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廢水污水 > 每年全球有多少廢水排放

每年全球有多少廢水排放

發布時間:2023-02-08 06:14:19

1. 今年全球污水排放多少噸了

710億噸。目前全球大約每年排放廢水為710億噸(2022年數.據),年增長為20億噸.計算下來每天排放約1.945億噸.裝成500毫升的瓶可以裝4000億瓶。

2. 我們每天大約排放多少生活廢水

我想這位提問的一定是一個關心環保的同志了。我要大力的頂你一下,版下面我列個數權據你看看,就知道我們一天向大江大海排放多少污水了。
1:珠三角:每天排放超過1200W頓沒有經過處理的污水。
2:蘭州一市每年就向黃河排放超過1.2億頓的無處理污水。
3:長江流域的城市,一年向我們的母親河排放的工業污水是多少?150億頓啊。
其他的我無法統計,也不想統計,因為這樣會讓自己難過,記得兒時的家鄉是碧水藍天,空氣清新。可是再看看現在,長江斷流,黃河斷流,家鄉的清清小河早已變成一條人見人惡的臭水溝,真不明白,人都幹了些什麼呀?為什麼社會進步的同時卻是用環境惡化的代價來換取的?難道真的要等到《2012》裡面的片段出現的時候,才會後悔自己的所作所為!
難過中,望採納

3. 世界水被污染多少

乾旱缺水是一個世界性的問題。目前,世界上有80個國家約15億人口面臨淡水不足,其中29個國家的4.5億多人生活在缺水狀態中,水危機,將給21世紀全球政治、經濟、和平發展帶來巨大的挑戰。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確定今年「世界環境日」主題為:水———二十億人生命之所系。本報今日出版「六·五」世界環境日特刊以表紀念。
面對水資源危機的行動
世界首腦的承諾
2000年,聯合國千年首腦會議決定,世界各國應在2015年之前將無法獲得潔凈飲用水的人口減少一半(聯合國《千年宣言》)。2002年召開的世界可持續發展首腦會議增加了一項相關承諾,各國領導人決定爭取在2015年之前將無法獲得適當衛生服務的人口減少一半。世界首腦還同意,在2005年年底前制訂出國家用水管理和效率計劃。
尋找新的水源
早在400多年前就有人提出海水淡化的夢想,進入20世紀後,淡化海水為全球淡水供應開辟了新的廣闊前景,目前,全球已進行海水淡化的國家有120個,全世界有海水淡化廠1.36萬座,每天生產淡化海水2600萬立方米,中東一些國家淡化海水已佔其淡水總供應量的80~90%。———國際海水淡化協會
環保投入節節攀升
1981~2002年,我國的環境污染治理投資總量在逐年增加,「六五」期間(1981~1985年)為166.23億元,佔GDP比例為0.50%;「七五」期間(1986~1990年)為476.42億元,佔GDP比例為0.69%;「八五」期間(1991~1995年)為1306.57億元,佔GDP比例為0.73%;「九五」期間(1996~2002年)為3600億元,佔GDP的0.93%;「十五」期間,我國的環保投資總額將達7000多億元。
———《我國環境保護投資現狀與展望》

4. 人類每天要排放多少污水

在污水處理廠計算時,均是按照每人每天150L污水來計算的
也就是說人類每天排放的污水量為150L×人口總數.
具體現在全世界有多少人我還真不大清楚.

5. 2021年全世界排放了多少污水呢

4000億立方米。2021年全世界污水排放量已達到4000億立方米,使5.5萬億立方米水體受到污染,佔全世界徑流總量的14%以上,污水就是被污染物污染的水,簡單地說就是已經使用過的臟水,主要是由於人類自身的活動造成的。

6. 世界水資源污染到什麼程度了

目前,全世界每年約有4200多億立方米的污水排入江河湖海,污染了5.5億立方米的淡水,這相當於全球江流總量的14%以上

11億人仍然缺乏安全飲用水,26億人缺乏基本的衛生設施,其中超過一半的人生活在中國和印度。在世界的許多地區,由於管道和運河泄漏以及非法連接水管,有30~40%的水資源出現浪費或遭到竊取。 人們處在自然環境中,而自然環境就是自然資源,它是人類吸收基本生命物質的場所,又是為人類提供生產建設原料的基地。這里最常見的就是水。水是世界上最豐富、分布最廣、使用最多的物質。水在陸地的平均深度為2英里,在炎熱的夏季里,每平方英里的陸地或海面上,大約含有10萬噸水蒸氣。水對人類及 其他生物是繁衍生存的基本條件,是人們生活不可替代的重要資源,沒有水,就沒有生命。水是生態環境中最活躍、影響最廣泛的因素,具有許多其他資源所沒有的、獨特的性能和多重的使用功能,是工農業生產重要資源。工業生產中,水具有冷卻、加工、 沸騰、蒸發、傳送等一系列功能。農業用水佔了全球使用量的 73%。

據專家估計全球有水139萬億立方米,其中的97.3%是鹹水。2.7%的淡水中又有69%以冰雪形成存在或作為冰帽集中在南北極的高山上難以開發利用.其中絕大部分為極地冰雪冰川和地下水,適宜人類享用的僅為0.01%。

20世紀50年代以後,全球人口急劇增長,工業發展迅速。一方面,人類對水資源的需求以驚人的速度擴大;另一方面,日益嚴重的水污染蠶食大量可供消費的水資源。世界水論壇提供的聯合國水資源世界評估報告顯示,全世界每天約有200噸垃圾倒進河流、湖泊和小溪,每升廢水會污染8升淡水;所有流經亞洲城市的河流均被污染;美國40%的水資源流域被加工食品廢料、金屬、肥料和殺蟲劑污染;歐洲55條河流中僅有5條水質差強人意。

20世紀,世界人口增加了兩倍,而人類用水增加了5倍。世界上許多國家正面臨水資源危機:12億人用水短缺,30億人缺乏用水衛生設施,每年有300萬到400萬人死於和水有關的疾病。到2025年,水危機將蔓延到48個國家,35億人為水所困。水資源危機帶來的生態系統惡化和生物多樣性破壞,也將嚴重威脅人類生存。

水資源危機既阻礙世界可持續發展,也威脅著世界和平。過去50年中,由水引發的沖突共507起,其中37起有暴力性質,21起演變為軍事沖突。專家警告說,隨著水資源日益緊缺,水的爭奪戰將愈演愈烈。

我國是一個乾旱缺水嚴重的國家。淡水資源總量為28000億立方米,佔全球水資源的6%,僅次於巴西、俄羅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四位,但人均只有2300立方米,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1/4、美國的1/5,在世界上名列121位,全國有300 座城市缺水,因缺水全國城市工業每年損失1200億元。是全球13個人均水資源最貧乏的國家之一。

扣除難以利用的洪水涇流和散布在偏遠地區的地下水資源後,我國現實可利用的淡水資源量則更少,僅為11000億立方米左右,人均可利用水資源量約為900立方米,並且其分布極不均衡。到20世紀末,全國600多座城市中,已有400多個城市存在供水不足問題,其中比較嚴重的缺水城市達110個,全國城市缺水總量為60億立方米。

據監測,目前全國多數城市地下水受到一定程度的點狀和面狀污染,且有逐年加重的趨勢。日趨嚴重的水污染不僅降低了水體的使用功能,進一步加劇了水資源短缺的矛盾,對我國正在實施的可持續發展戰略帶來了嚴重影響,而且還嚴重威脅到城市居民的飲水安全和人民群眾的健康。

水利部預測,2030年中國人口將達到16億,屆時人均水資源量僅有1750立方米。在充分考慮節水情況下,預計用水總量為7000億至8000億立方米,要求供水能力比現在增長1300億至2300億立方米,全國實際可利用水資源量接近合理利用水量上限,水資源開發難度極大。

造成我國水污染的原因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是工業廢水和城市污水未能得到有效處理。自1985年以來,我國廢水年排放總量一直維持在350億-400億t左右,1997年廢水排放量達到最高值416億t,其中工業廢水排放量227億噸,市政污水排放量189億噸。廢水中化學需氧量(COD)排放量達1757萬噸,其中工業廢水COD排放量1073萬噸,市政污水COD排放量684萬噸。但我國的廢水處理率一直很低,城市污水處理率一直小於15%,工業廢水處理達標率也在70%以下,大部分廢水未經任何處理或處理不達標就排放到江河湖泊等受納水體。

另外一個原因造成目前我國水資源短缺的原因就是浪費水資源現象嚴重,公民節約意識還不強列。在日常生活中,一些建築工地浪費水的現象較為突出,常常是幾個水龍頭不停地擰開,任由自來水嘩嘩地流個不停;一些不負責任的人整晚擰開水龍頭,任水一瀉而出,這些浪費水的現象屢見不鮮。而污染水源的現象也在我市比較突出。一些生活在河涌邊、江河邊的市民,缺乏應有的公民道德,為一時的方便,經常把一些生活垃圾拋棄在河涌里;一些人還把用完的農葯瓶、殺草劑瓶等隨便丟棄在河涌里,。就廁所而言:我國每年約有100多億立方米自來水被用來沖刷家用馬桶和公共廁所,這相當於50座國內中型城市的年自來水用量,水資源浪費狀況觸目驚心!國內的水沖廁所普遍存在用水量大、水量控制困難、設施老化損壞嚴重等問題,每天都有大量水資源白白流掉。,一座沖水公廁的年耗水量動輒成千上萬噸,一些大型沖水公廁的年耗水量甚至可達五六萬噸以上,尤其是在我國很多城市裡,一些沖水公廁無論有人使用與否都在定時沖水,做無用功。

根據我國水資源的情況,要杜絕製造水污染、浪費水的不良現象,應該加大保護用水的宣傳力度,提高市民對生活用水的認識,營造人人保護水資源的氛圍;對一些浪費水、污染水源的現象,採取適當的經濟制裁手段。積極推廣節水設施,鼓勵節水工程。

總之世界的水資源短缺和水污染嚴重的問題目前很嚴重,形勢不容樂觀。前面還有很長的路需要我們走,我們應該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不能和子孫後代搶水,更不能讓世界的最後一滴水是我們自己的眼淚。

7. 全國每天排放多少廢氣

2020 年,全國廢水中化學需氧量排放量為 2 564.8 萬噸,其中,工業源廢水中化學需氧量排放量為 49.7 萬噸,農業源化學需氧量排放量為 1 593.2 萬噸,生活源污水中化學需氧量排放量為 918.9 萬噸,集中式污染治理設施廢水(含滲濾液)中化學需氧量排放量為2.9 萬噸。
全國廢水中氨氮排放量為 98.4 萬噸,其中,工業源廢水中氨氮排放量為 2.1 萬噸,農業源氨氮排放量為 25.4 萬噸,生活源污水中氨氮排放量為 70.7 萬噸,集中式污染治理設施廢水(含滲濾液)中氨氮排放量為 0.2 萬噸。
2020 年,全國廢氣中二氧化硫排放量為 318.2 萬噸,其中,工業源廢氣中二氧化硫排放量為 253.2 萬噸,生活源廢氣中二氧化硫排放量為 64.8 萬噸,集中式污染治理設施廢氣中二氧化硫排放量為 0.3 萬噸。
全國廢氣中氮氧化物排放量為 1 019.7 萬噸,其中,工業源廢氣中氮氧化物排放量為 417.5 萬噸,生活源廢氣中氮氧化物排放量為 33.4 萬噸,移動源廢氣中氮氧化物排放量為 566.9 萬噸,集中式污染治理設施廢氣中氮氧化物排放量為 1.9 萬噸。
全國廢氣中顆粒物排放量為 611.4 萬噸,其中,工業源廢氣中顆粒物排放量為 400.9 萬噸,生活源廢氣中顆粒物排放量為 201.6 萬噸,移動源廢氣中顆粒物排放量為 8.5 萬噸,集中式污染治理設施廢氣中顆粒物排放量為 0.3 萬噸。
全國廢氣中揮發性有機物排放量為 610.2 萬噸,其中,工業源廢氣中揮發性有機物排放量為 217.1 萬噸,生活源廢氣中揮發性有機物排放量為 182.5 萬噸,移動源廢氣中揮發性有機物排放量為 210.5萬噸。
2020 年,全國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產生量為 36.8 億噸,綜合利用量為 20.4 億噸,處置量為 9.2 億噸。全國工業危險廢物產生量為 7 281.8 萬噸,利用處置量為 7 630.5 萬噸。
2020 年,調查統計污水處理廠 11 055 家(含日處理能力 500 噸及以上的農村污水處理設施),設計處理能力為 2.7 億噸/日,共處理廢水 811.3 億噸;調查統計生活垃圾處理場(廠)2 277 家,生活垃圾填埋量 2.2 億噸、焚燒量 4 507.3 萬噸;調查統計危險廢物集中處理廠 1 380 家、醫療廢物集中

8. 污染水源,那麼一年約有多少噸污水產生

一、污水水源分類污水(英文:sewage,wastewater)受一定污染的來自生活和生產的排出水。1、生活污水生活污水是人類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過的,並被生活廢料所污染的水。其水質、水量隨季節而變化,一般夏季用水相對較多,濃度低;冬季相應量少,濃度高。生活污水一般不含有毒物質,但是它有適合微生物繁殖的條件,含有大量的病原體,從衛生角度來看有一定的危害性。2、工業廢水工業廢水是在工礦生產活動中產生的廢水。工業廢水可分為生產污水與生產廢水。生產污水是指在生產過程中形成、並被生產原料、半成品或成品等原料所污染,也包括熱污染(指生產過程中產生的、水溫超過60℃的水);生產廢水是指在生產過程中形成,但未直接參與生產工藝、未被生產原料、半成品或成品等原料所污染或只是溫度少有上升的水。生產污水需要進行凈化處理;生產廢水不需要凈化處理或僅需做簡單的處理,如冷卻處理。生活污水與生產污水的混合污水稱為城市污水。3、初期雨水被污染的雨水主要是指初期雨水。由於初期雨水沖刷了地表的各種污染物,污染程度很高,故宜作凈化處理。4、水體受污染的原因:人類生產活動造成的水體污染中,工業引起的水體污染最嚴重。如工業廢水,它含污染物多,成分復雜,不僅在水中不易凈化,而且處理也比較困難。工業廢水,是工業污染引起水體污染的最重要的原因。它占工業排出的污染物的大部分。工業廢水所含的污染物因工廠種類不同而千差萬別,即使是同類工廠,生產過程不同,其所含污染物的質和量也不一樣。工業除了排出的廢水直接注入水體引起污染外,固體廢物和廢氣也會污染水體。農業污染首先是由於耕作或開荒使土地表面疏鬆,在土壤和地形還未穩定時降雨,大量泥沙流入水中,增加水中的懸浮物。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近年來農葯、化肥的使用量日益增多,而使用的農葯和化肥只有少量附著或被吸收,其餘絕大部分殘留在土壤和漂浮在大氣中,通過降雨,經過地表徑流的沖刷進入地表水和滲入地表水形成污染。城市污染源是因城市人口集中,城市生活污水、垃圾和廢氣引起水體污染造成的。城市污染源對水體的污染主要是生活污水,它是人們日常生活中產生的各種污水的混合液,其中包括廚房、洗滌房、浴室和廁所排出的污水。世界上僅城市地區一年排出的工業和生活廢水就多達500立方公里,而每一滴污水將污染數倍乃至數十倍的水體。三、主要污染物1、病原體污染物生活污水、畜禽飼養場污水以及製革、洗毛、屠宰業和醫院等排出的廢水,常含有各種病原體,如病毒、病菌、寄生蟲。水體受到病原體的污染會傳播疾病,如血吸蟲病、霍亂、傷寒、痢疾、病毒性肝炎等。歷史上流行的瘟疫,有的就是水媒型傳染病。如1848年和1854年英國兩次霍亂流行,死亡萬餘人;1892年德國漢堡霍亂流行,死亡750餘人,均是水污染引起的。受病原體污染後的水體,微生物激增,其中許多是致病菌、病蟲卵和病毒,它們往往與其他細菌和大腸桿菌共存,所以通常規定用細菌總數和大腸桿菌指數及菌值數為病原體污染的直接指標。病原體污染的特點是:(1)數量大;(2)分布廣;(3)存活時間較長;(4)繁殖速度快;(5)易產生抗葯性,很難絕滅;(6)傳統的二級生化污水處理及加氯消毒後,某些病原微生物、病毒仍能大量存活。常見的混凝、沉澱、過濾、消毒處理能夠去除水中99%以上病毒,如出水濁度大於0.5度時,仍會伴隨病毒的穿透。病原體污染物可通過多種途徑進入水體,一旦條件適合,就會引起人體疾病。2、耗氧污染物在生活污水、食品加工和造紙等工業廢水中,含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質、油脂、木質素等有機物質。這些物質以懸浮或溶解狀態存在於污水中,可通過微生物的生物化學作用而分解。在其分解過程中需要消耗氧氣,因而被稱為耗氧污染物。這種污染物可造成水中溶解氧減少,影響魚類和其他水生生物的生長。水中溶解氧耗盡後,有機物進行厭氧分解,產生硫化氫、氨和硫醇等難聞氣味,使水質進一步惡化。水體中有機物成分非常復雜,耗氧有機物濃度常用單位體積水中耗氧物質生化分解過程中所消耗的氧量表示,即以生化需氧量(BOD)表示。一般用20℃時,五天生化需氧量(BOD5)表示。3、植物營養物植物營養物主要指氮、磷等能刺激藻類及水草生長、干擾水質凈化,使BOD5升高的物質。水體中營養物質過量所造成的"富營養化"對於湖泊及流動緩慢的水體所造成的危害已成為水源保護的嚴重問題。富營養化(eutrophication)是指在人類活動的影響下,生物所需的氮、磷等營養物質大量進入湖泊、河口、海灣等緩流水體,引起藻類及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體溶解氧量下降,水質惡化,魚類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的現象。在自然條件下,湖泊也會從貧營養狀態過渡到富營養狀態,沉積物不斷增多,先變為沼澤,後變為陸地。這種自然過程非常緩慢,常需幾千年甚至上萬年。而人為排放含營養物質的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所引起的水體富營養化現象,可以在短期內出現。植物營養物質的來源廣、數量大,有生活污水(有機質、洗滌劑)、農業(化肥、農家肥)、工業廢水、垃圾等。每人每天帶進污水中的氮約50g。生活污水中的磷主要來源於洗滌廢水,而施入農田的化肥有50%~80%流入江河、湖海和地下水體中。天然水體中磷和氮(特別是磷)的含量在一定程度上是浮游生物生長的控制因素。當大量氮、磷植物營養物質排入水體後,促使某些生物(如藻類)急劇繁殖生長,生長周期變短。藻類及其他浮游生物死亡後被需氧生物分解,不斷消耗水中的溶解氧,或被厭氧微生物所分解,不斷產生硫化氫等氣體,使水質惡化,造成魚類和其他水生生物的大量死亡。藻類及其他浮游生物殘體在腐爛過程中,又把生物所需的氮、磷等營養物質釋放到水中,供新的一代藻類等生物利用。因此,水體富營養化後,即使切斷外界營養物質的來源,也很難自凈和恢復到正常水平。水體富養化嚴重時,湖泊可被某些繁生植物及其殘骸淤塞,成為沼澤甚至乾地。局部海區可變成"死海",或出現"赤潮"現象。常用氮、磷含量,生產率(O2)及葉綠素-α作為水體富營養化程度的指標。防治富營養化,必須控制進入水體的氮、磷含量。4、有毒污染物有毒污染物指的是進入生物體後累積到一定數量能使體液和組織發生生化和生理功能的變化,引起暫時或持久的病理狀態,甚至危及生命的物質。如重金屬和難分解的有機污染物等。污染物的毒性與攝入機體內的數量有密切關系。同一污染物的毒性也與它的存在形態有密切關系。價態或形態不同,其毒性可以有很大的差異。如Cr(Ⅵ)的毒性比Cr(Ⅲ)大;As(Ⅲ)的毒性比As(Ⅴ)大;甲基汞的毒性比無機汞大得多。另外污染物的毒性還與若干綜合效應有密切關系。從傳統毒理學來看,有毒污染物對生物的綜合效應有三種:(1)相加作用,即兩種以上毒物共存時,其總效果大致是各成分效果之和。(2)協同作用,即兩種以上毒物共存時,一種成分能促進另一種成分毒性急劇增加。如銅、鋅共存時,其毒性為它們單獨存在時的8倍。(3)拮抗作用,兩種以上的毒物共存時,其毒性可以抵消一部分或大部分。如鋅可以抑制鎘的毒性;又如在一定條件下硒對汞能產生拮抗作用。總之,除考慮有毒污染物的含量外,還須考慮它的存在形態和綜合效應,這樣才能全面深入地了解污染物對水質及人體健康的影響。有毒污染物主要有以下幾類:(1)重金屬。如汞、鎘、鉻、鉛、釩、鈷、鋇等,其中汞、鎘、鉛危害較大;砷、硒和鈹的毒性也較大。重金屬在自然界中一般不易消失,它們能通過食物鏈而被富集;這類物質除直接作用於人體引起疾病外,某些金屬還可能促進慢性病的發展。(2)無機陰離子,主要是NO2-、F-、CN-離子。NO2-是致癌物質。劇毒物質氰化物主要來自工業廢水排放。(3)有機農葯、多氯聯苯。目前世界上有機農葯大約6000種,常用的大約有200多種。農葯噴在農田中,經淋溶等作用進入水體,產生污染作用。有機農葯可分為有機磷農葯和有機氯農葯。有機磷農葯的毒性雖大,但一般容易降解,積累性不強,因而對生態系統的影響不明顯;而絕大多數的有機氯農葯,毒性大,幾乎不降解,積累性甚高,對生態系統有顯著影響。多氯聯苯(PCB)是聯苯分子中一部分氫或全部氫被氯取代後所形成的各種異構體混合物的總稱。多氯聯苯劇毒,脂溶性大,易被生物吸收,化學性質十分穩定,難以和酸、鹼、氧化劑等作用,有高度耐熱性,在1000~1400℃高溫下才能完全分解,因而在水體和生物中很難降解。(4)致癌物質。致癌物質大體分三類:稠環芳香烴(PAHs),如3,4-苯並芘等;雜環化合物,如黃麴黴素等;芳香胺類,如甲、乙苯胺,聯苯胺等。(5)一般有機物質。如酚類化合物就有2000多種,最簡單的是苯酚,均為高毒性物質;腈類化合物也有毒性,其中丙烯腈的環境影響最為注目。5、石油類污染物石油污染是水體污染的重要類型之一,特別在河口、近海水域更為突出。排入海洋的石油估計每年高達數百萬噸至上千萬噸,約佔世界石油總產量的千分之五。石油污染物主要來自工業排放,清洗石油運輸船隻的船艙、機件及發生意外事故、海上採油等均可造成石油污染。而油船事故屬於爆炸性的集中污染源,危害是毀滅性的。石油是烷烴、烯烴和芳香烴的混合物,進入水體後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如在水上形成油膜,能阻礙水體復氧作用,油類粘附在魚鰓上,可使魚窒息;粘附在藻類、浮游生物上,可使它們死亡。油類會抑制水鳥產卵和孵化,嚴重時使鳥類大量死亡。石油污染還能使水產品質量降低。6、放射性污染物放射性污染是放射性物質進入水體後造成的。放射性污染物主要來源於核動力工廠排出的冷卻水,向海洋投棄的放射性廢物,核爆炸降落到水體的散落物,核動力船舶事故泄漏的核燃料;開采、提煉和使用放射性物質時,如果處理不當,也會造成放射性污染。水體中的放射性污染物可以附著在生物體表面,也可以進入生物體蓄積起來,還可通過食物鏈對人產生內照射。水中主要的天然放射性元素有40K、238U、286Ra、210Po、14C、氚等。目前,在世界任何海區幾乎都能測出90Sr、137Cs。7、酸、鹼、鹽無機污染物各種酸、鹼、鹽等無機物進入水體(酸、鹼中和生成鹽,它們與水體中某些礦物相互作用產生某些鹽類),使淡水資源的礦化度提高,影響各種用水水質。鹽污染主要來自生活污水和工礦廢水以及某些工業廢渣。另外,由於酸雨規模日益擴大,造成土壤酸化、地下水礦化度增高。水體中無機鹽增加能提高水的滲透壓,對淡水生物、植物生長產生不良影響。在鹽鹼化地區,地面水、地下水中的鹽將對土壤質量產生更大影響。8、熱污染熱污染是一種能量污染,它是工礦企業向水體排放高溫廢水造成的。一些熱電廠及各種工業過程中的冷卻水,若不採取措施,直接排放到水體中,均可使水溫升高,水中化學反應、生化反應的速度隨之加快,使某些有毒物質(如氰化物、重金屬離子等)的毒性提高,溶解氧減少,影響魚類的生存和繁殖,加速某些細菌的繁殖,助長水草叢生,厭氣發酵,惡臭。魚類生長都有一個最佳的水溫區間。水溫過高或過低都不適合魚類生長,甚至會導致死亡。不同魚類對水溫的適應性也是不同的。如熱帶魚適於15~32℃,溫帶魚適於10~22℃,寒帶魚適於2~10℃的范圍。又如鱒魚雖在24℃的水中生活,但其繁殖溫度則要低於14℃。一般水生生物能夠生活的水溫上限是33~35℃。除了上述八類污染物以外,洗滌劑等表面活性劑對水環境的主要危害在於使水產生泡沫,阻止了空氣與水接觸而降低溶解氧,同時由於有機物的生化降解耗用水中溶解氧而導致水體缺氧。高濃度表面活性劑對微生物有明顯毒性。水體污染的例子很多,如京杭大運河(杭州段)兩岸有許多工廠,每天均有大量廢水排入運河,使水體中固體懸浮物、有機物、重金屬(Zn,Cd,Pb,Cu等)及酚、氰化物等含量大大超過地面水標准,有的超過幾十倍,使水體處於厭氧的還原狀態,烏黑發臭,魚蝦絕跡,不能用於生活、農業等用水;水體自凈能力差,若不治理,並控制污染源,水體污染還會進一步擴大。水環境中的污染物,總體上可劃分為無機污染物和有機污染物兩大類。在水環境化學中較為重要的,研究得較多的污染物是重金屬和有機物。我國水污染化學研究始於70年代,從重金屬、耗氧有機物、DDT、六六六等農葯污染開始,目前研究的重點已轉向有機污染物,特別是難降解有機物,因其在環境中的存留期長,容易沿食物鏈(網)傳遞積累(富集),威脅生物生長和人體健康,因而日益受到人們重視。本章著重介紹重金屬和有機污染物在水體中遷移轉化的環境化學行為。四、污染物進入水體後的運動過程污染物進入水體後立即發生各種運動。下面以海洋為例作一簡介,其他水體的情況,可以類推。海洋中生活著各種各樣的水生動物和植物。生物與水、生物與生物之間進行著復雜的物質和能量的交換,從數量上保持著一種動態的平衡關系。但在人類活動的影響下,這種平衡遭到了破壞。當人類向水中排放污染物時,一些有益的水生生物會中毒死亡,而一些耐污的水生生物會加劇繁殖,大量消耗溶解在水中的氧氣,使有益的水生生物因缺氧被迫遷棲他處,或者死亡。特別是有些有毒元素,既難溶於水又易在生物體內累積,對人類造成極大的傷害。如汞在水中的含量是很低的,但在水生生物體內的含量卻很高,在魚體內的含量又高得出奇。假定水體中汞的濃度為1,水生生物中的底棲生物(指生活在水體底泥中的小生物)體內汞的濃度為700,而魚體內汞的濃度高達860。由此可見,當水體被污染後,一方面導致生物與水、生物與生物之間的平衡受到破壞,另一方面一些有毒物質不斷轉移和富集,最後危及人類自身的健康和生命。五、水體污染對人體健康的影響1、水體污染的危害是多方面的,這里簡單介紹一下水體污染對人體健康的影響(1)、引起急性和慢性中毒。水體受有毒有害化學物質污染後,通過飲水或食物鏈便可能造成中毒。著名的水俁病、痛痛病是由水體污染引起的。(2)、致癌作用。某些有致癌作用的化學物質如砷、鉻、鎳、鈹、苯胺、苯並(a)芘和其他多環芳烴、鹵代烴污染水體後,可被懸浮物、底泥吸附,也可在水生生物體內積累,長期飲用含有這類物質的水,或食用體內蓄積有這類物質的生物(如魚類)就可能誘發癌症。(3)、發生以水為媒介的傳染病。人畜糞便等生物污染物污染水體,可能引起細菌性腸道傳染病如傷寒、痢疾、腸炎、霍亂等;腸道內常見病毒如脊髓灰質類病毒、柯薩奇病毒、傳染性肝炎病毒等,皆可通過水體污染引起相應的傳染病。1989年上海的"甲肝事件",就是由水體污染引起的。在發展中國家,每年約有6000萬人死於腹瀉,其中大部分是兒童。(4)、間接影響。水體污染後,常可引起水的感官性狀惡化,如某些污染物在一定濃度下,對人的健康雖無直接危害,但可使水發生異臭、異色,呈現泡沫和油膜等,妨礙水體的正常利用。銅、鋅、鎳等物質在一定濃度下能抑制微生物的生長和繁殖,從而影響水中有機物的分解和生物氧化,使水體自凈能力下降,影響水體的衛生狀況。(5)、水體污染既可嚴重危害生態系統,還可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2、主要污染物的影響(1)、鉛:對腎臟、神經系統造成危害,對兒童具高毒性,致癌性已被證實(2)、鎘:對腎臟有急性之傷害(3)、砷:對皮膚、神經系統等造成危害,致癌性已被證實(4)、汞:對人體的傷害極大,傷害主要器官為腎臟、中樞神經系統(5)、硒:高濃度會危害肌肉及神經系統(6)、亞硝酸鹽:造成心血管方面疾病,嬰兒的影響最為明顯(藍嬰症),具致癌性(7)、總三鹵甲烷:以氯仿對健康的影響最大,致癌性方面最常發生的是膀光癌(8)、三氯乙烯(有機物):吸入過多會降低中樞神經、心臟功能,長期暴露對肝臟有害(9)四氯化碳(有機物):對人體健康有廣泛影響,具致癌性,對肝臟、腎臟功能影響極大六、污水水質指標污水水質指標一般分為物理、化學、生物三大類。1、物理性指標溫度、色度、嗅和味、固體物質固體物質的三種存在形態:懸浮的、膠體的、溶解的。固體物質用。總固體量(TS)作為指標,污水處理中常用懸浮固體(SS)表示固體物質的含量。2、化學性指標(1)、化學需氧量(CODcr):指用強化學氧化劑(我國法定用重鉻酸鉀)在酸性條件下,將有機物氧化成CO2與H2O所消耗的氧量(mg/L),用CODcr表示。化學需氧量越高,表示水中有機污染物越多,污染越嚴重。(2)、生化需氧量(BOD5):水中有機污染物被好氧微生物分解時所需的氧量稱為生化需氧量(mg/L)。如果污水成分相對穩定,則一般來說,CODcr>BOD5。一般BOD5/CODcr大於0.3,認為適宜採用生化處理。(3)、總需氧量(TOD):有機物主要元素是C、H、O、N、S等,當有機物被全部氧化時,將分別產生CO2、H2O、NO、SO2等,此時需氧量稱為總需氧量(TOD)。(4)、總有機碳(TOC):包括水樣中所有有機污染物質的含碳量,也是評價水樣中有機物質質的一個綜合參數。(5)、總氮(TN):污水中含氮化合物分為有機氮、氨氮、亞硝酸鹽氮、硝酸鹽氮,四種含氮化合物總量稱為總氮(TN)。凱氏氮(TKN)是有機氮與氨氮之和。(6)、總磷(TP):包括有機磷與無機磷兩類。(7)、pH值(8)、重金屬3、生物性指標(1)、大腸菌群數:每升水樣中所含有的大腸菌群的數目,以個/L計。(2)、細菌總數:是大腸菌群數、病原菌、病毒及其他細菌數的總和,以每毫升水樣中的細菌菌落總數表示。

9. 人們一年排放多少廢水

目前中國大抄約每年排放廢水為710億噸(2012年數據),年增長為20億噸。每天排放約1.945億噸。

污水排放口是將污水(雨水)向水體排放的構築物。其任務是使排放的污水(雨水)與水體中的水盡快得到最大程度的混合,使排放污水中的污染物得到盡快得稀釋擴散並進一步降解凈化。根據排放口的位置一般分為岸邊集中排放口、江心集中排放口或分散排放口。

10. 全世界每天的污水量是多少

全世界污水排放量已達到4000億立方米,使5.5萬億立方米水體受到污染,佔全世界徑流總量的14%以上。
世界上僅城市地區一年排出的工業和生活廢水就多達500立方公里。

閱讀全文

與每年全球有多少廢水排放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型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價格多少 瀏覽:759
飲水機綠苔怎麼消毒 瀏覽:568
飲水機紅綠燈閃爍什麼原因 瀏覽:164
安裝凈水器多少錢一套安裝費 瀏覽:419
立式吸允自清洗過濾器 瀏覽:770
沈陽家用凈水器去哪裡買 瀏覽:802
怎麼換飲水機出水口 瀏覽:465
蒸餾水有消毒的作用嗎 瀏覽:282
污水廠技術工程師個人小結 瀏覽:868
美國的反滲透凈水器都有什麼牌子 瀏覽:791
家用污水提升器常見故障 瀏覽:490
廣西分散式污水處理多少錢 瀏覽:81
脫硫污水閥有幾個 瀏覽:940
農村生活污水進水濃度在多少 瀏覽:38
簡易過濾沉澱箱 瀏覽:145
飲水機堵住了怎麼拆洗 瀏覽:670
因為飲水機的水開了多少度 瀏覽:385
反滲透陶氏濾芯貴值得 瀏覽:982
凈水器不出水也不排廢水 瀏覽:671
陰離子交換樹脂使用壽命 瀏覽:284