高標准整治建設小街巷、小游園、過街天橋(地下通道)、小型停車場、小型體育設施、早(夜)市、社區衛生站、街巷地名標志及道路指引牌、無障礙通道、公廁。發展社區多媒體便民綜合服務站,提供各類繳費、信息咨詢等服務。(五)城市風貌特色上水平。堅持精心設計、匠心雕琢,充分挖掘和提煉城市自然景觀和歷史文脈,塑造富有地域特色的品綜合交通、城市水系、景觀風貌以及城市有形文化、防災減災等重點專項規劃,中心城市統籌管理區域內規劃建設用地實現控詳規全覆蓋,所有縣城總體規劃重新進行修編。推行規劃方案比選和重要建築方案設計國際招標,強化"五線''管理,嚴格執行規劃委員會、專家論證和公眾參與制度。採取多種形式建設規劃展館,所有設市城市、環首都經濟圈的縣城,以及"十二五"末人口規模達到20萬人的縣城都要建成規劃展館。城市設計。圍繞塑造風貌特色開展城市設計,重點搞好行政中心、商業商務中心、文化體育中心、綜合交通樞紐、濱水地區、高層建築集中區、歷史街區等重點區域城市設計。制訂《河北省城市設計導則》,各設區市制訂城市風貌特色管理規定,對城市色彩、建築、街道、綠化、水體、照明和城市傢具等,作出規劃控制要求和導引範例,對歷史文化街區、傳統特色風貌區進行保護性改造,彰顯城市歷史文化內涵。景觀建設。對主次幹道兩側和城市廣場、公園、重要公共建築周邊景觀要素進行系統性改造。整治城區河湖水系,重點搞好河道生態護砌、沿岸綠化等工程建設,增添文化亭廊、休閑座椅等設施,打造都市風光帶。開展城市雕塑營活動,建設一批雕塑公園或雕塑長廊。推廣節能照明技術和設備,道路和景觀照明集中控制率達到95%。精品工程。創建一批高品質特色街區、樣板道路、風貌建築、示範小區、文化廣場和城市標志性建築(群.),設區市2萬平方米以上單體公共建築、4萬平方米以上公共建築群都要建成精品工程。(六)城市管理服.務上水平。堅持建管並重、綜合治理,以精細化、標准化為核心,以信息化為載體,建立高效的城市管理體制和運行模式。容貌整治。以治臟治亂為重點,集中整治佔道經營、亂堆亂放、亂貼亂掛,清除城區道路、河道、市場、工地積存垃圾,徹底消除衛生角;全面整治各類廣告牌匾和標識。設區市全面做到垃圾密閉收集運輸、日產日清,清運率達到100%,'主次幹道16小時保潔、重點區域24小時保潔,機械化清掃率達到50%。,綜合管理。推進城市管理領域相對集中行政處罰權工作,完成城市管理重心下移,使區、街管理職能到位,並確保費隨事轉、人隨事走。實施城市管理、設施配套、公共服務進社區工程,物業管理覆蓋率達到60%。堅持文明執法、群眾參與,推行柔性、親民、和諧的城市管理。數字化管理。加快城市寬頻網建設和數字廣播電視網路改造,建立統籌數字規劃、數字城管和數字住房三大平台為基礎的現代城市管理體系,推進城市數字化管理向縣(市)延伸。整合城市空間信息資源,實現專業管理系統標准統一、系統融合和數與城市管理。制定和完善市民公約,培養與現代城市相適應的基本禮儀和行為習慣,市民公共場所行為達到國家文明城市標准,交通守法率達到國家暢通工程標准。三、設區市重點項目根據區位條件、產業基礎和環境容量,因地制宜確定各設區市基礎設施建設和產業聚集等重點項目。石家莊市充分發揮省會優勢,著力發展總部經濟、文化旅遊、商貿物流、生物醫葯、電子信息、軟體、信息服務、紡織服裝、精密現代服務業等優勢產業,構築主城區為核心,鹿泉、藁城、欒城和空港城為組團的大都市區,以正定新區開發、老城區改造建設、空港物流園建設、大西柏坡建設為引擎,打造十大繁華片區、十大標志性建築(群),實施環城水系等環境工程,開展每人1盆花活動。高標准完成石家莊機場改擴建、客運專線和貨運外遷等大型交通樞紐工程。唐山市充分發揮省域中心城市和沿海港口優勢,著力發展精品鋼鐵、裝備製造、循環化工、港口物流、電子信息、新型建材等優勢產業,發展壯大總部經濟,統籌中心城區與豐潤、古冶、開平、南堡、海港、唐山灣生態城等城市組團,構築"雙核"大都市格局,開發建設南湖生態城、唐山灣生態城、鳳凰新城、空港城、環城水系、唐山灣國際旅遊島,改造建設唐山西站、鳳山、彎道山、大城山等城市片區。承德市發揮文化、生態等獨特優勢,著力發展休閑旅遊、釩鈦製品、現代農業、食品加工、清潔能源、裝備製造、新型材料等優勢產業。構建大水系、大交通、大景觀、大產業、大建設格局,綜合整治灤河、武烈河,恢復避暑山莊、外八廟水系,打造皇家文化、佛教文化、民俗文化景觀風貌,統籌中心城區與灤平縣、承德縣、隆化縣部分鄉鎮協調發展,加快山莊外廟、承德新城、上板城、空港城等片區建設,形成帶狀形、組團式、多中心"五區三帶"國際旅遊城市發展格局。張家口市充分發揮壩上草原、冰雪文化優勢,著力發展旅遊服務、新型能源、裝備製造、現代物流、電子信息和礦產品深加工,整合中心城區、宣化區、下花園區、萬全縣、宣化縣、崇禮縣及周邊建制鎮資源,形成組團式大城市格局,加快綜合交通、生態環境、文化旅遊、民生保障、產業園區等體系建設,實施清水河等水系整治和沿岸景觀風貌建設,創建國家級園林城市。建設文化藝術會展中心、歷史博物館等大型公共設施項目,搞好大境門修復改造等歷史文化保護工程。秦皇島市充分發揮生態、旅遊優勢,著力發展休閑旅遊、裝備製造、港口物流、電子信息、軟體、信息服務、食品加工、總部經濟、現代服務業等優勢產業,整合昌黎、撫寧的沿海資源,構築山海關區、海港區、北戴河區、北戴河新區、昌黎、撫寧的組團式空間格局,以實施''旅遊立市''戰略、打造五A級景區為主線,瞄準國內外一流海濱城市,全面提升城市功能、環境和品位,改造建設市區道路,研究發展城市輕軌項目,做大做強濱海城市生態環境優勢,開發建設一批旅遊接待綜合性項目。廊坊市充分發揮環首都優勢,著力發展總部經濟、會展經濟、電子信息、軟體、信息服務、科技孵化、休閑旅遊、現代農業等優勢產業,整合中心城區與固安、永清、臨空港產業園區等資源,加快構建生態、智能、休閑、商務型中心城市,實施京廊、京固、京燕輕軌項目,實現廊坊環京縣(市、區)與北京軌道交通的對接。開發建設萬庄新城、廊坊科技谷、空港新城、安次新興產業示範區、廣陽新興產業示範區等新城區。保定市充分發揮歷史文化優勢,著力發展文化旅遊、新能源、汽車製造、紡織服裝、現代中葯、現代物流等優勢產業,以中心城區為核心,統籌清苑、滿城、徐水和安新,構建"一城三星一淀"都市區發展格局,立足建設大城市、完善大交通、深化大水系,精心打造文化名城、山水保定、低碳城市三張名片,建設北部電谷新城、東部高鐵客站新城、東湖文化中心片區、西湖體育新城和市民中心5大新區,完成府河、西大園、清真寺三大片區整體拆遷改造。滄州市充分發揮沿海臨港優勢,著力發展石油化工、裝備製造、冶金建材、臨港物流、濱海旅遊等優勢產業,整合青縣、滄縣空間資源,做大做優中心城區,加快建設黃驊生態新城。實施新城開發、舊城提升、運河整治等重大戰略,加快開發滄州新城,基本建成起步區,建設市民服務中心、文化教育中心、體育中心、金融商業中心等重大服務設施。衡水市充分發揮衡水湖資源優勢,著力發展休閑旅遊、高新技術、現代物流、工程橡膠、食品加工、現代農業等優勢產業。整合中心城區和冀州城區資源,構建"一湖兩城,,空間發展格局。完成河東老城區主體改造,改善提升舊城區,衡水湖生態城打造成為成熟的旅遊度假區,加快開發建設南部濱湖新城,創建省級園林城市,打造以市區為中心的半小時交通圈。邢台市充分發揮緊鄰太行山的資源優勢,著力發展新能源、煤鹽化工、裝備製造、紡織服裝、休閑旅遊等優勢產業,以中心城區為核心,整合邢台縣、南和縣、任縣、內丘縣、沙河市等周.邊地區,構建組團式大城市空間格局,實施"一城五星,,和"五大區域"開發戰略,加大高新技術開發區和七里河新區開發建設力度,加快邢台新區、濱水生態區和石武高鐵站周邊綜合商務區開發建設,全面啟動邢台新區起步區建設。邯鄲市充分發揮省際區位、歷史文化資源優勢,著力發展精品鋼鐵、裝備製造、現代物流、煤炭、化工、高新技術、文化旅遊等優勢產業,整合峰峰、磁縣、成安、肥鄉、廣府、永年空間資源,構建大都市區空間格局,培育冀南新區等五大產業集聚區,開發建設東部新城等六大新城、中央商務區等四大功能區、文化藝術中心等四大公共設施,整治建設南湖、滏陽河等"四湖六河'',開展"森林邯鄲"、"每人一棵樹」活動。各設區市要積極推動縣城擴容升級,制定所屬縣(市)城鎮建設三年上水平工作實施方案,努力打造一批高標准小城市,促進縣域經濟加快發展。加快城鄉一體化進程,開展城鄉總體規劃試點,推進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向農村延伸,加大對農村新民居建設和危舊房改造的政策指導和支持力度。四、保障措施(一)加強組織領導。各級黨委、政府要切實把城鎮建設三年上水平工作放在戰略位置,黨政一把手要親自謀劃和組織推動。有關部門要發揮職能作用,形成協調聯動、合力推進的工作機制。完善重點工作調度、督查、通報制度,適時組織觀摩交流活動。加大宣傳力度,營造濃厚的輿論氛圍。開展分層次、大規模培訓,大膽培養和選拔使用各類人才。各地要明確城鎮建設三年上水平工作機構,配足配強適應工作需要的工作力量,提供經費保障。(二)推進改革創新。進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觀念、提升理念,堅持擴大開放、打開城門搞建設,引進戰略合作者搞頂層規劃、頂層設計、頂層開發。'深化城市規劃、城建投融資、住房保障、城市管理等領域的改革,改革戶籍管理制度,鼓勵農民進城落戶;推行城建投融資公司運作模式,加強資本注入和資產整合;建立以廉租住房、公共租賃住房為主的保障性住房體系;對污水和垃圾處理項目建設實行以獎代補政策;進一步下放審批許可權,特別是對於重點發展地區,能下放的許可權全部下放。鼓勵創環境獎和十佳綠色建築、十佳綠色小區、十佳公園、十佳公共建築、十佳景觀大道、十佳特色街區等評選活動,各市也要相應開展評選活動。開展群眾滿意度調查。(四)強化項目支撐。把項目建設作為主抓手,切實將任務落實到項目、責任落實到幹部。每個市都要建設一批重大項目,實行"領導+指揮部+融資平台"的項目推進機制,各市都要組建領導掛帥的重大項目指揮班子,實施投融資、招投標、工程建設、項目廉政等全過程負責。(五)完善制度標准。大力推行科學民主決策,建立重大事項方案論證、聽證和公示、公布制度。加強制度與標准化建設,建立起省市縣全覆蓋,地方性法規、政府規章、規范性文件、地方標准和技術導則相配套的制度體系,努力構建長效機制。開展對標活動,每個市都要確定一個國內先進城市作為追趕目標,制定與先進城市接軌的標准體系。(六)組織評估考核。省委、省政府對各設區市進行重點工作專項評估;每年組織一次考核,第三年進行匯總評比。將評估考核結果納入幹部績效考核'對做出突出貢獻的集體和個人進行表彰和獎勵。制定《城鎮建設三年上水平基本目標任務指標體系》,作為評估考核依據。各設區市也要建立對縣(市)的評估考核機制。(七)搞好縣(市)指導。各市要按照抓兩頭、帶整體的原則,加強對所屬縣(市)的工作指導和督促檢查,促進縣城建設朝著特色突出、設施良好、環境優美的方向發展。縣級市和基礎條件優越的縣城要發揮領跑作用,向高標准中等城市邁進。其他縣城要因地制宜、盡力而為,努力建設高標准小城市。

B. 城鎮化率達到54%意味著什麼

「城鎮化率達到54%。」這是我省「十二五」規劃綱要中提出的目標。 從2010年的45%,到2015年的54%,這意味著,五年之後,全省城鎮化率將達到全國平均水平。 城鎮化率五年提高9個百分點,必然伴隨著人口聚集、產業聚集。這將對城市空間布局、承載能力、管理方式等方方面面提出新課題。城市發展方式轉型,迫在眉睫。 【現狀調查】做冀中南「龍頭老大」,打造京津冀第三極。 這是石家莊在「十二五」規劃中,對省會的明確定位。除了目標,石家莊還提出傾力建設正定新區、東部產業新城、大西柏坡、空港工業區、南部工業區五大區域,大力實施「中部率先隆起、東部整體突破、西部加快發展」的分區發展戰略。 統籌城鄉、統籌工業化和城鎮化,未來五年,石家莊發展的著力點放在了「統籌」二字。 作為省會城市,長期以來,石家莊對周邊區域的輻射力、帶動力有限。而缺乏強有力的「龍頭」城市帶動,中心城市不大不強,以中心城市為核心的城市群發育不足,正是我省城鎮化發展的一大硬傷。 近年來,在城鎮面貌三年大變樣帶動下,我省城鎮化進程加快,城市面貌發生巨變。但是,與現代化要求相比,與先進省份相比,河北還存在相當的差距和不足。與全國相比,我省城鎮化水平不僅在東部沿海省份中居於末位,而且低於全國平均水平3個多百分點,與經濟大省和東部沿海省份的地位極不相稱。 省住建廳城鎮化和行業改革發展處處長孫燕北分析,我省城鎮化的突出問題表現在,中心城市規模偏小、經濟實力較弱,輻射帶動作用不夠明顯,在全國城市網路中的等級地位不高;中小城市發育不足,全省中等城市6個,僅占城市總數的18.2%,不能發揮聚集產業和人口的中堅作用;沿海地區城市發展緩慢,缺乏中心城市帶動,沿海大型港口對港城拉動作用弱,後方臨港產業沒有形成規模;城市建設水平有待提升,城市綠地率、人均公園綠地、污水處理率、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等指標明顯低於沿海發達地區。 推進城鎮化,還必須與提升產業層次緊密結合起來。有關專家認為,城市的發展不只是人口的聚集,更離不開產業的支撐特別是現代產業體系的引領。目前,我省城市的繁華度還不夠,其主要症結在於產業優勢和核心競爭力不明顯。因此,亟須加快優質產業、先進生產要素、優秀人才聚集,推動產業與城市融合發展。【「十二五」行動】 統籌城鄉,構建城鎮化新格局 「『十二五』期間,我省將圍繞『做大做強中心城市、壯大提升中小城市、建設一批特色重點鎮』,促進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構建城鎮化新格局。」孫燕北介紹。 其中,特別要做大做好石家莊、唐山兩大省域中心城市,強化龍頭地位,壯大規模,率先發展,2015年城市人口規模均達到300萬人以上,成為京津冀和環渤海地區輻射帶動能力強的重要增長極。同時,整合中心城區與周邊地區資源,統籌城鄉規劃、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建設、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實現同城化發展。 推進城鎮化,中心城市舉足輕重,但中小城市同樣不可或缺。按照規劃,未來的邯鄲將不再是「一城獨大」,而是規劃發展成「1+6」組團模式,對納入中心城市的峰峰礦區、邯鄲縣、永年、成安、肥鄉、磁縣,進行市縣一體規劃、產業統籌布局、道路快速連通、體制有效銜接,力爭培育幾個二三十萬人口的「衛星城」,與中心城市形成「半小時經濟圈」。 石家莊「1+4」城市組團、邢台市「一城五星」、保定「一城三星一淀」……各市規劃的放射組團式城市格局,預示著,「十二五」河北將重塑城市空間格局。 「人口城鎮化,可以向城市轉移,還可以向特色突出的中心鎮轉移。」有關專家認為,城鎮化是城鄉結構的深刻變革,加大對特色重點城鎮的投資建設力度,促進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向農村延伸,增強城市對所在地鄉村的拉動作用,推動縣級和鄉鎮協調發展,將形成結構合理、布局協調、功能互補的城鎮發展新格局。 產城互動,打造區域經濟發展高地 「十二五」開局之年,邯鄲市把推進城鎮建設三年上水平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重中之重。 咬定建設冀南重要經濟增長極這一目標,邯鄲市將重點構建「一核帶動、一環圍繞」的格局。「一核帶動」,就是環路以內中心城區重點發展現代服務業、高新技術等新興產業;「一環圍繞」,就是高速外環兩側著力打造以冀南新區為龍頭、邯鋼工業區、經濟開發區、廣府生態文化園區、漳河生態科技園區同步發展的五大產業聚集區,促進生產要素聚集,實現產業與城市發展的良性互動。「真正把城市打造成為區域經濟發展高地,當前重點要做好兩件事,一是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二是加快傳統優勢產業優化升級。」有關專家分析。「十二五」期間,我省設區市主城區將加速構建以現代服務業為主的產業結構,特別是黃金地段、金角銀邊,重點發展文化產業、金融保險、節慶會展、服務外包等高附加值的現代服務業;加快現代商貿流通設施建設,重點打造一批城市商業中心區和與總部經濟相結合的高端商務區、特色商業街、商業示範社區和商貿綜合體。而產業園區將增強聚集產業特別是新興產業功能,城市新區著力推進產業高端化。 搭建起聚集先進生產要素平台,我省城市將著力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形成產業發展與城市建設良性互動的格局。其中,石家莊市、唐山市加快建設在國內具有重要影響力的高端產業聚集區,在全省產業發展中發揮領跑作用。其他區域中心城市著力增強自主創新能力,發展壯大優勢產業,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加快發展第三產業。建管並重,實現城市和諧宜居 今後五年,承德市將新增經濟適用房、廉租房和公共租賃房分別為5570套、2500套和3700套,人均住房面積15平方米以下的城市低收入家庭實現應保盡保;秦皇島市將新建廉租住房1600套、經濟適用住房2300套、公共租賃住房5200套…… 在各市的「十二五」規劃中,都把保障房建設放到了重要位置。 為改善住房困難群體的住房條件,「十二五」時期,我省將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設,今年將建設20萬套保障性住房。同時,將加快城中村、舊居住區、棚戶區改造,設區市現有建成區范圍內城中村、棚戶區基本完成改造任務,舊居住區基本完成房屋整修和環境整治等改造任務。 城市的和諧並不僅僅停留在「住有所居」。推進城鎮建設上水平,打造繁榮舒適的宜居環境,還亟須完善路網等基礎設施,加快城市污染治理和生態建設,構建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可持續發展城市。 「實施三年上水平,市政設施完好率要達到90%以上、集中供熱普及率達80%以上。」孫燕北介紹,通過加大城市建設投入力度,3年後設區市污水集中處理率達到90%、中水回用率達到30%以上、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80%,同步推進污水、垃圾處理設施向村鎮延伸,促成一批重點鎮污水處理廠開工建設。

C. 河北奧博水處理有限公司怎麼樣

河北奧博水處理有限公司是2017-06-16在河北省邯鄲市注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獨資),注冊地址位於邯鄲冀南新區馬頭經濟開發區規劃縱三路西側。

河北奧博水處理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130492MA08NQ764D,企業法人董兆祥,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河北奧博水處理有限公司的經營范圍是:其他水的處理、利用與分配;環境污染處理專用葯劑材料(不含危險化學品)製造;水污染治理;環保技術推廣服務。(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方可開展經營活動)。

通過愛企查查看河北奧博水處理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D. 邯鄲東湖新城污水處理廠位置在哪

河北省邯鄲市叢台區支漳河路東100米。
邯鄲東湖新城文化中心片區,是東湖新城具有重要意義的核心公共文化建築。項目用地面積約109畝。東西354m,南北長206m。建築總面積86300㎡。

E. 邯鄲冀南新區和易物資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邯鄲冀南新區和易物資有限公司成立於2014年03月31日,主要經營范圍為建材(不含木材)、鋼材、有色金屬材料(不含稀有貴金屬)、塑料、橡膠製品、化工產品(不含危險化學品)、污水處理設備、電氣設備、冶金材料、防腐保溫材料的銷售等。
法定代表人:喬波
成立時間:2014-03-31
注冊資本:20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130492000000163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
公司地址:邯鄲冀南新區城南辦事處杏園營村西北

F. 河北都有哪些污水處理廠

污水處理 (sewage treatment,wastewater
treatment):為使污水達到排水某一水體或再次使用的水質要求,並對其進行凈化的過程。污水處理被廣泛應用於建築、農業,交通、能源、石化、環保、城市景觀、醫療、餐飲等各個領域,也越來越多地走進尋常百姓的日常生活。

污水處理常用產品有:石英砂濾料、無煙煤濾料、聚合氯化鋁、活性炭、蜂窩斜管填料、纖維球濾料等

聚丙烯醯胺產品簡介:聚丙烯醯胺(PAM)為水溶性高分子聚合物,不溶於大多數有機溶劑,具有良好的絮凝性,可以降低液體之間的磨擦阻力,按離子特性分可分為非離子、陰離子、陽離子和兩性型四種類型。

現代污水處理技術,按處理程度劃分,可分為一級、二級和三級處理,一般根據水質狀況和處理後的水的去向來確定污水處理程度。

一級處理

主要去除污水中呈懸浮狀態的固體污染物質,物理處理法大部分只能完成一級處理的要求。經過一級處理的污水,BOD一般可去除30%左右,達不到排放標准。一級處理屬於二級處理的預處理。

二級處理

主要去除污水中呈膠體和溶解狀態的有機污染物質(BOD,COD物質),去除率可達90%以上,使有機污染物達到排放標准,懸浮物去除率達95%出水效果好。

三級處理

進一步處理難降解的有機物、氮和磷等能夠導致水體富營養化的可溶性無機物等。主要方法有生物脫氮除磷法,混凝沉澱法,砂濾法,活性炭吸附法,離子交換法和電滲析法等。

整個過程為通過粗格柵的原污水經過污水提升泵提升後,經過格柵或者篩率器,之後進入沉砂池,經過砂水分離的污水進入初次沉澱池,以上為一級處理(即物理處理),初沉池的出水進入生物處理設備,有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其中活性污泥法的反應器有曝氣池,氧化溝等,生物膜法包括生物濾池、生物轉盤、生物接觸氧化法和生物流化床),生物處理設備的出水進入二次沉澱池,二沉池的出水經過消毒排放或者進入三級處理,一級處理結束到此為二級處理,三級處理包括生物脫氮除磷法,混凝沉澱法,砂濾法,活性炭吸附法,離子交換法和電滲析法。二沉池的污泥一部分迴流至初次沉澱池或者生物處理設備,一部分進入污泥濃縮池,之後進入污泥消化池,經過脫水和乾燥設備後,污泥被最後利用。

G. 哪個城市的旅遊綜合體建設相對成熟以及相對應的項目

中共河北省委辦公廳

河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關於開展城鎮建設三年上水平工作的實施意見

冀辦發〔2010〕36號

(2010年12月24日)

--------------------------------------------------------------------------------

為加快推進城市化進程,省委、省政府決定在城鎮面貌三年大變樣基礎上,從2011年起,在全省開展城鎮建設三年上水平工作。經省委、省政府同意,現提出以下實施意見。

一、總體要求

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圍繞建設繁榮舒適的現代化城市,堅持以人為本、改善民生、綠色低碳、生態宜居基本理念,全面加快城市建設方式轉型和創新,著力推動城市的環境質量、聚集能力、承載功能、居住條件、風貌特色、管理服務六個方面上水平,增強城市聚集優質要素、輻射周邊地區和城鄉統籌的能力,提高人民群眾對城市建設的滿意度和幸福指數,促進全省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經過三年努力,全省城市現代化建設邁出重大步伐,設區市主要設施指標和環境指標超過全國平均水平,部分指標達到或接近國內先進水平,縣級市和縣城主要設施指標和環境指標超過全國平均水平,創建一批中國人居環境獎城市和國家園林城市,努力建設在國內外有一定影響力的宜居城市。

二、基本目標任務

(一)城市環境質量上水平。堅持把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放在首位,著力建設資源節約、環境友好、可持續發展城市,從總體上改善城市人居環境質量。

空氣與水環境。強力推進城鎮污染減排工程,城市中心區重污染企業限期完成搬遷改造。市、縣(市)空氣質量穩定達到國家二級標准,好於一級標准天數明顯增加。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全部達標,建成區內河流水質達到水環境功能區劃要求,跨界河流斷面水質達到環保目標考核要求。

污水和廢物處理。城鎮污水處理廠全部完成升級改造任務,並實現聯網在線監控。設區市污水處理率、回用率分別達到90%、30%以上;推行垃圾處理無害化、減量化、資源化,設區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80%,危險廢物和醫療廢物安全處置率達到1OO%。縣(市)污水處理率達到85%,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80%。省級重點鎮和現狀人口1萬人以上的鎮建成污水處理廠。縣級市、環首都和沿海縣、50%的其他縣建立"村收集、鄉轉運、縣處理"的城鄉一體垃圾處理體系。

園林綠化。大幅度增加中心城區綠量,設區市中心城區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到6平方米以上,每個設區市建成3個以上省級精品公園,重點部位綠化養護管理達到省一級標准,達到30米見綠、500米見園的公園綠地服務標准。秦皇島、唐山、廊坊市力爭進入國家生態園林城市行列,其他設區市達到國家園林城市標准,縣級市全部建成省級園林城市,60%的縣城建成省級園林縣城。

建築節能。設區市新建建築節能強制性標准執行率達到100%,既有居住建築供熱計量及節能改造完成3000萬平方米,四個生態示範新城(新區)建設主要指標位居全國前列,可再生能源建築應用比率達到38%,每個設區市建成3個以上、每個縣級市建成1個以上綠色建築示範小區,開展綠色建築星級評價標識工作。

新技術推廣。以示範城市和示範項目為載體,推廣綠色建築、可再生能源應用、節水與水資源開發利用、沿海灘塗園林綠化、建築垃圾資源化利用、新民居建設集成、地下空間開發利用等新技術,每個設區市建成2個省級以上科技示範工程。制定實施《河北省綠色建築標准》、《河北省居住建築節能設計標准》等地方標准。

(二)城市聚集能力上水平。堅持把聚集優質要素作為城市改造建設的主攻方向,加快高端人流、物流、資金流、技術流、信息流向城市匯集,提高城市核心競爭力。

產業聚集區。推動產業與城市融合發展,加強產業聚集區規劃建設和管理,做大做強一批國家級和省級開發區,將一批省級開發區升級為國家級開發區,新增一批出口加工區和保稅區,創建一批工業聚集區、新興產業示範區,加快戰略性新興產業、高端現代服務業和傳統優勢產業等聚集步伐,形成"產城一體、互動發展''的格局。

商貿物流設施。修訂完善城市商業網點規劃,合理布局各類商業設施,建設一批集購物、餐飲、娛樂、休閑於一體的商業綜合體項目,優化升級商貿流通業結構。培育總部經濟,吸引國內外知名企業總部入駐,打造高品位中央商務區。推進大型綜合性和專業性物流園區、大型文化產業和創意產業園區建設。發展社區商業,推進標准化菜市場、早快餐、家政服務體系建設。

會展旅遊設施。建設一批高標準星級賓館等接待設施,加快建設石家莊、唐山、邯鄲、秦皇島等會展中心城市,提高承辦國際及全國性會展活動能力。加強風景名勝區綜合治理,新創建2-3個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省級風景名勝區達到50個,以環首都風景名勝區為重點培育高品質旅遊帶。

人才家園。環首都縣(市、區)各建設1個高層次人才創業園區和1個以公共租賃房為主體的人才家園。

(三)城市承載功能上水平。堅持功能配套和結構優化,推進城市基礎設施一體化建設和網路化發展,預防和治理"城市病",全面提升城市綜合功能和區域板塊影響力。。

道路交通。加快城市機場、高速公路等跨區域基礎設施建設,構建中心城區與周邊地區快速交通網路。推進道路交通設施立體化、網路化,每個設區市都要建成1個現代化綜合交通樞紐。設區市建成區人均道路面積達到17平方米,道路網密度達到6公里/平方公里。實施公交優先戰略,雙向六車道以上道路全部設置公交專用道,石家莊、唐山公交出行分擔率達到30%以上,其他設區市達到25%以上。發展大運量快速公交系統,石家莊、唐山開工建設軌道交通。自行車道設置全部達到國家標准。實施城市暢通工程,加強智能交通管理系統建設,增加停車供給,各設區市努力進位升級,石家莊、唐山、邯鄲創建城市交通模範管理城市。

市政設施。加快各類市政設施配套建設,建立功能齊全、運轉高效的市政設施體系。實施架空線路入地改造,主要新建道路採用地下管線共同溝模式,對街道路面及其附屬設施進行全面達標改造、規范設置和美化。設區市市政設施完好率達到90%以上;集中供熱普及率達到80%以上,供熱計量收費面積達到30%以上;燃氣普及率達到99%以上,其中管道燃氣比重達到80%以上。縣(市)燃氣普及率達到70%以上,市政設施完好率達到80%以上。

公共設施。高標准建設文化、教育、科技、體育:醫療、養老、兒童活動等大型公共服務設施項目,各設區市博物館、展覽館、圖書館達到國家基本要求,建成綜合性文化體育中心。設區市中小學幼兒園教育設施水平全部達到國家建設標准。統籌安排社區行政管理、商業服務、文化體育、醫療衛生、社區服務等配套服務設施,建立完善的社區公共服務和物業管理體系。結合人防工程,開發利用城市地下空間。

城市防災。編制市政公共設施防災減災規劃,建立地質災害預警、防治和應急體系,加強城市防內澇系統和搶險救援裝備建設,按照國家標准設置消防車通道。

(四)城市居住條件上水平。堅持以人為本、民生優先,加強保障性住房和便民服務設施建設,大幅度提高城市居住質量。

|

保障性住房。實施住房保障安居工程,擴大住房保障范圍,建立以公共租賃住房、廉租住房為主的保障體系,對人均住房建築面積15平方米以下且家庭住房建築面積50平方米以下的城市低收入家庭應保盡保,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難群體的住房條件明顯改善。各市每年建設的廉租住房、公共租賃住房、經濟適用住房和限價商品住房套數達到當地上年度城鎮家庭戶數的2%以上,其中設區市市區不低於2.5%、縣(市)不低於1%。政府擁有產權的住房達到當年新增保障性住房的1/3以上。集中建設向農民工出租的公共租賃住房、集體宿舍。推行商品住宅裝修一次到位。

棚戶區改造。設區市3000平方米以上集中成片棚戶區(含城市、工礦、煤礦、林業、墾區棚戶區)基本完成改造任務。

城中村改造。設區市2008年初建成區范圍內80%的城中村基本完成改造任務,已完成改造的城中村全部實現土地性質轉為國有、村民身份轉為城鎮居民、集體經濟資產轉為規范的公司運營,村民委員會按程序轉為居委會。設區市2010年初建成區范圍內所有城中村完成房屋拆遷、村民安置和土地收儲。

舊住宅區改造。設區市2000年以前建成的、未列入舊城改造計劃的、建築面積3萬平方米以上的舊住宅小區,完成房屋整修、環境整治、違章拆除、設施補建和規范管理等改造任務。搞好居住小區配套設施規劃建設,嚴格小區配套設施驗收管理。

舊商貿區改造。推行成片區、立體化改造模式,打造一批集休閑、娛樂、商務、旅遊、文化等功能為一體的商貿街區,設區市改造建設2個以上綜合商業街區,便民市場按照合理服務半徑實現全覆蓋。

便民服務設施。以"貼近群眾、方便百姓"為主題,以街道和社區為主戰場,高標准整治建設小街巷、小游園、過街天橋(地下通道)、小型停車場、小型體育設施、早(夜)市、社區衛生站、街巷地名標志及道路指引牌、無障礙通道、公廁。發展社區多媒體便民綜合服務站,提供各類繳費、信息咨詢等服務。

(五)城市風貌特色上水平。堅持精心設計、匠心雕琢,充分挖掘和提煉城市自然景觀和歷史文脈,塑造富有地域特色的品綜合交通、城市水系、景觀風貌以及城市有形文化、防災減災等重點專項規劃,中心城市統籌管理區域內規劃建設用地實現控詳規全覆蓋,所有縣城總體規劃重新進行修編。推行規劃方案比選和重要建築方案設計國際招標,強化"五線''管理,嚴格執行規劃委員會、專家論證和公眾參與制度。採取多種形式建設規劃展館,所有設市城市、環首都經濟圈的縣城,以及"十二五"末人口規模達到20萬人的縣城都要建成規劃展館。

城市設計。圍繞塑造風貌特色開展城市設計,重點搞好行政中心、商業商務中心、文化體育中心、綜合交通樞紐、濱水地區、高層建築集中區、歷史街區等重點區域城市設計。制訂《河北省城市設計導則》,各設區市制訂城市風貌特色管理規定,對城市色彩、建築、街道、綠化、水體、照明和城市傢具等,作出規劃控制要求和導引範例,對歷史文化街區、傳統特色風貌區進行保護性改造,彰顯城市歷史文化內涵。

景觀建設。對主次幹道兩側和城市廣場、公園、重要公共建築周邊景觀要素進行系統性改造。整治城區河湖水系,重點搞好河道生態護砌、沿岸綠化等工程建設,增添文化亭廊、休閑座椅等設施,打造都市風光帶。開展城市雕塑營活動,建設一批雕塑公園或雕塑長廊。推廣節能照明技術和設備,道路和景觀照明集中控制率達到95%。

精品工程。創建一批高品質特色街區、樣板道路、風貌建築、示範小區、文化廣場和城市標志性建築(群.),設區市2萬平方米以上單體公共建築、4萬平方米以上公共建築群都要建成精品工程。

(六)城市管理服.務上水平。堅持建管並重、綜合治理,以精細化、標准化為核心,以信息化為載體,建立高效的城市管理體制和運行模式。

容貌整治。以治臟治亂為重點,集中整治佔道經營、亂堆亂放、亂貼亂掛,清除城區道路、河道、市場、工地積存垃圾,徹底消除衛生死角;全面整治各類廣告牌匾和標識。設區市全面做到垃圾密閉收集運輸、日產日清,清運率達到100%,'主次幹道16小時保潔、重點區域24小時保潔,機械化清掃率達到50%。,綜合管理。推進城市管理領域相對集中行政處罰權工作,完成城市管理重心下移,使區、街管理職能到位,並確保費隨事轉、人隨事走。實施城市管理、設施配套、公共服務進社區工程,物業管理覆蓋率達到60%。堅持文明執法、群眾參與,推行柔性、親民、和諧的城市管理。

數字化管理。加快城市寬頻網建設和數字廣播電視網路改造,建立統籌數字規劃、數字城管和數字住房三大平台為基礎的現代城市管理體系,推進城市數字化管理向縣(市)延伸。整合城市空間信息資源,實現專業管理系統標准統一、系統融合和數與城市管理。制定和完善市民公約,培養與現代城市相適應的基本禮儀和行為習慣,市民公共場所行為達到國家文明城市標准,交通守法率達到國家暢通工程標准。

三、設區市重點項目

根據區位條件、產業基礎和環境容量,因地制宜確定各設區市基礎設施建設和產業聚集等重點項目。

石家莊市充分發揮省會優勢,著力發展總部經濟、文化旅遊、商貿物流、生物醫葯、電子信息、軟體、信息服務、紡織服裝、精密現代服務業等優勢產業,構築主城區為核心,鹿泉、藁城、欒城和空港城為組團的大都市區,以正定新區開發、老城區改造建設、空港物流園建設、大西柏坡建設為引擎,打造十大繁華片區、十大標志性建築(群),實施環城水系等環境工程,開展每人1盆花活動。高標准完成石家莊機場改擴建、客運專線和貨運外遷等大型交通樞紐工程。

唐山市充分發揮省域中心城市和沿海港口優勢,著力發展精品鋼鐵、裝備製造、循環化工、港口物流、電子信息、新型建材等優勢產業,發展壯大總部經濟,統籌中心城區與豐潤、古冶、開平、南堡、海港、唐山灣生態城等城市組團,構築"雙核"大都市格局,開發建設南湖生態城、唐山灣生態城、鳳凰新城、空港城、環城水系、唐山灣國際旅遊島,改造建設唐山西站、鳳山、彎道山、大城山等城市片區。

承德市發揮文化、生態等獨特優勢,著力發展休閑旅遊、釩鈦製品、現代農業、食品加工、清潔能源、裝備製造、新型材料等優勢產業。構建大水系、大交通、大景觀、大產業、大建設格局,綜合整治灤河、武烈河,恢復避暑山莊、外八廟水系,打造皇家文化、佛教文化、民俗文化景觀風貌,統籌中心城區與灤平縣、承德縣、隆化縣部分鄉鎮協調發展,加快山莊外廟、承德新城、上板城、空港城等片區建設,形成帶狀形、組團式、多中心"五區三帶"國際旅遊城市發展格局。

張家口市充分發揮壩上草原、冰雪文化優勢,著力發展旅遊服務、新型能源、裝備製造、現代物流、電子信息和礦產品深加工,整合中心城區、宣化區、下花園區、萬全縣、宣化縣、崇禮縣及周邊建制鎮資源,形成組團式大城市格局,加快綜合交通、生態環境、文化旅遊、民生保障、產業園區等體系建設,實施清水河等水系整治和沿岸景觀風貌建設,創建國家級園林城市。建設文化藝術會展中心、歷史博物館等大型公共設施項目,搞好大境門修復改造等歷史文化保護工程。

秦皇島市充分發揮生態、旅遊優勢,著力發展休閑旅遊、裝備製造、港口物流、電子信息、軟體、信息服務、食品加工、總部經濟、現代服務業等優勢產業,整合昌黎、撫寧的沿海資源,構築山海關區、海港區、北戴河區、北戴河新區、昌黎、撫寧的組團式空間格局,以實施''旅遊立市''戰略、打造五A級景區為主線,瞄準國內外一流海濱城市,全面提升城市功能、環境和品位,改造建設市區道路,研究發展城市輕軌項目,做大做強濱海城市生態環境優勢,開發建設一批旅遊接待綜合性項目。

廊坊市充分發揮環首都優勢,著力發展總部經濟、會展經濟、電子信息、軟體、信息服務、科技孵化、休閑旅遊、現代農業等優勢產業,整合中心城區與固安、永清、臨空港產業園區等資源,加快構建生態、智能、休閑、商務型中心城市,實施京廊、京固、京燕輕軌項目,實現廊坊環京縣(市、區)與北京軌道交通的對接。開發建設萬庄新城、廊坊科技谷、空港新城、安次新興產業示範區、廣陽新興產業示範區等新城區。

保定市充分發揮歷史文化優勢,著力發展文化旅遊、新能源、汽車製造、紡織服裝、現代中葯、現代物流等優勢產業,以中心城區為核心,統籌清苑、滿城、徐水和安新,構建"一城三星一淀"都市區發展格局,立足建設大城市、完善大交通、深化大水系,精心打造文化名城、山水保定、低碳城市三張名片,建設北部電谷新城、東部高鐵客站新城、東湖文化中心片區、西湖體育新城和市民中心5大新區,完成府河、西大園、清真寺三大片區整體拆遷改造。

滄州市充分發揮沿海臨港優勢,著力發展石油化工、裝備製造、冶金建材、臨港物流、濱海旅遊等優勢產業,整合青縣、滄縣空間資源,做大做優中心城區,加快建設黃驊生態新城。實施新城開發、舊城提升、運河整治等重大戰略,加快開發滄州新城,基本建成起步區,建設市民服務中心、文化教育中心、體育中心、金融商業中心等重大服務設施。

衡水市充分發揮衡水湖資源優勢,著力發展休閑旅遊、高新技術、現代物流、工程橡膠、食品加工、現代農業等優勢產業。整合中心城區和冀州城區資源,構建"一湖兩城,,空間發展格局。完成河東老城區主體改造,改善提升舊城區,衡水湖生態城打造成為成熟的旅遊度假區,加快開發建設南部濱湖新城,創建省級園林城市,打造以市區為中心的半小時交通圈。

邢台市充分發揮緊鄰太行山的資源優勢,著力發展新能源、煤鹽化工、裝備製造、紡織服裝、休閑旅遊等優勢產業,以中心城區為核心,整合邢台縣、南和縣、任縣、內丘縣、沙河市等周.邊地區,構建組團式大城市空間格局,實施"一城五星,,和"五大區域"開發戰略,加大高新技術開發區和七里河新區開發建設力度,加快邢台新區、濱水生態區和石武高鐵站周邊綜合商務區開發建設,全面啟動邢台新區起步區建設。

邯鄲市充分發揮省際區位、歷史文化資源優勢,著力發展精品鋼鐵、裝備製造、現代物流、煤炭、化工、高新技術、文化旅遊等優勢產業,整合峰峰、磁縣、成安、肥鄉、廣府、永年空間資源,構建大都市區空間格局,培育冀南新區等五大產業集聚區,開發建設東部新城等六大新城、中央商務區等四大功能區、文化藝術中心等四大公共設施,整治建設南湖、滏陽河等"四湖六河'',開展"森林邯鄲"、"每人一棵樹」活動。

各設區市要積極推動縣城擴容升級,制定所屬縣(市)城鎮建設三年上水平工作實施方案,努力打造一批高標准小城市,促進縣域經濟加快發展。加快城鄉一體化進程,開展城鄉總體規劃試點,推進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向農村延伸,加大對農村新民居建設和危舊房改造的政策指導和支持力度。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級黨委、政府要切實把城鎮建設三年上水平工作放在戰略位置,黨政一把手要親自謀劃和組織推動。有關部門要發揮職能作用,形成協調聯動、合力推進的工作機制。完善重點工作調度、督查、通報制度,適時組織觀摩交流活動。加大宣傳力度,營造濃厚的輿論氛圍。開展分層次、大規模培訓,大膽培養和選拔使用各類人才。各地要明確城鎮建設三年上水平工作機構,配足配強適應工作需要的工作力量,提供經費保障。

(二)推進改革創新。進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觀念、提升理念,堅持擴大開放、打開城門搞建設,引進戰略合作者搞頂層規劃、頂層設計、頂層開發。'深化城市規劃、城建投融資、住房保障、城市管理等領域的改革,改革戶籍管理制度,鼓勵農民進城落戶;推行城建投融資公司運作模式,加強資本注入和資產整合;建立以廉租住房、公共租賃住房為主的保障性住房體系;對污水和垃圾處理項目建設實行以獎代補政策;進一步下放審批許可權,特別是對於重點發展地區,能下放的許可權全部下放。鼓勵創環境獎和十佳綠色建築、十佳綠色小區、十佳公園、十佳公共建築、十佳景觀大道、十佳特色街區等評選活動,各市也要相應開展評選活動。開展群眾滿意度調查。

(四)強化項目支撐。把項目建設作為主抓手,切實將任務落實到項目、責任落實到幹部。每個市都要建設一批重大項目,實行"領導+指揮部+融資平台"的項目推進機制,各市都要組建領導掛帥的重大項目指揮班子,實施投融資、招投標、工程建設、項目廉政等全過程負責。

(五)完善制度標准。大力推行科學民主決策,建立重大事項方案論證、聽證和公示、公布制度。加強制度與標准化建設,建立起省市縣全覆蓋,地方性法規、政府規章、規范性文件、地方標准和技術導則相配套的制度體系,努力構建長效機制。開展對標活動,每個市都要確定一個國內先進城市作為追趕目標,制定與先進城市接軌的標准體系。

(六)組織評估考核。省委、省政府對各設區市進行重點工作專項評估;每年組織一次考核,第三年進行匯總評比。將評估考核結果納入幹部績效考核'對做出突出貢獻的集體和個人進行表彰和獎勵。制定《城鎮建設三年上水平基本目標任務指標體系》,作為評估考核依據。各設區市也要建立對縣(市)的評估考核機制。

(七)搞好縣(市)指導。各市要按照抓兩頭、帶整體的原則,加強對所屬縣(市)的工作指導和督促檢查,促進縣城建設朝著特色突出、設施良好、環境優美的方向發展。縣級市和基礎條件優越的縣城要發揮領跑作用,向高標准中等城市邁進。其他縣城要因地制宜、盡力而為,努力建設高標准小城市。

H. 河北三年上水平與三年大變樣的區別

中共河北省委辦公廳

河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關於開展城鎮建設三年上水平工作的實施意見

冀辦發〔2010〕36號

(2010年12月24日)

--------------------------------------------------------------------------------

為加快推進城市化進程,省委、省政府決定在城鎮面貌三年大變樣基礎上,從2011年起,在全省開展城鎮建設三年上水平工作。經省委、省政府同意,現提出以下實施意見。

一、總體要求

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圍繞建設繁榮舒適的現代化城市,堅持以人為本、改善民生、綠色低碳、生態宜居基本理念,全面加快城市建設方式轉型和創新,著力推動城市的環境質量、聚集能力、承載功能、居住條件、風貌特色、管理服務六個方面上水平,增強城市聚集優質要素、輻射周邊地區和城鄉統籌的能力,提高人民群眾對城市建設的滿意度和幸福指數,促進全省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經過三年努力,全省城市現代化建設邁出重大步伐,設區市主要設施指標和環境指標超過全國平均水平,部分指標達到或接近國內先進水平,縣級市和縣城主要設施指標和環境指標超過全國平均水平,創建一批中國人居環境獎城市和國家園林城市,努力建設在國內外有一定影響力的宜居城市。

二、基本目標任務

(一)城市環境質量上水平。堅持把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放在首位,著力建設資源節約、環境友好、可持續發展城市,從總體上改善城市人居環境質量。

空氣與水環境。強力推進城鎮污染減排工程,城市中心區重污染企業限期完成搬遷改造。市、縣(市)空氣質量穩定達到國家二級標准,好於一級標准天數明顯增加。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全部達標,建成區內河流水質達到水環境功能區劃要求,跨界河流斷面水質達到環保目標考核要求。

污水和廢物處理。城鎮污水處理廠全部完成升級改造任務,並實現聯網在線監控。設區市污水處理率、回用率分別達到90%、30%以上;推行垃圾處理無害化、減量化、資源化,設區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80%,危險廢物和醫療廢物安全處置率達到1OO%。縣(市)污水處理率達到85%,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80%。省級重點鎮和現狀人口1萬人以上的鎮建成污水處理廠。縣級市、環首都和沿海縣、50%的其他縣建立"村收集、鄉轉運、縣處理"的城鄉一體垃圾處理體系。

園林綠化。大幅度增加中心城區綠量,設區市中心城區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到6平方米以上,每個設區市建成3個以上省級精品公園,重點部位綠化養護管理達到省一級標准,達到30米見綠、500米見園的公園綠地服務標准。秦皇島、唐山、廊坊市力爭進入國家生態園林城市行列,其他設區市達到國家園林城市標准,縣級市全部建成省級園林城市,60%的縣城建成省級園林縣城。

建築節能。設區市新建建築節能強制性標准執行率達到100%,既有居住建築供熱計量及節能改造完成3000萬平方米,四個生態示範新城(新區)建設主要指標位居全國前列,可再生能源建築應用比率達到38%,每個設區市建成3個以上、每個縣級市建成1個以上綠色建築示範小區,開展綠色建築星級評價標識工作。

新技術推廣。以示範城市和示範項目為載體,推廣綠色建築、可再生能源應用、節水與水資源開發利用、沿海灘塗園林綠化、建築垃圾資源化利用、新民居建設集成、地下空間開發利用等新技術,每個設區市建成2個省級以上科技示範工程。制定實施《河北省綠色建築標准》、《河北省居住建築節能設計標准》等地方標准。

(二)城市聚集能力上水平。堅持把聚集優質要素作為城市改造建設的主攻方向,加快高端人流、物流、資金流、技術流、信息流向城市匯集,提高城市核心競爭力。

產業聚集區。推動產業與城市融合發展,加強產業聚集區規劃建設和管理,做大做強一批國家級和省級開發區,將一批省級開發區升級為國家級開發區,新增一批出口加工區和保稅區,創建一批工業聚集區、新興產業示範區,加快戰略性新興產業、高端現代服務業和傳統優勢產業等聚集步伐,形成"產城一體、互動發展''的格局。

商貿物流設施。修訂完善城市商業網點規劃,合理布局各類商業設施,建設一批集購物、餐飲、娛樂、休閑於一體的商業綜合體項目,優化升級商貿流通業結構。培育總部經濟,吸引國內外知名企業總部入駐,打造高品位中央商務區。推進大型綜合性和專業性物流園區、大型文化產業和創意產業園區建設。發展社區商業,推進標准化菜市場、早快餐、家政服務體系建設。

會展旅遊設施。建設一批高標準星級賓館等接待設施,加快建設石家莊、唐山、邯鄲、秦皇島等會展中心城市,提高承辦國際及全國性會展活動能力。加強風景名勝區綜合治理,新創建2-3個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省級風景名勝區達到50個,以環首都風景名勝區為重點培育高品質旅遊帶。

人才家園。環首都縣(市、區)各建設1個高層次人才創業園區和1個以公共租賃房為主體的人才家園。

(三)城市承載功能上水平。堅持功能配套和結構優化,推進城市基礎設施一體化建設和網路化發展,預防和治理"城市病",全面提升城市綜合功能和區域板塊影響力。。

道路交通。加快城市機場、高速公路等跨區域基礎設施建設,構建中心城區與周邊地區快速交通網路。推進道路交通設施立體化、網路化,每個設區市都要建成1個現代化綜合交通樞紐。設區市建成區人均道路面積達到17平方米,道路網密度達到6公里/平方公里。實施公交優先戰略,雙向六車道以上道路全部設置公交專用道,石家莊、唐山公交出行分擔率達到30%以上,其他設區市達到25%以上。發展大運量快速公交系統,石家莊、唐山開工建設軌道交通。自行車道設置全部達到國家標准。實施城市暢通工程,加強智能交通管理系統建設,增加停車供給,各設區市努力進位升級,石家莊、唐山、邯鄲創建城市交通模範管理城市。

市政設施。加快各類市政設施配套建設,建立功能齊全、運轉高效的市政設施體系。實施架空線路入地改造,主要新建道路採用地下管線共同溝模式,對街道路面及其附屬設施進行全面達標改造、規范設置和美化。設區市市政設施完好率達到90%以上;集中供熱普及率達到80%以上,供熱計量收費面積達到30%以上;燃氣普及率達到99%以上,其中管道燃氣比重達到80%以上。縣(市)燃氣普及率達到70%以上,市政設施完好率達到80%以上。

公共設施。高標准建設文化、教育、科技、體育:醫療、養老、兒童活動等大型公共服務設施項目,各設區市博物館、展覽館、圖書館達到國家基本要求,建成綜合性文化體育中心。設區市中小學幼兒園教育設施水平全部達到國家建設標准。統籌安排社區行政管理、商業服務、文化體育、醫療衛生、社區服務等配套服務設施,建立完善的社區公共服務和物業管理體系。結合人防工程,開發利用城市地下空間。

城市防災。編制市政公共設施防災減災規劃,建立地質災害預警、防治和應急體系,加強城市防內澇系統和搶險救援裝備建設,按照國家標准設置消防車通道。

(四)城市居住條件上水平。堅持以人為本、民生優先,加強保障性住房和便民服務設施建設,大幅度提高城市居住質量。

|

保障性住房。實施住房保障安居工程,擴大住房保障范圍,建立以公共租賃住房、廉租住房為主的保障體系,對人均住房建築面積15平方米以下且家庭住房建築面積50平方米以下的城市低收入家庭應保盡保,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難群體的住房條件明顯改善。各市每年建設的廉租住房、公共租賃住房、經濟適用住房和限價商品住房套數達到當地上年度城鎮家庭戶數的2%以上,其中設區市市區不低於2.5%、縣(市)不低於1%。政府擁有產權的住房達到當年新增保障性住房的1/3以上。集中建設向農民工出租的公共租賃住房、集體宿舍。推行商品住宅裝修一次到位。

棚戶區改造。設區市3000平方米以上集中成片棚戶區(含城市、工礦、煤礦、林業、墾區棚戶區)基本完成改造任務。

城中村改造。設區市2008年初建成區范圍內80%的城中村基本完成改造任務,已完成改造的城中村全部實現土地性質轉為國有、村民身份轉為城鎮居民、集體經濟資產轉為規范的公司運營,村民委員會按程序轉為居委會。設區市2010年初建成區范圍內所有城中村完成房屋拆遷、村民安置和土地收儲。

舊住宅區改造。設區市2000年以前建成的、未列入舊城改造計劃的、建築面積3萬平方米以上的舊住宅小區,完成房屋整修、環境整治、違章拆除、設施補建和規范管理等改造任務。搞好居住小區配套設施規劃建設,嚴格小區配套設施驗收管理。

舊商貿區改造。推行成片區、立體化改造模式,打造一批集休閑、娛樂、商務、旅遊、文化等功能為一體的商貿街區,設區市改造建設2個以上綜合商業街區,便民市場按照合理服務半徑實現全覆蓋。

便民服務設施。以"貼近群眾、方便百姓"為主題,以街道和社區為主戰場,高標准整治建設小街巷、小游園、過街天橋(地下通道)、小型停車場、小型體育設施、早(夜)市、社區衛生站、街巷地名標志及道路指引牌、無障礙通道、公廁。發展社區多媒體便民綜合服務站,提供各類繳費、信息咨詢等服務。

(五)城市風貌特色上水平。堅持精心設計、匠心雕琢,充分挖掘和提煉城市自然景觀和歷史文脈,塑造富有地域特色的品綜合交通、城市水系、景觀風貌以及城市有形文化、防災減災等重點專項規劃,中心城市統籌管理區域內規劃建設用地實現控詳規全覆蓋,所有縣城總體規劃重新進行修編。推行規劃方案比選和重要建築方案設計國際招標,強化"五線''管理,嚴格執行規劃委員會、專家論證和公眾參與制度。採取多種形式建設規劃展館,所有設市城市、環首都經濟圈的縣城,以及"十二五"末人口規模達到20萬人的縣城都要建成規劃展館。

城市設計。圍繞塑造風貌特色開展城市設計,重點搞好行政中心、商業商務中心、文化體育中心、綜合交通樞紐、濱水地區、高層建築集中區、歷史街區等重點區域城市設計。制訂《河北省城市設計導則》,各設區市制訂城市風貌特色管理規定,對城市色彩、建築、街道、綠化、水體、照明和城市傢具等,作出規劃控制要求和導引範例,對歷史文化街區、傳統特色風貌區進行保護性改造,彰顯城市歷史文化內涵。

景觀建設。對主次幹道兩側和城市廣場、公園、重要公共建築周邊景觀要素進行系統性改造。整治城區河湖水系,重點搞好河道生態護砌、沿岸綠化等工程建設,增添文化亭廊、休閑座椅等設施,打造都市風光帶。開展城市雕塑營活動,建設一批雕塑公園或雕塑長廊。推廣節能照明技術和設備,道路和景觀照明集中控制率達到95%。

精品工程。創建一批高品質特色街區、樣板道路、風貌建築、示範小區、文化廣場和城市標志性建築(群.),設區市2萬平方米以上單體公共建築、4萬平方米以上公共建築群都要建成精品工程。

(六)城市管理服.務上水平。堅持建管並重、綜合治理,以精細化、標准化為核心,以信息化為載體,建立高效的城市管理體制和運行模式。

容貌整治。以治臟治亂為重點,集中整治佔道經營、亂堆亂放、亂貼亂掛,清除城區道路、河道、市場、工地積存垃圾,徹底消除衛生死角;全面整治各類廣告牌匾和標識。設區市全面做到垃圾密閉收集運輸、日產日清,清運率達到100%,'主次幹道16小時保潔、重點區域24小時保潔,機械化清掃率達到50%。,綜合管理。推進城市管理領域相對集中行政處罰權工作,完成城市管理重心下移,使區、街管理職能到位,並確保費隨事轉、人隨事走。實施城市管理、設施配套、公共服務進社區工程,物業管理覆蓋率達到60%。堅持文明執法、群眾參與,推行柔性、親民、和諧的城市管理。

數字化管理。加快城市寬頻網建設和數字廣播電視網路改造,建立統籌數字規劃、數字城管和數字住房三大平台為基礎的現代城市管理體系,推進城市數字化管理向縣(市)延伸。整合城市空間信息資源,實現專業管理系統標准統一、系統融合和數與城市管理。制定和完善市民公約,培養與現代城市相適應的基本禮儀和行為習慣,市民公共場所行為達到國家文明城市標准,交通守法率達到國家暢通工程標准。

三、設區市重點項目

根據區位條件、產業基礎和環境容量,因地制宜確定各設區市基礎設施建設和產業聚集等重點項目。

石家莊市充分發揮省會優勢,著力發展總部經濟、文化旅遊、商貿物流、生物醫葯、電子信息、軟體、信息服務、紡織服裝、精密現代服務業等優勢產業,構築主城區為核心,鹿泉、藁城、欒城和空港城為組團的大都市區,以正定新區開發、老城區改造建設、空港物流園建設、大西柏坡建設為引擎,打造十大繁華片區、十大標志性建築(群),實施環城水系等環境工程,開展每人1盆花活動。高標准完成石家莊機場改擴建、客運專線和貨運外遷等大型交通樞紐工程。

唐山市充分發揮省域中心城市和沿海港口優勢,著力發展精品鋼鐵、裝備製造、循環化工、港口物流、電子信息、新型建材等優勢產業,發展壯大總部經濟,統籌中心城區與豐潤、古冶、開平、南堡、海港、唐山灣生態城等城市組團,構築"雙核"大都市格局,開發建設南湖生態城、唐山灣生態城、鳳凰新城、空港城、環城水系、唐山灣國際旅遊島,改造建設唐山西站、鳳山、彎道山、大城山等城市片區。

承德市發揮文化、生態等獨特優勢,著力發展休閑旅遊、釩鈦製品、現代農業、食品加工、清潔能源、裝備製造、新型材料等優勢產業。構建大水系、大交通、大景觀、大產業、大建設格局,綜合整治灤河、武烈河,恢復避暑山莊、外八廟水系,打造皇家文化、佛教文化、民俗文化景觀風貌,統籌中心城區與灤平縣、承德縣、隆化縣部分鄉鎮協調發展,加快山莊外廟、承德新城、上板城、空港城等片區建設,形成帶狀形、組團式、多中心"五區三帶"國際旅遊城市發展格局。

張家口市充分發揮壩上草原、冰雪文化優勢,著力發展旅遊服務、新型能源、裝備製造、現代物流、電子信息和礦產品深加工,整合中心城區、宣化區、下花園區、萬全縣、宣化縣、崇禮縣及周邊建制鎮資源,形成組團式大城市格局,加快綜合交通、生態環境、文化旅遊、民生保障、產業園區等體系建設,實施清水河等水系整治和沿岸景觀風貌建設,創建國家級園林城市。建設文化藝術會展中心、歷史博物館等大型公共設施項目,搞好大境門修復改造等歷史文化保護工程。

秦皇島市充分發揮生態、旅遊優勢,著力發展休閑旅遊、裝備製造、港口物流、電子信息、軟體、信息服務、食品加工、總部經濟、現代服務業等優勢產業,整合昌黎、撫寧的沿海資源,構築山海關區、海港區、北戴河區、北戴河新區、昌黎、撫寧的組團式空間格局,以實施''旅遊立市''戰略、打造五A級景區為主線,瞄準國內外一流海濱城市,全面提升城市功能、環境和品位,改造建設市區道路,研究發展城市輕軌項目,做大做強濱海城市生態環境優勢,開發建設一批旅遊接待綜合性項目。

廊坊市充分發揮環首都優勢,著力發展總部經濟、會展經濟、電子信息、軟體、信息服務、科技孵化、休閑旅遊、現代農業等優勢產業,整合中心城區與固安、永清、臨空港產業園區等資源,加快構建生態、智能、休閑、商務型中心城市,實施京廊、京固、京燕輕軌項目,實現廊坊環京縣(市、區)與北京軌道交通的對接。開發建設萬庄新城、廊坊科技谷、空港新城、安次新興產業示範區、廣陽新興產業示範區等新城區。

保定市充分發揮歷史文化優勢,著力發展文化旅遊、新能源、汽車製造、紡織服裝、現代中葯、現代物流等優勢產業,以中心城區為核心,統籌清苑、滿城、徐水和安新,構建"一城三星一淀"都市區發展格局,立足建設大城市、完善大交通、深化大水系,精心打造文化名城、山水保定、低碳城市三張名片,建設北部電谷新城、東部高鐵客站新城、東湖文化中心片區、西湖體育新城和市民中心5大新區,完成府河、西大園、清真寺三大片區整體拆遷改造。

滄州市充分發揮沿海臨港優勢,著力發展石油化工、裝備製造、冶金建材、臨港物流、濱海旅遊等優勢產業,整合青縣、滄縣空間資源,做大做優中心城區,加快建設黃驊生態新城。實施新城開發、舊城提升、運河整治等重大戰略,加快開發滄州新城,基本建成起步區,建設市民服務中心、文化教育中心、體育中心、金融商業中心等重大服務設施。

衡水市充分發揮衡水湖資源優勢,著力發展休閑旅遊、高新技術、現代物流、工程橡膠、食品加工、現代農業等優勢產業。整合中心城區和冀州城區資源,構建"一湖兩城,,空間發展格局。完成河東老城區主體改造,改善提升舊城區,衡水湖生態城打造成為成熟的旅遊度假區,加快開發建設南部濱湖新城,創建省級園林城市,打造以市區為中心的半小時交通圈。

邢台市充分發揮緊鄰太行山的資源優勢,著力發展新能源、煤鹽化工、裝備製造、紡織服裝、休閑旅遊等優勢產業,以中心城區為核心,整合邢台縣、南和縣、任縣、內丘縣、沙河市等周.邊地區,構建組團式大城市空間格局,實施"一城五星,,和"五大區域"開發戰略,加大高新技術開發區和七里河新區開發建設力度,加快邢台新區、濱水生態區和石武高鐵站周邊綜合商務區開發建設,全面啟動邢台新區起步區建設。

邯鄲市充分發揮省際區位、歷史文化資源優勢,著力發展精品鋼鐵、裝備製造、現代物流、煤炭、化工、高新技術、文化旅遊等優勢產業,整合峰峰、磁縣、成安、肥鄉、廣府、永年空間資源,構建大都市區空間格局,培育冀南新區等五大產業集聚區,開發建設東部新城等六大新城、中央商務區等四大功能區、文化藝術中心等四大公共設施,整治建設南湖、滏陽河等"四湖六河'',開展"森林邯鄲"、"每人一棵樹」活動。

各設區市要積極推動縣城擴容升級,制定所屬縣(市)城鎮建設三年上水平工作實施方案,努力打造一批高標准小城市,促進縣域經濟加快發展。加快城鄉一體化進程,開展城鄉總體規劃試點,推進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向農村延伸,加大對農村新民居建設和危舊房改造的政策指導和支持力度。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級黨委、政府要切實把城鎮建設三年上水平工作放在戰略位置,黨政一把手要親自謀劃和組織推動。有關部門要發揮職能作用,形成協調聯動、合力推進的工作機制。完善重點工作調度、督查、通報制度,適時組織觀摩交流活動。加大宣傳力度,營造濃厚的輿論氛圍。開展分層次、大規模培訓,大膽培養和選拔使用各類人才。各地要明確城鎮建設三年上水平工作機構,配足配強適應工作需要的工作力量,提供經費保障。

(二)推進改革創新。進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觀念、提升理念,堅持擴大開放、打開城門搞建設,引進戰略合作者搞頂層規劃、頂層設計、頂層開發。'深化城市規劃、城建投融資、住房保障、城市管理等領域的改革,改革戶籍管理制度,鼓勵農民進城落戶;推行城建投融資公司運作模式,加強資本注入和資產整合;建立以廉租住房、公共租賃住房為主的保障性住房體系;對污水和垃圾處理項目建設實行以獎代補政策;進一步下放審批許可權,特別是對於重點發展地區,能下放的許可權全部下放。鼓勵創環境獎和十佳綠色建築、十佳綠色小區、十佳公園、十佳公共建築、十佳景觀大道、十佳特色街區等評選活動,各市也要相應開展評選活動。開展群眾滿意度調查。

(四)強化項目支撐。把項目建設作為主抓手,切實將任務落實到項目、責任落實到幹部。每個市都要建設一批重大項目,實行"領導+指揮部+融資平台"的項目推進機制,各市都要組建領導掛帥的重大項目指揮班子,實施投融資、招投標、工程建設、項目廉政等全過程負責。

(五)完善制度標准。大力推行科學民主決策,建立重大事項方案論證、聽證和公示、公布制度。加強制度與標准化建設,建立起省市縣全覆蓋,地方性法規、政府規章、規范性文件、地方標准和技術導則相配套的制度體系,努力構建長效機制。開展對標活動,每個市都要確定一個國內先進城市作為追趕目標,制定與先進城市接軌的標准體系。

(六)組織評估考核。省委、省政府對各設區市進行重點工作專項評估;每年組織一次考核,第三年進行匯總評比。將評估考核結果納入幹部績效考核'對做出突出貢獻的集體和個人進行表彰和獎勵。制定《城鎮建設三年上水平基本目標任務指標體系》,作為評估考核依據。各設區市也要建立對縣(市)的評估考核機制。

(七)搞好縣(市)指導。各市要按照抓兩頭、帶整體的原則,加強對所屬縣(市)的工作指導和督促檢查,促進縣城建設朝著特色突出、設施良好、環境優美的方向發展。縣級市和基礎條件優越的縣城要發揮領跑作用,向高標准中等城市邁進。其他縣城要因地制宜、盡力而為,努力建設高標准小城市。

I. 成都市第一、二、三、四、五、六、七、八污水處理廠地址分別是哪

成都市第一污水處理廠和成都第二污水處理廠位於金融總部商務區,

成都市回第三污水處答理廠位於成都市南部新區,高新區三瓦窯桂溪鄉境內,在武侯大道南側約200m,距市中心約8km。

成都市第四污水處理廠位於成都市高新區桂溪石牆村。

成都市第五污水處理廠位於中心城區。

成都市第六污水處理廠位於成都市成華區龍潭街道辦高洪社區。
成都市三環路龍潭立交外側,先到龍潭片區,再到高洪社區。

成都市第七污水處理廠位於成都市清白江區。

成都市第八污水處理廠青羊區。

J. 裕安區平橋污水處理站地址在哪裡

裕安區平橋污水處理站地址: 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區城南鎮振東大道一號。
該污水管網處理站、管徑、規模等方面的設計,是依據產業園區的總體規劃,綜合考慮區域內工業廢水和生活廢水產生的量,並充分利用地形而確定的。平橋科技產業園污水管網建設是分批開展的,管網向東鋪設與六安市城區污水管網並網,最終通過位於新安鎮興隆村境內的六安市城市河西污水處理廠進行處理後再排放。

閱讀全文

與冀南新區污水處理廠在哪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水裡加了除垢劑還能洗嗎 瀏覽:208
反滲透膜堵了不出濃縮水嗎 瀏覽:943
醫院污水處理一天用多少鹽酸 瀏覽:768
工業廢水用什麼殺菌消毒的 瀏覽:601
小米路由器mesh怎麼設置提升網速 瀏覽:50
碧水源如何知道要更換濾芯 瀏覽:524
好太太凈水器一套多少錢 瀏覽:536
糊樹脂440和手套料有何區別 瀏覽:41
浙江商用油煙凈化器多少錢一台 瀏覽:263
揭陽生活污水處理設備 瀏覽:757
代收污水費是怎麼計算的 瀏覽:170
賀州市城鎮生活污水處理率 瀏覽:73
飲水機的水是黃色的怎麼回事 瀏覽:716
多功能果蔬解毒凈化器怎麼用 瀏覽:375
漂洗純水溫度是多少 瀏覽:702
奧克斯飲水機怎麼裝水桶 瀏覽:221
ro膜能去除總磷總氮么 瀏覽:926
某市平均日污水流量為 瀏覽:757
不讓寶寶玩飲水機開關怎麼辦 瀏覽:367
什麼樣的凈水器可以去除水垢 瀏覽:8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