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污水井挖土方尺寸標准規范
開挖由-0.4m到-8.9m。
開挖由-0.4m到-8.9m。開挖的放坡系數為1:0.3。土方開挖為分層開挖第一層挖到-4.5-5m大開挖。第二層開挖按照排污井的尺寸工作面,開挖到設計變更。
農村污水井一般都是排放污水所用,所以在開挖時一定要選對位置,多是在院外的無人空曠地,要是院內的話要遠離房屋,還要遠離樹木。
② 排水管道有多少淤泥屬於正常范圍內的
厚度為1.10至3.60m。在排水管道系統中,污水中部分物質因重力沉降、附著、截留等原因在管道中沉積下來形成的污泥。國家對於管道內淤泥的標准,為厚度為1.10至3.60m屬於正常范圍,超出則需要進行清理。
③ 淤泥以下多少米出水井
打井一般15米到上百米。
打井分深水井和淺水井,在不同地區打井的深度也不一樣,淺水井指在水量充足的地方,一般15-20米即可出水。而深水井則是在水量不充足的地方,所以一般要沖破岩石層,深度可達上百米。
打井主要用於開發地下水資源,包括生活用水、農業用水和工業用水等鑽井工作,打井主要用的工具是打井機,打井機的工作方式是泵吸反循環式。其工作原理是在大氣壓力的作用下,循環液由沉澱池經回水溝沿著井孔的環狀間隙流到井底,周而復始,形成了反循環的鑽進工作。
④ 含水率多少才算是淤泥 在線等答案
含水率是需要測的,肉眼看是很難判斷的準的,污水廠的污泥一般脫水前含水率在95%以上,脫水後含水在80%以下,河裡的淤泥如果無機物含量高,含水率就低可能60-70%,如果有機物含量高可能90%以上
⑤ 1立方米的生活污水處理後能產生多少噸淤泥
這個和進水BOD及SS有關,一般市政污水處理廠每1萬噸廢水的產泥量在4-8噸左內右,極端的容就不好說了,進水COD小於150mg/l,1-2噸也有可能,工業與生活混合預處理加葯的污水廠10-15噸也正常。以上數字多是每1萬噸廢水的產泥量。具體的計算你可以下一個「水處理設計助手」裡面有詳細的污泥計算書
⑥ 1立污水管道含有多少淤泥
1立污水管道含有4噸淤泥。根據查詢相關資料顯示,每1萬噸廢水的產泥量會產生4至8噸的淤泥,計算需要看實際管道淤泥與管道直徑之間的關系確定清淤泥數量。
⑦ 井巷工程中水倉清挖淤泥怎樣計算
檢查井的挖方在來定額里是源考慮在管道挖方裡面的,管道挖方乘以系數1.025表示含沿線構築物的土方增挖量。如果你單是挖井的土方,可以按清單工程量算,清單計算規則說是按構築物最大水平投影面積乘以深度,填方就是挖方量減去井體積。
⑧ 市政管道清淤怎麼算淤泥量
開挖考慮井室增加挖方量,按定額標准為溝槽挖方的2.5%考慮。溝槽開挖土方清單量=溝槽寬度×挖方平均高度×長度×1.025。、清單工程量一般都不考慮放坡系數,按直槽開挖列入計算。溝槽寬度按照管徑的大小和設計要求所套用的圖集計算。兩側工作面寬度根據管材類型,基礎寬度,按照計算規則計算,相應規范上有。高度按照地面標高--溝槽底標高計算。長度按照井位長度計算,不扣除井室長度。
⑨ 地埋式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污泥濃度一般為多少
為大家講講地埋式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的主要參數詳解:
1、設備運行條件及工藝要求
(1)設備運行條件
A、設備使用條件及安裝地點:室外地下地埋(設備控制櫃應設置地上)。
B、電源電壓:380V/220 AC三相四線
(2)地埋式一體化生活污水處理設備工藝流程
地埋式一體化生活污水處理設備採用淹沒式生物濾池工藝,處理規模為0.5m3/h,設備由格柵井、污水調節池、A/O生物池、二次沉澱池、消毒出水池、消毒裝置、污泥池、風機房、風機、潛水排污泵及水位計、控制電纜和系統控制櫃等組成。
污水處理工藝流程如下圖所示。
2、供貨設備參數(必須符合設計圖紙參數)
(1)污水調節池
A、格柵井:在生活污水由化糞池進入污水調節池前設置一道格柵,用以去除生活污水中的軟性纏繞物、較大固體顆粒雜物及飄浮物,從而保護後續工作水泵使用壽命並降低系統處理工作負荷。格柵井與污水調節池一體化設置,柵條凈間隙不大於10mm。
B、污水調節池:生活污水經格柵處理後進入調節池進行水量、水質的調節均化,保證後續生化處理系統水量、水質的均衡、穩定,並設置預曝氣系統,用於充氧攪拌,以防止污水中懸浮顆粒沉澱而發臭,又對污水中有機物起到一定的降解功效,提高整個系統的抗沖擊性能和處理效果,有效容積不小於4m3。
C、潛水排污泵:Q=不小於0.5m3/h、供水揚程:H=10m,數量2台,安裝於污水調節池,潛水排污泵應設置超越管至污水集水池內。
D、污水調節池應配套液位計,液位計與潛水排污泵聯動,根據液位信號控制潛水排污泵的啟停;液位計可將水箱內液位信號反饋至中控值班室內。
(2)A/O生物池
A、A級生物處理池(缺氧池)
將污水進一步混合,充分利用池內高效生物彈性填料作為細菌載體,靠兼氧微生物將污水中難溶解有機物轉化為可溶解性有機物,將大分子有機物水解成小分子有機物,以利於後道O級生物處理池進一步氧化分解,同時通過迴流的硝炭氮在硝化菌的作用下,可進行部分硝化和反硝化,去除氨氮。
B、O級生物處理池(好氧池)
該池為本污水處理的核心部分,前段在較高的有機負荷下,通過附著於填料上的大量不同種屬的微生物群落共同參與下的生化降解和吸附作用,去除污水中的各種有機物質,使污水中的有機物含量大幅度降低。後段在有機負荷較低的情況下,通過硝化菌的作用,在氧量充足的條件下降解污水中的氨氮,同時也使污水中的COD值降低到更低的水平,使污水得以凈化。
C、二次沉澱池
進行固液分離去除生化池中剝落下來的生物膜和懸浮污泥,使污水真正凈化。
D、污泥池
二沉池排泥定時排入污泥池,進行污泥濃縮,和好氧消化,污泥上清液迴流排入調節池再處理,剩餘污泥定期抽吸外運(每年一至二次)。
E、消毒出水池
二沉池出水流入消毒出水池進行消毒,使出水水質符合衛生指標要求,合格外排至集水池內。消毒池內設計消毒裝置,導流板,消毒設計投加氯片接觸的消毒方式。
F、風機
供A/O級生化池、調節池中充氧曝氣,攪拌。設置二台,一用一備(交替運行)。
G、潛水排污泵:Q=30m3/h、供水揚程:H=15m,數量1台,安裝於集水池。其安裝、運行、調試也在本次供貨范圍內。
H、集水池配套液位計,液位計與潛水排污泵聯動,根據液位信號控制潛水排污泵的低保護水位停泵;液位計與地埋污水處理裝置聯動,根據液位信號控制污水處理裝置在高報警水位停止運行;液位計可將集水池液位信號反饋至中控值班室內。
3、污水處理系統
該系統為化糞池出水口至集水池進水口之間一個完整的性能優良的污水處理系統,同時集水池內潛水泵及液位計的供貨、安裝、調試等。
不知道今天為大家講的地埋式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主要參數詳解大家有沒有聽懂?帶你了解更多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知識!
⑩ 污水排水管直徑為800mm,管內沉積厚度為650mm的淤泥,淤泥量該如何計算
直徑是800mm,所以半徑是400mm,水管面積是400乘400乘拍(數學符號)乘650 =104000000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